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朱由检告诉她,草原上有一支军队,已经等候多时了。
周婉言奇怪,没听说哪位将军领兵出征啊?难道是陛下在宣府的诏旨?
“不是明军,是我们的朋友,科尔沁的亲王,博尔济吉特?乌克善。”
自从乌克善离开京城,返回科尔沁的他厉兵秣马,林丹汗前脚刚走,他便偷偷靠近,等着林丹汗铩羽而归的时候,他将趁火打劫,彻底赶走察哈尔人。
听了朱由检的话,周婉言一方面是吃惊,原来察哈尔人的噩梦还没有结束。皇帝之所以放他回去,只为让林丹汗承受更多的苦难。
杀人容易,诛心难!皇帝不杀他,想要的是心。
突然,朱由检示意太岳轿停下。
今天,似乎还有一件大事。朱由检选的日子,就在今天。
移驾亨通钱庄,朱由检要出席大明朝第一次发行银币的仪式。
发行银币,周婉言完全听不懂,为什么?
朱由检告诉她,你以后就知道了。
周婉言的小脑瓜想的不是银币,而是博尔济吉特?乌克善,那个在草原上以逸待劳等着消灭林丹汗的人。
他有个妹妹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嫁给女真大汗皇太极做侧福晋。
他还有个妹妹叫博尔济吉特?海兰珠,准备嫁给大明皇帝,也就是自己的男人。
听闻海兰珠是草原上最美的女人,她要是嫁过来做皇贵妃,自己本就不稳的皇后位子,还能保得住吗?
第129章 暴怒离席
遥远北面的格勒珠尔根城,奥巴召集科尔沁十二部贝勒,聚众畅饮。
出征的男儿陆续回城,他们取得对察哈尔林丹汗的决定性胜利。
大军统帅是奥巴的弟弟布代齐,他抢掠到察哈尔部近十万人口,以及林丹汗的十几位福晋。
奥巴是科尔沁十二部推举的首领,是女真人册封的土谢图汗。
随着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他环顾四周,发现科尔沁的地位提升了。
以前的时候,科尔沁更像个受气包,东面是女真,西面是察哈尔,南面是内喀尔喀,北面是外喀尔喀。
内外两个喀尔喀不好对付,左右的察哈尔和女真也在挤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们闪转腾挪、左挡右接,生存的极为艰难。
奥巴还记得,他们曾经听从林丹汗的号令,联合大明共同对抗女真。在那场战役中,女真人取得胜利,他们的态度变得暧昧。
再后来,与林丹汗反目成仇,必须取得强援的支持,因此选择了与女真结盟。
三年前,女真册封奥巴为土谢图汗,他们开始慢慢变成女真人的附庸。
又有什么办法呢?草原上崇尚武力,他们的实力不如察哈尔,更不如女真,甚至打不过内外两个喀尔喀,在夹缝中求生存,有时候是需要妥协的。
可今天呢,随着内喀尔喀几乎被女真消灭殆尽,外喀尔喀远遁北方,他们又亲手打败察哈尔。
在草原上出现权力真空,他们貌似成了蒙古人中最强大的一支。
弟弟布代齐兴奋的汇报战况,他们堵在林丹汗返回草原的路上,让乌克善和满珠习礼兄弟俩带队冲锋,科尔沁的男儿实在是太英勇了,几乎一个回合击溃了林丹汗的近卫军,那位可笑的大汗带着几十人逃走。
随后,他们光顾了察哈尔人的冬季宿营地,在他们勇猛的攻击下,几个部落首领投降,有一帮人向西逃散,另一帮人向南逃到大明境内,剩下的十余万人口和牲畜已经带回,就连林丹汗的福晋们,一个没跑全抓了。
接下来,他们会分奴仆、分牲畜,还要分林丹汗的福晋。
现场宴会非常隆重,参加者除了科尔沁的土谢图汗和十二贝勒,还有此战获胜的主要将领,以及一些地位崇高的首领。
其中,有一人黯然神伤,他是林丹汗的叔父,一年前从察哈尔部逃来的岱青。
察哈尔完了,向西逃散的可能去青海,如果没有强大的势力,同样举步维艰。向南逃的去了大明,更是凶多吉少。
两三年前还控制草原的察哈尔蒙古,转瞬间坠入谷底,兴衰成败如此之快,怎能不令人感慨。
首领奥巴看到岱青的难过,劝慰道:“你既然来了科尔沁,便是科尔沁人。林丹汗是你的侄子,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岱青称是,强忍着泪水,混在一群兴奋异常的科尔沁贵族中。
岱青没法恨科尔沁,在他走投无路,只能从林丹汗身边逃离的时候,是科尔沁人收留他,以及他的部落。
他恨南面的明国,是明国在宣府打败了察哈尔人,一步一步酿成察哈尔今天的悲剧。
可是,岱青似乎没机会复仇,察哈尔已经散了,能在草原立足都是困难,更不要提进犯大明。
能指望科尔沁人吗?
