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松浦家绝对尽心尽力,帮二位天使将这些东西卖出去!”
  他是有抽成的!
  “好!”
  李继业跟他笑呵呵应下。
  不过考虑到买卖军火需要时间,他们决定抽空去一趟朝鲜,然后再回日本验收成果。
  “日后再来阁下这里喝茶!”
  他弯着腰拍拍松浦丰久的肩膀,随后登船带队,扬帆而去。
  而在大明国内。
  朱见济并没有着急商队赚钱之事,想着李继业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而是忙着沉浸在另一件喜事之中。
  “这稻子果然是变种!”
  “应该是天然的杂交水稻吧?”
  皇帝穿着便服,在收到皇庄传来的消息后,便匆忙结束了手边政务,驾着马车从宫中出来。
  一到皇庄,朱见济便直奔农田,充满喜悦的见证他去年命人精心培训的稻米的收获。
  上次随驾的几个老农同样紧跟在皇帝身边,为朱见济解说这种“嘉禾”的妙处。
  “这米颜色微红,米粒细长,气香味腴亩产之数,比起为了对照而种下的稻米产量要高出一石之多,并且较之早熟了一月有余”
  “陛下,这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嘉禾啊!”
  老农说着说着,自己先感动上了。
  作为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民,他这一生很长的时间都在饿肚子。
  毕竟每日耕作在田地里,一日两餐是不够他补充体力的。
  可全家每年的纯收入只能支持他一天两顿,还得是粥水麦麸这种
  受过这样的苦,更能体会到出现一种早熟、高产、优质的良种,对农民来说是怎样的大好事!
  老农觉得,小皇帝一登基就能亲自下田视察,并且发现这样的好东西,完全是他“天命所归”的结果!
  想想农庄这种让天下百姓受益匪浅的制度,还有自己生活的改变,老农直接跪了下来,“草民贺喜陛下,贺喜陛下!”


第187章 :沂王那边的消息
  “这哪里是朕的喜事?”
  “这是天下的喜事!”
  朱见济捧着那沉甸甸的稻谷欢喜不已,扶起了老农后,又是吩咐他们,“把这次结出来的种子尽量收好,朕要把这种新稻种推广到其他地方去。”
  此前的实验已经很严谨了,毕竟朱见济在发现那棵独特的稻子后,便是严格按照单株选择法来进行培育的。
  如今,面前农田已经证明了这种稻子可以稳定的遗传,收获还很不错,他便不想再浪费时间。
  这种早熟的稻子,生长期短,既适合在无霜期短的东北地区种植,也适于在无霜期长的江南地区实行一年两熟。
  一旦它推广出去,便能解决不少人的吃饭问题,让大明的百姓在迎来美洲的高产作物之前,可以多吃两口饭。
  “等再种个一两次,大丰收了,朕就要给他们兑现诺言,为你们赐爵位。”
  朱见济小心的将稻谷放回马冲捧着的托盘上,对那几位老农说道。
  对方差点又感激的跪下去。
  小皇帝心情很好的轻笑出声,让管理皇庄的马冲干儿子预备好相应事务。
  “稻谷种植需要不少水源,这次结出的种子一部分放到京西郊那边,一部分分去江浙之地,让年富他们安排试种,慢慢铺开。”
  “记得将这次育种的过程都抄录成册,分发给他们,不然中途出了差错,那就要少收许多粮食了。”
  至于东北那边,倒也不急。
  李秉这个宣府巡抚在旁边的蒙古佬逐渐安稳,沉浸在大明对自己的经济援助中不可自拔后,便觉得对方不再有多大吸引力了。
  他还是喜欢蒙古佬以前嚣张的模样。
  就像一匹烈马,死活不肯让人骑,却在鞭子和缰绳之下不得不屈服于自己身下。
  李老头的心是比较野的。
  于是这几年,因为朱见济早就让他提督辽东军事,李秉便沉迷起了在那边修长城、堡垒等各种建筑。
  其所用的苦力,大多是在征讨草原叛逆部落时俘虏的蒙古人,还有在清田和改土归流事件中,被流放到辽东的罪人。
  本来按照旧有例子,这些人应该被阉割送到宫里伺候皇上,成为东厂需要的人才,但现在已然不同以往了
  农庄模式推广后,地方上受益于集体化劳作,使得破产农民数量减少。
  而且朝廷在北边还在不断的建设新的城池,要把种花家走到哪儿种到哪儿的风俗传遍大江南北,也需要众多劳动力。
