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崇祯见此摆了摆手道:“你们继续,没有做完之前不准停。”
“是,臣等遵旨。”
“我们出去谈……”崇祯冲马懋才吩咐道。
“是皇上……”
二人一前一后的走了出去,外面白茫茫一片,不时的有寒风吹来,让马懋才不禁打了几个寒颤。
“承恩,去拿两个披风来。”
“是皇上……”
不多时,披风被拿了过来,分别披在了崇祯和马懋才的身上。
崇祯踏着白雪,一步步的向前走去,马懋才急忙跟在了后面,二人来到御花园内的凉亭内坐了下来。
御花园内目前并没有什么人,到处都是积雪。
“坐吧!”崇祯指着对面的石凳对马懋才说道。
“谢皇上”马懋才随即坐了下来。
崇祯这时看向他笑道:“朕猜测,马爱卿必然是为了海关海贸的事情来的。”
马懋才一听,急忙说道:“是皇上,臣对关于开设海关商贸的计划已经书写完毕,还请皇上查阅。”说着,双手举着将折子递给了崇祯。
见他将折子递了过来,崇祯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打开折子看了起来。
马懋才按照崇祯的指示,一共在大明沿海各省划定了九个,加上之前的一个,一共是十个,分别是山东登州府,天津卫、松江府、宁波府、福州府、漳州府、惠州府、雷州府、廉州府,九府从北往南,环绕整个大明海疆。
不过崇祯并不满意,他又在上面加了一个苦兀,并且将苦兀岛正式改名库叶岛。
对于崇祯的这个改动,马懋才有些不解,苦兀岛常年寒冷,开设通商口岸恐怕作用不大。
“皇上,臣以为如果在苦兀开设通商口岸的话,恐怕作用并不大,且哪里人口稀少,交通不便。”
崇祯却是一脸严肃的看向他说道:“那里虽然交通不便,但总归也是我大明的疆土,又怎么能弃之不用。现在开设口岸,就是证明了我大明对于此地的管辖。
同时,朝廷对于奴儿干和这边的联系要开始加强了,要先修一条官道,打通奴儿干与京城的联系、往来。”
“是皇上,臣明白了。”
崇祯这时看向天空再次说道:“另外,朕还打算恢复永乐年间的航海,建立一支大的船队,将我大明的商业带到世界各地。加强我大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马懋才一听,顿时心中一惊,这么多事情一下去做,恐怕朝廷要不了多久就会再次回到一穷二白的时候,正想着要怎么开口。
突然这时崇祯改口道:“不过事也有一件一件来,眼前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件是重新印发货币开设银行的事情,第二件便是开通各通商口岸的事情,第三件则是浙江反腐的事情。
你主要负责各港口开通的事情,朕已经传旨给了张大可以及洪承畴,你尽管去做,有什么事情,他二人会立即出兵平定叛乱。”
马懋才一听,顿时放下心来。忙点头回答道“皇上所言极是,臣定铭记于心。臣定不负皇上的厚望,将此事办成。”
……
时间悄悄逝去,崇祯与马懋才二人的谈话一直持续到了很晚才结束。
崇祯十二年二月初,正当朝廷上下为这两件事忙碌的时候,被人们忽视的浙江反腐案终于开始出现了转机。
这些日子里,傅清一直在带着石达等人在府中查询账簿,堆积如山的账簿,让傅清等人看着就感觉头疼,但是为了迷惑喻思恂等人,只能装作每天在查账。
石达等人并不知道傅清是怎么想的,他已经多次上奏过傅清,希望他能够停止查账,只是不仅没有得到傅清的支持,反而还被傅清斥责了一番,最后只得作罢。
傅清这边,虽然看似心思完全都在账簿的身上,其实他的心早就飞到了姜朋那边,只是为了不被人发现,姜朋一直都很少与傅清联系。
傅清根本不清楚姜朋已经进展到了那个阶段,有没有查出关键信息。
反观姜朋这边,将李田送走之后,姜朋想过派人潜入李辉的住所去偷账簿,只是他一方面不确定账簿在不在李辉哪里,另一方面他也明白账簿岂是这么容易偷到的。
漫漫长夜,姜朋站在寒风中,任由寒风吹动在他的身上,让他的头脑时刻清醒着。
这些天来,他查遍了李田此人的爱好和弱点,惊奇的发现,李田竟然除了赌博,其余的什么也不碰,以至于他想要威胁李田都想不到办法。
自从上次李田被他放走之后,李田也学乖了,可能还是担心再被姜朋抓走,他不仅不再去赌场了,反而连门也不出了。
这不,天刚一暖和,河水刚刚解冻,李田便带着船队出河去了,现在的姜朋也找不到了李田的身影。
