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但是在周王朱恭枵的心中,此时却是五味俱全,事已至此,他要拿出去的东西也已经拿出去了,朝廷还是执意要抓朱绍。
朝廷难道是对他拿出来的东西不满意,所以才会抓人。
就在周王朱恭枵沉思的时候,一旁的尹正清,却是满脸含笑的看着周围的几人。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周王朱恭枵作出最后的决定,但其实周王朱恭枵的意见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对于林旭来说,之所以这样客气,就是要给老周王一个面子,就算周王不同意,他还是会将朱绍带走。
只是这样损了周王的面子,对自己也不好,因此他选择先礼后兵。
思考过后的周王,看了一眼林旭,明白他今天无论如何是要把人带走的。
自己又没有办法阻拦他,便只能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绍儿就交给林知府了。”说完,他转身看向身旁脸色苍白的朱绍说道:“绍儿,你要去好好的配合林知府查案,不得有丝毫的抗拒。”
“是父王,绍儿知道了。”
林旭见周王同意了,当即也是脸带笑容的看着周王说道:“多谢王爷体谅下官,下官感激不尽。王爷放心,小王爷在开封府必定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小王爷请。”
林旭并不打算在周王府停留,既然他要的人已经到手,那下面的事情就是尹正清和周王府的事情了,与自己无关,自己还是不要掺合的为好。
想到这里,林旭当即带着自己的手下以及抓来的朱绍等人,离开了周王府。
随着二人的离开,屋里便只剩下了周王和尹正清三人,周王朱恭枵以及世子朱绍炯的脸色很显然有些不好看。
“不知尹大人此来,是奉了朝廷的旨意还是为了个人的事情?”周王朱恭枵有些苍老的声音对着尹正清问道。
尹正清也是没有客气,当即便回道:“回王爷的话,自然是为了朝廷的事情。”
“既然是公事,尹大人尽管开口便是。”
“是王爷。王爷给皇上的奏疏,皇上已经看过了,王爷的英明以及对于朝廷的忠心,皇上很是赞赏。
听说王爷要帮朝廷来安定开封府周围的皇室宗亲,皇上非常高兴,便让我来负责此事。
经过这两天的调查,有些事情不得不向王爷说清楚,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王爷不要恕罪。”
见尹正清突然如此说,周王的心中感觉到有些不好,他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尹大人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尽管说清楚就行了。”
“是,王爷,据下官统算过,想要彻底解决这些皇亲宗室的问题,花费非常之大。
如果全部要周王府来承担的话,恐怕周王府八成的家产都要拿出来才行。”尹正清低下头,脸色平静的说道。
尹正清的话说完,周王朱恭枵的脸色便有些不对了。八成家产,虽然没有要周王府的命,但也差不多了。
如果真的拿出八成家产来保命,以后一旦周王府再出现什么事情,那可就危险了。
周王朱恭枵很显然没有想到崇祯会如此心狠,他看着面前一脸平静的尹正清,心中愤怒之意渐渐起来。
“啪……”
桌子上的茶杯被周王的手碰到之后掉落在地上,发出声响。
这声响瞬间便吸引了朱绍炯和尹正清的注意,二人都将目光看向周王。
周王的脸上虽然没有任何的变化,但尹正清知道,这是周王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
“八成万万不行,我周王府此前已经献出一半的家产给皇上安流民,如若再拿出现有的八成,那我周王府还将剩下什么?
还请尹大人能够禀报皇上,说出我周王府的难处,望皇上能够体谅。”老周王还未说话,反倒是一旁的世子朱绍炯站了起来。
他的突然站起来,很显然周王朱恭枵以及尹正清都没有想到,二人一时间将目光看向了他。
周王对于自己这个世子突然站出来说话,先是有些惊讶,随后便很是高兴,目光不自觉的瞟向了尹正清。
“据下官所知,上次周王府所献的只是周王府下辖的一般土地罢了,并未有任何的地契房产、金银等。
这次就算周王府献出八成,以周王府的富阔,虽然会有影响,但依旧可以富贵不止。
另外,如果王爷可以帮朝廷平定这件事情,朝廷和开封府周围的皇室宗亲必定不会忘却王爷的恩情。”
尹正清的话寸步不让,使得旁边的世子朱绍炯一时间有些不满,再次站了起来。
只是他刚想要说话,便被周王给拦住了。
本王就问尹大人一句话。
“王爷但问无妨?”
