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福持想来,就算秦天朗再厉害也厉害不过太极真人,只要太极真人一出手,秦天朗必定会被诛杀,但是现在……
情况跟他想的一点也不一样,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秦天朗淡淡看了眼王福持,眼中的杀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冰冷,负手而立,说道:“北伐军听令,夷平祁县王氏!”
“诺!”李靖四人领命,瞬间杀入人群中。
而祁县外,马蹄声四起,很快,马元龙等人就率领着北伐军踏入祁县,当看到王家大门前的战况之后,二话不说直接加入到厮杀之中。
祁县王氏虽然拥兵不少,但对上刚刚平定东突厥的北伐军就显得不够看了,接下来就是单方面的屠杀,没有丝毫的悬念。
这场大战,从早上杀到晚上才堪堪停止,王家上下数千口人,除了一众奴仆之外没有一人得以幸免!
而祁县王氏惨遭屠戮的消息,也在以极快的速度往四方传播,一场席卷整个大唐的风暴即将出现。
……
长安,皇城。
这些时日以来,李世民的心情格外的好。
就在昨日,西突厥的肆业护可汗派遣使者前来献礼称臣,言语间满是谦恭,要知道在此前西突厥可不是这样子,而是和东突厥一样,一直都窥伺着大唐的领地,如果不是西突厥境内内乱不断的话,估计西突厥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野心了。
如今会献礼称臣,全然是帝师平定了东突厥的缘故。
而除了西突厥,还有漠北的薛陀延和契苾也是派来了使者,表示愿对大唐俯首称臣。
一夜之间,四周邻邦竟然都臣服于大唐!这种喜事全然都是帝师平定了东突厥的功劳!
这也让李世民时常赞叹不已,不惜一切代价迎回帝师是他登基以来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李世民心中实在是太高兴,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太上皇李渊,以此来作为缓和二者关系的契机。
而李渊得知东突厥覆灭的消息之后,也是大笑连连,与李世民把酒言欢,畅谈了一夜,算是冰释前嫌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渊还是皇帝的时候,也曾受过东突厥的羞辱,这一直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心病,如今心病得以消解,自然是开怀无比。
且李世民从政这几年来,确实是兢兢业业,为大唐呕心沥血,力争做一名贤君。
如此,李渊也就顺水推舟,谅解了李世民的作为。
这也是李世民高兴非常的原因,太上皇原谅了他,总算让他心中的负罪感减轻了一些。
“也是时候让太上皇搬回太极宫了,身为太上皇却住在东宫,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李世民心中想着,越来越觉得这个念头得加快速度实施才行。
李世民向来注重名声,让太上皇住在东宫,这本来就是大不妥的事情,这些年来民间一直流言流传,朝廷大臣之中也有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拿这件事说道。
实际上,李世民早就有重新修建一座宫殿的念头了,只是如今国祚初稳,国库尚未充盈,贸然修建宫殿的话劳财伤民,他才不得已将这个念头压在内心最深处而已。
如今,东突厥已被平定,西突厥、吐谷浑等邦国又俯首称臣,也是时候该修建新的宫殿,让太上皇搬回太极宫了。
只是这钱财……是个大难题啊。
李世民脑海中想起处在首阳山的长乐公主,自语道:“细细想来,已有好些时日没有见到丽质了,找个合适的时间去见见丽质吧。”
李世民心中做着打算,殿外,内常侍张万走进来,神色有些焦急道:“陛下,诸多大臣跪在宣德殿外,声称要弹劾帝师啊。”
“什么?!”李世民脸色一变,随后一怒,说道:“帝师刚刚平定东突厥,他们就要弹劾帝师,岂有此理!他们眼里还有朕的存在吗?!”
“朕可是说过,帝师回朝之后要设坛拜天的,他们都忘记朕说过的话了吗?”
内常侍张万苦着脸,尖声细语道:“他们弹劾的不是此事,而是,而是……”
“而是什么?有话就说!”
“而是关于帝师灭了祁县王氏一事。”
“什么?!”李世民语气高了几分,腾的一下从软塌上站起,神色有些不相信,便再次问道:“你说帝师灭了祁县王氏?!”
“听那些大臣的话,貌似就是这样的。”张万抹了把头上的细汗,回想起宣德殿外群臣激愤的模样,就感觉一个头有两个大。
李世民来回踱步,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先前的大好心情荡然无存,自语道:“帝师不是分不清轻重的人。可是……为何会忽然灭了祁县王氏?”
