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气得火冒三丈,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掷在地上,清脆的响声让张万吓得跪倒在地。
“他们现在还在宣德殿外等着?”
“禀陛下,是的,群臣说见不到陛下的话,就一直长跪下去。”
“那就让他们一直跪着吧!”
李世民发了一通脾气,目光望向殿外,眼中有挥不去的忧愁。
“帝师啊,这一次你是真的闯大祸了,全天下的世家本来就相互通婚,五姓七宗更甚,如今你这么一闹,他们之间已经紧紧扭在一起,这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啊。”
想着,李世民的心沉入了谷底,按照如今的局势来看,终究是要发生他最不想看见的局面了。
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五姓七宗,不就是怕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皇权,最终闹得鱼死网破嘛!
以如今那些世家不死不休的态度来看,就算他是大唐皇帝也无法阻止他们了,局势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每当想到这里,李世民就感觉心情无比的沉重。
难道说,好不容易才安定了几年的大唐,又要重新陷入战乱之中了吗?
“哎,帝师啊帝师,你究竟是如何想的,你又是否能够躲过这一劫呢?”
“陛下,殿外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求见。”内常侍张万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李世民说着,将内心的担忧收了起来。
很快,房玄龄三人进了长生殿,行礼之后,魏征手捧一封奏疏,说道:“陛下,这是秦帅发来的奏疏。”
李世民脸色一喜,忙不迭接过奏疏,不禁感叹道:“帝师的奏疏终于来了,再不来的话,朕当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气氛陷入安静之中,只有李世民翻阅奏疏出来轻微的声响。
过了一刻钟之后,李世民抬起头,眼神变得清明,心中总算有些底了。
“帝师在信上说,一切都在把握之中,覆灭祁县王氏只是开始,帝师的最终目的是……灭了五姓七宗!”
魏征深吸一口气,虽然他已经看过了奏疏,但如今再次听到仍被奏疏中的大气魄给狠狠震了一把。
“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五姓七宗与朝廷貌合神离,那不如就来个釜底抽薪、刮骨疗毒,将这个大隐患给一举除掉!”
李世民看着一脸坚定的魏征,原本变得有些犹豫的内心重新变得坚定下来,“如果真能将五姓七宗铲除掉的话,确实是少了一大祸患。”
“房公和克明是怎么想的?”李世民又问道。
房玄龄早就想好了说辞,此时被问便说道:“如今木已成舟,五姓七宗不会善罢甘休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选择相信帝师,否则的话……”
后面的话房玄龄没有明说,也不需要明说,李世民都清楚。
如果不相信帝师,不支持帝师的话,那么朝廷就里外不是人,到最后无论是五姓七宗赢了还是帝师赢了,输的都是他李世民。
而因为皇权跟世家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性,所以导致了李世民是绝无可能站在世家这一边的,说来说去,他也只有选择相信秦天朗这一个选择了。
“克明呢?克明有何见解?”李世民沉声道。
杜如晦行了君臣礼,说道:“陛下不妨想想前隋的后果,前隋之所以灭亡,纵然跟隋炀帝残暴无德有直接关系,但各大世家太过势大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前车之鉴啊陛下。”
李世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随后站起来望向殿外,说道:“朕自然知道世家坐大不是好事,既然如此,那就任由帝师去折腾吧,只是朕担忧的不仅仅是世家作乱啊。”
“陛下可是担忧灭了五姓七宗后彻底寒了天下世家的心,导致大唐无人可用?”魏征问道。
“没错啊,这才是朕最最担忧的事,五姓七宗虽然势大,但想要灭了五姓七宗并不是多难的事,但灭了五姓七宗之后,就等于彻底跟天下世家翻脸了啊。”李世民带着深深的担忧说道。
如果世家的人都不愿入仕为官的话,那大唐又该由谁来打理呢,纵然他李世民有盖世之,也不可能单靠一个人支撑起诺大的大唐的,就算再加上秦天朗等一众忠心大臣也不行。
“大唐本就缺乏人才,要是再得罪了世家的话,那可真是陷入两难境地了。”李世民满脸忧愁道。
一边是大唐的安稳,一边又是刚刚平定了东突厥的帝师,他真的很难做出抉择。
“哈哈哈,陛下完全不必担忧!”魏征朗笑道。
“哦?魏公何出此言?”
