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枪手”冯铨说:“这等人家的女子本就是艺名,她们大多幼年与家人离散,未必知道自己的姓氏。”
朱由检摆摆手,今日的“广告”做完了,要是这些人只能闹事,甚至于打起来。那么,广告的效果更好,明日的南京城会人尽皆知。
朱由检的话还没说完,另一边真有人打起来了。
倒不是为了抗议徐佛和柳隐,而是持不同观点的人互殴。
有人义愤填膺,为娶不到柳隐打抱不平。有人骂他不知天高地厚,不过是想看看柳隐的惊世容颜,瞧瞧自己癞蛤蟆吃天鹅肉那样,柳姑娘怎会嫁给你?
有的是同船的人,有的在相邻的船只上,一时间秦淮河上热闹起来,岸边能看到的人起哄,顿时纷纷扰扰,今晚的活动到了高潮。
又过一会,有人被打伤,有人落水,场面开始失控。
朱由检看着徐佛所在的船,又看看钱谦益那边,该你出场了吧?
目前的秦淮河上,除了朱由检这边,钱谦益官位最高。大家打起来,有人受伤,还有人落水,你还不去管管吗?
钱谦益的船主动靠近,他本人踏上徐佛的画舫,站在她的旁边,对围观的众人喊道:“众位稍安勿躁,容本官劝一劝柳姑娘。”
这一次没人喝彩,没人欢呼,只有无数的鄙夷之声。你钱谦益虽然官做得大,但你追求柳隐人尽皆知,花费几万两银子却没有摸到小手,这个消息谁不知道?
现在你跳上船头,在那里假装大尾巴狼,还说什么替大家请命,劝柳姑娘露面。
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
这不是养了条狼看着羊圈吗?
在起哄声中,钱谦益至少做到了一点,几乎所有人都在骂他,现场的打斗减少了。
众目睽睽啊,钱谦益并没有见到柳隐,只是隔着帘子远远的说了几句话,他返回船头,喊道:“柳姑娘说了,今天咱们比试诗文,每人为她写一首诗,最好的那位……柳姑娘会记在心里。”
“嘘……”
众人还是起哄,记在心里管啥用啊?
但是,大家更想“嘘”的是钱谦益,比“诗文”当然是你这个老东西赚便宜,你咋不比书法吗?
众人还是写吧,万一讨得柳隐姑娘欢心,那可是白捡一个大美人。
朱由检这边也忙碌起来,身边两个大才子,黄宗羲快写。还有冯铨,今天让你来就是写诗的,总算有机会派上用场。
还有状元郎刘若宰,以及二甲的第二名管绍宁,虽然在外面,让他们每人来一首。
朱由检把这些诗作汇集起来,挑一首最好的送给柳隐姑娘。
他不是非要得到对方,只是觉得好玩,重在参与。
如果不巧被柳隐姑娘看中,朱由检一想到钱谦益失望的神色,那该多好玩啊!
朱由检与钱谦益之间关系复杂,作为帝王,他曾有好多个理由杀掉对方。
但是朱由检没有,他需要一个在士绅中极有威望的人存在,需要他帮着自己做一些恰如其分的事。
也就是说,朱由检不舍得他死,又总想挤兑他。
如果从他手里抢走心上人,朱由检觉得很畅快。至于是否会爱上对方,或者看后不中意,让她返回钱谦益身边,也是说不定的。
几个人的诗作很快呈上,朱由检问身边的刘文炳,你的呢?
刘文炳翻白眼,作为只精读过《金瓶梅词话》的人,写诗勉为其难。
而且,刘文炳已经有了柳莲,还需要柳隐吗?他可是纯情专一的人。
柳莲听后很高兴,脸上遮盖不住的笑意。
朱由检懒得理刘文炳,你是不失时机、不遗余力、不知疲倦的讨好心上人,爱情中的男人简直不可理喻、不可救药、不值一提。
朱由检看过诗作后都喊好,每一篇都美轮美奂。可惜,美是极美的,总觉得缺点什么。
钱谦益没说对诗作的要求,押什么样的韵,用哪个字开头,描述什么场景,全没有。
他是开放式的出题,你可以随意写,只要能打动柳隐姑娘的心即可。
朱由检放下手里的几张纸,平时的诗会他是不敢参加的,随便人家提点限制,他那点古文底子只能抓瞎。
但今天全无要求,那可以借用后来人的一首,说不定就可以拔得头筹。
现在是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再朝后的诗人比较著名的有袁枚、高鼎、郑板桥、龚自珍,曹雪芹大概能算一个,近代的伟人毛泽东肯定算,现代诗人只记得顾城、北岛、海子、徐志摩、林薇因、席慕蓉……
谁的大作能应今天的景呢?
