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张嫣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他与天启皇帝成亲之后,只生育一个孩子,而且还是死胎,因为得罪客氏和魏忠贤,受了不白之怨。
  全旭淡淡的笑道:“你放心,暂时还没有到那一步!”
  但是,全旭也没有预料到,现如今的商国动员速度和动员能力到底有多快,从四月十七日开始动员,到五月初三,也就是十六天之后,商国动员了一百六十五万百姓,为商军北伐运输物资。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明明比全旭早下了十一天的圣旨,在二十七天后,大明京城之外,第一支外军抵达京城,这支军队是北伐呼声最高的昌平军。
  其次,则是保定军,以及天雄军、满桂麾下的大同军也抵达京城,此时抵达京城的外军多达六万五千余人。
  只是山东新军依然不肯奉旨北上前来参加北伐,兵部一连发出十四道火票,他们不理不睬。此外川军由于路途太过遥远,尚未赶到。崇祯皇帝本来还想再等等,就算山东新军不来,川军来了明军也会战力大增,毕竟川军善战之名早已举世闻名了,值得他再等等。
  但是朝野内外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近七万张嘴呢,一天能吃垮一座大山,长时间呆在京建,吃喝拉撒都要朝廷解决,谁受得了?
  老百姓也颇有意见,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有新军那么好的纪律,像昌平军、保定等地的班军,战斗力差,纪律更差,偷只鸡摸条狗那是家常便饭,老百姓意见很大,朝野内外都一致催促崇祯皇帝赶紧出征。
  别在这里耗着了,至于川军和河洛新军,可以让他们加快速度北上嘛,反正这仗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完的,还怕他们赶不上这一仗?
  崇祯觉得有道理,于是下旨,在五月九日在京城郊外检阅部队,举行祭旗仪式,又从内帑中拿出一大笔钱犒赏三军,誓师出征。
  近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征途,一路旌旗蔽日,刀枪盈野,队列连绵数十里,极为壮观。
  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大为振奋,都说打从土木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么鼎盛的军容了。所到之处,各州县无不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这让北伐大军颇受勉励,崇祯皇帝更是自信满满:“朕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还有亿万百姓全力支持,焉有不克复库伦、痛歼建奴之理!”
  在崇祯宣誓出征之后的第二天,全旭接到了崇祯北上的消息,然而让他大跌眼镜的是,崇祯带着不到七万的北伐军,居然就这样出征建奴了。
  他实在想不到崇祯皇帝脑袋里是浆糊,还是大便,反而不可能是脑子,七万余明军,就算加上他的京营六万余人,也不过十三万人马,这点人马北伐库伦,能成功才是怪事。
  即使建奴没有被西班牙人强化过火器,哪怕他们还是装备粗劣的冷兵器,进攻十三万明军步兵的实力还是有的,可以说,崇祯现在的行为,简直就是千里送人头。
  如果他能平安归来,全旭会把眼睛扣出来。
  现在所有的情报和证据都直接表明,皇太极称帝凝聚人心,引诱崇祯皇帝北伐库伦,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阴谋。
  那些被崇祯视若心腹之臣的大臣们,肯定早已经把崇祯皇帝卖了。
  事实上,正如全旭猜测的那样,没等崇祯率领北伐军抵达怀柔,崇祯皇帝北伐军此行的人马几何,装备如何,何人统军等重要的情报,就送到了皇太极的案头。
  崇祯此举,就是千里送人头!


第七零一章 商国速度
  崇祯皇帝也翻阅了不少资料,吸取了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兵力分散,被努尔哈赤逐个击破的教训,他将京营、昌平军、保定军、大同军、天雄军以及河南班军十三万人马集中在一起,中宫直进,直捣库伦。
  崇祯皇帝深信自己这次一定可以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自己打败了建奴,崇祯皇帝一定可以以知兵皇帝名扬天下。
  他甚至认为全旭曾经有一句话非常正确,从来没有功高盖主之臣,只有无能之君,功大,谁能大过两征漠北卫青?汉武帝随手灭了卫氏军功集团,卫氏除了束手待毙,敢于反抗吗?
