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噗呲”几把长矛同时刺进了这个甲喇的身体里,鲜血瞬间从甲喇的嘴里吐了出来,吐在了硕托的脸上。
硕托摸了摸自己脸上的鲜血,又看了看身上的甲喇,顿时从悲伤的情绪中醒悟了过来。
“贝勒爷,快走,快走。”甲喇用尽浑身的力气,向硕托喊出了这几句话,随后便咽气了。
“啊!啊。”硕托痛苦的大喊着,但这时明军将士的长矛再次刺了过来,硕托此时已经醒悟了过来,他直接朝旁边一滚,便躲开了明军的长矛。
这时鞑子的队伍也已经赶到,硕托来到众人身边,看了看巴土鲁和甲喇的尸体,痛苦的大喊了一声,然后说道:“撤。”
说完,所剩无几的鞑子在硕托的带领下,开始向皇太极的方向杀去。
“大人,要不要追?”马世龙旁边的护卫看到这一幕,连忙对马世龙问道。
“不用,鞑子已经所剩无几,让大军进城,帮助里面的将士,将城楼上的鞑子给肃清。”
马世龙平静的说道,他并没有将这伙鞑子给消灭掉,因为这伙鞑子回去给大人造成的恐慌,远远大于将他们铲除的作用。
就在硕托向皇太极处移动的时候,西平堡城楼上的战斗也已经接近尾声,本来城楼上就剩余不多的鞑子,看到已经撤退无望。
一些人选择了力拼到死,一些人则选择了投降,但这些投降的也并没有活下来,愤怒的明军将士,直接将他们给全部砍成了肉泥。
刘毅看到城楼上的鞑子已经被歼灭,急忙对身边的将士喊道:“打开城门,出城杀鞑子。”
“打开城门,出城杀鞑子。”
此时的明军士气高涨,经历了两次战斗的西平堡京营,虽然伤亡已经达到了六成,但是剩下的将士确已经变成了老兵。
都说只有见过鲜血才能算是老兵,而这剩下的将士,不仅见过了鲜血,还经历了最残酷的战斗,在这种绞肉机的战场上活了下来。
“吱”西平堡城门终于被打开了,剩下的明军将士跟在刘毅的后面,嗷嗷叫的向城外冲去。
刘毅率先来到了马世龙的身边,直接对马世龙施礼道:“属下刘毅,参见马大人。”
马世龙一看刘毅,顿时高兴的点了点头,兴奋的说道:“好啊!刘将军真是骁勇善战,不仅守住了西平堡,还给鞑子造成了重大伤亡,此战过后,本大人要亲自给你请赏。”
“谢大人……”
“不过现在还不是庆贺的时候,你立刻带领着本部剩下的所有兵马,以及我这里的五千人,前去敌军右侧,支援尤世禄将军,尽量多的杀伤敌人的精锐。”
马世龙凝重的对刘毅说道,此战虽然不能将敌人给全部歼灭,但是重伤敌人还是能做到的,所以马世龙直接再次将所有的兵力压了上去。
“是大人,属下遵命。”
“你们都跟我来。”刘毅一摆手,直接带领身边的所有将士冲了上去。
“杀啊!”刘毅带领着上万明军嗷嗷叫的冲向了右侧的鞑子。
而此时鞑子的右侧,尤世禄率领的一万多明军精锐,虽然出其不意给鞑子造成了一部分伤亡,但很快就被鞑子给稳住了阵脚。
负责鞑子右侧的正是四大贝勒的代善,这个刚刚从失去爱子的痛苦中走出来的父亲,当看到明军攻来的时候,代善的眼睛里再次流露除了仇恨的目光,但是代善从来不是那种意气用事的时候,他知道此时不是恋战的时候。
第226章 无奈的多尔衮以及复杂的袁崇焕
所以为了大局为重,代善只是指挥大军抵挡住了明军的进攻,并没有发起反击。
因为代善明白,自从明军的援军出现之后,这场攻城战的胜负就已经注定了。
果然,如同代善所料的一般,就在刚刚,代善已经收到了皇太极的命令,命令他做好撤退的准备,等到硕托从城楼撤退之后,大军即刻撤军。
对于皇太极的命令,代善早有预料,所以并没有多少惊讶,反而是当听到硕托的时候,代善的脸色变的复杂了起来,同为自己的儿子,对于硕托,代善从来不怎么在乎。
他唯一在乎的是自己的大儿子岳托,所以他一直精心培养岳托,希望他以后来接自己的班。
一开始岳托也没有让他失望,成为了镶红旗的旗主,只是可惜……
至于硕托,代善一直是放任他自生自灭,直到岳托死了,代善无奈,才将硕托给交给了皇太极,希望皇太极能让他掌管镶红旗。
至于硕托对他有意见,代善当然知道,所以他平常和硕托两人的话很少。
正当代善想着硕托的时候,此时的硕托已经来到了皇太极的身边,皇太极看到浑身是血的硕托,眼睛只是动了一下,当看到硕托身后所剩不多的将士,皇太极也是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参见大汗,硕托有负大汗的重托,没能拿下西平堡,还请大汗治罪。”硕托说完之后,跪在了皇太极的面前。