好像也不能,这次奥巴派弟弟出征,正是得到明国传来的消息,让他们趁虚而入,成功背刺察哈尔。
奥巴非但不会进攻明国,岱青从他有意无意的话语里,似乎嗅探到他想和明国结盟的想法。
都怪那个乌克善,他前不久作为使臣去过北京城,据说还见到明国的皇帝。
回来以后,乌克善三番五次的鼓动奥巴,劝他和明国结盟。
乌克善说,明国愿意帮助科尔沁成为草原霸主。而且,他不是简单的说说,有着明确的行动计划。
第一步先灭掉自诩蒙古正统的察哈尔,然后清除内喀尔喀余部。
这样的说,明国和科尔沁将成为邻国,明国会开放多个马市,供科尔沁人换到所需的生活物资。
奥巴刚听到时半信半疑,他不信明国能在草原上提供帮助。
事实胜于雄辩,明国皇帝亲自出马,取得对林丹汗干脆利索的胜利。
科尔沁轻松摘取胜利果实,他们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实现了。
这个时候,据说明国即将派出高规格使团,亲自来格勒珠尔根城洽谈结盟事宜。
科尔沁选择与明国结盟,意味着背弃女真。
将来的局势如何变化,科尔沁有没有可能在草原上崛起,成长为新的一代霸主,都还是个未知数。
……
朝堂上,朱由检愤而走出皇极殿。
继位以来,他第一次如此暴怒,嘴上还嘟囔着,这帮大臣,个个该杀!
因为废除了廷杖,大明朝再也不脱裤子打屁股,朱由检似乎没有对付他们更好的办法。
身后有人跟过来,一个是东厂的曹化淳,另一个是礼部杨嗣昌。
曹化淳是近臣,劝道:“陛下乃九五之尊,轻易莫要与臣子置气。”
朱由检不想生气,他本以为通过打倒魏忠贤,提拔袁可立、孙承宗、徐光启等人, 并整改朝会的内容和时间,整个朝廷已经在掌控之中。
没想到办起事情来还是拖拖拉拉,很多他以为重要的问题,臣子们竟然当作耳旁风。
先是陕西救灾的事情,除了朱由检让晋商田生兰送过去的粮食,其余的几乎都没到位,各种借口,又是银两不够,又是途中损耗怎么算,陕西巡抚更像是没事人一般,没见丝毫的主动。
朱由检将陕西巡抚召回治罪,任命三边总督洪承畴兼任陕西巡抚,让两个晋商田生兰和黄云龙暂时不用去岭南,联合他们另一个同伴王登库,在京城开一家粮铺,负责向陕西运送粮食,交给洪承畴分配发放。
此话一出,大臣们感觉被冒犯,皇帝宁愿用商人不用官吏,赈灾通过民间,岂不是表示不信任我们?
朱由检没法信任啊,去年阁臣苏茂相与山东巡抚李精白在山东救灾,粮食还没出户部呢,已经少了一半,等到了山东,到府、县各级克扣,有人中饱私囊,发下去的时候所剩无几,不少百姓被饿死,多个地方发生暴乱。
朱由检处罚了一些罪大恶极的,但很显然力度不够,这些蛀虫习以为常,反正法不责众,他们似乎有恃无恐。
接着,朝会上谈起接收辽东饥民,有一些从山海关进,有一些是毛文龙用海船运过来,以前去山东和浙江,今年计划有一批准备安置在河南。
河南巡抚上书诉苦,说十万户太多,能不能裁减到两万五千户。
朱由检不太明白,河南的几位王爷多数被打倒,仅存的周王也已经退回田产和房舍,他们腾出来的地方不够安置十万户?
当即,朱由检命令都察院去查,大明朝是讲理的,如果属实还则罢了。如果王爷们的田地被人侵吞了,别怪《大明律》无情。
就这样,几乎每一件事都不太圆满,臣子们觉得理所应当,龙椅上的朱由检越来越坐不住。
到了最后,大臣们把前面政务当成“别人”的事,他们对“自己”的事表达出极大的热情。
有御史上奏,内阁首辅黄立极母亲去世,应该回家守丧两年零三个月。
不等黄立极反应,朱由检反驳道:“黄阁老的事情,朕已经夺情使用,为何再议?”
这位御史一通仁义道德讲出来,中心思想是黄立极不孝,而不孝的人就是不忠,再然后是以前怎么巴结魏忠贤,反正这个人要么回家守丧去,要么就该抓起来论罪。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番茄vip2021-01-01完结104万字 ·9718人在读穿越大唐,许牧还觉醒了战神系统,原本准备靠着系统去建功立...
-
穿越大明做纨绔 (色即是空) 番茄vip2021-10-31完结2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为了救人,大学生叶凡不幸溺亡,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了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