  他们不敢?同样手握军权的蓝玉蓝大将军,面对洪武大帝的屠刀,他一样不敢反抗,他一定可以利用自己大败建奴之威,胁迫全旭放弃商军军权,他崇祯也不是薄情寡恩之人,只要全旭愿意交出兵权,他就在京城为全旭盖一座商王府,让他陪着自己喝喝茶,吃遍天下美食……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残酷。明军还没有开出长城,他们的兵力部署、行军路线、粮秣存放地点等至关重要的情报便巨细无遗的摆在皇太极案前了……
  崇祯这次北伐规模是空前,几乎集结了大明大半能战之军的远征,刚开始的时候着实让国人大为振奋,认为国家有望了,那闹腾了几十年,把大明折腾得够呛的建奴可以安息了!
  老百姓犹为高兴,辽饷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身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关宁军被全家军消灭了,辽饷没了用的地方,原本还找不到借口,现在好了,可以打着北伐的旗号,继续征收。
  皇帝御驾新征,誓要踏平库伦,大明的百姓都认为这回建奴就算不被灭族,至少也要被打得老实几十年,这辽饷,大概不用交了吧?他们也好喘一口气了。
  然而,大军出征后他们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十万大军,几十万民夫一动,被服、粮秣、军饷……都是天文数字,各级官吏趁机大肆搜刮,朝廷下旨加半两银的赋,他们能加到五两去,整个北直隶被狠狠的搜刮了一轮,尤其是京津一带,不知道多少人被逼得家破人亡。
  没有办法,明末的官吏别的本事没有,搜刮民脂民膏和把事情搞砸的本事却无人能及。层层搜刮,层层漂没之下,京津一带固然被刮得天高三尺,可是送到前线来的军资却远远不够,而随军的文臣以及一些将领再利用职权之便贪墨一些,能发到将士们手里的就更少了,弄得大家都是怨声载道。
  特别是离开长城继续往北,明军的士气却越来越低落了。卢象升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忧心忡忡,在他看来高起潜直取库伦之策实在太冒险了,北京到库伦,足有两千多里之遥,补给线拉得这么长,万一清军迂回侧击,明军如何遮护得过来?
  卢象升多次求见崇祯,想将心中的隐忧和盘托出,但崇祯都拒绝不见,他又写了好几份奏折,力劝崇祯停止前进,先稳住后方粮道再说,但都石沉大海,鬼知道崇祯有没有看!
  事实上,他写的信崇祯都看了,但是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崇祯一直在等,等卢象升想通了,主动向他认错,只要卢象升肯认错,他就让卢象升顶替高起潜,统率三军攻打库伦。
  其实崇祯何尝不知道,卢象升打仗的本事,一百个高起潜都比不上,这一点,崇祯还是知道的,如果不是因为全旭跟他产生了裂痕,如果不是满朝皆称他是全旭的傀儡,他连卢象升都不想用,只想用全旭为帅,统领三军。
  然而卢象升却没有半点反思的意思,还不停的念叨着陛下你错了,你上了建奴的当,人家在耍你!
  在崇祯的心中,卢象升就是在嘲讽崇祯是一个傻瓜,被人家耍得团团转都还不知道。
  朕是绝对不会有错的,崇祯皇帝在恼怒之下,他索性就不理卢象升了,等他什么时候想通了再说!
  在崇祯的坚持之下,明军不顾一切,继续前进。
  当然,全旭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简直就是苦笑不得。
  战争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偏偏崇祯还像一个置气的小孩子,耍脾气,闹情绪……
  事实上,比起明朝的文臣腐朽,明朝的军队体系也是腐朽的,大部分卫所的军官都是世袭的,老子是千户,儿子也是千户,老子是百户,儿子也是百户。
  只有在边军中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升迁,比如说毛文龙的起点是百户官,但是,在边军中,想要升官,需要花钱。
  几乎是光明正大的明码标价,升把总多少钱,升千总多少钱,升游击将军多少钱,至于能不能领兵打仗,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个军职,那一点儿也不重要。
  为什么明军在面对建奴的时候,胜少败多,因为堕落的不仅仅是文官,还有武将,当然二三百万明军,庞大的基数,就算再不济,也有几个可用之材。
  高起潜在担任三军主帅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卖官,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高起潜一仗没打,却一口气提拔了十八个参将,四个总兵官,就连侯恂最宠信的左良玉,也从昌平总兵官退为副总兵,总兵官换成了一个叫马德胜的人。
  这个马德胜非常擅长溜须拍马,一路上把高起潜拍得非常舒服。
  “世人皆说建奴如何悍勇,在马某看来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高公公又算无遗策,区区建奴,怎敢捋虎须!”
  高起潜对这些马德胜的马屁颇为受用,哈哈大笑,说:“你们说,皇太极现在在干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