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都给我住嘴。”郑芝龙大喝一声,将二人的争吵制止了。
“三弟,成功,你们两个先出去吧!我自有解决的办法。”
“大哥……”
“出去,你连我这个大哥的话都不听了吗?”郑芝龙一脸严肃的看向郑芝豹。
“好,成功我们走。”说完一甩袖子领着郑成功走了出去。只留下了一脸得意的陈二虎。
郑芝龙看着陈二虎得意的模样,顿时有些生气,直接一巴掌扇了上去。“啪”的一声,直接给陈二虎打的有些蒙了。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陈二虎有些委屈的看向郑芝龙问道。
“这一巴掌让你知道,以后做什么事情不能擅作主张,要是在没有老子的命令你去杀人,老子就直接剁了你。”郑芝龙恶狠狠的说道;
陈二虎被郑芝龙的模样吓到了,他赶紧说道:“是大哥,我记住了。”
听到这里郑芝龙的表情才算是缓和下来,他缓缓问道:“人确定全部杀了吗?”
“是的大哥,全部杀了。”
“那就好,如果有一个逃脱的,到时候大哥也救不了你。毕竟我们现在是朝廷的官员了,做事都得低调些。”
“大哥,我就不理解了,为什么非要做官?难道兄弟们不能潇洒的做个海盗,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把拿银子,何必在这受朝廷的管制?”陈二虎还是一脸不理解的说道;
“你知道什么啊!大明在虚弱那也是一个国家,现在只是因为外敌当前,所以没有能力来收拾我们,一旦我们惹怒了朝廷,倾全国之力,消灭我们,到时候你以为我们能对抗吗?”郑芝龙一脸严肃的对陈二虎说道;
“是大哥,我知道了。”
“好了,你出去吧!记住这件事情不要再给任何人提起了。”
“是大哥,我知道了。”说完直接向门口走去。
刚一出门就遇见在门口等待的郑之豹,他得意的朝郑之豹笑笑,随后走了出去。
郑芝豹又重新走了过去,对郑芝龙说道:“大哥,这事就这么算了?朝廷知道了怎么办?”
“这件事你不要管,我自有处理的办法,再加上陈二虎本来就跟我们是过命的兄弟,我能直接把他杀了吗?”
说完不在机会郑之豹,一个人向里面走去。只留下郑之豹一人在此叹息。
福建的事还没有传到京城,所以崇祯还在倾力策划盐、矿收归朝廷的问题。
崇祯二年十月五日朝会,今日将是整个计划启动的时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众爱卿有什么事情要奏报的吗?”崇祯将目光在下面扫了一圈问道。
“启禀皇上,内阁今日刚刚收到陕甘地区总督孙传庭和杨大人的战报。自香溪歼灭战之后,两人率领大军继续渡河北上,现以同宣大总督满桂形成夹击之势。
剩余的乱军已被两军围困在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吴堡县一带,不日将发起攻击,将乱军彻底剿灭。”成基命出列说道;
“嗯,不错。朕记得地牢里还关押着两人抓的乱军首领,叫王左挂是吧?”崇祯向成基命问道;
“是的皇上……”
“这个人刑部和大理寺审问的结果如何?定的是什么罪?”
