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件事太过重大,导致他心绪一直无法平静下来,一路上想的都是怎么拿下这些粮食,好救济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却没有想过,这些粮食朝廷到底能不能拿。
“帝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哎,凡是跟帝师有关的事情,我都无法保持平静,这也不知是好是坏。”房玄龄苦笑连连。
杜如晦也陷入了沉思,意识到了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一百万石粮食,乃是秦天朗从达尊的手上劫来的,虽说是劫富济贫,行的是天下大义,但本质终究还是劫掠,这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况且这一百万石粮食不仅仅牵扯了达尊,还牵扯到了背后的尼雅氏,甚至是吐蕃。
且有消息证实,达尊在死之前已经和韦家韦玄贞达成了共识,这批粮食本来应该是贩卖给各大世家的,这是他们瓜分天下百姓的本钱。
如今,这本钱却落入了帝师的手中,如果被各大世家知道的话,肯定是会疯狂的。
这种情况,好一点的话就是落得个不好的名声,严重的话可是会造成局势动荡的。
到那时,外有吐蕃虎视眈眈,内有各大世家离心离德,大唐真就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之中了。
“果然还是帝师看的明白,先前是老夫鲁莽了。”房玄龄重重抱拳,迟疑一番,又道:“只是……关内还有许多流民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要是没有这些粮食救济的话,该如何是好?”
秦天朗微微一笑,并没有明说,而是轻抿一口茶之后说道:“房公觉得,公主对待流民如何?”
房玄龄一怔,想到在山下救济流民的长乐公主,说道:“公主能够体恤万民,实乃百姓之福,大唐之福,难道说……”
“不说那么多,来,喝茶,房公和克明大老远从长安赶来,冻得不轻吧,喝杯茶暖暖身子。”
“多谢帝师。”房玄龄坐下,捧起茶盏慢饮起来。
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帝师这是打算把救济灾民的功劳都让给长乐公主,而不是陛下。
细细想来,这确实也是最符合当前形势的做法,由长乐公主出面救济灾民的话,一来可以说这些粮食都是首阳山上的,毕竟首阳山先前就救济过十万灾民,如今再救济三十多万,乃至更多的灾民也说得过去。
二来,也是长乐公主不像李世民那样处于暴风中心,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无数势力的关注。
其实,房玄龄还想到了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帝师依旧对陛下心怀芥蒂,不愿意将这份救济天下百姓的功劳平白让给陛下。
于公于私,帝师都做的天衣无缝,让人丝毫无法反驳。
一想到这里,房玄龄忍不住摇头苦笑,说道:“要论计谋,老夫远远不及帝师,在帝师面前,老夫就跟孩童一般毫无心机。”
杜如晦也是一脸钦佩加无奈地看着秦天朗。
秦天朗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心中却没有房玄龄想的那么多,他这么做,完全就是因为懒。
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清闲自在就挺好的,也懒得管朝野之上的事情了,如果把粮食交给李世民的话,少不得又要多出来一屁股的事,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
至于环环相扣的计谋,这他还真的没有想过,完全就是房玄龄自行脑补出来的,他又不是疯狂阴谋家,有事没事就设计阴谋做什么,想多了还得秃头,那多不好。
第91章 有事相告的李靖
关内的天气越来越冷,连动物都躲藏起来过冬,首阳山下的百姓却显得很火热,那颗心很火热。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穿上遮羞的衣服,不至于冻死,喝上带有肉末的粥,就算只是一丁点的肉末,对于他们而言也是可望不可求的美味。
多少人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上一点点的肉,又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尝过肉的滋味。
所以,哪怕秦天朗只是拿出一头荣昌猪,给三十万流民均分下去,每人只能分到一点点的肉末,他们也非常的感恩戴德,把秦天朗奉为活佛在世了。
当然,对于秦天朗来说,他并不是一个做亏本买卖的主,在救下这些流民的时候,他们也就成为了他的劳动力,负责为他工作,虽然他并不需要那么多长工为他工作,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就让这些人找点事做吧。
想要妥善安置好三十余万人,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
这些日子,杜如晦和房玄龄就留在首阳山,暗中帮助长乐公主安置这些流民。
首阳山下已经住不下那么多流民了,且现在才开始建造房屋的话已经太晚,所以这些流民的最好去处是首阳山十里之外的渭源县。
渭源县毗邻渭水源头,因而得名渭源,地势平坦开阔,倒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好去处。
