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明的强大海军被分散在大明本土、南美、印度、奥斯曼帝国和西欧,可是当荷兰人挑起这场战争的时候,全旭直接下达总参谋部,针对东印度进行毁灭性打击,彻底铲除欧罗巴人在东印度的势力。
刚刚依旧出击还没有两年的大明中南都督府,立即动员组织南下军团,南下军团是以黎、彝、壮、侗、土、苗等诸族青壮组成的军队,他们穷了几千年,做梦都渴望可以获得一个肥沃的土地生存。
在全旭的支持下,他们越过凉山一路向南,往缅甸、暹罗、真腊、高棉等地区歼徙,没错,是歼灭敌人,然后迁徙。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开拓疆域的机会。
别看南下军队的装备并不好,可以说非常落后,这只是相对的,与荷兰殖民军相比,他们的装备并不算太差。他们是中南各民族的噩梦。
南下军团那所向无敌的重步兵军团手持火枪、大炮在前,大批武装移民手持刀斧弓弩跟在后面,南下军团每打下一地,就由武装移民将该地的平民全部驱逐甚至屠戮。
正如真腊一位官员所说:“这些野蛮人像蝗虫一样扫过我们的土地,在被他们扫过的地方,不管是平民还是牲口,很少有活下来的!”
这些国家也曾跑到北京去哭诉,但是很显然,百夷共和国的扩张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允许的,他们的哭诉屁用都没有。好不容易清理完了中南半岛,他们还有些不习惯这种平静的日子,经常各镇时而不时来一场友谊赛。
现在好了,他们又有用武之地,赶紧拿起久违的枪炮,背着砍刀、长枪、披上铠甲,在大明皇家海军战舰的运输下,像蝗虫一样扑向马六甲,扑向东印度的荷兰人据点,扑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巴达维亚。
很显然,荷兰人作大死的举动已经将大明海军彻底给激怒了,他们要将荷兰人的势力连根拔起!
仅仅马六甲海域,就集结了大明超过两千艘的战舰,上万艘民间运输船,帆影重叠,遮天蔽日……
这一切,海伦娜都看在眼里,她心中苦涩无比。
这种开疆拓土的场面威尼斯城邦在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中不知道上演过多少次,但是现在,这些辉煌正像夕阳一样渐渐消失,留给威尼斯的,是一个极为黑暗的未来。
古老的威尼斯,传承了古罗马的荣光的伟大祖国,您能熬过这无边黑夜,迎来日出那耀眼的瞬间吗?
大明主要的精力是对付海上马夫的荷兰人,英国人和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势力,一点点被清理干净,海伦娜对大明直接出兵支援不抱什么希望了,只希望能多买一些炮弹。
全旭看着海伦娜哭得眼睛红肿的样子都有点心疼,默然片刻:“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办法?”
“威尼斯城邦毕竟是最早跟大明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现在你们被围攻,如果我们袖手旁观,估计以后也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跟我们建交了。”
全旭淡淡的道:“现在需要你去说明政务院的代表们,一旦他们同意出兵,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危机就会迎刃而解!”
海伦娜微微一愣:“我去说服他们?”
“没错!”
其实,全旭真正的想法是让威尼斯改制,把共和制改成王国制,由海伦娜担任女王,将来把王位传给凯瑟琳,也就是全景柔,大明的尼罗河公主。
大明没有理由给远在万里之外的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打一场战争,但是大明有足够的理由为大明的尼罗河公主打仗。
全旭从景山温泉宫离开,并没有从玄武门直接返回北京城,而是经广宁门进入北京城,自从全旭进入北京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四年多的时间内,北京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伦娜来过好几次,每次都会为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所震惊。不过以前她都是以游客的身份进入这座城市,现在却是以威尼斯使者的身份,身份不一样,心情自然不一样了。
面对那巍峨壮现的城墙和宫宇,她心中忐忑不安,要不是全旭就在身边,恐怕她还得花更长时间才能鼓起足够的勇气进入北京。
四年多了,北京城的街道更宽,大多数街道都拓宽变成了水泥路,整洁美观。很多飞桅画栋木质建筑被拆掉了,变成了用钢筋水泥和红砖砌起来、外贴瓷砖的楼房,一幢就是一座要塞。
排污管道和自来水管道已经覆盖了大多数街区,尤其是自来水管道,那可是从密云那边一路铺过来的,以前对于北京人来说密云那边甘甜纯净的水是很奢侈的东西,现在它已经成为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非常方便。
不过在很多显眼的地方都钉着牌子,上面用红漆写着“节约用水”,提醒市民要节约。几乎每一个街区都办了工厂,有纺织的,有制衣的,有做家具的,有做粮食加工的,品种齐全得很。
酿酒厂数量激增,这也间接的证明北京缺粮的历史已经彻底过去了,这得益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铁路,从天津卫到北京,从山海卫到北京的铁路已经修通,运输方便,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其次是大量磷肥和粪肥使得粮食产量激增,北京周边地区输送的粮食便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了,剩下的缺口则优先从辽东购买,鼓励更多的人移民过去开拓辽东嘛。
现在粮食的价钱低到让人难以置信,而且还在一路下跌,供过于求了嘛,没办法,朝中一些官员甚至开始担心粮食价格这么低会不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幸福的烦恼!
