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王莽的目光,与地上的“王莽头”空洞洞的眼眶交汇,胃中一时翻腾,竟忍不住跑到水沟旁吐了起来。
  巨毋霸的大手掌轻轻拍着老疯子的背,王莽喘过气来后,只暗暗道:
  “天生德于予,故予受尽背叛与磨难而未死。“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予之不死,必是天将降大任于予!”
  王莽的心一度死了,如今再度复苏,但他必须找到老天让自己活下去的理由,诸如做一项崇高伟大的事业,好让自我感动胜过自我怀疑。
  那他折腾了这么多年,甚至不惜将堕落的子孙四杀五杀,为的究竟是什么?
  王莽想起自己年轻时,便是王家的另类,被五侯冷落,过过一段孤贫的日子,因而折节为恭俭,在贫穷怨愤中看尽了汉末黑暗,他是想改变这天下的!
  他师事大儒勤身博学,贯通五经,但主攻的是还是《礼经》,里面的《礼运篇》对他影响极大。
  孔子说,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六位圣贤,没有一个不是把礼当作法宝,用礼来表彰正义,考察诚信,指明过错,效法仁爱,讲究礼让,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规可循。
  然而那个时代,也只能称之为“小康”,天子、诸侯的宝座,父传于子,兄传于弟,家天下而私之。人们各自亲其双亲,各自爱其子女,财物生怕不归自己所有,勾心斗角、兵戎相见的事也因此而起,即便有圣贤辈出,迟早也会走向礼崩乐坏。
  但孔圣又说了,在这“小康”之前,还有一段时光,那是大道尚存的年代。
  大道不止是先王之道,也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在唐虞时代,君主是禅让的,百官是选贤与能的,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男女异途,各安其份;百姓没有私心,助人为乐。那时候没有尔虞我诈、阴谋诡计都用不上;大家都没有私心,自然就不会去偷盗,所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时代,就叫“大同”!
  在孔子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很难回到唐虞的大同了,所以他就只能先求其次,一心想着恢复周礼,先回到小康。
  王莽一度也想如此打算,但他想要践行的大道,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天下人,第五伦、刘姓这些野心家的私心所摧毁了。
  过去王莽还以为是自己要求太高,如今看来……
  是他要求太低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口气再迈一步,直接回到“大同”!
  在王莽看来,赤眉不但战力惊人,作为“三皇五帝之民”,是有这种潜质的。
  赤眉有幸遇上樊崇这样的领袖,心存均贫富的梦想,所以起兵数年来,内部依然没有分化太明显,不用官号,只称三老从事,战士间互称巨人——相信赤眉军中人人平等的,除了樊崇,又多了一个王莽。
  因为一直是流亡状态,自然也难有贫富分化,在赤眉中,当真会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觉。
  就比如王莽在沟边呕吐时看到的一幕:
  一个赤眉战士,正费力扛着一袋粮食,将其送入一个因为年迈,无法离开宛城逃走的老人门户中。赤眉满脸笑容,朝老人行礼,临走时还摸了一下他家的孩子,而王莽让人去打听后,才知道,他们并非其父、子。
  又问是否有隐情,那户人家连忙摇头,都说是赤眉战士主动给粮。
  这让王莽颇为感动:“不仅孝顺自己的双亲,不仅疼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哪怕是鳏、寡、孤、独、残者、病者都可以得到照料供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同之世,便是如此啊!”
  这个孤例让王莽信心倍增,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帮樊崇找到大道,带着赤眉抵达到大同。然后将这世上与大同之道不符的野心家们,统统摧毁,不论汉魏!、
  “这一次,予将彻底抛弃私心!只为天下!”
  然而在王莽听不到看不到的地方,那“无私抚养他人孤寡“的赤眉战士等王莽等人离开后,才松了口气,暗道好险,大骂田翁多管闲事,也庆幸苦主识相。
  他眼睛瞥向那户人家,窗扉中还有一个人的身影,女人只默默穿着衣裳,为往后的命运哭哭啼啼,却又有点暗自庆幸,毕竟王师是倒贴,绿林是白抢,赤眉还给点粮。
  袍泽们围过来则打趣道:“巨人,这女闾之娼要一斗粮食才给睡一次,究竟长什么模样?”
  另一人熟门熟路地笑道:“不如城外野女,一斗粮能换十次。”
  赤眉战士呸了一口:“一斗粮买下了!彼辈若是敢反悔、告状,我就将她老父扔出城喂狗,再杀了她儿!”
