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使者离开,苗沛霖转头问他的军事刘淑愈:“刘先生,长毛贼要来了,朝廷又给我们送来了枪支弹药和粮食,我们怎么办?”
刘淑愈是山东人,道光六年进士,曾任房山县知县,因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当了没多久的官,就得罪了上级官员被免职。后来太平天国爆发,刘淑愈有想过在山东老家参加幅军起义,但因为听说苗沛霖组建团练,于是赶来淮北。
苗沛霖对刘淑愈这个进士出身的名士是十分喜爱,于是把他留了下来,给自己当军师。
“苗大人,朝廷给我们送银子送洋枪,本来就是不怀好意!他们是想让我们和长毛拼个你死我活!朝廷才给了我们五千支洋枪,可是长毛手中洋枪又有多少?十多万长毛,恐怕洋枪不少于万支,还有大炮助阵,这仗我们怎么打?”刘淑愈拱了下手道。
苗沛霖脸色大变:“朝廷明显是要让我们去当炮灰啊!”
“对!”刘淑愈点了点头,“寿州和颍州,乃是两淮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朝廷是担心寿州和颍州失守了,长毛和捻子会师,那就势不可挡了!所以想要让我们死守两城,让我们拿我们的民团和长毛拼命!”
第222章 太平军北伐(二)
安庆城,一名清军军官气喘吁吁的冲进巡抚衙门:“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苗沛霖投降长毛贼了!”
进来的人正是颍州知府,他是被苗沛霖轰走的。其实苗沛霖在军师刘淑愈的建议下,把颍州知府轰走,而不是献给太平军,这样做他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万一太平军和捻军不行了,他可以回头再向清廷投降。
“什么?”翁同书和胜保两人几乎是同时从座椅上跳起来,连茶杯掉在地上摔碎了都不知道。
这一下可真是赔大发了,给苗沛霖送去的银子、粮食和军火,等于送给太平军了!
北伐太平军先是攻克了凤阳府、占领临淮关,又接连攻克蒙城、怀远,直奔颍州而来。见到太平军势不可挡,苗沛霖和刘淑愈向太平军献上降表,表示自己向太平军投降。
颍州,也就是今天的阜阳,城门大开,已经换上戏服,头上戴上纸帽子的苗沛霖和刘淑愈站在城门口迎接太平军,两边站着大批连练勇号衣都没来得及更换,只是把蓝头巾换成红头巾,把辫子打散了批在脑后的苗家军士兵。
城外不远处,一队太平军正在向颍州城走来。
“恭迎太平军丞相!”两边的苗家军士兵齐声长喝。
苗沛霖和刘淑愈两人带头跪下,身后的苗家军士兵纷纷跪在地上。
李开芳和林凤祥走进城内,颍州的大清知府大人早就跑了,知府衙门变成了苗家军的指挥部。
“苗大人能深明大义,加入我们,共反清妖,实在是我太平天国的功臣啊!”李开芳笑眯眯的说道。
“丞相大人,我等皆为汉人,自然是要复兴华夏,共反清妖。”苗沛霖连忙说道。
李开芳哈哈大笑:“苗大人虽然懂得反清妖,但是苗大人的觉悟还是不够高啊,我们不仅要反清妖,而且要信天父,那才是我们太平天国的根本!不过呢,我们现在要反清妖,暂时不计较那么多,我们可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林凤祥道:“但是我们北伐成功,活捉妖头咸丰,平定天下之后,整个天下都要信天父,那是以后的事情。”
“对对!两位丞相言之有理。”苗沛霖掏出手帕擦了一把冷汗。
接着,李开芳和林凤祥又向苗沛霖讨要粮食,并在颍州一带招募百姓加入太平军。
当天晚上,苗沛霖和刘淑愈坐在书房内,两人秘密商讨问题。
“这太平天国,好端端的中国人不当,非要信什么劳什子的洋教!还要逼着每一名加入他们的老百姓都信教!简直是岂有此理!”苗沛霖愤愤道。
刘淑愈道:“若是让他们这些人得了天下,那么我堂堂中华真的是大难临头!那是真正的沦陷了!即便是异族入侵,我们还是中国人。可是让长毛得了天下,那就真完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苗沛霖问道。
刘淑愈笑着道:“我们当然不能自己出力和他们打了,我们可以找借口说,我们要守住颍州和寿州两地,以保护太平军后勤通道,这样他们就不会迫使我们和他们一起北伐。至于未来嘛,既然我们反清了,不可能再去投靠清政府吧?不是还有个兰芳吗?我们可以派人和他们谈判。”
“这样做可行吗?”