朱由检先排除现代诗,明代人应该没那么喜欢。毛主席的作品恢弘大气,但好似没有写爱情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佳作频出,只可惜一旦从书里拿出来,脱离场景后黯然失色。
那么,朱由检突然想起两位诗人,名字都是四个字。
情僧仓央嘉措,他上大学找不到女朋友的时候,每次读到最能感同身受的。
另一个是清代的纳兰性德,朱由检记不住太多的作品,但是有一首牢记于心。
朱由检兴奋的差点站起来,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太符合今日的场景了。
养育柳隐长大的徐佛找到人生新的航向,她要和柳隐告别,隐隐的有些伤感,又包含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作为柳隐,从小颠沛流离,在徐佛家中安稳下来,有感激,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她感受到那么多好意,又不知哪一个值得珍惜,生命中的男子来了又走,走了不知道是否还来。
柳隐虽然保持着神秘,至今没有与客人见面,但她知道那是自己的命运,人生后面会重新的动荡,她会在凌乱中成长,成为徐佛那样的人,或者什么模样。
这算相聚,也是别离。
这是忧伤,也是快乐。
所以,朱由检在纸上写了这首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朱由检一边写一边想,当写完最后一句“比翼连枝当日愿”的时候,他被自己感动了,写得真好。
刘文炳抢过来看,好是好,但是他的好评并不能让朱由检高兴,因为他不怎么懂诗。
黄宗羲看过了,冯铨看过了,他们露出惊若天人的表情,皇帝文韬武略,但从未听说写诗也能感人至深,这篇文章未必能与李、杜相比,却肯定会传颂于世。
朱由检拿了回来,在下面又加了一行字,开头写道:“送柳隐姑娘。”
大家伸头来看,只见皇帝后面写道:
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这是情僧仓央嘉措诗中的名句,朱由检前世失恋时最喜欢吟诵的。
大家看后摸不清头脑,你写这封信,难道不是为了见到柳隐姑娘?为何又要说什么最好不想见、最好不相知?
朱由检笑道:“有个成语叫欲擒故纵,晓得吗?”
第239章 弹一曲广陵散
事实证明,朱由检自作多情。
画舫中的柳隐姑娘看过每一个人的诗作,最后也没有说出子丑寅卯。
她让徐佛传出话来,请给她几天时间,她或者找一位公子嫁了,或者投入这秦淮河中。
人家都要投河了,没有人多说话,大家热闹了半个晚上,在三更时分纷纷乘船离去。
朱由检略显失落,心想我都搬出纳兰性德最美的诗供用去,又用仓央嘉措的名句点缀其后,居然还是无法打动芳心,你到底懂不懂诗词?
似乎柳隐姑娘在坚持,找一个会弹“广陵散”的人。
次日上午,朱由检用过早膳,喊着刘文炳出去转转。既然来了南京,不可避免的要去祭拜太祖皇帝,顺便去附近的紫金山等处游玩。
朱由检带着周婉言,以及有孕在身的海兰珠。刘文炳带着柳莲,还有黄宗羲和秋妮子,算是三户人家。
祭祖是必须的,但游玩是他们的真实目的,朱由检会加派人手保障安全。
这一玩就是一天,回来的时候华灯初上。朱由检琢磨,明天该去玄武湖划船。
冯铨提醒他,大明是火德,五行之中水克火,做皇帝的最好远离水。
朱由检曾在太液池被淹过,但那是有人谋害,根本不是天命如此。
因而,他愿意把家安在映月湖的中心,也丝毫不惧去玄武湖泛舟。
更何况,刘文炳待在旁边,此人外号浪里白条,意思是水中脱光衣服游泳的人,波浪一起,那可不是白花花的。
朱由检说笑一番,并不介意与水亲近。
冯铨尽到劝说的义务,也便不再多说。
在大明帝国的东北边,女真人别出心裁,他们在反思自己为何失败。
那个叫范文程的汉人,还有好多从大明投靠过去的人,包括葛九思与孙之獬,一致认为女真人要想成功,必须改名字,从而达到压制大明朝的目的。
以前他们叫“金”,历史上称为“后金”。火克金,不吉利。
现在呢,改名为清。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番茄vip2021-01-01完结104万字 ·9718人在读穿越大唐,许牧还觉醒了战神系统,原本准备靠着系统去建功立...
-
穿越大明做纨绔 (色即是空) 番茄vip2021-10-31完结2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为了救人,大学生叶凡不幸溺亡,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了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