  “不是不让蓄奴婢么?”
  “胡言乱语,这哪是买奴婢。”
  赤眉战士哈哈大笑:“这是亲若姊妹的‘家妇’啊!”
  ……
  而另一头,得知樊崇已经同意“均田”之议,谢禄顿时暴跳如雷。
  “樊公是越来越糊涂了!”
  他们的本意,是尊樊崇做皇帝,然而樊崇不愿,其余人就没资格。
  那就退一步,扶持一个刘姓皇帝,那样众人就能像绿林一般,封王拜将,各有封邑,带着手下人去奴役南阳人,过好日子。
  可樊崇听了田翁的话,搞了什么鬼共和,废奴他们还能换个名字搪塞,但均田却让徐宣等人颇为失望。
  这田翁,非但耽误了他们诸侯的之名,连占田的豪贵之实也不肯给啊!
  诸公和三老、从事们跟着樊崇造反,转战千里,历经千辛万苦,就是为了来南阳分到一百亩地?骗傻子呢!
  别说他们不乐意,赤眉战士也绝不可能接受这个结果!和南阳人同贫富?凭什么?刀子一横,地也好,人也好,不就全是他们的么?
  谢禄已经起了杀心:“老叟挡路,不能留,得想办法除掉他!”
  倒是徐宣陷入了思索。
  “废奴、均田……这些举措,我怎觉得这般熟悉,对了!”
  徐宣一摸头顶的委貌冠,是了,很多年前,东海郡确实颁布过来自常安的诏令,王莽老儿还真搞过这两件事,只是下头没人当真,不等推行就忘了,只堆积在无数来自朝廷,却从没实行的政令中发霉。
  徐宣顿时疑心大起。
  “这田翁,莫非是莽朝某位定策的大臣?他害完新室覆灭,又要来害我赤眉军!?”


第397章 树倒猢狲散
  一旦产生了怀疑,念头便止也止不住,徐宣作为赤眉诸公中最聪明的人,行动起来颇为迅速,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
  “徐公,这儒生当真能认出那田翁究竟是何许人?”
  谢禄看着面前这个瘦巴巴颇为落魄的儒士,颇为怀疑,此人是从破屋里揪出来的,他也是更始政权的大臣,然而刘玄跑路却根本没通知,出城时与家丁失散,还崴了脚,无法逃走,只能藏匿于宛城。被赤眉发现时,他正躲在一个大户家废弃的厨房里捞糟糠吃。
  “可别小看他。”徐宣笑着踢了此人一脚:“给谢公说说,汝何许人也?”
  郑兴忍着耻辱,小心翼翼作揖介绍自己:“我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精习《公羊春秋》、《左氏传》……”
  “没问你学问。”徐宣道:“你在新朝是何官职。”
  郑兴只好道:“我师从国师公刘子骏,在太学为祭酒,时常随夫子出入宫廷,四辅三公四将九卿六监都见过。”
  他在更始朝也是堂堂大夫,还给刘玄提了“迁都洛阳”的建议,岂料和皇帝不当人子,计策不用,人也抛弃了,这下郑兴可算看出这大汉天子是何货色,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好一个祭酒,今日便要你去认另一位‘祭酒’!”
  今日那“田翁”将再去与樊公商议均田之事,徐宣就安排郑兴上了府衙对面的里舍二层,开了窗让他悄悄观察。
  等到车马靠近时,郑兴差点惊掉了下巴。
  那持戟护卫的巨人,怎么这么像中郎将巨毋霸啊!
  还有那个出府迎接的人,怎么看怎么像说符侯、五威中城将军崔发!
  当车上老者迈步下来,甚至还回头望这边看了一眼时,郑兴心脏都快停跳了!
  没错的,就算那老叟染了赤眉毛,他依然能认出来,可不就是夫子刘歆的老友,新朝皇帝王莽王巨君么!
  “如何?”
  谢禄不耐烦地揪着郑兴逼问,而徐宣则在旁一言不发,只想从郑兴眼睛里看出点什么来。
  好在郑兴也是经历过几次沦亡的人了,努力压制住心中的震惊,只茫然摇头:“面生,应该不是朝官!”
  虽然郑兴没暴露王莽的身份,但徐宣的怀疑仍在,而在今日的会议上,徐宣更与谢禄一同进谏樊崇,坚决反对这荒唐的均田计划。
  徐宣不反对灭豪强,分田地,只是认为,诸公、三老、从事们最早追随樊崇,多立功勋,理应多分到一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