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所谓的改编其实是不存在的,孙传庭明白罗世明只是在演戏,他是门清,不过,在决定响应全旭的时候,孙传庭就不再想与那群蛀虫为伍了,于是,他与公平军的崔成友联系。
  崔成友对于孙传庭的橄榄枝自然是双手赞成,在崔成友秘密抵达西安,与崔成友同行的是全家军第六师独力团一千余人。
  孙传庭在接到崔成友的支持,带着几十个亲兵悍然发难,一举将那帮祸害拿下,扔进了大牢,夺取了西安城的军政大权。他当陕西巡抚那几年赢得了很高的威望,登高一呼,自然是从者如云,西安军民群起响应。
  一万六千余秦军易帜,加上孙传庭临时招募的民壮,秦军迅速扩大到两万余人马,他自称商国陕西议事府,号召士绅、豪强加入到商国之中。
  要知道河套议事府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陕西和宁夏、当然还有山西一部,其实商国的体系那一套,对于普通士绅并不算友好,但是对于大量豪强和庶族地主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在大明的制度中,文臣撑握着军政大权,士绅掌握着地方话语权,至于庶族地主和商贾都是被欺压的对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地主和地方豪强加入,秦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陕西各府纷纷易帜,没有办法,李自成在陕西闹了几年,光知府级别的官员杀了好几轮,根本就没有办法保护好地方,而且这官当得实在太危险。
  关键是京城之中的文臣集团引清军入关,摆明了争夺天下,而全旭也开始争夺天下,他们没有赶上跟皇太极混从龙之功的投机者,只好跟着全旭混了。
  你看看人家孙传庭,跟着全旭严查偷税漏税,结果混上了陕西巡抚,虽然被清算,降职为西安府的知府,结果现在又成了议事府的议长。
  随着时间的推行,全旭体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现在商国那么大的地盘,只有黄龙府、会宁府、辽阳府、北镇府、黑水府、安东府、台湾府、琼州府、吕宋府、南阳府,河套议事府以及现在的陕西议事府。
  可以说,议事府的议长,那就是巡抚级别的高官。
  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
  大明的巡抚上马管军,下马牧民,可以说是封疆大吏,然而,议事府的议长可没有军权。
  可不管怎么说,投机者开始涌向全旭的阵营,于是,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陕西各府,开始悬挂着黑色的旗帜。
  同时,改革也在持续的进行中。
  率先废除地方州、县政府,成立地方议事府,而且地方则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十保为一镇。
  陕西议事府开始宣布商国税法,编户造册,颁发商国百姓身份证,每一镇设立一座小学,每一县设立一座中学,作为陕西府的府治所在地,长安大学也在筹备之中。
  崔成友有些不解:“孙大人,为何陕西一省之地,皆赞同我主之法?”
  “无他,利益使然!”


第七二一章 帝国黄昏
  崔成友百思不得其解,大明对于商人只征收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税,可商国对于商人的征税却非常高,接近百分之十五。
  孙传庭笑道:“吾王废除田亩之税,以易税收取,眼下陕西百姓能有一口粮食果腹就不错了,他们不会卖一粒粮食,也就是说,陕西一省,吾王只怕一两银子的税也收不上来!”