“这个问题,帝师早在许久以前就已经想到了,如果陛下担忧得罪世家之后导致寒了天下人才的心的话,不妨去首阳山看看,去渭源县看看。”
魏征说着,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因为他就是刚从首阳山回到长安的,很清楚如今的首阳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这种巨大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一点也不为过!
“首阳山上有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李世民惊了,这回是真的惊了,脸上终于露出了惊喜。
“所谓眼见为实,臣就算跟陛下说的再好,也不如陛下亲眼所见,所以陛下要想消除心中的忧虑的话,不妨亲自去一趟首阳山。”魏征抚须笑道。
“来人!备马!朕要立马前往首阳山!”李世民当机立断说道。
他倒要看看,帝师到底留了什么后手,能让他再无后顾之忧……
很快,李世民就坐上了车辇,在魏征等人的随同下前往首阳山,这件事干系很大,所以李世民没有惊动任何人。
等来到首阳山山脚的时候,李世民远远地就听到了阵阵朗诵声,不禁感到疑惑。
如今已是临近黄昏,竟然还有如此密集的朗诵声响起,实在是太离奇了。
李世民想到了某种可能,感觉心跳不断地加快,脚步也变得越来越快,到最后已经是飞奔前往首阳山。
半山腰处,是佃农和长工的居住区。
如今,经过新一轮的翻修,这里的居住区房屋整洁,一座座规模相等的房屋坐落在树林间,处处都充满了宁静祥和。
一名名身穿麻衣的佃农和长工手持一本青皮书,摇头晃脑地朗读着。
这些人或是坐在家门口,或是倚在石头上,也有边走路边读书的,无论是男女老少,竟然清一色地都在读书!
“这这这……”李世民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
在他的身后,魏征抚须微笑,心想终于有人能体会他之前的心情啦!让百姓读书,这种事魏征以前想都没想过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嘴巴张的老大,显然眼前的景象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天呐!布衣百姓竟然也可以读书?!这是真的吗?!
由不得他们不相信,因为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百姓也是可以读书的!
明明这些百姓几个月前还是饥寒交迫、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民啊,如今才过了多久?还没有半年的光景,竟然就能人人手捧书籍朗读起来!
这这这……
奇迹!
奇迹啊!!
真的是无与伦比的奇迹!!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感觉自己活在梦里……
第154章 惊喜不断,好一招釜底抽薪啊
“这一切怎么可能啊……”李世民望着眼前充满书香的画面,远处就是傲然生长的古松和竹林,伴随着阵阵书本特有的清香钻进鼻子,让他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如梦如幻。
百姓也能读书?
如果是在之前的话,李世民绝对不会认为百姓可以读书,读书需要花费的银子太多太多了,多到寻常百姓根本就负担不起的程度。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戏啊。可是,站在他眼前的人确确实实是百姓,而且还一个个的都拿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
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望向一旁的魏征,眼中满是探索真相的欲望。
魏征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对于向来不苟言笑的他来说,今天他的笑容绝对够多了。
“不知陛下是否听过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魏征问道。
“自然是知道的。”李世民回答,此时的他不像帝王,而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子。
“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大唐天下的大权自然是掌控在陛下手里,但具体执行下去,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由相应的士大夫去执行,而这些士大夫大部分都是读书人。所以,说一句如今的天下掌握在士大夫阶层手里也不是不可以。”
李世民沉默,这句话很是大不敬,也得亏这句话是从魏征嘴里说出的,如果在他人口中说出的话,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魏征并没有在意李世民的感受,以前的他是如此,现在也没有改变,而是接着说道:
“士大夫阶层的代表,那毋庸置疑就是五姓七宗,五姓七宗都是名门望族,门下子弟遍及大江南北,府邸之内从不缺名满天下的鸿儒名士。”
“陛下之所以对五姓七宗投鼠忌器,就是因为天底下的士大夫大多与五姓七宗同根连理,担心动了五姓七宗之后惹怒士大夫们,导致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大唐又重新陷入混乱。”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公子好坏) 番茄vip2021-01-26完结5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后世柴废魂穿到明末穷书生身上,没有爹坑,身无长技,读书也...
-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番茄vip2021-04-01完结84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中等生穿越明末,成为崭新的崇祯皇帝。你问他如何开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