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那还愣住干什么?还不快起来。”范景文说着,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郑三俊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你啊!就是一个急性子。说着,也起身站了起来。”
二人缓缓的走出房间,向紫禁城的方向走去,论资历,二人在崇祯朝已经当差了许多年,也算是朝中的老臣,论年龄,都是已经六十高龄,须发皆白。
二人所过之处,一些官员都不由的上千打着招呼,毕竟现在的二人比军机处的几人都要受到皇上的宠幸。
干清宫内,崇祯正在思索着进一步改革的事情,以及新一年事情的安排,如今的他已经三十岁了,对于朝政也早已经熟练无比。
再加上他将一部分的事情交予了专人去办,这大大减轻了崇祯的政务,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下去体察民间,以及思索大明的改革。
他的背后悬挂着一张硕大的地图,这张地图是大明建国以来最为巨大的,也是汉族迄今为止最为巨大的版图,整个漠北草原、整个奴儿干、库页岛都被囊括了进去。
地图的前面,摆放着十多张红木制成的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不同的文书和东西,其中一张赫然摆放的是大明新币纸币,以及推广纸币的各种政策,都放在了一张桌子上,时刻提醒崇祯不要忘记。
另外一张则摆放着大明十个港口每月的进出口情况,以及港口的营收,这个数据,每个月都会从各地送来,崇祯要亲自监察这些港口的情况,然后做进一步优化。
不过这些主要都是官用的,港口虽然开放了,但是对于民间的海贸往来,目前还未彻底放开。
“主子,范景文范大人和郑三俊郑大人在宫门外求见。”这时王承恩走上前来,看着站在门口一动不动的崇祯,小心翼翼的说道。
“宣他们进来吧!”
“是……”
“宣左都御史范景文、刑部尚书郑三俊觐见……”
二人来到干清宫内,崇祯已经一本正经的坐在了上面的龙椅之上。
“臣等参见皇上……”
“二位爱卿快快请起!承恩,给二位爱卿赐座。”
“是皇上……”
“谢皇上赐座……”
二人坐定之后,崇祯面带笑容的看向二人问道:“是不是又出什么事情了?不然你二人平时这么忙,怎么会这时候来见朕。”
二人对视一眼,还是郑三俊站了起来说道:“回皇上,臣二人所来是为了傅清傅大人的事情。傅大人已经查到了浙江贪腐的证据,特来交由皇上呈阅。”说着,他已经将账簿给拿了出来。
第835章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一旁的王承恩见此急忙走了过去,将账簿接了过来,然后双手恭敬的呈给崇祯。
崇祯看了一眼账簿,掀开看了起来,崇祯看的很仔细,就这样看了几页,才确定里面的东西。
看完之后,崇祯狠吸了一口气,压制住了心中的怒意,看向下面的范景文和郑三俊。
“你二人以为这件事该怎么办?”
“臣等二人来时曾商议了一下,此事涉及到了整个浙江官场,是否要对一些从轻处置?”范景文这时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看着崇祯说道。
他能够看出来,崇祯很生气,只不过一直在压制着心中的怒火,以他对崇祯的了解,皇上可能又要大开杀戒了。
崇祯思索了一下,看着二人摆手道:“不,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决不能姑息。不杀掉一些人,永远也震慑不了这些贪官污吏。”
二人一听,顿时脸上一喜,他们也不赞同对这些人从轻处置。“是皇上,臣等遵旨。”
“另外,拟旨让喻思恂配合傅清负责抓人,务必不要放过一个人。”
崇祯的话让二人咂舌不已,随即不由的点了点头,暗道皇上这一手玩的太妙了,让喻思恂去抓自己的这些手下,恐怕浙江官场会瞬间乱成一团。
“皇上圣明。”
崇祯将眼前的账簿合上,交给一旁的王承恩,转头看向二人笑着问道:“让你们挑选的人挑的怎么样了?”
二人对视一眼,范景文点了点头,一脸严肃的站了起来说道:“回皇上的话,人选已经在拟定,臣和郑大人商议,分别从都察院和刑部的官员中各挑选一半,来负责这次皇上交予的任务。”
“嗯”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们做的不错,正如朕之前所说的一般。朝堂之上的官员,要敢用敢查,敢用才能测出谁是真的有本事、有能力。敢查,才能查出那些是贪官污吏。
这些可能是大多数,但其中总有合适的人选,一个清名的朝堂,自然会衍生出许多清明的官员。
现在大明正是改革之时,所需要的人是很多,但要的是人才,而非庸才,你们都是朝中重臣,在任用人的方面,一定要大胆且用心。”
“是皇上,臣等记住了。”
“没有什么事情,你们就先下去吧!”
