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呼唤人权,主张罪犯权利的圣母,绝大部分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居住在治安良好的高尚住宅区,工作在安保严格的深宅大院,同一个层次的人最多就是偷税漏税,盗窃和抢劫、强暴这种犯罪距离他们太遥远,会犯这些罪的犯罪分子根本无法接近他们,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切身之痛。
大明现在可不像后世,还真没有那么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当然这样的人虽然有,却进不了立法委。要知道,能进入立法委的人,都是全旭从开始培养的那一部分人。
务实,是他们最大的特点。
英国法律对于偷税漏税的要求虽然严格,但是惩罚却并不严重的原因。对于这些底层的犯罪行为,英国的惩罚就很重,连个悔过自新的机会都不给。根本原因就在于,制定法律的人都是有钱人,所以不会犯那些用钱可以解决的错误。
海伦娜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故意的呢?”
“人性本善,如果不是故意的,诚心诚意说个对不起,矛盾就激发不了!”全旭撇撇嘴道:“别吹毛求疵真要遇上杀人如麻的家伙,那就只能自认倒霉,吃饭还可能被噎死呢。”
全旭不心软,法律是要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大明帝国马上就要出台的《交通法》中,醉酒、纵马导致他人死亡最高可以执行死刑。
当然,喝酒会让人亢奋起来,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要说喝酒就有了犯罪的借口和理由,那就是绝对站不住脚的。
全旭不是没有醒过,哪怕手脚不听使唤,大脑其实还是清醒的,酒罪不能成为借口,同时,全旭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无论是未成年人多大,只要犯罪,就会处以惩罚。
杀人偿命,不管对方是不是精神病,也不管对方是不是喝酒了,过失杀人也是杀人,只要能拿得动刀子,就要承担自己的过错。
现在大明在科技发展走了两种轨道,已经出现了柴油机的三轮车,在未来不久,汽车也有可能出现,那么交通事故就会越来越多。
惩罚太重?别喝酒不就没事了,喝酒别摸车、别骑马,也行啊,喝了酒还要开车,出了事就喊冤,法律不是为某个人制定的。
同时,除了这些法律,大明还有相当多的法律执行走在了前面,那就是男人保护法,对,大明没有《妇女儿童保护法》比如说拐卖妇女、儿童、男子,都是同罪。
强女干罪行,一样如此。
翌日一大早,全旭乘坐火车离开了全家山庄,下一站则是高阳县站,在这趟火车上,让全旭有了后世春运高峰期的感觉。
对于大明的百姓而言,火车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偏偏火车票并不贵,有事没事,花钱坐着火车溜达一下,感觉一下铁兽的魅力。
当然,这一切与全旭的影响不大,因为全旭坐的是包厢,现在的火车也分成硬座票、站票、包厢票,硬卧票等四种。
在全旭的隔壁,就是一家子出行的人,由于孩子多,直接包一个包厢,十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叽叽喳喳,异常兴奋。
全旭原本想睡会,不多时,高阳站却到了!全旭并不想下车,却意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第八八二章 铁甲三号
孙文莺。
原来孙承宗确实是想与全旭联姻,把自己的孙女嫁给全旭为妻,不过,这孙文莺就是一个被惯坏的大小姐,谈不上本性有多坏,但也算不上好人。
可是,时过境迁。
全旭成了皇帝,自然没有人愿意上门求亲。
现如今的孙文莺已经二十六七岁,放在后世也属于大姑娘了,放在这个时期,孩子都成群了。
三娘跟孙文莺年龄差不多大,但是,三娘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再次见到孙文莺,她还是梳着垂鬓发型,这是已婚与未婚女子最大的区别。从发鬓上来看,孙文莺还是云英未嫁之身。
在全旭看着孙文莺的时候,她也看到了全旭。不过,随即,孙文莺眼睛里就蓄满了水雾。
如果不是当年的任性,现在只怕做皇后的就是自己了吧?
然而,一切都是过去式,现在也无法挽回了。
“姑姑……”
就在孙文莺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拉着另外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朝着孙文莺喊道:“姑姑,我们该下车了!”