皇太极对于硕托的话,并没有什么表示,因为他知道硕托已经做的不错了,要怪只能怪这老天,不帮自己。
“你起来吧!这事不能怪你,这是天意啊!”皇太极无奈的说道。
随后他将目光看向身后的大金的官员,咬了咬牙,狠狠的说道:“传我的命令,全军撤退。”
“是大汗”众人一听,也明白此时不是耽搁的时候,赶紧回答道;
皇太极说完之后,直接一跳骑上战马,看了看身后的西平堡,然后一鞭子抽向座下的战马,战马吃疼,直接向远方跑去。
身后的大金官员一看,赶紧骑上战马冲了上去,由于明军是从两侧进攻,导致鞑子的后面并没有明军部队,所以皇太极带领大军很容易的便从后面跑了出去。
皇太极和鞑子的各级官员走过之后,两边的将士在鳌拜和代善的指挥下,也开始慢慢的向后退去。
而明军将士则趁此时机,狠狠的咬在了鞑子的后面,专门斩杀鞑子落在后面的将士,最后大军一直追出五里多地,才在马世龙的命令下停止了追击。
自此,西平堡的争夺战结束了,虽然明军守城的京营伤亡惨重,但是却守住了西平堡。
这也意味着,从此之后,明军便可以依据西平堡为前沿,对鞑子腹地的城池发起袭击。
当战斗结束之后,太阳也已经开始下山,天色慢慢变暗了起来,马世龙登上西平堡的城楼,看着城内城外的尸体,不由得会心一笑。
此时的明军将士已经极其疲惫,很多将士直接在流满鲜血的地上呼呼大睡了起来,丝毫不在意旁边的死尸。
马世龙并没有让人去将将士们叫醒,而且默默的站在城楼之后,今夜,他要替将士们值夜。
就在西平堡战事结束之后,一份关于大凌河堡的战报传了过来,让马世龙没想到的是,虽然西平堡守住了,但是大凌河堡却已经被鞑子给拿下了。
就在今天上去,多尔衮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拿下了大凌河堡。
负责大凌河堡防守的参将尚安直接战死,城内的守军近半守军直接投降了。
当大凌河堡被鞑子攻破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松山袁崇焕的耳朵里,袁崇焕顿时被震惊了。
这让他已经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安,看着眼前的辽东地图,空无一人的袁崇焕,现在能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件就是祈求多尔衮不要这么快的向旁边的城堡发起攻击。
另一件就是希望马世龙能够尽快将西平堡的鞑子给击退,然后率领大军回防。
因为袁崇焕心里清楚,此时的辽东非常的虚弱,自己的手里已经空无一人,而且周围的几个城池都没有多少守军,所以一旦大凌河堡的鞑子察觉到这一切,不顾一切的去攻城,到时候陷落的就不只有一个大凌河堡。
同时不仅仅是另外几座城池,就是袁崇焕现在所在的松山,也没有了多少守军。
正在袁崇焕祈求多尔衮不要这么快进攻的时候,此时的多尔衮也在沉思,是否要对周围的明军城池发起攻击?
多尔衮想到,如果再次发起攻击,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右屯堡、锦州、松山三地,其中右屯是离西平堡最近的地方,非常适合与皇太极汇合,但多尔衮现在却是非常犹豫不决,因为他还不确定皇太极那边的情况。
按照皇太极的意思,就是当两边分别攻取西平堡和大凌河堡之后,便在大凌河堡集合,再一起将明军的城池给一个个拿下。
但是让多尔衮没想到的是,直到现在大汗那边还没有传来攻取西平堡的消息。
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多尔衮还是没有收到皇太极的消息,无奈的多尔衮只得命令大军在此歇息一夜,明天再做决定。
然而,就在当天夜里,当皇太极的消息传到多尔衮的耳朵的时候,多尔衮才意识到事情不妙。
原来,经历了一天战斗的大凌河堡,随着夜色的来临,虽然空气中依然充满着鲜血的味道,但是却变得宁静起来,堡内的鞑子都在呼呼大睡。
突然,在大凌河堡的外面,出现了一名鞑子的将士,他骑着战马,不顾一切的向大凌河堡的东门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