  中国的老百姓不关系政治,他们不在意谁当皇帝,反正在他们眼中,无论是谁做皇帝,也轮不到他们。
  他们只知道,大明的皇帝不仅仅向他们征收正常的夏秋两税,还有沉重的徭役,沉重的杂税,当然也包括了辽饷的摊派。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与全旭相比,崇祯这个皇帝却要差得多了。
  全旭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啊。
  百姓种地,不收税。
  百姓遇到灾荒年月,可以提供贷款,而且只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这样的利息,可以说千年以来,根本就没有这么低的利息。
  他还建学校,让百姓的孩子免费入学,只要孩子将来学成归来,可以当军人,可以当官员,也可以做工,即使是做工,收入那也比地主收入还要高。
  崔成友其实是当局者迷,辽东的移民可以说河南居多,其次就是陕西,再次才能数到山西和山东,那些在辽东混得风声水起的百姓,时常向旧时的乡亲显摆,自己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有多少家产等等……
  这些消息传递的速度虽然慢,但是,整个陕西对于全旭治下的辽东,一点儿也不陌生,甚至他们这些百姓,可以清楚的判断出什么是城管,什么是居委会,什么是内卫,什么是议员,什么是代表。
  用老百姓的话说,作为代表,那就是大明士绅的专利,在辽东,你只要种田种的好,做工做的好,或者说为人处事比较公道,那就可以成为议员或代表。
  在辽东执行的就是集体民主制度,而且是一级选一级,比如说,要想成为甲长,必须获得所在十户人家过半数的支持,想要成为保长,至少要获得所在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支持你,那么镇长则是需要全镇一半以上的人员支持。
  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大明的官府,只负责收税,其他基本上不管事,可是全旭的那些官员,可管的事情就多了,雨水不足,需要带着百姓修缮沟渠,提高粮食产出,改善地理环境。
  另外就是,全旭的每一道政令,可不像大明,政令不出县,而全旭的命令,则是直接通过一级往一级传达,而且报纸可以传达到每一名百姓耳朵中。
  现在几乎所有的陕西百姓,都知道,全旭不向农民收税,农民只有在卖粮食的时候,他们会收所卖粮食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不等,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农民种的粮食,勉强够吃,他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没钱吃饭,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饿死。
  在没有比较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他们只能服从大明的管理,在可以选择的时候,百姓们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
  事实上,陕西易帜并非一帆风顺,至少有十九名县名被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超过一百七十余家士绅被百姓冲击之下,家破人亡。
  全旭知道陕西易帜的消息时,他正准备前往怀来,根据李彦庆的汇报,他发现了多铎,并且用三千余人马,将多铎包围在了怀来城。
  “王上,有心事?”
  袁枢作为商国国防部部长,他看了足足大半天的情报,看得满眼昏花,好不容易躲会闲,就看到全旭拿着一封信,在那里发呆。
  全旭随手将这封信交给了袁枢:“你自己看看吧,陕西易帜了,真是胡闹啊!”
  全旭头疼的是,陕西是一个人口大省,而且是军屯大省,下辖二十四卫,军屯人马共计十二万七千余人,当然这只是一个虚数,从嘉靖时期开始,陕西人口一直外流,这个外流持续到了清初。
  而且流出的人口,超过八成都不愿意返回原籍,仅仅流到襄樊的人口就多达百万之众,当然,在这个时期,全旭也没有办法更好的支持陕西。
  成了他的百姓,他就不可能看着百姓饿死,无论吃孬吃好,总之不能让百姓吃不上饭。
  袁枢笑了笑:“这是好事啊,王上估计是忘了,河套议事府现在开垦了土地多达七十七万八千四百零四万倾,现存粮食多达八千余万石,河套地区共计大大小小一百五十一家酿酒厂,日夜不停地酿酒,仍旧无法消耗这么多粮食,现在陕西一省,共计九十七万六千余万,不到五百万人,养得起!”
  全旭这才仔细看完孙传庭给他的奏折,偌大的一个陕西省,只有不到五百万人了,要知道陕西人口多两三千万人到现在只剩下六分之一。
  这其实不是最关键的,现在陕西已经宣布易帜,那么宁夏呢?
  后世宁夏是一个省级自治区,在大明其实就是一个府,这样的府,大明有一百八十七个,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
  河套议事府与陕西议事府已经实现了接壤,当然,还有一部分被宁夏挡着。
  想到这里,全旭道:“伯应!”
  “臣在!”
  “本王委任你为特使,你去一趟西安,不,把西安的命名改过来,依旧叫长安,你从河套议事府经过,与罗世明汇合,本王会给罗世明下令,让他从第六师抽出两个旅给你,你以第六师的两旅为底子,裁撤秦军老弱病残,成立新编第十五师!”
  袁枢躬身道:“臣下领命!”
  “第十五师的师长,以徐彪担任,徐彪现在是上校,回头本王再晋升他的军衔!”
  全旭想了想道:“你给孙传庭说一下,让他安顿好陕西,过来见我!”
  全旭只所以不下达具体的命令,并不是顾忌孙传庭的想法,而是因为陕西易帜动静这么大,陕西的牛鬼蛇神恐怕也要跳出来了。
  事实上,陕西的易帜,确实是引起了连锁反应。
  特别是汉中府米仓山中,李自成带着心腹部曲在一起商议他们的未来。
  在这个时空,李自成非常惨,他想过闯进中原,大闹河南省,结果在刚刚过商洛的时候,遇到全家军第七师的一个团拉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