“八成是皇上的意思?还是朝廷的意思?亦或是尹大人你的意思?”
周王的话说完,尹正清笑了,不过是有些自嘲的笑了,他看向周王笑道:“王爷以为我尹正清是什么官?能够说出如此重量的话来?实话不瞒王爷,这事是朝廷的意思,也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与王爷皆为同为太祖血脉,亦无意伤害王爷和周王府,只是周王府这次所做的事情实在是让皇上太失望了,才不得不如此!还望王爷能够体谅皇上。
至于这件事王爷是否同意,还请早早的给下官一个回复,下官还有事,就先不打扰王爷了。”
说完,尹正清起身,在周王朱恭枵以及世子朱绍炯二人不善的眼神中,离开了周王府。
第695章 逼迫周王
他此来并不是和周王谈判的,而是通知周王,所以并没有太多要和周王谈的。
周王也应该明白,这件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献出八成的家产,要么就等着被抓,孰轻孰重,周王分的清楚。
尹正清走后,便只剩下了周王朱恭枵和周王世子朱绍炯二人,周王缄默不言,朱绍炯却很着急,此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父王,现在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将我王府内的八成家产交予朝廷?散给那些闹事的人?”
“现在的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就按他们说的办吧!另外尽量将你弟弟救出来,只有保住周王府和你们的性命才是最关键的,其他的就顾不上了。
咳咳咳……”周王无力的将话说完之后,开始大声的咳嗽起来,随后整个人直接晕倒了过去。
“父王、父王……父王你怎么样了?不要吓我啊!来人啊!快请御医。”
随着周王的晕倒,一时间整个周王府乱作一团,仿佛末日来临了一般。
但该来的总会来到,周王昏迷,世子朱绍炯掌管了周王府,朱绍炯听了其父朱恭枵的话,初五之后,便将周王府下的八成家产交予了朝廷。
初八,消息传到京城,也正是新年以来的第一次朝会,周王得到了百官的称赞。
军机大臣吴宗达以及礼部趁机上奏朝廷,将周王所做出的贡献传至各地,并且大力颂扬周王大公无私的作风。
随后,崇祯亲自下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周王之财用于周王所求,朝廷派遣礼部和户部的官员下到开封府,负责统计、分配这些东西。
只是一个周王府八成的家产,便安定了上千名的这些皇室宗亲,且这些人分到的东西比平常人家多了许多。
虽然他们的爵位各不相同,但是分到的财物、土地却是一样,每人分得田亩一百,银五百,至于剩余的财物和房产,皆被崇祯给拿回到了自己的内帑。
开封城的事情,迅速被传播到了各地,这样的消息令各地的皇亲害怕的害怕,兴奋的兴奋。
害怕的自然是那些和周王一般的王爷,朝廷在开封府所做的事情令他们感觉到了不对。
原本暗中策动那些闹事的皇亲的他们,此时也终于害怕了,不仅开始摆脱与这些皇亲的联系,还偷偷的让人去威胁那些闹事的皇亲。
只是,这些皇室宗亲听说了开封周王府的事情之后,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是更加兴奋了。
他们不再把目光瞄准到朝廷的身上,而是瞄准到了那些各地的王爷府的身上。
既然周王府就能拿出八成的家产平分,为什么其余的王爷不行,既然不愿意,那就是不让我们好过,既然不让我们好过,那么大家都不好过。
怀着这样的心理,原本正沉浸在新年快乐当中各地皇室宗亲,纷纷开始走出家门闹事,而且比之前闹得更大。
各地的官府开始将各地的消息上奏朝廷,崇祯对此自然是非常高兴。
朝廷一边借此大力赞赏周王朱恭枵的所为,一边则向各地派遣官员,向各地的王爷施压。
崇祯十年三月,明朝各地拥有大量土地的王爷,皆遭到了朝廷的查处,很多王爷们一边面对看着他们眼红的皇亲,一边面对着威胁他们不给就动手的朝廷,不得不再次就范。
当然,也有一些视财如命的王爷装迷糊,企图糊弄过朝廷,但这次崇祯也是下了大决心的。
他将这些不愿意献出家产的王爷们,全部给扔到了皇陵守陵,更是借此震慑了那些还蠢蠢欲动的王爷。
崇祯借此一举解决了近十多万皇亲的问题,同时也借此彻底解决了明朝各地王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