如今的渭源县暂时没有县令,县令的权力自然就落在了长乐公主的身上,不过呢, 大部分时间这份权力都是由安然代为使用,长乐公主的心思全都放在了与民同乐身上。
从小锦衣玉食的小公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看到那些流民露出淳朴感激的笑容,她感觉到一阵以前从未感受过的安宁和欢欣。
流民们对于悉心安置他们的长乐公主,很是感恩戴德,将其当做是神明一般来敬畏,所以这些流民获得住所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查看自己的房子,而是在房中立下一座小神龛,用来给长乐公主和秦天朗祈福。
长乐公主的美名就在流民的口口相传之中越来越声名远扬,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流民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对此,长乐公主来者不拒,都悉心将这些流民安置在渭源县之中。
在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能臣的协助下,拿出先前贩卖白盐所获得的钱财用于建造房屋、购买农具、衣物等,安置工作实际上已经被房杜两人安排得妥妥当当,不需要长乐公主操心半分。
具体的执行也有安然效劳,长乐公主只需要负责稳定流民的情绪,给予他们历经绝望之后的温暖就好了。
无论是房杜,还是安然,亦或是首阳山的秦天朗,都舍不得长乐小公主受苦受累。
……
首阳山上。
这几日以来,李靖的心中一直藏着心事,让他辗转反侧、坐立难安。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哪怕没有结果,他也总得尝试一番才行。
“药师,来了。”秦天朗假眯着眼,说道。
李靖看着坐在躺椅上休憩的秦帅,抱拳道:“秦帅,我……我有一事困扰良久,想要跟秦帅禀告一番。”
“有什么事便说吧。”
“属下认为,如今首阳山下足足有四十余万人口,这个人口数量很大,单纯依靠后山的农田和盐矿根本容纳不了那么多人,所以我想……开设学堂和武场。”
说完,李靖一脸紧张地看着秦天朗,屏住呼吸,感觉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开设学堂可以理解,毕竟教育是一切的基础,让这些流民有些文化的话也能更好的为首阳山服务。只是……为何要开设武场?”
李靖咬咬牙,说道:“秦帅,这些流民有许多都是精壮,且对秦帅感恩戴德,忠诚无比。如果……如果把他们训练成兵士的话,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秦天朗睁开双眼,望向李靖,李靖有些做贼心虚般的转移目光,不跟秦天朗对视。
“我又不想带兵打仗,训练那么多兵士做什么,造反吗?”
李靖苦笑一声,摇头道:“秦帅知道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眼睁睁看着这些大好的苗子就这么浪费了,我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或许……是我心中的爱才之心作祟了。”
秦天朗摇摇头,知道李靖是一个活在金戈铁马之中的人,他的血液里早已经刻上了战争的基因,这样的人,你可以称之为战争狂,也可以称他为为了国家殚精竭虑的守护者。
所以,李靖在看到那么多人口的时候,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将其训练成精兵强将,这已经是刻在他本能里的记忆了。
李靖实际上也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得到秦天朗的认同,但他依旧还是要尝试,因为如果不将这件事说出来的话,那他就不是李靖了。
秦天朗站起身,看向大厅之外的景色,从这里,依稀还能透过几十里的距离看到一些渭源县的痕迹。
“成立武场是不可能的,如今我没有官职,如何能设立武场,这是变相的谋反。”
秦天朗倒是不在乎这些虚名,如果真想谋反的话也不会被这些所束缚,但他不在乎,不代表手下的人不在乎。
身为将领,而且还是最高的将领,就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手底下的弟兄们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不想因为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让所有的弟兄都跟着自己身败名裂,而这,也是他之前拒绝尉迟恭的原因之一。
当然,他不想谋反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当皇帝太累了,有那功夫,他还不如多喝两壶茶养养生呢,没看理事们还是正值壮年的年纪,却活脱脱像个小老头一样,这就是太累累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公子好坏) 番茄vip2021-01-26完结5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后世柴废魂穿到明末穷书生身上,没有爹坑,身无长技,读书也...
-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番茄vip2021-04-01完结84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中等生穿越明末,成为崭新的崇祯皇帝。你问他如何开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