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朱见济招招手,给那几个说书的做了几样安排,让马冲传达。
首先是要他们编些新鲜的故事,打开市场吸引听众——
编故事朱见济可以屈尊降贵一回,毕竟他前世浸淫网络,看过的小说不知多少,再让说书的自我发挥来贴合时代背景,完全不怕没人听。
然后是要传播士大夫们的花边新闻。
好的坏的,正的歪的都行,没必要故意摸黑,但一定要让老百姓意识到士大夫们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文曲星”,没必要走哪儿都供着。
打破刻板形象从小太子做起!
反正还是那句话,舆论必须被控制。
朱见济可以接受别人的指点,但不能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
大明的文官们很擅长用道德长矛戳别人,那朱见济也有样学样,拿着道德火炮向他们点火。
除了于谦这种名留青史的贤臣,谁敢比谁高尚?
除此之外,朱见济还关心了一下自己培养的那五位新手会计的事——
也不清楚是不是性别差异导致的,对朱见济传授的记账方法迅速上手的,都是宫女。
本来朱见济出于政治正确考虑还想再挑几个男的,后面想起自己已经穿越了,身边也没真男人,便接受了五朵金花。
然后开启老板模式,狠狠地训练她们。
乘法口诀肯定要背,阿拉伯数字也要熟练运用……因为朱见济早就受够了大明朝落后的记账手段。
他已经决定好了,等再过几天,就让他爸景泰帝分拨京城周边几个庄子给他,在庄子里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农业集体化看情况搞,还有什么科技创新的,也要跟着上手。
太子要发展经济,
太子要赚钱!
现在的大明虽然经历过一场挫败,但一切还算得上欣欣向荣。
郑和下西洋只过去了二三十年,还有不少跟随着他去海外的人留着,而这些都是人才。
此时,距离东罗马亡国不过一两年,奥斯曼帝国才垄断东西方商路,把二道贩子阿拉伯人摁在地上揍不久。
距离西方的航海大发现,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还有小三十年,更不用提什么新大陆了。
朱见济即便不了解具体年份,但也意识到大明还有时间。
他无法容忍自己穿越之后,还要把大海拱手让人。
第二十章 :太子想远了
只是如果真的加入大航海,问题不在于造船技术和能干的水手,而是在于朝廷和民间的支持力度。
大明,或者说之前的所有朝代,都在陆地上面安稳的太久了。
幅员辽阔的国土给了他们喊出“天朝物产丰富,地大物博”的底气,也让人失去了对海阳的进取之心。
一旦出海的收益比不上在陆地上的成果,或者只能超出一点点,那还是无法促进中华向着海洋进军。
西方为什么要航海?
一个是人家国小贫乏,古希腊的时候就学会通过海洋来换取各种资源了,老祖宗自有经验传下。
还有一个则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垄断了东西方原来的商路,中世纪落后又贫穷的欧洲失去了宝贵华丽的东方货物。
没有钱赚,欧洲本土又是小国林立,打仗也不可能把人全都打服,西方人只能硬着头皮向着大海开冲。
因为除了这个选项,他们很难再有其他选择了。
于是航海事业在西方蒸蒸日上,后来的收益也让欧洲人洋洋得意的宣称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朱见济并不想看到这一幕。
偏偏比起西方,大明又实在没有足够的动力下海。
因为大明太有钱了。
就算坐吃山空,大明的钱也足够让他们吃到明末。
要是真按着时间算,西方全方位超过东方,还得等到清朝中期。
这样的情况,谁想不开去下海?
而且市场也是限制大明发展海洋事业的原因。
眼下的东洋西洋,手里有资本吃下大明货物的,不过日本、越南这些国家,结果人家也是小国,吃两口就饱了。
别以为郑和下西洋没想过卖东西赚补贴,但是人都在海上转了一圈了,东西即便半卖半送,也原样带回来不少。
周边小国的购买力可见一斑。
朱见济想到这一点,就抓耳挠腮。
不是嫌弃别人没用,而是觉得大明怎么发育的这么好?
要按照西方的标准算,东方早在唐朝就走到中世纪末期,快要变成近现代国家了。
他琢磨了好几遍,最后还是只能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真理,打算先把经济提上来再说。
毕竟有了足够多的钱,再往海里瞎扔也不会让人太心疼,减少反对力量。
可是经济起来了,反而只是把士绅官员养肥了,老百姓没获得好处怎么办?