  可是北方城市里,已经普遍开设了大大小小的纺织厂,对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的需求都很大,所以老板们不得已,会掏出更多的成本来对别人进行雇佣,鼓动农民们脱离土地,走到工厂里面来。
  换句话说,便是“人力”,变得值钱了。
  现在朱见济即便宣布允许人坐轿子,估计老爷们也舍不得把宝贵的人力放到这种事上,巴不得都送去打工。
  改土归流后,西南不少作乱的寨子都被拔除,其土著沦为俘虏,要接受朝廷的安排。
  当时就有不少商人通过太府寺和户部对朱见济提出请求,希望皇帝能允许自己购买那些人当做奴隶,为他们的工厂提供劳动力。
  对于这样的诚恳请求,朱见济当然不会拒绝。
  毕竟为了自己的利益,商人们掏钱是很爽快的。
  而且目前的帝室就他们家几个,除了朱见济这个皇帝,其他人都比较安分,不追求太多享受,让皇宫中没必要养太多的宫廷服务员。
  皇帝本人也没有太大需求。
  不过朱见济只给了对方一定额度,规定了最高的购奴上限,并且将奴隶数量算进了他们的家奴之中。
  以大明律法的严格和繁杂,对于官商豢养奴婢的情况,也曾经有过具体规定。
  自太祖起,就限定了奴仆数量的增长和其适用范围,更是强调过多次民间的士绅不能轻易蓄奴。
  虽然这个政令伴随着时间流逝,也崩坏的七七八八,但朱见济这不是在重申“祖宗成法”吗?!
  祖宗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他的意思,也就代表了祖宗的意志!
  所以在纺织厂不断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争取劳动力的情况下,朱见济就重申了蓄奴法,再次规定了各个等级的权贵家中奴仆的数量。
  如此一来,也算是解放了一下大明的奴仆们
  因为这些人将身边原有的奴隶都送去打工,身边必然要再留些人伺候才行。
  但奴隶数量有限,他们得用“雇佣”方式才能合法的找到人手,变相的降低了正常人沦为奴仆的可能,没必要穷到卖身后,子子孙孙都是贱籍。
  至于剩下的,仍旧安排到了地广人稀的东北去填户口。
  目前而言,李秉的建筑热情还没有退散。
  随着他在辽东稳扎稳打的传播大明的光辉,自然影响到了已经扩张了不少地盘的女真人,引起了后者的强烈反感。
  根据李老头的上疏,今年双方便爆发过好几次冲突,连李秉的身份都不管了,直接发起了冲锋。
  女真人显然是在有了些底气后,开始暗搓搓的挖大明墙角了。
  对此,朱见济只是继续给李秉掏钱,让他在辽东大力发展基础建设事业,还任命了强硬派官员项忠过去担任蓟镇巡抚,辅佐当地总兵官和李秉做事。
  等情况好些了,就要安排移民过去了。
  到时候才是女真人真正的死期呢!
  朱见济处理完了新稻种的事,带着一脸欢喜回到宫里,却是没坐多久,就被他妈杭太后给召唤过去了。
  朱见济只当这是母亲想自己这个儿子了,很平静的前往了太后居住的仁寿宫中。
  汪氏带着她的两个女儿也在这边。
  景泰帝去世之后,汪氏被朱见济接出冷宫进行供养,见到小皇帝对自己当年反对他当太子的事不怎么计较,还时常带着自己的女儿玩,汪氏也放松了很多。
  除了平时吃斋念佛,便是过来跟杭太后聊天。
  不管过去双方有怎样的恩怨情仇,终究是往事随风了。
  “哥哥!”
  固安和固怀两个小公主一人抱猫一人摸狗,见到朱见济后都甜甜一笑。
  朱见济当然也回以笑容,跟她们说了几句,才不解的问他妈,“今日有什么特别事吗?把儿子这么早叫过来。”
  按照以往的时间,杭太后知道儿子应该在处理政务,不会过来打扰他的。
  对此,杭太后脸上浮现出些许的尴尬,犹豫一番,才对儿子说道,“倒也不是难事”
  “只是沂王那边,他母亲周氏刚才进宫,对我哭了一顿,让我请你为沂王赐婚良家女子,尽快让沂王成家”
  朱见济更不解了,“沂王只比我大了一岁,算虚岁也才十五,急着成婚干嘛?”
  他才想暗示一下他妈,太早做操不利于身体发育,却见汪氏跟杭太后一块尴尬了起来。


第188章 :朱见濡
  “说来,也算是丑事了”
  杭太后让朱见济坐下,吃点东西,自己则是对他解释缘由。
  原来周氏被送到朱见濡那边跟儿子一块居留京城后,虽然没有被亏待过,可身份毕竟很无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