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剪辫子,理发,换上军装之后,陈福贵和陈水泉感觉整个人都变了个样子了。
转眼到了年三十,陈水泉和陈福贵在这里吃到了他们有生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年夜饭。
“开饭了!今天吃年夜饭。”陈炳文走进来,招呼新来的陈水泉和陈福贵。
对陈炳文这个半大孩子,陈水泉和陈福贵都很喜欢。通过这段时间接触,他们知道这个孩子原本是广东绿营清兵,被俘之后,因为家里没有人赎回他,所以干脆加入华夏军。
走进食堂内,只见桌子上早已摆满了美味佳肴,有大盆的红烧肉,周围摆着四个冷盘,里面放着白斩鸡、五香卤牛肉、叉烧肉和水晶猪蹄,中间的热菜有糖醋鱼,有炖山鸡,有螃蟹,有大虾,有贝类,还有烤大雁,主食是腊肠炒年糕和水饺。
“那么丰盛的年夜饭,恐怕老家的县老爷都吃不起吧。”陈福贵感叹道。
但是陈福贵和陈水泉他们的好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正月初五都没过,黑珍珠号又送来了一批新人。接下来的几天内,黑珍珠号、琉球号、广东号和福建号等战舰每隔几天,就送回一船南下南洋的淘金客,就连几艘福船有时候也出来拦截人。
正月初三刚过,陈福贵和陈水泉居住的营房内,那张原本空着的铺位有人住了进来。
“各位兄弟,我叫刘成鸣,今后我就是你们的班长!”这条看起来大约二十岁出头的汉子做了自我介绍。
后来陈福贵和陈水泉才知道,这个刘成鸣和其他的新兵班班长一样,都是原广东绿营清兵俘虏,因为在之前的劳动建设中表现好,他们也加入了华夏军。正因为这些绿营兵有战斗经验,所以他们成为了每一班新兵的班长。
“狗日的一来就当了班长,不就比我们多当过几年兵?广东绿营那些垃圾兵,真以为我不知道他们什么德行?”陈福贵嘀嘀咕咕了一句。
“你们这些猪仔,你以为老子愿意当你们的班长?”很不幸,陈福贵的话被刘成鸣听到了,他劈头盖脸的吼了过来,“有连坐制度的!当你们这些猪仔的班长老子倒霉!”
正月初七早晨五点,起床的集合号响起,新兵们匆匆忙忙穿上作训服,赶到操场上集合。满脸横肉的罗大纲早就站在操场上了,不耐烦的看着时间。
“你们两个,迟到五分钟!”一名教官把陈福贵和陈水泉拉出来,指着陈炳文道,“你们两个小伙子,看看人家小孩子,来得比谁都早!今天早上,你们不许吃早餐!罚跑操场二十圈!再做两百个俯卧撑!”
陈福贵转头看了刘成鸣一眼,却发现这个绿营老兵吓得直发抖,他幸灾乐祸的暗暗道:你也要倒霉了!
果然不出所料,教官又转头对刘成鸣吼道:“你是班长!站出来!还记得军规吧?”
刘成鸣站了出来,低着头道:“知道,士兵无故迟到,班长连坐受罚……”
“大声点!我没听到!”
“士兵无故迟到,班长连坐受罚!”刘成鸣拉开嗓门大吼道。
教官冷哼一声:“那还赶快不去跑步!”
“狗才,看你得意!”看着跟在自己后面的刘成鸣,陈福贵得意的说了句。
“你们两小子给老子记住!这笔账算上,看晚上老子怎么收拾你们!老子比你们多当了几年兵,尽管是绿营的垃圾兵,但也比你们强!”刘成鸣回了句。
华夏军的伙食虽然好,可是训练却是极其残酷的。
三人受罚,跑完步之后,别人也吃完早餐了,他们三人饿着肚子加入队列训练中。
中午,一上午的训练结束了,教官站在操场上对新兵大声喊话:“你们千里迢迢下南洋,为的还不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记住了,在这里,只要你们做好了,我保证你们一定可以衣锦还乡!如果做不好了,达不到我的要求,那对不起,在这岛上种一辈子地吧!你们几年之后积累的路费只勉强够回家,回去之后,还是身无分文!”
