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随着一声开饭的锣响,原本在各队列分别训练的八百余人,竟在没有军吏号令的情况下,猛地站立起来,垫脚望向伙房方向,若非主官呵斥,恐怕拔腿就跑了,生怕去迟了抢不到。
然后才想起,夕食还没到呢。
这是众人数月里练就的条件反射,刻在本能里的东西,第五伦忍不住笑了:“巴甫洛夫诚不欺我。”
从坐姿改成站姿不算太难,在第五伦想来,难的是如何让猪突豨勇们在太阳下保持站立一刻钟。他生怕众人因太久吃不饱导致身体素质太差,太阳下站一会就晕倒一片。
可出乎第五伦的意料,站立不动,这竟是猪突豨勇们表现最佳的一项——忽略很多人总弯着腰根本站不直,且不要在意他们频繁伸手抠鼻子、挠裆部和屁股的话。
还是臧怒告诉了第五伦原因:“吾等为奴婢时,若为田奴,在农田中顶着烈日,一干就是几个时辰,不得歇息,倘若偷懒,鞭子就往身上抽来。”
“若为家奴,常常要捧着主人虎子等物待命,在门外一站就是许久,风雨来了也不敢避让。”
“更多时候,则要在地上跪着,不论寒暑。”
臧怒笑道:“与之相比,眼下主君光让吾等站着,那算什么?我自记事以来,还没遇到过如此轻松,还能吃饱饭的活。”
乐观的话语里带着辛酸,第五伦明白了,难怪很多人根本直不起腰来,实是过去为奴的重担,已将他们脊梁压断了啊。
第五伦只默默叮嘱宣彪,作为训练达成的奖励,今天用集市上买来的鱼,放点猪油,熬几锅汤色泛白的鱼汤给士卒们喝。
兵法有云,伍长教成,合之什长,什长教成,合之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以此类推,什伍各自的训练已很不错,最难的是将八百人合练,人一多就容易乱。
好在全程没有出什么幺蛾子,今日校尉梁丘赐也来观摩,在他的勒令下,戴恭这几天十分听话。
梁丘赐与第五伦站在校场台上,但见八百猪突豨勇排列有序,经过数日练习,不用画圈也能站齐坐稳。先是坐如洪钟,随着一声锣响齐齐站立,长达一刻时间内,起码前排精锐站立如苍松,后排虽然站如迎客松,但也不算太乱。
梁丘赐要求很低,不由拊掌叫好。
“不曾想,伯鱼短短数日,便能将散兵游勇练得如此有序,不愧是看过故大司马严尤兵书的。”
他放下心来,可以让第五伦站到本曲前排,迎接皇帝检阅去了,当日确实是只站不动——皇帝巡营,谁敢乱动鼓噪,那是要负政治责任的。
第五伦摆下宴席招待校尉,梁丘赐今日一高兴,前几天与第五伦的小矛盾也暂时忘到了脑后,话多了起来,喝了几盅后,屏退众人,好奇地询问第五伦。
“军中校尉、司马皆不甚在意猪突豨勇死活,只收纳少数私从骁勇之辈。唯独伯鱼念着他们性命,使之足食足衣,不惜得罪军候、当百,甚至自己掏钱购买鱼肉被褥等物,伯鱼如此做,图什么?”
当然是图彻底掌握这八百人,日后时机到时来场兵变啦!
第五伦只垂首道:“此去边塞路途遥远,到了缘边各郡,若与匈奴人交锋,倘若属下兵卒不力战,恐怕会危及我的性命,因而顾虑,为去自保,不得不待他们好些。”
“伯鱼枉读兵书,却连这简单的事都没明白?”
梁丘赐却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会才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当真以为,这次出征,是要击匈奴?”
第五伦心中一惊,但梁丘赐却不再说了,只话音一转说起一事。
“更何况,自古以来,军中便有正卒、羡卒之分。正卒兵源好,多是良家子和精锐,平日练习金鼓号令旗帜进退五兵,作战时当先应敌。”
梁丘赐道:“羡卒就要差一些,作为正卒辅佐,行军时负责修桥铺路、运送补给,鲜少有机会抵达最前线,故而也不必知旗帜、识金鼓、通战阵,若有缺额,临时再征就是,死多少都不可惜。”
“伯鱼还不明白么?这猪突豨勇,便是羡卒啊。”
第五伦恍然,这下一切都说得通了,敢情猪突豨勇还真是炮灰辅兵啊,他就说,王莽和朝中公卿再愚蠢,也不可能相信这样的烂兵能去“灭匈奴”。
而且想到梁丘赐先前的失言,此次征兵,击匈奴是虚,实则另有他用?