崇祯冲旁边的王承恩一点头,王承恩再次将账簿递给了二人,只听崇祯再次说道:“账簿交给你们,按照我之前所说的,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有什么事情我来给你们做主。”
“是皇上,臣遵旨。”
二人捧住账簿,此时的账簿如同千金,有了崇祯的话,他们也就等于有了对整个浙江官员的生杀大权,这让他们瞬间感觉手中有了千斤重担。
回到监察部,二人开始在房间内仔细审阅账簿,从第一张一直到最后一页,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时间,随后二人有根据朝廷的律法,将每个人的罪名和处置全部罗列了出来。
“咕咕咕……”
“天亮了!”
二人伸了伸懒腰,他们已经整整忙了一夜,才将这些事情全部做完。
“终于忙完了,可以回去好好歇息歇息了。”范景文看着透过窗户射进来的丝丝光线,不由的感叹道。
一旁的郑三俊却笑着说道:“恐怕还不行,我们还要去上朝,将这本奏折亲自呈给皇上才行。”
“你看我,差点将上朝给忘了。”
二人虽然一夜未睡,但脸上却是精神奕奕,相互搀扶着向午门外走去。
此时的外面还有些昏暗,在配合着缕缕的寒风,让二人不仅拉近了身上的衣衫。
来到朝方内,许多官员已经坐在椅子上等候,见二人走了过来,不断的有人朝他们打着招呼。
等待了许久,终于早朝开始了,官员们开始依次进入皇极殿内,这次的朝会并无一人缺。
主要是因为崇祯将原本的朝会制度给改,他嫌弃之前的朝会太多,每天起的太早,便改成了五天一朝,全是大朝会,非特殊情况不允许有人缺席。
五天一次,也让许多官员可以接受,再加上崇祯的要求,于是他们也不敢在轻易缺席。
其实随着军机处和监察部的成立,很多事情都是由私下少数人议事,朝会往往人多嘴杂,是商议不成什么事情的,因此崇祯从心里并不在乎朝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金銮殿内,崇祯坐在龙椅之上,随手之间皆是龙威之气,眼神在人群中寻觅,环视的一圈,见并无人缺会,不仅满意的点了点头。
“众爱卿可有什么要奏报的?”
“皇上,臣有要事要奏报。”站出来的是范景文,一脸正色的说道。
“爱卿有何事要奏?”
“回皇上,臣和郑三俊郑大人已经将浙江内的各府官员的罪名和处置全部制定完成,还请皇上批阅。”说着,他将手中的奏折举了起来。
王承恩见此,走了下来,取下奏折,向上面走去。
崇祯只是看了一眼奏折,连打开都没有,而是对着王承恩说道:“你给在场的诸位爱卿读读上面的内容,也让诸位爱卿都听听。”
“是皇上……”
下面的官员都是有些不解的看向王承恩手中的奏折和一旁站出来的范景文,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
有些精明的官员则在心中暗道,难道是浙江那边已经查出来了什么,否则怎么会……
只见王承恩一脸平静的打开奏折,按照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的读了出来。
这份奏折非常长,以至于王承恩嗓子都有些哑了,也只读了一半,崇祯见此只能摆手,王承恩一看,忙停了下来,将奏折递给了崇祯。
“想必你们现在也应该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这些东西都是按照大明律法来决定的。”
说完,崇祯双手将奏折拉来,里面厚厚一层落在案牍之上,崇祯眼神凌厉的看向下面的官员,语气不善的说道:“朕没有想到的是,区区一个浙江,几府之地,竟然一下查出如此多的贪官污吏。
这怎么了得?吏治不清,大明怎么能够强大?”
“臣等有罪,请皇上息怒。”
“朕以往不生气的时候,你们中有些人,各地有些官吏,不知道害怕,还以为朕不会将他们怎么样?
既然他们惹的朕生气了,那朕也就不让他们好过了,王承恩,传旨,令傅清和喻思恂立即捉拿在册的所有官员,一律按照这份奏折上的处置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