“当然可行!”刘淑愈摇着扇子,“其实李少荃的淮军,虽然还未效忠兰芳,但事实上已经是和兰芳共事了。兰芳的官员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出湘军的衙门!我们也可以写信表示,我们向兰芳效忠!不过我们要小心的是曾涤生的湘军,那个老头子顽固不化,若是落入他们手里,就没有好下场。”
太平军在颍州并没有待太长时间,不过居住了短短一个星期,收集了粮草,又从当地招募了五万多老百姓从军,便拔寨起营,继续往河南方向开拔,去同捻军会合。
李开芳和林凤祥他们前脚刚走,苗沛霖立即派遣使者去上海求见兰芳驻上海的官员。
刘淑愈自告奋勇,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途。
穿着一身太平天国戏服,头戴纸帽子的刘淑愈在太平军控制的地盘内畅通无阻,在浦口准备渡江的时候,有太平军上来检查,刘淑愈摸出了李开芳给他的腰牌。太平军检查之后,放他登上了渡船。
刘淑愈到了天京,他只是装模作样的进了东王府朝拜了一下东王,随后便去下关坐上一艘开往上海的小火轮。
“这位先生,去了上海,可不能这身打扮了!李少荃虽然不管兰芳官服和汉服,但是这长毛服饰,李少荃李大人的兵看到了,铁定要管!”船上一名穿着汉服,头上束着方巾的年轻人对刘淑愈说道。
刘淑愈回到船舱内,换下了身上的戏服,换上大清文人的长衫,又扎起了辫子,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帽。
再说太平军过了颍州,很快就同捻军会合了,两军合为一路。
太平天国北伐军的规模,已经从出发时候的两万人马增加到了二十多万,当然了,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被裹挟的流民,真正的精锐老兵还是那两万人。
此时的捻军规模还不是很大,只有三万多人,这样,太平军和捻军两军合并之后就有了近三十万人的兵力。
太平军和捻军合股之后,两军一路北上,攻破了黄河边上的郑州。
但是这个时候,太平军的两名丞相之间却发生了争执。
“我们应当走东路,沿着运河北上,途径山东,可以收编山东的幅军!这样我们的实力就能又进一步增强了。”林凤祥提议道。
“不!我们现在有了捻军兄弟的骑兵,应当直接渡过黄河北上,直接从直隶攻上去,即可攻破京城!走山东太绕路了,而且山东地形也不利于捻军兄弟的骑兵发挥。”李开芳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走陆路,我们的粮草弹药运输多有不便,应当顺着黄河东进,再走运河,不仅省事,而且沿途中还能招募不少人。”
就在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有捻军的探马来报:“报告各位大人!妖头僧格林沁的大队骑兵到了黄河北面!清妖大军正在集结,准备同我军决一死战。”
这次清军来势汹汹,到来的除了有僧格林沁的五万满蒙骑兵之外,还有甘陕绿营骑兵三万人,直隶绿营十万人,从京城调来的八旗新军两万人。
这八旗新军都是清一色的俄式装备,使用的步枪是俄国军队自己都在淘汰的M1806式燧发式滑膛枪,而俄国人自己正在装备的是M1844式击发式滑膛步枪。
其实俄国人自己的装备和如今的西方列强比起来,都已经是落后一个时代了,俄国人用的还是老式的滑膛枪,英法军队已经开始全面更换线膛枪,格林的底部扩张弹在鑫源堂公司制造,被称之为格林弹,而法国人自己又搞出了一种底部扩张弹,也就是米尼弹。如今米尼弹步枪在英法军队中早已普及,俄国人还在用滑膛枪。
俄军的步枪有效射程只有英法联军的三分之一,刚刚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军对俄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使用滑膛枪的俄军还未靠近,就被英法联军一片片的打倒在血泊中。不过俄军的英勇令人佩服,最终俄军硬是凭借着落后的武器,在近距离上射击一轮之后,就以刺刀冲锋冲上英法联军的阵地。
但是最终的结果,俄国在这次战争中遭到了惨败,武器方面的差距,以士兵的英勇根本没有办法弥补。陆军方面,俄军使用滑膛枪,英法联军使用线膛枪;海军方面,英法联军使用蒸汽战舰,铁甲舰都派上用场了,俄军还是风帆战舰。
不仅武器方面俄军比英法联军落后,在兵力上,后勤补给方面,都落后于英法联军。俄军出动了70万大军,而英法联军出动了惊人的100万大军!
可以想象一下,装备落后的70万大军遇上了比自己先进一代的100万大军,那是什么样的结果?结果不用说也知道,俄军被英法联军吊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孤帆一渡) 番茄vip2021-08-29完结51.8万字 ·8657人在读他曾北伐突厥,率领三千铁骑驰骋茫茫草原,于营帐中将突厥的...
-
大汉至尊之我为卿狂 (河南的石头) 番茄vip2021-12-29完结17.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贺朝恩,苏贞祥,青龙白虎二兄弟,生于乱世,正是英雄人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