大明朝的士绅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吃肉比狼狠,做事比猪蠢,最后面对鞑清的大刀镇压才跪下来喊爸爸。
大明皇帝跟他们讲礼貌,这群人反而会蹬鼻子上脸。
这问题一个接一个的,着实让朱见济头疼。
他妈的烦死了!
弄都弄不掉!
好在未来的事可以未来办,朱见济虽然想的长远,但也得一步一步的走。
反正先把人培养出来,皇庄发展起来再说。
皇庄这玩意儿在大明颇有历史,太宗永乐年间就在搞皇家直营经济了,只是发展缓慢——
因为皇帝从不缺钱花,皇庄经营所得,自然就被手下人层层瓜分走了,完事跟皇帝说声“流年不利,收成不好”也能糊弄过去。
要皇庄真能搞起来,崇祯帝何至于哭着让大臣捐钱?
皇帝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土财主。
这是经济方面,左右都是种田,只要管理的好,小金库进账是迟早的。
然后就是朱见济早就盯上的宫禁防卫方面。
他原本想着要不要在宫外找个能打的分走石亨的权力,然后在宫里组建一支小型“羽林军”,保卫自己的安全。
结果在为上朝做准备时了解到,太子是有开府建卫权力的。
那边是传说中的东宫六率!
分别是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司御率、太子左右清道率,按照明朝此时的规矩,个个都是安排给太子的保镖!
名正言顺的统领宫禁防卫之权!
只是由于大明在最初就建立了锦衣卫这种制度,随后的太子也不需要六率拱卫了——
首位太子朱标深受太祖高皇帝喜爱,不但安排他当监国,还直接跟儿子共用一套政府班子。
可以说太祖时期的官员,不仅仅要承受皇家福报007,享受着微薄的工资待遇,还要拿着这点钱去打两份工!
老朱同志简直是后世老板们的榜样!
而后面的仁宗当太子时,为了方便监国行政,直接把自己的太子府属官塞到了中央管理层里,以至于后面太宗在仁宗和汉王之间摇摆不定时,有不少给仁宗打过工的臣子出来为其站台。
宣宗不用管,人家“好圣孙”自有好爷爷帮忙安排。
正统皇帝更别说,老爸去追随祖宗的时候才几岁年纪?连读书都得让人教呢,哪里有机会建设起自己的太子府?
于是“太子府”的一切在大明显得有些不起眼,让朱见济此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有这权力。
那他还琢磨杂七杂八的干嘛?
直接就是干啊!
找几个能打听话的,把东宫卫队组建起来!
唯一的阻碍就是皇帝愿不愿意了。
朱见济觉得自己的好爸爸应该不想让儿子年纪轻轻就放飞自我。
在景泰帝眼里,朱见济还是个要保护的孩子,跟着自己上朝理政可以,毕竟有爸爸和爸爸的打工仔们看着,但让他独自管理别人,又是另一回事。
可他不知道自己在儿子看来,也是需要保护的对象。
好爸爸对人总是很放心,就算是对于谦这种堪称开国以来权势巅峰的臣子,景泰帝的警惕也仅限于念叨他两句,然后安排自己看中的石亨等人分管一些兵权就完事了。
真正的大棒根本没有落下过。
对其他人也是如此。
所以景泰帝也从未想过,自己会被石亨、曹吉祥还有张家的两个老头子搞趴下。
最后尘埃落定,听着复位的哥哥为了召见大臣而敲响的钟声,病床上的景泰帝也只是拽着被子喊了两句“好、好”,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这样有容乃大的性格,放在大明特色的臣子眼里,就是好欺负的对象,让朱见济怎么能放心?
所以双方算得上是共轭关系,互相保护。
只是景泰帝有皇权护体,此时的文官集团也没膨胀到让对自身不利的皇帝“落水”“偶感风寒”的地步,因此景泰帝只要身体强健,好好活着便不会有大问题。
朱见济却是操心着整个大明。
诚然,他可以什么都不做,等着老爸死了继位,但熟知后世种种,朱见济宁愿是勒紧裤腰带放弃小肚腩也不愿意见到鞑子攻破京城,然后在紫禁城大门上挂上扭曲的满文招牌。
他怎么忍心!
有些事情,不是因为它苦它累就可以不用做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