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大唐镇国将军
- 入库:04.13
许牧长叹了一口气,那个时候他多半会被派出去平反,如果不去的话李承干便会扣一口大锅安在自己的头上。
“真是好计划啊,可惜历史早已证明了你们的失败。”许牧不禁笑了。
将心中的思绪慢慢的整理了一下,许牧脑海里很快便整理出一条明确的线出来。
同时一个破解的计划也在他的脑海里慢慢的成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牧嘴角慢慢扬起一抹微笑,“可惜你们遇到了我,不,应该是你们不该惹怒我。”
当有了计划之后,许牧慢慢放松下来,坐在自己府上的大堂里,淡定的喝着茶,很难让人看出他身上怀着可以影响帝国兴衰的秘闻。
过了几天后,朝廷封赏的消息终于都下来了,徐大符升到了校尉,掌管寿山营,寿山营也补充新鲜血液,如今有了三千人,徐大符现在每日都在训练他们,有这样一个粗莽而严厉的校尉,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
程处嗣和秦怀玉也借着两次对外战争的大胜,因功获封四品将军,在一众世家纨绔子弟面前,算是混得最好的了。
许牧已经升无可升,对他的调迁问题,他不知道朝廷里已经吵开了,有的说许牧年少就坐到了现在的位置,已经是天恩浩荡,青史上都很少这样的例子,他不该再继续获封。
有的说许牧年少成名,难免性情骄傲,容易恃才傲物,居功自傲。
所谓良玉仍需雕琢,应当将许牧晾他一晾,静观今后的表现。
而侯君集及其麾下等人则觉得许牧在过程中犯下诸多大错,不仅不应该讨论功劳问题,而应该讨论怎么处罚他。
由此侯君集甚至提出要将许牧贬为执戟侍卫,让其戴罪立功。
这是不主张给许牧继续封赏的一派,另一派则觉得有功必须赏,多大的功便应该有多大的赏赐,若有功不赏,反而会挫其积极性,整体影响也不好。
两派相互争论,在金殿上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李世民龙颜大怒,全场才安静下来。
“功是功,过是过。大唐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若是他今后犯错,朕不会念在他有功大唐的份上饶他一命。”
李世民这一番话之后,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朝堂之上再也没有其他声音,皆是歌颂皇上圣明。
于是朝廷正式给许牧封爵,受封淮阳县男,爵位为男,是最低一等的爵位,但最低爵位也是爵位,也意味着许牧正是踏入了大唐上层贵族行列,也有了自己的一块封地。
哪怕今后没有了官职,没有了俸禄。依旧可以靠着淮阳的封地,收缴年金活得十分滋润。
这一决定朝中仍不乏反对抱怨之声,但是这个决定历经三省依旧执行了下去,许牧在一封圣旨和大印的加持之下,正是获得了爵位。
程处嗣、秦怀玉、张念念和李丽质等好友及其他大小官员都想来登门祝贺,但是许府却奇怪的表明一律不接客,只接收礼物,哪怕是好友们都拒之门外。
这让程处嗣、张念念他们都摸不着头脑,只得将礼物放下便转身离开,李丽质可是出了宫门特意过来道贺,可迎接她的只是许府的婢女,许牧却不见踪影,气得她在门前直跺脚。
许牧这么做固然有点得罪人,但是他不是没有他的道理的,与其说他闭门谢客,实际上他这几天根本不在家,除了接圣旨的时候临时回府之外,其余的时候都在外面,甚至晚上房间里都是空的。
许大蒙和任三娘都看在眼里,但也没有说什么,儿子自然有儿子的事情要做,他也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看得出,许牧虽然未及加冠,但是却比二三十的人还要成熟。
他们做爹娘的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相信他。
这几天许牧一直在找一个东宫或者侯府的人,这个人得是李承干或侯君集的心腹,才能知道侯君集和李承干密谋篡位的事情,还得有些把柄,这样才能被威胁。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许牧还真找到这样一个人,可以让他利用。
此人名叫纥干承基,看名字应该是个西域人,也是太子李承干的卫士。
当初李承干想要用这些人去暗杀魏王李泰,后来于志宁上书进谏太子,李承干便派纥干承基和张思政去除掉他,自此之后,这些贴身卫士变成了李承干暗杀的工具。
他是李承干的绝对心腹,甚至有一次李承干对他说道:“东宫西墙,距大内正好二十步左右,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的。”
这大事,自然指的便是逼宫篡位之事。
不仅如此,许牧还了解到,齐王的事情似乎与他也脱离不了干系,他有一兄弟正在齐王府手下做事,但是此事他不敢跟李承干说,如果说的话,他立马会被李承干除掉,因为他知道的秘密太多了,李承干不可能让他带着秘密活着离开。
第236章 暗杀郭将
这是他的秘密,也可以是他的把柄。
不过现在这个秘密让许牧知道了,等于说他的把柄落到了许牧的手上。
许牧坐在一家小酒楼里面,喝着小酒,目光偷偷的看向远处的一桌,嘴角轻轻露出微笑。
纥干承基正和张思政坐在一起喝酒吃菜,看起来无所事事,十分清闲的样子。
许牧一直跟踪他们到这里,坐在远处的一桌这里偷偷听他们谈话。
“兄弟,这太阳可太毒了,咱们这时候出任务也太惨了吧。”
“别说了,太子殿下的安排你还敢质疑?”
