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此前于谦只觉得这不过一时之需,用来推动考成法的普及,也利用言官来整顿官场,便没有多说。
结果后面却发现,太子殿下有把这种事定为常规的迹象,便为国库担忧了起来。
因为朝廷要花钱,就得找百姓多收赋税。
如今天灾**到处都有,老百姓要是加之重税,情何以堪?
“这个不必担心,财政问题不过开源节流这个两个办法。”
“一味节省是省不出来泼天富贵的,孤此前减免两京课税,也是为了方便朝廷多收些通宝回来……”
铜钱和银子才是目前被市场认可的货币。
“孤在皇庄内也有研究,想着弄些赚钱的法子出来……”
生产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源头因素!
税制是需要改革,但此时正处于大明朝发展的缓冲期,社会矛盾并不大,民间百姓的生活也算过得去,所以并不急于一时。
而且对朱见济来说,折腾平民掏他们的钱,哪里比得上掏富商和官员的钱来的痛快?
朱见济需要继续培植势力和威望,等待时机跳过一条鞭法,直接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而现在,可以趁着有空去尝试着改一改封建时代的小农生产。
希望在朱见济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工业革命在大明爆发。
皇庄那里已经有准备了。
其他地方可以缓缓改之。
不过今天杨善的上蹿下跳的确让朱见济不太高兴,见识到了顽固的士大夫是多么不会看清形势。
好在有“祖制”在,某些官员们算是恨死了杨善,为了确保自己不被扒皮,这些人估计会主动为太子把杨善清除出朝堂。
可朱见济仍然感觉很可惜,
因为这是他利用太祖高皇帝的手段才做到的。
这是朱见济威望还不够高的表现。
小太子对此不太高兴。
如果他有足够的威望,哪里有人敢瞎比比?直接把整个官场换了都可以。
现在考成法只是让官僚们对他产生了一些畏惧,要说有威严和名望,还远远不及。
不过没关系,提高个人威望的方法很多。
比如说打一场胜仗,写一篇锦绣文章,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以及拿个有点地位的人开刀,杀鸡儆猴。
石亨的镣铐朱见济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本来没想给人送一对黑手镯,奈何在考功法的执行过程中,石家人还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石亨的侄子竟然在边境向瓦剌贩卖米粮各种及物资!
追查之下,朱见济发现石家人是真的彪悍。
景泰二年的时候,石亨、武安侯郑宏和武进伯朱瑛让在太原的家人去领了官库银帛,再充当倒爷儿买米卖到边境去,公然侵吞公家钱财,遭到了当时巡抚大同的右副都御史年富的弹劾。
只是当时景泰帝屁股还没在皇位上坐热,石亨又在保卫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皇帝需要他的武力支持,所以景泰帝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景泰三年,年富再一次弹劾石亨的侄子石彪,控诉他在镇守大同的过程中违法乱纪,这件事也在石亨的求情下,被景泰帝轻拿轻放了——
还是那个原因,对自己看重的人,好爸爸是真掏心窝子的。
但年富显然是个很有毅力的人,连续两次弹劾都失败的结果,显然激起了他的叛逆。
只要石家人犯了点错,基本上都会引来年富给皇帝打小报告。
今年二月,年富又一次弹劾石彪和石亨。
这引起了朱见济的注意。
他特意去翻了翻这位执着御史的往年奏疏,发现他跟石亨算是彻底的死对头了,一年下来一大摞的奏疏,要么弹劾石彪,要么弹劾石亨,石家老小他全都要!
再找人打听了一下这位年御史的风评,感觉是个靠得住的人后,朱见济就意识到他抓到石家人的把柄了。
如果不是在边关行事过分,年富这位大同巡抚何必跟自己的同僚闹矛盾?
于是朱见济顺藤摸瓜,找出了石彪在边疆倒卖物资的证据。
在大明和瓦剌仍旧对峙的档口,这人不但给后者卖米跟盐,还偷偷转手一些武器,给大同武器库清了不少库存。
当然,赚来的这些钱,又不少都记入了石亨的黑账本上。
那是人家的事业启动金嘛!