“覆灭也可以,朕也想灭了五姓七宗,但不是现在啊,现在五姓七宗的势力还是太盛了,轻举妄动非常可能伤筋动骨啊。”
别的不说,就说朝堂之上,超过一半的官员都跟五姓七宗有关系,如果贸然灭了五姓七宗的话,这些官员是一同灭了还是留下来?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李世民一直犹疑不决的关键所在。
想了一会儿,李世民恢复了镇定,问道:“帝师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暂时没有消息。”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之中,安静的氛围之下,依稀间能听到远处宣德殿传来的嘈杂声。
帝师为何要如此轻举妄动,这下好了,连朕都要陷入被动中了,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第151章 群臣激愤,魏征觐见
宣德殿内。
李世民远远的就听到阵阵哭嚎声,一听到这声音他就感到有些头痛。
一众大臣见到李世民之后,纷纷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率先出口的人是吏部尚书高士廉:
“陛下!帝师竟然屠了祁县王氏满门,罪大恶极,罪大恶极!”
“是极是极!帝师仗着平定东突厥有功,就狂妄自大,在没有陛下准许的情况下屠了祁县王氏,这是滔天的罪过啊!”
“祁县王氏乃是郡望名门,名声享誉海外,人才辈出,乃是钟鼎之家,帝师他竟然将这样的郡望名门屠了,实乃人神共愤之大罪!”
“臣恳请陛下严惩帝师,以儆效尤!”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众大臣义愤填膺,将秦天朗骂的狗血淋头,真真成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人,只要李世民不诛了秦家九族的话,那就是与整个世界作对一样。
“好了!都不要再说了!”李世民脸色一沉,冷声道。
嘈杂的声音逐渐落下,一干大臣眼巴巴地望着李世民,急切地等待李世民的下文。
当他们得知祁县王氏被灭门的事情之后,心情极度震惊,巨大的危机感笼罩在他们心头,让他们感到唇亡齿寒,所以作为一切的罪魁祸首的秦天朗必须死!就算他平定了东突厥也必须死!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只不过沉思的不是如何处置秦天朗,而是该怎么妥善解决这件事,李世民内心是完全偏向秦天朗的,但他不能直接明说,直接明说了,那就相当于彻底跟世家开战了,到时候,大唐很有可能陷入风雨飘摇中啊。
但思来想去,李世民也想不到两全其美之法,帝师这么一杀,直接就是捅了世家的大篓子啊,在铁证如山之下,已经极少有可以斡旋的余地了。
“帝师啊帝师,你这是给朕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啊。”李世民心中哀叹一声,偏偏他又不生秦天朗的气,甚至还有一些欢喜。
因为……秦天朗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他想做而犹豫着不敢做的。
灭了祁县王氏,就等于为大唐除掉一个祸患啊……
“如果陛下无法做出决断的话,臣倒是有一计。”吏部尚书高士廉说道。
“高爱卿有话就说吧。”
“臣认为,秦帝师平定了东突厥乃是大功,但朝夕间就灭了祁县王氏满门,这就是杀戮太重,依仗着军功而目无王法。
功过相抵之后,秦帝师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臣建议,应将秦帝师发往岭南之地,终生不得回朝。”
“没错,高公此言大善!”其他大臣纷纷附和道。
“啊,诸位爱卿的提议容朕好好想想,好好想想……”李世民说着,脸上露出疲惫神色,又道:“今日不知怎的,朕忽感不适,诸爱卿退下吧。”
言毕,李世民就要起身离开。
众大臣急了,陛下这是要糊弄过去啊,这可不得了!
“陛下!今日陛下要是不给老臣一个交代的话,老臣就一头撞死在宣德殿上!”高士廉说着,就是一副慷慨赴义的神情。
“陛下!秦帝师罪孽深重,祁县王氏乃是厚德世家,上下上千口人竟然就这么枉死了,这是天大的冤情啊!还请陛下明鉴!”
宣德殿上,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群臣又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一副你今天不给个交代的话,我们就决不罢休的神情。
李世民感到头疼不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报!魏征在殿外求见!!”奉御官拉着长长的声音,出现在大殿中。
“魏玄成?!他怎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李世民眼中一惊,随即想到了什么,便说道:“宣魏征觐见!”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废材穿越做狠人 (公子好坏) 番茄vip2021-01-26完结5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后世柴废魂穿到明末穷书生身上,没有爹坑,身无长技,读书也...
-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番茄vip2021-04-01完结84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中等生穿越明末,成为崭新的崇祯皇帝。你问他如何开天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