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唐镇国将军
- 入库:04.13
与此同时李治则站在城墙之上,让百姓们有机会瞻仰皇帝的面容,美其名曰:散播皇威。
这是新皇帝在百姓中建立威信的机会,百姓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他们人生中唯一一次面见皇上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白天巡视,晚上则夜夜笙歌,载歌载舞,一片欢声笑语,众人皆沉浸在相互阿谀的开心之中。
而许牧这个骠骑大将军在干嘛?游山玩水呗!
好不容易来一次扬州,自然要来好好“考察”一番这里的风土人情。
群山碧翠、水波荡漾之间,让人心旷神怡,只觉内心空荡,从内而外洗涤干净,只觉眼前空明,无比舒畅。
殊不知危险已经悄悄来临,而这危险的来源正是长安!
这个时代的长安是世界三大城市之一,也是大唐第一大城,传闻是龙脉之地,秦始皇的咸阳旧址就在长安不远处。
仅从地理位置来说,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若是掌握了这里,谁便能得国运,拿捏住国家得经济命脉,承天启志,方能所向无前!
当初李渊便是夺取了长安之后才能一一消灭十八路反王,一统天下。
如今,李恪看着高耸的皇城门,心中想的跟他的爷爷无二,只要他攻进这皇城门,整个长安就是他的了,还能将整个朝廷掌握在手中!
此时正是卯时三刻,还有一段时间之后太阳才会照常从东边升起,然而向来繁华的长安此刻却没有一个人在外面,冷冷凄凄的,一股凉风吹来,给人一种萧瑟感。
天空好像被蒙上了一层黑布,太阳还没升起,皇城门外站满了身穿黑甲的士兵,密密麻麻的列队站满了整个街道,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李恪终于收到了各地传回来的密函,时机成熟,这等好机会再不抓住会后悔一辈子,此时不起兵,何时起兵!
于是吴王所拉拢过来的人,也称吴王党,开始按照在盛光阁的计划行动。
薛万彻率兵在天黑换防的时候趁机占领长安城门,并封锁城门。
此时朝廷百官还在熟睡之中,禁军守卫皇宫更是来不及查清楚异变,吴王党的兵马便已经进城兵临皇城下。
此时站在皇城门上的人,是老当益壮的任城王李道宗,在发现异变之后来不及穿外衣,赶紧将五千禁军全调出来拱卫皇城,并且叫醒所有的皇室成员,随时做好准备,一旦皇城门被破,立马进行突围。
李丽质是被惊慌的李婵叫醒的,当她从睡梦中苏醒时,外面一阵脚踏声经过,一点都不正常。
“怎么了阿姐,外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旁边的婢女赶紧将衣架上的衣服取下来,手脚慌乱的帮李丽质穿上,太监们跪在外面等着,看得出他们心里都很紧张。
李婵急忙道:“来不及解释了,你快点准备好东西,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要逃命!”
带着紧张和怀疑,李丽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李婵拖到了金殿之中,太监们婢女们全部在外面紧张的列队,金殿里娘娘公主们十分焦急,有的怀抱幼小的皇子,有的已经哭成了泪人。
李丽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天都要塌了。
在金殿里李婵终于将来龙去脉都跟她说清楚了,并交代道:“一旦城门被破,立马就会有人带我们突围的,你不用太害怕,相信外面的五千禁军吧,叛军一时半会还进不来的。”
李丽质紧张的咽了咽口水,不敢相信外面竟然发起了一场叛乱,而主导者是她的兄长之一——吴王李恪。
在她的记忆中,李恪是个沉默寡言的少年,有什么事情喜欢憋在心里,长大后机敏过人,深得父皇的喜爱。
第438章 长安沦陷
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她依稀记得父皇还交代过,李恪将来会是李治的“任城王”。竟然将李恪与名将李道宗相比,可见李恪的能力。
李丽质对李恪的印象不差,她怎么也想不到李恪竟然会趁着李治哥哥不在的时候起兵谋反,兵锋直指皇城!
皇城之上,两军对峙,李道宗神情紧张,李恪起兵悄无声息,前一天一点动静都没有,直到兵临城下了他才被迫惊醒。
他心里比谁都紧张,这长安城要是失守,整个天下必会大乱!
“王叔今日可睡得好啊?侄儿在这里给您请安了!”
李恪装模做样的作了一个礼,却让李道宗只想冷笑。
“本王一生为朝廷尽忠职守,从没生过异心,没有你这样想要改朝换代的侄儿!”
李恪被李道宗这么欺辱倒也不恼,依旧保持着一副笑脸,继续道:“王叔何必如此恼怒,就算将来龙椅易位,我也会尊重王叔,毕竟王叔曾经教导过我对敌人要如秋风扫落叶,李恪永远铭记在心!”