海伦娜体会不到!
第八七三章 培养女儿做女王
北京城的变化很大,经济发展则以轻工业为主,特别是服装、首饰、木工、手工艺品等等,在后世,意大利的奢侈品风靡全国。在这个时空,恰恰倒过来了,大明的奢侈品卖得最好的地方不是荷兰,不是威尼斯,也不是西班牙。
恰恰是神圣罗马帝国,有人说,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是强大,但是,大明的奢侈品却是神圣罗马帝国。
大明最好的四轮马车,肯定是用拓木制成,人手雕刻着花纹,座椅是弹簧加上等的皮毛,但是运输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四轮马车,却是以轻便的不锈钢制成,光彩夺目,却轻便,灵巧,使用了大量的黄金和银饰,就这么不伦不类的东西。
一辆四轮马车不算骏马,卖上两万两银子还供不应求,这种号称公爵马车的四轮马车,到狂热追捧,这一次神圣罗马帝国就一次性购买了五十五辆公爵马车,而与大明打得头破血流的奥斯曼帝国则是一口气买了五十辆。
神圣罗马帝国有钱,奥斯曼帝国也有钱,或者说他们的贵族是真的有钱,除了公爵马车、大明的高档瓷器也非常值钱,负责采购商品的神圣罗马官员,一口气在大明采购了价值二百万两银子的高档瓷器,价值五百万两银子的丝绸和锦缎。
这些钱都算作了武器费用里面,加上了公爵马车,这一笔采购费用就增加了八百多万两银子,作为大明的商业合作伙伴之一的神圣罗马帝国怎么解释神圣马罗帝国购买的武器价格会这么昂贵,那就不在全旭的考虑范围内,好像神圣马罗马帝国负责采购的官员是个什么王子,人家自己花自家钱,全旭才管不着。
北京地区的大工程还在继续,城区越扩越大,按照现在的趋势,北京城与丰台县已经快要接壤了,这相当于城区向南扩充子三十多里。
相当于北京城的面积扩大了将近十倍,当然,外城可是像金州一样,没有城墙的,原来的城墙倒也没有推掉,除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坚固的水泥建筑房子,水利是重中之重,北京、天津两地大力修水库、打灌井、挖水渠,全力以赴确保农业用水。
最大的工程是密云水库,全旭下令要截断河流在上游修建一个巨大的水库,大到百年一遇的洪水都冲不垮,洪灾的时候可以防洪,旱灾的时候可以开闸放水,这项工程得到百姓的热烈支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忙得热火朝天。
第一期工程已经接近尾声,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准备,估计最多十年,这项伟大的工程便将竣工,投入使用,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大家心气想不高都不行。
再次来到北京城,城市建设的变化倒在其次,关键是京城百姓的精气神,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京城的商业和经济的兴起,工作相对容易找多了,虽然越往内城、紫禁城的地方,房价越贵,生活成本越高。
可是越在城郊区,工作越容易找,生活成本更低,百姓身上的衣服,变得花样多了起来,由于全旭并不限制百姓的穿着,只要有钱,平民百姓也可以穿丝绸。
当然,鼓励百姓消费,也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脸上都是非常红润,罕见菜色。
最让海伦娜难以置信的是,这么大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居然看不到一个乞丐,没错,大明的京城是没有乞丐的,只要手脚齐全,乞讨为生就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