于是,姜朋只能将目光放到李辉最为亲近的人的身上,这个人不仅是李辉的贴身管家徐安,还是李辉的姑父,徐安比李辉年龄要大许多,深受李辉的重视。
徐安是李辉父辈一代的人物,深受李家的重视,迎娶的就是李辉的姑姑,只是这徐安自成婚之后,膝下一直无子,也不知是谁的问题。
徐安此人又非常孝顺,父母在世时,想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深感到对不起父母,便想要纳妾生子,只是遭到了其妻子的阻挠,一直没有成功。
其妻子是李家的人,自然背后也有李家的支持,直到父母死后,徐安一直都没有子嗣,传言其父母死不瞑目。
徐安并没有因此而责怪发妻和李家,反而更加的耿耿业业,对李家也是忠心耿耿,因此在李辉的父亲死后,徐安不仅没有被忽视,反而更加受到重视。
姜朋在看了徐安的资料之后,本来也觉得徐安不容易突破,正打算放弃,却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对,至于哪里不对,他却是说不出来,于是便让人去查了查这徐安。
这一查,姜朋便查出来了一些线索,那就是徐安竟然有私生子,并且还在李家的眼皮底下,这让姜朋一喜,顿时明白该怎么做了。
第830章 毫无底线的姜朋
原来徐安的弟弟徐全原本只是种地的农民,后来得到徐安的照顾,跟随自己父母一起搬进了杭州城。
只是徐全并没有跟自己哥哥一样为李家效命,而是自己在杭州城内开设了一家店铺。
依靠着自己的哥哥徐安也算死在杭州城内扎了根,专门负责照顾他们的父母,后来父母死后,两兄弟不仅没有产生疏远,反而更加亲密起来。
同自己哥哥不同的是,徐全一共娶了一房正妻、三房小妾,但膝下却只有二个儿子,且全部都是一个女人为他生的。
看起来徐全也算是有了子嗣,但只有他心里清楚,这两个儿子都不是自己的,而是自己哥哥徐安的。
原来徐安父母死后,徐安受自己正妻以及李家的压力,只能接受自己没有子嗣的样子。
但谁知道,不仅是自己没有儿子,就连自己的弟弟徐全也没有子嗣,这就让他们不得不考虑传家的问题。
于是,徐全便给徐安出了一个主意,那便是自己出面亲自娶上一门小妾,其实是自己代自己哥哥徐安所娶的,负责为徐家传宗接代。
原本这个主意徐安并不愿意,后来在徐全的逼迫下,以及对父母的愧疚感,让他终于还是答应了下来。
于是,徐安便借着为父母守灵以及看望弟弟的时候,与徐全所娶的妾室发生了关系,事后,这个妾室竟然怀孕了,让二人当即大喜了起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女子为徐安生了一个儿子,二兄弟高兴异常,徐安也接受了这个女子,虽然在外人看起来他依旧是徐全的妾室,但两兄弟很清楚,这个女人是徐安的。
后来,女子再次怀孕,为徐安再次诞下一子,一下多了两个儿子,徐安回到府中不仅没有高兴,反而为了迷惑自己的妻子,整日为李家忙碌。
因为他也担心一旦事情被自己的妻子或者李家知道,自己面对的结果恐怕不会太好。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两个孩子也渐渐的长大起来,谁也没有怀疑过这两个儿子是徐安的,徐安原本的担心也变低了许多。
姜朋看着手中关于徐安的调查,脸上露出了笑容,心中暗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们的两个儿子,目前都在杭州府有名的浙江学院就读,也是自浙江学院建立以来第一批的学子。
浙江学院是朝廷在浙江成立的第一个学堂,仿照当初皇家学院的模式,只不过浙江学院对于四书五经的删减更加的多。
主要以工学、经济学、农学等一些科目为主,主要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人才。
学院成立的第一年,比较匆忙,并没有准备太多,只是从皇家学院内抽调了一部分题目,用来考校前来入学的学子,只要通过了考校就能入学。
然而,可能是因为科举依旧在继续的原因,让许多熟读四书五经的学子,对于入学浙江学院并不看重,甚至一些大儒也公开批评浙江学院交出来的不过是工商之人。
不过他们依旧无法阻止浙江学院的开学,反倒是一些商贾子弟,或者是目光比较毒辣者,看出了浙江学院日后的前途,纷纷踏入了浙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