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帝师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但也绝对不允许李世民逼迫长乐公主嫁给不喜欢的人,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更是践踏底线的事情。
如果李世民真的那么做了,那么他和秦天朗之间的关系就真的到了不可调解的地步。
帝师和吐蕃之间该如何权衡,李世民连想都不用想。
只要有帝师在,区区一个吐蕃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帝师愿意出征,吐蕃估计也难逃战败的命运。
李世民的眼中闪烁精光,心中有些振奋,“或许,这件事能成为帝师再度西征的理由,只是不知道帝师愿不愿意。如果帝师愿意再度西征的话,朕绝对不会再克扣粮草,帝师……请给学生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吧。”
第120章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啊
驿馆,此时已经挂上了吐蕃的旌旗,大气磅礴的旌旗迎风招展,在典雅幽静的驿馆门前显得威风凛凛,仿佛在俯视着每一个路过的人。
赤桑扬敦悠悠转醒,心中涌起愤怒,回想起先前的一幕幕。
“没有想到,唐皇帝竟然敢动手打我,这是打算彻底跟吐蕃王朝撕破脸了吗?不就是一个公主而已,伟大的赞普能看上大唐公主,那是你们大唐的福分!”
赤桑扬敦阴恻恻地说着,忽然注意到周围有几名低着头的随从,认出来他们是派出去探查情报的细作。
赤桑扬敦敏锐地从几名细作的身上察觉到了异常,心中一突,问道:“你们可是探查到了有价值的情报?”
几名细作低着头,遮遮掩掩、支支吾吾,不敢与赤桑扬敦直视,神情扭捏无比。
赤桑扬敦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直觉告诉他,这是有大事情发生了。
“快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几名细作跪倒在地,说道:“大人,我,我……我们刚刚探查得知,七、七天前,大唐的秦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往、往丰州方向去了。”
轰隆!
五雷轰顶,真正的五雷轰顶。
赤桑扬敦的表情变得僵硬,已经忘记了身上的伤痛,脑海中不断地回荡着细作所说的话,一颗心逐渐沉入海底……
他又想起宣德殿上唐皇帝的话,什么秦将军已经走了,原来是自己理解错了,这个走不是撒手人寰,而是率领大军北伐东突厥!
大唐天将军不仅没有死,还在时隔三年之后再度出山,率军北伐东突厥!
“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的唐皇帝敢直接动手,怪不得啊……”
赤桑扬敦喃喃自语,宛如魔怔,心中的震惊还没消去,无穷的悔恨就涌了上来,让他甚至都来不及责罚属下的办事不利。
“快!”赤桑扬敦猛地抬头,双眼布满血丝,宛若食人:“快!快马加鞭赶往凉州,告诉禄东赞,不可轻举妄动!速度要快!!”
“是!”几名细作不敢犹豫,连爬带滚地退出驿馆,骑上快马远去,留下一路的飞尘。
赤桑扬敦一直望着消失在驰道的几名信使,双眼依旧无神,感觉周围仿佛有无数只苍蝇才乱飞,让他心绪烦乱至极,简直就要原地爆炸。
那个可怕的男人还没有死,没有死……
怪不得唐皇帝如此有恃无恐,如此有恃无恐……
秦天朗重新出山的消息,能及时传递到禄东赞的手中吗?
赤桑扬敦回想起自己刚刚出发的时候,松赞干布再三对他的叮嘱:在提出和亲之前,要再三确认秦天朗的消息。
如果秦天朗健在,那就按兵不动,只在达尊之死这件事上做文章;
如果秦天朗已死,那就不必再有顾忌,倒逼唐皇帝同意和亲事宜,尽一切手段将长乐公主变成吐蕃的人……
原本,赤桑扬敦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入长安之后先暗中调查,且调查了整整三日,在没有获得丝毫有关于秦天朗的消息时候,为了保险还从唐皇帝那里旁敲侧击,再次确认秦天朗的去向。
本来这一切都是按照原计划进行的。结果……结果赤桑扬敦刚回到驿馆,手下人就告诉他有了秦天朗的消息,而且还是再次出山,北伐东突厥的消息……
赤桑扬敦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了,万念俱灰都不足以形容他此刻的绝望。
如果他早一点知道秦天朗再次出山的消息的话,他断然不会做出这种完全不利于吐蕃王朝的事!
没有秦天朗,吐蕃自然不惧与大唐撕破脸,但有秦天朗坐镇的大唐,远不是如今的吐蕃能够抗衡的……
赤桑扬敦知道,这一次他是彻底的搞砸了,能侥幸活命已经是万幸,如果松赞干布大怒之下将尼雅氏都铲平,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不过,赤桑扬敦毕竟不是常人,在经过最开始的震惊加绝望之后,终于平复下心境,开始正视如今的局面,并且思索化解危局的计策。
“如今木已成舟,一旦秦天朗得知吐蕃和亲及不断增兵凉州、陇右的消息,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既然如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与东突厥联手,将秦天朗这个心腹大患彻底除掉!”
