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帝国 完结+番外 (天眼观世界)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眼观世界
- 入库:04.13
白起道:“请芈戎将军挂帅,以十五万军守晋阳。以王龁将军为将以十五万军守长平。我亲率二十万军去南阳。
云中郡太远守不住了,请以义渠骇为将率骑兵十万守上郡、以防止云中郡失守后齐军骑兵袭扰我国腹地。
函谷关请司马错为将以十万军镇守。合计需要动用七十万军队。
魏冉相国则坐镇咸阳。这已经是臣能想到的最低限度兵力,待秋收后臣再寻找破局的机会。”
赢稷点头道:“好,那就照白起将军的意思安排下去吧。”
关于战国时代的动员能力,历史上王翦灭楚时秦国疆域与此时秦国疆域大致相当。
当时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再加上此前李信伐楚损失的二十万大军和秦国保留的防御其他国家的驻军,秦国总共可动员的兵力大约应该是一百万上下。
不久后秦国大军出发前往增强各地防御。齐军果如白起预料到的,和秦军主力接触后立刻寻找有利位置安营扎寨,坚决避免和秦军的决战。
而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就这么和平相处了。为了加快彼此的消耗速度,秦军和齐军同时发起了以骑兵和小股精锐部队为主的破袭战。
第167章 前方战马嘶鸣、后方歌舞升平
齐军苍狼骑、飞鹰骑以千人队为单位,在秦国千里的纵深上往来奔驰。
他们执行的是焦土战术——不断袭击秦军运粮车队、秦国各地乡镇的粮仓、烧毁还未收割的良田。
一时间原本应该麦浪滚滚的河东地、宜阳、南阳盆地,四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只有关中平原因有函谷关保护而幸免于难。
骑兵们也没忘记舆论攻势,一路上将孟子的讨伐檄文撒的到处都是。
此时齐国因为造纸术的普及,雕版印刷术自然不在话下。在礼部、工部的主持下,孟子的讨伐檄文一车一车的送往前线。
一时间人们将粮食被烧的怒火全转嫁到了秦王的身上,尤其是河东、宜阳、南阳这样秦国新占领的地区。
白起和秦军将领也曾想以同样战术破袭齐军粮仓。可是齐国此时粮食已经收割完毕,又实行的是郡县粮仓制度。
各郡县粮食并不收入济南国家粮仓,而是就地储存进郡县兴建的“粮城”中。
这些粮城由大量府军负责看守,平时大门禁闭。这种要塞必须动用几万大军攻城方能拿下,对于来去如风的骑兵来说是无法啃动的。所以秦军骑兵也只是能袭击齐军的运粮车队而已。
同时双方针对对手破袭的骑兵部队,也采取了反制措施——
以双倍的骑兵军团在敌人可能出现的地段予以巡视,甚至护送运粮车队。
一旦遇上那就是一场厮杀,这也导致彼此破袭骑兵的规模都好像滚雪球一样不断上升。
双方的这种战术使得彼此的运粮车队一半以上都到不了前线。
而无奈齐国底子更厚,即使双方损失的粮食绝对值是一样的,可是以彼此粮食储量的比例来算,秦国的损失依旧更大。
无奈之下秦国只能派遣更多军队运送粮食。这下子齐军可不只是烧粮食了,他们开始集结骑兵军团以兵力优势直接连带押运粮草的军队一起吃掉。
秦军立刻如法炮制、还以颜色的同时,也开始以运粮车队为诱饵勾引齐军骑兵进入陷阱、围而攻之。齐军这边又又如法炮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与此同时,在前线对峙的两军步兵也没闲着,纷纷不断趁夜袭击对方的夜间巡逻部队、岗哨和外围据点。
秦军这边将领是白起、司马错、芈戎、王龁、魏冉,齐军这边将领是乐毅、田单、秦开、廉颇、赵奢。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这个时代,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流将领。
他们彼此之间自然是互不相让,一时间你来我往的奇计百出、令人眼花缭乱。
双方看似风平浪静的对峙战,实际上演变成了以小股部队为主角,总规模却高达几十万的破袭战。
双方不断的见招拆招,使得彼此的押运粮草部队、破袭粮草部队、巡逻部队、破袭部队不断得像滚雪球似得来来回回、越滚越大。
最后甚至演变成了以万人为规模的运动战,这是战国时代从未有过的战争形态。
齐军受益于严密的军事组织,在这种小规模冲突中颇占便宜。
齐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一点点的让胜利的天平向自己一方不断倾斜。
原本应该充满丰收喜悦的秋季,在战火之中悄然流逝。在西北方向吹来的凌厉寒风之中,冬季的雪花缓缓飘落。渐渐的,黄河也在寒风中逐渐封冻。
与遍地烽火的秦、齐前线不同,此时的齐国都城济南却依旧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当晚就是上元佳节,这一天会有朝廷举办的祈福灯会,也只有这一天济南城门夜里是不关闭的。
田地带着妃嫔、王子、公主以及众位大臣和大臣的亲眷们登上内城的城楼,观灯的同时与民同乐,也向天下宣示着齐国在战火中的自信。
齐国的青壮男子大多在前线或者在粮道上运粮,所以一眼望去大街上熙熙攘攘大多都是女子、老人和孩子。
很多人聚集在清水河边放花灯,祈求着自己家的男人平安归来。
城楼之上,田地左看右看不见田英的影子,于是问田鼎道:“看见你妹妹了么?”
