大齐帝国 完结+番外 (天眼观世界)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眼观世界
- 入库:04.13
如果通过人工凿碎来替代以上两种方法,来制备烧制所需要的大量石灰石碎石,那成本就很高了。倒还不如进口火山灰来的便宜。
此外田地还有另一层担心——技术泄漏。即使没有成本限制,大量生产水泥的技术一旦普及,那么城池的建造技术和坚固程度将会有质的提高。
这对于攻击一方,也就是准备一统天下的齐国来说——简直是噩梦。
这比钢铁冶炼技术泄漏还要可怕。田地稍稍想象了一下水泥铸造的函谷关、大梁城,就觉得自己脊背都是凉的……还是算了吧。
而火山灰水泥就不用担心这个了,齐国现在几乎占据了整个海岸线,没有齐国点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得到火山灰。当然,攻灭箕子朝鲜的计划也已经在田地的日程表之中。
有人说我国古代的三合土比水泥好……然而为什么三合土被淘汰了呢?成本高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田地为什么会知道火山灰混凝土,这种基本只有内行才能知道的冷门知识呢……
那是因为田地在未来本来学的就是土木工程类的专业!混凝土种类可是国家注册建造师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不过田地还是小看了这火山灰混凝土的能量,由于他的首创,在未来的几千年里火山灰成为整个东亚重要的贸易物资。
长白山毕竟是休眠火山,火山灰储量有限,而且转运成本也比较高。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其他火山灰的产地。然后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就自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从他们那里进口火山灰,就必须真正横跨大海,这就需要十分成熟的远洋航海技术、大型海洋船舶制造技术。历史上这种技术直到宋代才被人们熟练掌握。
而在火山灰和田地重工商政策的刺激下,航海技术和船舶制造技术很快就成熟了起来。
成熟的航海技术和船舶制造技术,又反过来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和各地区的技术交流。
可以说火山灰改变了整个东亚的海上贸易历史。甚至提前与西方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这种蝴蝶效应倒是田地始料未及的。
后世甚至把香料、丝绸、瓷器、粮食、火山灰并列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五大贸易物资。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黏土砖的制造则容易得多,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搅拌成可塑性,挤压成型后成砖坯,经风干后送入窑内,在900-1000℃的高温下煅烧即成砖。
这在战国时代已经十分成熟,不过当时烧的都是青砖。但是由于煤炭的使用,青砖的造价也下滑了不少。
走入城中,依旧沿用街坊制度,这一来此时商业还没发达到宋代那个规模,二来街坊制其实可以大幅降低城市管理负担,改善治安、让城市变得整洁。
贯通十二个城门和王宫的大道,是用冶炼钢铁剩下的炉渣混合自然风化的碎石、少部分水泥、生石灰铺设,再以人工碾压整平。
这是现代路基的一种做法,有优秀的透水性、抗压性,足以承载战国时期的马车和行人。
虽然远比不上现代钢筋水泥路(这在现代也就是个路基),但是好处是造价低、性能也完全够当前时代使用。
彻底解决了战国时代泥土路干旱时尘土飞扬、下雨时泥泞难行的问题——还是那句话,玩基建这哥们儿可是专业的……
踩着脚下的马路田地内牛满面……仿佛又回到了在“梦中”每天下班后看书考证的时候……
第73章 齐国新都济南城
这种道路铺设方式首先在燕地钢铁冶炼区兴起,由于矿山原料和产品都很沉重,所以矿山、冶炼厂和码头之间的道路都需要很大的承载能力。
而工匠偶然发现压实的矿渣有很好的透水性、抗压力,而且数量巨大。
于是工匠们实验着铺路,效果果然十分优秀,紧接着就报告给了田地。
田地得知后大为赞扬,大大赏赐了发明者,改进后开始普及。这也算是田地改革时代的第一个回馈。
整个济南城坐落在泰山脚下,随着山势自南向北微微倾斜。
城市内因背靠泰山、毗邻济水而有大量泉眼,所以水源完全不是问题。
至今济南依旧被誉为“泉城”。排水系统则以青砖加水泥铺设沟渠,随坡度排至济水内。
城市布局则抛弃了同时代将城市一分为二,一大半是市区一小半是王宫的格局。
转而采用经典的内外城格局。内城是王宫,外城是各个府衙以及官员府邸、国库、粮仓、军队驻地等。内城有高6m的第二道城墙环绕,作为第二层防卫。