下午是体能训练,越野跑,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用过晚餐,就有人来给这些新兵上文化课,因为很多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楚,上午的队列训练,经常出现教官喊向右转的时候,有些人就面对面了。文化教员,有的是军队中识字的人,还有两位是原来住在纳土纳大岛上的汉人。
文化课过后,苏三娘又对新兵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课的教材是陈新元之前编写的,苏三娘也识字,能看得懂,就按照上面的内容交给新兵。
穿着宽袍大袖,头戴方巾的教书先生出现在教室里的时候,已经震撼了这些新兵了,当身穿大红色官袍,头戴乌纱帽的苏三娘出现在教室里的时候,更是令这些新兵眼前一亮:这种前朝的官服,比起满清的官服确实是好看多了。
“我们为什么当兵?有些人是为了军饷,为了养家糊口;有些人是为了立功升官,光宗耀祖;还有的人是被迫当兵。你们这些想法我理解,但是我们为什么当兵,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往大的说是为了中华民族,是为了驱逐鞑虏,振兴中华!是为了解救天下黎民百姓!你们为什么会去南洋淘金?还不是因为在家里活不下去了!为什么会活不下去?是因为北方那个官府,他们压榨百姓,就为了他们自己奢侈的生活!鸦片战争战败了,他们割地赔款,赔款的银子也是你们百姓出……”
苏三娘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让很多新兵心中触动。
接着苏三娘又说到绿营兵的问题:“你们当中有很多人本来是给清廷当兵的,你们虽然曾经是朝廷的兵,可是你们自己想想,你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上面的军官吃空饷,克扣你们的饷银,逼着你们自己自谋生路。这次,他们有人出了赎金,把他们赎回家了,可是你们却被丢在这里!为什么没人出钱赎你们?因为你们自己家里也穷得快揭不开锅了!你们之所以能够来到这里,都是抽不起鸦片,没有恶习的人……”
苏三娘说完之后,坐在台下的陈炳文举起手来。
“说吧,你有什么问题?”
“长官,我来到这里,我的家人他们怎么办?我实在不放心二叔他们。”陈炳文抹了一把眼泪。
台下有不少家人在广东的绿营兵都低下头,暗暗流泪。
“你们放心吧!我们天地会在广东的兄弟不少,他们会照顾你们的家人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荷兰人还不知道纳土纳群岛已经被华夏军占领的消息。苏三娘也不急着放一名荷兰俘虏回去送信,反正荷兰人知道得越晚,对华夏军就越有利。如果能够拖到台风季节,荷兰人也不敢冒险过来进攻,这一拖就会拖到下半年了。
春节过去了一个多月,耆英通过水师的禀报,得知英国人已经收复大屿山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英国人却丝毫没有归还大屿山的意思,这把耆英急得团团转。
“英夷好像不愿意归还大屿山,大人,我们怎么办?”赖恩爵问道。
怎么办?凉拌呗,耆英哪里敢派兵去打英国人?
第72章 就叫洪宣娇吧
女神棍杨云娇多少还是有些本事,要不然她也不会忽悠那么多人。杨云娇甚至结识了不少天地会的人,调查一个洪秀全,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通过近两个月的调查,杨云娇把洪秀全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
通过调查了解,杨云娇了解到洪秀全是在道光十六年,也就是1836年,第三次去广州参加院试名落孙山,在第二年,他梦见了上帝。
“九年前,他梦见上帝。嗯,有办法了!”杨云娇灵机一动,有了对策。
杨云娇了解到,收留冯云山的曾家,曾玉珍是当地大户,可是他的堂舅杨秀清却是个穷苦的烧炭工。杨秀清五岁丧母,九岁丧父,兄弟三人由他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
迫于生计,杨秀清时而耕山作田,时而奔波于深山密林之中砍柴烧炭。别看他足迹往东未过大湟江,往西不过乡墟,往南只到浔州府城往北不过三江口,然而朋友却多,无论壮家人居住的地盘,还是瑶人弟兄生存的山寨,凡是杨秀清砍柴烧炭到过的地方,到处都有他的知心好友。
杨秀清有个堂姐,嫁到了大冲曾家,其实就是嫁给了曾玉珍的父亲曾开俊。寒门与富户结亲,杨秀清成了大冲曾家舅舅辈的亲戚,身价高了许多,也给在曾家塾馆教书的冯云山提供了与他交往的机会。
杨云娇决定,从杨秀清和曾玉珍身上入手。
也就在杨云娇拿定主意的时候,却有人瞌睡给她送来枕头。
“曾四伯公,你急急忙忙的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冯云山见到曾槐英急匆匆的往村外赶,于是上前问道。
曾槐英摇了摇头道:“幼孙重疾未愈,已经找过几个县里的郎中了,都未能治好。我去府城寻找好郎中给孙儿治病。”
“曾四伯公,晚辈可以治好您孙儿的病,您要是信得过,就让我试试吧。”一名女子拦住曾槐英的去路。
“这位姑娘是?”曾槐英看到杨云娇面生,不像是本地人,于是问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孤帆一渡) 番茄vip2021-08-29完结51.8万字 ·8657人在读他曾北伐突厥,率领三千铁骑驰骋茫茫草原,于营帐中将突厥的...
-
大汉至尊之我为卿狂 (河南的石头) 番茄vip2021-12-29完结17.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贺朝恩,苏贞祥,青龙白虎二兄弟,生于乱世,正是英雄人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