田鼎拱手道:“父王,她呀……微服去集市里玩儿了。”
田地微笑着摇头道:“她倒也是一个坐不住的。有人跟着么?”
一边护卫的田威道:“派了八个精干的龙骧卫暗中跟着呢,王上放心。”
田地点头笑道:“很好,田威你这办事是越发缜密了啊……”
田威笑着拱手道:“身负王上安危,岂敢怠慢,家父也时常教导臣处事应仔细周全。”
这时,今年十六岁的田英则正拎着一把短剑、带着一个侍女在灯会里瞎逛游。
十六岁的小丫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她的样貌颇有钟剑心年轻时的风采,性格上倒是更接近赵纯熙。
这或许也是因为其出身更接近赵纯熙,又从小跟她厮混的缘故。
再加上自幼的良好教育,使得她既灵动活泼又明事理、知礼节,当真是一个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好姑娘。
灯会人山人海,两边有不少卖着各色小吃的摊子以及张罗着各种游戏的小贩。
田英一眼瞄到了一个投壶的摊子,只见摊子后面货架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银质小鹰,十分的精致漂亮,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田英走到摊子前微笑道:“老板,那个小鹰要投入几支箭可得啊?”
老板笑道:“那是今天的头彩,连续投入十支箭方可带走!”
田英点点头道:“嗯……一支箭多少钱?”
老板道:“一支箭一文钱。”
田英玩心大起从荷包里掏出十文方孔钱递给老板,老板接过铜钱后拿出十支投壶用的剑道:“十支箭,您拿好……”
田英接过箭正要投壶,却见身边一个胡人装束的年轻人也走到近前掏出十文钱道:“老板,也给我十支箭。”
老板见生意上门自然是喜上眉梢,忙拿出十支箭给了那个胡人。
田英瞥了一眼那个年轻人,只见他着装干净、整洁、华丽,头发梳成了几个漂亮的辫子搭在身后,身上还隐隐撒发着香皂的味道。
他的皮肤虽然有着草原人特有的粗糙、黝黑,但是脸庞、五官看着倒也算是英武。
尤其是他那一双眼睛,犹如草原的湖泊一般清澈,又犹如苍鹰的眼睛一般凌厉。
这样干净、俊朗的胡人倒也算少见,毕竟胡人终年在马背上,终究没有汉人那么爱干净。
田英只以为他是草原某个部落的贵族子弟,一时倒也没放在心上。
第168章 投壶偶遇
田英投壶、射箭都是赵纯熙手把手教的,她又继承了钟剑心出色的运动天赋,对于这一类游戏自然是纯熟的很。
她除了头两支为了适应距离和箭的重量而投丢了之外,之后的箭一支接着一支投进。
等她投进第九支箭后,围观的吃瓜群众爆发出了热烈的叫好声,而再看老板——汗都要流下来了。
田英抿嘴偷笑,心想着一会儿就算投进了也拿银子跟那个老板换吧,毕竟那小鹰一看就价值不菲,明显是这老板拿出来当幌子用的。
就在这时,她身边又传来一阵叫好声,原来那个胡人年轻人也投进了九支箭。
田英一时来了兴致,反手一投——第十支箭随着“咕咚”一声也进入了壶中。
立时周围就传来了山呼一般的喝彩声。而田英却抱着膀子看那年轻人投最后一支箭,果然——一投就进了。
田英甩了甩头发对老板道:“老板,这下怎么办?”
老板干笑了两声道:“额……要不两位再投几支?谁先投失了,这小鹰自然归另一方。”
田英挑着柳叶眉点头道:“我看可以,你呢?”田英对那青年喊道。
那青年微微一笑道:“好,就听姑娘的……”
说着两人又各投了三支,两人每进一支周围就爆发出一阵喝彩声,周围的人也越聚越多。大家都屏息凝视的期待着两人谁会胜出。
相似小说推荐
-
华夏雄师 (坦克兵) 铁血读书VIP2020-09-30完结现代化学家陈新元穿越到清末,他痛恨痛恨那一个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戊戌六君子...
-
北宋小人物 (易水寒007) 番茄vip2021-08-19完结21.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历史的洪流中,涌现了众多璀璨的大人物,大英雄,但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