这时刑部尚书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此人不仅叛乱而且乱杀无辜,臣等按大明律,应凌迟以正明法。”
“嗯,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是皇上,臣遵旨。”
“还有什么事吗?”崇祯继续问道;
这时新任兵部尚书王洽出列道:“启禀皇上,各地的卫所,按照皇上的指示已经裁剪完毕,抚恤款也已经到位。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地方,其他各军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建制改革。”
“嗯,这件事办的不错。赏封兵部尚书王洽太子少傅……”
“谢皇上隆恩。”
这时都察院御史史范站了出来,对着崇祯说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爱卿请说……”
“皇上,臣要弹劾各级盐运提举司,我大明每年产盐数亿斤,按照大明的盐税每年应当收入上千万两白银,但是我大明现在每年不过二百多万两白银,臣以为各路官员都有贪污之嫌,请皇上明查。”
“还有这样的事?”崇祯将目光看向户部尚书倪元璐。
“启禀皇上,臣也有所耳闻,只是苦于没有什么证据。”
这时毛羽健看不下去了,连忙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史范史大人完全是一派胡言,拒臣所知,我大明的盐税那年不是在年年递增,只是朝廷不愿与百姓争利罢了。”
“哦,你们三个怎么看?”崇祯将目光看向三位内阁大臣。
成基命则出列说道:“皇上,臣以为这时还需要调查清楚再说。”
“臣也支持成阁老的意见。”
“臣也支持成阁老的意见,朝廷应当先派人查探清楚,在根据情况对各地进行整治。”
成基命一听,有些惊讶的看了看温体仁,随后便转过头去。
“那便依三位爱卿所言,着都察院都御史陈子壮担任巡察御史,负责彻查各地盐运提举司的情况。”
说完之后,崇祯将目光看向陈子壮,陈子壮为人正直,而且不畏强权,崇祯还想要重点培养他。
“是皇上,臣遵旨。”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些词语监管的比较严,所以我也只能写得?至于先前我所引用的现代军制实在不行,所以只能恢复以前的
第140章 孙传庭大军开始绞杀最后的乱军,乱军能否逃脱
下朝之后,太阳才刚刚升起,崇祯看着外面这么好的天气,便打算去御花园走走,老在干清宫待着也不是个事。
“王承恩,陪朕去御花园走走。”
“是皇上……”
崇祯就这样走着,王承恩在后面跟着。两人来到了御花园的一个亭子里,崇祯开始观赏起眼前的景色。
看着这一园子的花草树木,崇祯不由的对王承恩问道:“王伴,你说是管理修剪这一院子的花草树木难,还是治理一个国家难?”
王承恩想了想说道:“皇上,奴婢以为治理一个国家比管理一个院子困难多了。奴婢每日看到皇上起早贪黑,都有些心疼。”
“你啊!你啊!人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还是方面当信王的时候好啊!”
王承恩听过之后,也没有再说话,场面再次寂静了下来。
这时一个小太监跑走了回来,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陈子壮陈大人在午门外求见。”
“把他直接带到御花园来吧!”
“是皇上……”
“臣陈子壮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爱卿请起。”崇祯笑了笑看着陈子壮,陈子壮年龄不大,长得清清秀秀,一副正宗儒生的模样,只不过因为身着官服,看起来比常人更加神采奕奕。
“爱卿的衣服有些破了。”崇祯看着陈子壮脖子上的领子说道。
“皇上,臣……”陈子壮正要请罪,被崇祯拦了下来。
崇祯笑了笑说道:“你不用说了,你们御史不好做事啊!俸禄低,有些连一些家丁都养不起,这些年确实苦了你们一些!”
“皇上,臣不觉得苦,每日粗茶淡饭,有一挑书书童即可,臣受命皇恩,唯有以身报国,才能以抱皇上的恩情。”
“好啊!好啊!爱卿不亏是朕的清廉之臣。”崇祯不由得夸奖道,正是看中了陈子壮这一点,他才决定让陈子壮前往全国各地查询盐税一事。
“谢皇上夸奖。”
“嗯”崇祯突然话题一转,然后问道:“朕这次让你去查全国盐税贪污的情况,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
陈子壮想了想,然后说道:“启禀皇上,臣刚去户部哪里查调了各年盐税上缴的情况,发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出现在扬州、杭州这些转运的地方,臣觉得问题很有可能出现在这些地方,臣决定第一站便先去扬州,查逃一下哪里运输的情况,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少了这么多银两?”
“嗯,你能看到这一步很不错,具体怎么做就按照你自己的方法吧!只要查探清楚就行了。
另外如果你在扬州有什么事情需要调兵的话,你就去找虎贲军的周遇吉,朕已让他带领兵马前往扬州一带训练、布防。”
“是皇上,臣记住了。”
“嗯,一路上注意小心。”
“是,臣告退。”
陈子壮走后,崇祯陷入了沉思,政治游戏就是这样,总有人会牺牲的。
“走吧!回干清宫。”崇祯对王承恩说道;
“是,摆驾干清宫。”
刚回到干清宫,崇祯就收到了来自陕西的军情奏报,崇祯直接拆开看了起来。
在信中,孙传庭说,其部已与满桂部完成集合,两人再次缩小了包围圈,双方决定于崇祯二年十月七日也就是明天对最后的乱军发起攻击。
崇祯看完战报之后,将目光看向陕西方向,不由分喃喃说道:“陕西的战事是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