叔叔在京城腹地蓄养了近千名猛男,侄子在外边努力赚钱养家,圈地占田。
朱见济都快因为他们的努力创业而感动哭了。
但是哭是不可能哭的。
朱见济反而笑出了声。
有些事情不是他想做,实在是人衣服都脱了,不上不是男人啊。
更何况年富跟于谦还是好友,石亨多次想把这个跟自己作对的家伙弄下来,都是于谦保下的。
可惜现在景泰帝在一边,朱见济不能跟于谦直说。
因为景泰帝的心肠软,第一次听到石家人做的事可能会暴怒,等回头冷静点,又容易惦记起石亨以前的功劳,难免态度反复。
谁让石亨眼下还没掀牌造反呢。
所以朱见济需要一击必中,让好爸爸没时间反悔。
第五十四章 :太子开始赚钱了
“于卿家忧国忧民,这是好事。”
“这次考成法能迅速推广,也是你与其他爱卿的努力,孤和父皇都想要表彰你们。”
“的确如此。”景泰帝跟着点头,“廷益近年的辛苦朕都看在眼里,着实心疼。”
“正好太子的皇庄新做出了四轮马车,驾驶起来比二轮的更方便轻快,朕赐你一辆!”
于谦本人是非常简朴的,按着历史轨迹,他被抄家后被锦衣卫疯狂的搜刮都没有找出来几两银子。
如此身家,一看就知道不是会坐轿子上下班的人。
他都是走路去的。
朱见济觉得这样不好。
国家有功之臣连个接送车马都没有,那就显得他们当老板的太吸血了,必须得好好安排。
于是朱见济就跟景泰帝推销起了自己的小四轮。
景泰帝也看着儿子骑羊车很久了,在朱见济忙着替自己朱批的时候,他甚至还偷偷出去坐了一会儿。
他也馋这个好玩的小东西。
偏偏都是当父亲的人了,抢儿子的座驾实在不好意思。
趁着给大臣安排车马的机会,景泰帝觉得可以给自己也造一辆四轮马车出来。
而朱见济不但能蹭一个体谅大臣的名声,还能给自己的四轮车打个广告。
双赢!
小太子再一次赢麻了。
最近定国公府和定西侯那边都已经坐上了四轮马车,天天在京城里转悠,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已经让“皇庄制造”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小太子不羁的纵羊飞驰也得以传了出去,被众人所知。
京城里不少的达官贵人和富商都好奇起了四轮马车坐起来的滋味,可谓是把“上行下效”这个成语体现了出来。
如果六部长官也都这样了,那等朱见济一把“皇庄承包马车制造”的消息放出去,那订单就能迅速上涨。
颇高的定价也足以让朱见济的钱包鼓起来。
“那臣谢过陛下。”
于谦拱手谢恩。
两天以后,刚刚度过杨善嘴贱引出的风波,略微安心的某些臣子又迎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太子继考成法之后,再次提出要求,让都察院和户部联手清点官员在京的私产,以防止有人贪污受贿,以公谋私——
刚刚累完的都察院御史们再次痛苦又快乐着。
因为干活很辛苦,偏偏太子给的又很多,这些有心赚钱养家的御史们腿都麻了。
清点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比如说你的房子、店铺以及家里的其他物件儿,来源和价值都要详细登记清楚。
但规则也颇为宽松。
因为朱见济知道,以老朱同志定下的官员俸禄,没几个当官的能在“居之大不易”的京城买房,十个官员里有八个难免赚过外快。
所以只要房子装修的不算太豪华,面积大小符合你的官位,那便罢了。
当然,也可以借口说家物多亏了老婆家里有钱,自己胃不好一直都在吃软饭。
但如果拿不出来正常的理由,还在你家里搜查出来珍贵的物件或者大份额银两的话,那锦衣卫和刑部就要找你去喝尿了。
综上所述,一些想好理由,处理的还算及时妥当的官老爷重新坐稳了屁股,只等别人过来登记自己财产。
另一些习惯当仓鼠存东西的官员就不行了。
虽说只是记录京城的部分财物,其他地方的不管,可朱见济此前已然做了准备,安排了五城兵马司和锦衣卫在整个顺天府溜达巡查。
这个时候转移财产,也别去刑部喝尿了,直接去诏狱坐摇摇车吧。
他们慌慌张张的想把赃物藏好,转头一看小太子已经站在第五层等人了,顿时因为人小鬼大而胆寒心惊。
好在朱见济来这一招的目的,是为了掏他们的钱——
即便官绅一体纳粮目前无法推行,但这并不代表朱见济无法从这群人身上舔一口肉下来。
就在“官员在京财产登记”活动展开的第二天,早就在北京上流社会打响名声,引起不少人期待的“皇庄车马行”终于宣布正式对外开业。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