李道宗冷哼一声,喝道:“你还记得我曾经教导过你,可你却忘了要忠君爱国,反而包藏祸心,一心只想着夺那至尊之位!”
“至尊之位向来是有德者居之,当年先帝难道就是顺位继承的吗?若不是玄武门之变,今天坐上皇位者还指不定是谁呢!”李恪反驳道。
“先帝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兄弟相残的局面,可如今你的所作所为是什么?你登上了大宝难道就能放过你弟弟吗!”
李道宗年老体衰,大声喊话后显得胸闷气短,眼前一片模糊。
“王叔,我不跟你说那么多了,老祖宗说得对,成王败寇,就让最后的结果来说话吧,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天就要亮了,王叔可要小心应对哈!”
李恪转过头对着麾下的将士们,他们皆是精锐,如今蓄势待发,只待他一声令下,便会视死如归的攻打皇城。
“薛将军,可以下令攻城了。”
薛万彻内心十分挣扎,天人交战,不断的折磨着他。但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
“将士们,天亮之前给我那些皇城门,每人赏金十两,冲上城楼者赏金百两!”
“杀!”
“快射箭,守住这最后的防线!”
“与皇城共存亡!”
皇城门前爆发一场血战,喊杀声响彻整个长安,百姓们蜗居不出,外面的将士们白刃血战,血流成河。
吴王这边的兵力是李道宗守军的两倍以上,在兵力的巨大悬殊下,很快就有人成功登上了城楼,城楼上又是一番血战,直至几乎所有人都被歼灭,只剩下李道宗这名老将还在拔刀奋战。
破开城门,李恪登上城楼,此时李道宗身边已无人,只剩下他穿着沉重的铠甲用刀撑住自己疲惫的身体。
薛万彻不忍看到他英雄迟暮的样子,转过身去不敢看他。
李恪看到自己王叔这副惨样倒是很开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李道宗是个忠臣,只可惜不是忠于自己,那就只能杀了!
在他一个眼神示意下,旁边一士兵手起刀落,李道宗的头咕噜咕噜的滚下来,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薛将军,还愣着干嘛,去将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抓起来吧。”
“是。”
薛万彻带人进入大明宫内,却只见太监和宫女,皇室成员一个不见。
“他们要突围,赶紧过去,不要放跑他们!”
几天后,长安沦陷的消息如同一个晴天霹雳震惊了全国,消息随风传遍全国各地,随之而来的是吴王李恪发出来的伐罪檄。
上面陈述着李治的诸项罪过,甚至说当初先帝本来是想立自己为帝,李治携逆臣贼子学胡亥李斯篡改遗旨,若是让大唐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天下将民不聊生,百姓水深火热,所以他要顺天伐贼,将朝中的逆臣贼子一网打尽,还天下一个太平。
话说的好听,不明就里的百姓也不知真相如何,一时间群情沸腾,不知所向。
消息传到扬州已经是几天之后了,李治还沉浸在江南独有的风味之中,结果突然接到消息老家被人端了,怎叫他不一脸懵逼。
被带出来的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扬州也是由此变得人心惶惶。
李治巡视带出来的人马竟然成了流落在外的小朝廷,其他州县纷纷派人过来表明忠诚,并愿追随皇上剿灭逆贼。
程处嗣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除了游山玩水不知去向的许牧之外,自己就是这里最大的武将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李治虽然只有二十出头,但却难得的表现出了镇静,在众人慌乱手足无措之际,他的冷静无疑给其他人扎了一针镇静剂。
“陛下,吴王李恪竟然敢谋反作乱,还请陛下即刻下发勤王诏令,组织各地兵马即刻勤王,一定要绞杀作乱的李恪!”
李治只觉脑瓜子嗡嗡的,想说什么却又半天说不出话来。
突然从外边进来一名大臣,急匆匆的闯进来说道:“启禀皇上,安西、关陇、荆州等州郡都出兵支持叛臣李恪,特别是荆州王李元景,出兵十万号称虎狼之师,已经发兵朝我们这里进军!”
一石激起千层浪,里面顿时变得更加的吵闹,程处嗣站在一旁吼了半天嗓子都快要喊哑了,依旧不能让他们镇静下来。
李治冷不丁的开口问道:“各地勤王兵马能有多少?”
相似小说推荐
-
残隋演义 (木头视点) 番茄vip2019-07-31完结42.4万字 ·8446人在读《残隋演义》,以隋末天下豪杰和历史事件为脉络,重新梳理隋...
-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番茄vip2021-03-03完结260.8万字 ·1.6万人在读明末崇祯继位,内外交困,阉党、东林相争,江山风雨飘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