孙文莺急忙下车。
三娘走到全旭身边:“要不要我给……”
“打住……”
全旭知道三娘想说什么,不过,这事就算了,毕竟,女人多了伤身。
海伦娜倒没有多说什么,坐着火车一路南下。
海伦娜十多年前,曾跟着全旭沿着这条路从北京的抵达大名府。
在十多年前,这里并不比欧洲好,甚至说,更差一点,百姓都像乞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屋,荒芜的田地。
现在好了,田地一片翠绿,铁道两边不时的经过一个个镇子,这些镇子虽然不像全家山庄那么繁华,至少呈现了一片发达的迹象。
“变化真大!”
海伦娜感慨道:“你们大明人真的很神奇,你们总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实在难以想象,在这十年前,这一片荒芜,现在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全旭有些得意的道:“这就是我们大明人的优势,我们大明人全世界最勤劳的人,给他们一把锄头,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上,我们都可以种出粮食。给我们工具,我们可以在两千多年前建造万里长城,一千多年前可以挖长达两千公里的大运河,给我们兵刃,我们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当然,我们在文化方面……”
不等全旭说完,海伦娜露出了微笑:“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威尼斯城镇都能和大明的城镇一样安静富足。”
“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到真的很难!”
全旭淡淡的道:“关键是教育,哪怕是十年前二十年前,大明仍旧有几十万人能读书写字,现在这个数字翻了百倍不止!”
全旭这一点倒没有夸张,如果连上了小学会读几本书,能写字就算读书人的话,大明现在有至少四五千万读书人。这个数字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要多。
说到读书这个环节,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与朱氏大明非常像,这是贵族的权力,像海伦娜这样可以说汉语,写汉字的人,整个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挑不出来十个人,如果把写汉字除去,估计也就几十个人会说汉语。
当然,即使是能读书写罗马文也就是意大利文的人,在威尼斯城邦共和国也不是太多,差不多相当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与朱氏大明时期差不多。
“这一点,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没有办法与大明相比!”
全旭指着周围道:“自从春秋百家争鸣时期,我们华夏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你们欧洲还在使用青铜武器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钢铁时代,你们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大汉已经名扬世界,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长安就是世界之都,人口超过百万,无论是军事、教育,还是工业,农业,我们都在你们前列,即使你们想追,也需要用一代人或者两代人弥补欧洲之间与大明之间的差距!”
海伦娜表情变得坚定起来的道:“对于威尼斯城邦共和国说也是一样,我们也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付出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是下一代人,来争取威尼斯发展的机会。”
“你应该知道,十多年前,我在大名府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庞大的土地,也没有繁荣的工厂,我的收入也非常有限,但是在那个时候,我就办了金梯书院!”
金梯书院是大明目前为止,唯一的府里的高等学府,而且是小学部、中学部、大学部并存的一座综合性大学。
如果说,全家山庄是大明目前经济发达的商业小镇,而全家庄镇则成为了一座教育之都,旅游城市。
现在的全家庄镇已经扩充了将近十倍,比大名府城大了六七倍不止,毫不客气的说,这是天下第一镇也不奇怪。
一座庞大的大学城,带动了全家庄镇三十余万人,已经超过了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人口。
“我们就是缺少这种远见,才尝到了今天苦果!”
海伦娜苦笑道:“十多年前,我们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每年的财政收入超过二百万金币,我们其实并不缺钱,只是没有把钱用在教育方面,城邦里的农场主把孩子放在农场里帮忙,也不愿意让他们去上学,商人把孩子从小培养他们经商,也不愿意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学习……”
这就是思想的惯性,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是世界是第一个以资产阶级民主制成立的国家,发展了八九百年没有被周围吞并,足以显示了他们过人之处。
海伦娜决定继续抄大明的作业,在回到威尼斯之后,立即启动强制性义务教育,完全复制大明的义务教育制度。
同时,也抄袭大明的军制。
大明的文化体系。
推行义务教育听上去很困难,实际上也没多难,关键还是体量,在一个人口十几亿的国家推行义务教育难如登天,在一个人口还不到百万的国家推行义务教育就简单多了,难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