此外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开设市场,提供贸易场所。同时在济水边修建多个大规模码头和渡口,方便来往行人以及货物运输。
码头和北门之间也有同城内一样规格的大路联通。(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敌人以水淹城的情况,济南城稍稍离开济水一段距离,建在泰山脚下的缓坡高地上。)
宫城由田单率领的一个师建制的龙骧卫(13500人)负责保卫,以旅为单位三班轮换。
并且一旦有战事,会派出其中一班出战以保持军队战斗力。
龙骧卫首领也就是十二部之一的禁卫军大统领,别看只管着一万多人,但是直属于齐王也只有齐王有权调动。
又因龙骧卫待遇和晋升速度都比普通王军高的多,所以想加入的人络绎不绝。外城则由府军组成的卫尉府负责防卫,直接归内相调拨。
此外十二个城门上方都有一个大钟,作为遭遇突袭时报警所用。整座城市可以说考虑了各种情况,堪称坚不可摧。
几十公里外的济水关选在河流弯道南岸迎水面建造,这样济水南岸就不会有河漫滩。
河岸以水泥和青砖加固,火山灰水泥的抗腐蚀性正好派上用场。
整个关城也是水泥和青砖砌筑而成,共有三个城门,南北长5公里。
城墙前引山泉水为水源,并在入河口出以青砖、水泥构筑蓄水坝。
我国历史上因没有发明水泥又林木繁盛,所以很少使用石质建筑。
这使得我国建筑史十分吃亏。埃及有孟菲斯古城,罗马有庞贝古城,土耳其有以弗所古城,美洲有马丘比丘等等……
这些石质古城至今都可以一窥当年盛况。而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却只有——地基。好在我们有厚葬的习惯,否则考古工作真是难度徒增。
田地的创举则留给了后世一个伟大的财富,直到两千年后这两座遗迹依旧保留了下来,哪怕只剩下残垣断壁。它们甚至被誉为世界十大保存完好的古城之首。
公元前309年,齐国正式迁都济南。崭新的大殿之上,齐国举行了迁都之后的第一次朝会。
齐宣王稳坐王座之上道:“变法至今已经历时五载,我齐国府库充实、贤才云集,编有新军步军三个军一个师13万余人,骑兵师四个5万余人。也是时候小试牛刀了,各位以为如何?”
第74章 龙泽之盟与泗上诸侯
田婴出列施礼道:“臣以为是时候攻灭泗上诸侯了。这十几个小国嵌入我齐国国土,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可是几百年来一直因魏国和楚国的干涉难以成事。如今楚国新遭大败,魏国被秦国裹挟攻韩,正是我齐国出手之时!”
齐宣王点点头,但是对外策略上他最为倚重的还是苏代和孙膑两位大臣。他看了看苏代道:“外相以为内相所言如何?”
苏代出列拱手道:“大王,楚、魏两国确实任何一国都无法阻碍我齐国灭泗上诸侯。但是如果两国联手呢?
更何况泗上诸侯以宋国和鲁国两国国力最强,仅次于六大强国,我齐国独自吞之多少要费些周折。
臣以为我齐国变法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未尽全功,此时不宜锋芒毕露招致各国公愤。
否则我齐国独大,很容易招来各国合纵攻势。我齐国目前还没有足够实力同时对抗五大强国。”
齐宣王道:“你的意思是?”
苏代拱手道:“邀请楚、魏两国会盟,共分泗上诸侯!”
齐宣王看了看孙膑和田地,两人皆点头赞成。齐宣王这才下定决心传令道:“好!马上派使者邀请魏王、楚王会盟!”
当年夏天,三王于齐、魏边境上的龙泽相会。
盛夏时节,龙泽湖正是风景秀美之时。湖边会场由围帐圈成,三王见礼后分宾主各自落座。
此时齐国名臣如云,楚国也有屈原、景翠、昭阳等本土贵族中的贤能之人,魏国却自公孙衍归隐后再无贤臣。三国的未来可以说高下立现。
齐宣王请魏襄王、楚怀王饮酒,二王施礼饮下。
齐宣王巍然道:“二位觉得这酒如何呀?”
魏襄王年轻气盛道:“也就那么回事吧,没什么特别的。”
齐宣王微微一笑道:“如果寡人告诉魏王此酒乃是宋国陶邑的酒呢?”
宋国,就是今天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交界处,国土包括今天的菏泽市、商丘市、徐州市。
当时宋国水系发达又位于各国之间,土地平坦而肥沃,乃是有名的富庶之地。
相似小说推荐
-
华夏雄师 (坦克兵) 铁血读书VIP2020-09-30完结现代化学家陈新元穿越到清末,他痛恨痛恨那一个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戊戌六君子...
-
北宋小人物 (易水寒007) 番茄vip2021-08-19完结21.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历史的洪流中,涌现了众多璀璨的大人物,大英雄,但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