“唉,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快了快了,小声点。”张思政嘘声道:“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咱们兄弟俩就有从龙之功,到时候平步青云,成为人上人!”
“唉,希望那一天快快来到吧。”
谈话骤然截止,许牧从中听到两个信息,一个是他们两个人正在执行任务,另一个则是表明太子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执行。
两个人郁闷的喝着小酒,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兴奋。
很快两人便拿着刀离开,消失在楼下人群之中。他们走,许牧也走,紧跟在他们后面。
东市拥挤的人群如海浪一般,将人不断的往前推着,他们俩逆着人群走过,许牧也逆着人群。
他们本就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刺客,干的是刺杀的勾当,此时竟然没有发现许牧一直在背后跟踪着他们。
而后来到一个拐角,还警惕的往后看了一眼,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才直直的快步走了进去。
“是这家吗?”纥干承基问道。
一旁的张思政点点头,他们停留在一个门面狭小的府门口,从门前朱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贵之家,又从掉落的朱漆可以看出,家主人很是节俭,连门院也不愿意修葺一下,竟让人有一种破败之感。
这便是他们要刺杀的官员府上,门上的牌匾有两个大大的烫金大字——郭府。
主人名叫郭将,是一位言官,所谓言官,设立之初便是为了检举百官之错,弹劾不法之举。
言官有如此大的权力,因此皇帝为了平衡,将他们的品阶放得很低,一般言官只有六品。
李承干自从魏王日益受到李世民的宠信后,便开始沉溺酒色,大错不犯,但小错不断,自然时常受到言官的进谏。
郭将便是其中言辞最狠的一位,甚至提出要废长立幼,声称李承干活脱脱是胡亥的翻版,若是李承干继位,大唐难免重复大秦之祸!
言语一出,当场将李世民气了个半死,自从魏征之后,进谏之风盛行,再加上朝廷有不杀言官的规矩,因此不管郭将说得多过分,李世民还是不能治他的罪。
但是不代表李承干不治他的罪。
他在朝堂上的话传到东宫后,李承干比李世民还要气,这可是第一个敢公开要说废太子的人,有第一个就必有第二个,所以他立马派遣自己培养的一百卫士种的纥干承基和张思政去暗杀他。
此人在朝廷上已经失势,就算死了,也不会有人在意,顶多是派人来调查一二,查不出来也只能就此作罢。
郭将为人节俭、清廉,只拿朝廷俸禄,不多收一分不义之财,再加上为人孤傲,与百官结交较少,所以门庭冷落也实属正常。
这里附近也没什么人活动,十分僻静,正适合动手。
纥干承基和张思政悄悄的上墙,然后从上面翻下来。
“没人,空的。”
张思政扫过周围,得出这样的结论。
纥干承基点点头,周围没有一个人,空空荡荡的,像是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一般,少说也是朝廷六品官员,怎么弄成这样。
“没有仆人,没有亲属,看来他应该是将家仆遣散,亲属都送走了。”纥干承基摇头叹道。
张思政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咱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到郭将的人头,至于其他人的去向跟我们兄弟俩又何关。”
说完两人继续往深处走,依旧没有一个人出现阻拦他们,顺顺利利的走到了最里面的院子前。
他们脚步同时停了下来,在他们前面,有一个中年长须人,穿着淡青长衫,散落着长长的头发,眼睛闭上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
相似小说推荐
-
残隋演义 (木头视点) 番茄vip2019-07-31完结42.4万字 ·8446人在读《残隋演义》,以隋末天下豪杰和历史事件为脉络,重新梳理隋...
-
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番茄vip2021-03-03完结260.8万字 ·1.6万人在读明末崇祯继位,内外交困,阉党、东林相争,江山风雨飘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