“也不知严尤可知其中蹊跷,若有闲暇,我得去问问他,顺便再借几本兵书。”
对第五伦这外行来说,领兵打仗都要从头学起,作为中层军官一点点练习实践,同时多知道点理论没坏处。
等梁丘赐走后,第五伦又看猪突豨勇们练了一边坐站,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差了明日才分发的甲胄和兵器,因为被定位为羡卒,且害怕他们手中有了兵刃不好管理,猪突豨勇并无甲兵,连衣色号色都不统一,得靠甲来遮掩。
可即便装备齐全,他们这个营,在数万猪突豨勇中,还是不够醒目啊,要如此才能让人一眼扫过,就能注意到他们呢?
第五伦琢磨了一会后,让第五福回长陵一趟,要第四咸买些东西送来。
“买何物?”
“八十匹黄布。”
……
一日后,满载黄布的几辆辎车送入了营中。
第五伦摸着做工粗糙的黄麻布,问第四咸花了多少钱粮。
“宗主,黄麻布贱,一百石粮食就换到了八十匹。”
这年头的布匹,同样材质,不同颜色的价格是差别很大的。至于色泽贵贱,只看朝廷各级官员的绶带颜色就好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分别是:紫绶、青绶、黑绶、黄绶。
紫虽非正色,但因为太过罕见,只能用紫草的根来侵染,其色彩颇招人喜欢,还是跻身二千石,与金印搭配,成了富贵的象征。
而最低级的则是素、黄,因为染料来源太过丰富,槐花、栀子、黄栌、黄檗、桑皮、姜黄皆能入色。遂与葛、麻匹配,成了民间最常见的色泽。小吏及庶人,服色用皂或黄,匹夫亦有白丁之称。
但从前朝汉武帝起,黄色却因为五德象征的流行,多了一层含义。
第五伦曾听扬雄提及过,大汉朝的五德属性就是笔糊涂帐:汉初因为北平侯张苍的坚持,直接沿袭秦朝用水德,色尚黑。
但儒生们却极其不满,屡屡抗议,到了汉武帝时,终于从善如流,太初改制,汉家就变成了土德,尚黄。
结果到了汉末,因为刘歆和他老爹刘向利用古书一通鼓捣,重新定义了五德相生相克的定义,根据刘邦赤帝斩白蛇的传说,最后认为汉德尚火,当用赤色。
黄汉这才改成炎汉没几代人,就遇上了王莽禅代,大汉亡了。
按照刘歆的五德推演,新朝也变成了土德,依然尚黄。听说皇帝王莽穿的都是柘(zhè)木所染,色泽略深“赤黄”。
于是,本该位于颜色鄙视链顶端得黄色,竟变得又贵又贱起来。
这便是第五伦给本营士卒找到的标志。
第五伦让会针线裁缝的士卒将布匹分了,一匹布裁成十份,分发给猪突豨勇们。
第五伦自己在头顶裹了一抹黄巾头带,蒙住额头,示范道:“今日要在外面站许久,春日风大,在顶上加条布帻,一来能让众人舒服不少。”
“二来,也能让吾等在军中一众黑头发髻中醒目显眼,叫皇帝一眼便能望见!本朝尚土德,陛下看到应会欢喜,指不定就能得些赏赐。”
众人应诺,欢喜地将黄巾缠在头顶,都觉得司马对待士卒实在是太好了,一时间,原本泯然众人的他们顿时色彩鲜明起来。
猪突豨勇们不知道,第五伦还有第三个目的。
来到这时代后,第五伦鼓捣的那些小发明尚不算离谱,多数是能圆过去的,而王莽也没骤闻他的事迹后就派人请进宫去,这厮大概率不是真正的穿越者。
今日是第五伦与王莽距离最近的一次,虽不知能否真正见面,但他还是决定大着胆子,横跳试探一下……
正琢磨着让士卒们到时候喊个什么口号时,没有丝毫预兆,校尉梁丘赐却派人来通知第五伦。
“天子法驾已至新丰,一个时辰内抵达鸿门!”
……
第82章 窦融
天子出,车驾次第被称之为“卤簿”,有大驾、法驾、小驾的区别。
今日王莽出巡鸿门,用的是中等规格的法驾。
除了天子的金根车外,左右一共有属车三十六乘车,五威司命统睦侯陈崇、五威中城将军说符侯崔发作为奉引在前,奉车郎御马,侍中参乘,建华旗,鸣玉鸾。
法驾后有金鉦黄钺,黄门鼓车,吹吹打打奏乐。
前驱的规模也很大,数百人的队列,大夫级别的朝臣持着九斿云罕,凤皇闟戟。而大司空王邑居于最前方,身边是持皮轩鸾旗的骁骑。
等天子法驾抵达后,驻扎在鸿门练兵的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来稽首拜见,而后迎着天子上了高台,观望北征大军盛况。
高台前方是太师王匡花了大功夫训练的数万精锐,以六郡良家子为主,车骑材官一应俱全,旌旗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