想着,赤桑扬敦的眼中迸发寒芒,低着头快步走进驿馆,备上笔墨,开始书写公文。
不多时,一封加急密报就已经写好,无声无息下,已由密使乘骑快马返回逻些城。
……
翌日,清晨,在悠远的唱礼声之中,皇城缓缓苏醒。
兵部尚书侯君集却神色匆匆,染霜的鬓眉给其增添了几分沧桑,作为曾经跟随秦天朗南征北战的骁将之一,如果不是事务繁忙脱不开身,他也是要北伐东突厥,以报三年前的渭水之耻的。
只是今日,侯君集的注意力已经不在东突厥的身上,因为就在方才,从凉州传来了加急密报:
吐蕃如本禄东赞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凉州以西五十里,接连攻打凉州周边的州县,大有一副鲸吞凉州之意,凉州都督李孝恭疲于应付……
“陛下,殿外兵部尚书求见。”内常侍张万毕恭毕敬地说道。
“宣。”李世民眼中闪过精光,暗想是不是帝师已经抵达云州,与李绩汇合了。
不多时,侯君集进殿,跪倒在地,行君臣礼之后,李世民便问道:“候卿不等早朝便要见朕,可是云州有捷报传来?”
侯君集伏地不起,双手捧着一道奏疏,说道:“禀陛下,并非是云州来了捷报,而是……凉州来了急报。”
“凉州?”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下一刻,心中有闷雷响起,整个身子都被雷得不轻,他想起来昨日宣见的吐蕃使者赤桑扬敦,莫非……
不好的预感席卷李世民全身,也顾不得让侍官呈递奏疏了,直接来到侯君集身前一把拿起奏疏,快速阅览起来。
禄东赞率领十万大军,于凉州以西五十里外驻扎……
这一行字在李世民的眼前不断放大、摇晃,仿佛一座座大山向他压来,令李世民头晕目眩,直欲喘不过气来。
李世民不禁后退了几步,手扶额头,叹息道:“东突厥还未平定,吐蕃又趁势起兵,趁火打劫,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呐。”
第121章 长安来信
辉煌的宣德殿内,一应侍从已经退下,只留下刚刚到来的房杜及侯君集三人。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双目紧闭,右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敲击声仿佛战鼓,回荡在空旷的宫殿,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
李世民乃是淌过尸山血海的人,如此看到吐蕃趁着大唐陷入交战的时候起兵,心中第一个念头就是亲征,以提振士气,但这个想法随后就被他否决了。
如今大唐兵力都集中在云州,势要与东突厥决一死战,以洗刷三年前渭水之盟的奇耻大辱,此战不能退、不能败。
遑论想要将云州大军调到凉州,所需的时日不少,到那时恐怕凉州已经失守了。
李世民恨的牙痒痒,明明已经与吐蕃互为友好,此时吐蕃不顾颜面陡然撕破脸,摆明了就是想将大唐置于死地。
难道说……真的要走和亲这条路?
李世民一想到赤桑扬敦嚣张跋扈的脸,心中的杀气就怎么也止不住,和亲,他不甘心呐。
对了,还有帝师,不知帝师有没有妙计能解如今的危局。
李世民的虎目亮起光芒,看向房玄龄,问道:“房公,快快飞鸽传书给帝师,告知帝师吐蕃欲攻凉州之事,看帝师有何妙计!”
房玄龄深知事态紧急,行礼之后退下,去撰写公文去了。
如果快的话,不用两天就能收到帝师的回信。
……
长安之内,已是一片风雨飘摇之势。
吐蕃压境的消息不知从何人口中传出,长安的达官贵人都已经知晓这个消息,这几日的满朝官员的心思活络不已。
有的已经想好了辞官返乡,在自家豪宅之中继续吃香喝辣,等到吐蕃老爷入关之后就奉上金银财宝,摇身一变成为吐蕃皇朝的臣子,又或者是东突厥的臣子,反正给谁当臣子都是臣子。
这样的想法占了大多数,毕竟如今的大唐官员大部分还是出身世家,对于世家的归属感可比大唐要深得多。
经历数百年战乱的这些世家,从来都没有想过大唐能延续数百年之久,在他们的印象之中,估计大唐也和隋朝一般,不用多久就沦为尘土。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公子好坏) 番茄vip2021-01-26完结5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后世柴废魂穿到明末穷书生身上,没有爹坑,身无长技,读书也...
-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番茄vip2021-04-01完结84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中等生穿越明末,成为崭新的崇祯皇帝。你问他如何开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