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东江军现在有一正一副两个总兵,八个参将,包括三十余名千总,一百多名把总,就算全部收编东江军,那些军官全部退役,累计花费差不多八十万两银子,对于全旭而言,这只是一笔小钱。
  不过,肯定是有些人是不愿意退出现役的,比如说毛承禄、陈光福、苏有功、耿仲明等人。
  收编东江军的谈判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下完成,孔有德提出退出军队,他在朝鲜发现了一个铁矿,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开发,差不多一千余名东江军将士还有四千余名朝鲜人负责开矿,每年可以获得十余万两银子的收益。
  在退出东江军后,孔有德成立东江联合钢铁公司,他以东江军的大小军头,包括自己本人,李九成等人以退役为条件,从全家军获得了十七万两银子的安家费,随后以铁矿作为抵押,向全记银行贷款三十万两银子。
  东江联合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全记以三十万两银子占股百分之三十,东江军将领占股百分之五十,东江军将士占股百分之十五,还有百分之五的股份免费的形式送给了毛承禄。
  说实话,作为三顺王的尚可喜、耿仲明,在这个时空,他们根本就没有来得及造反,历史上他们造了大明的反,也是因为走头无路再转投皇太极,特别是毛承禄,这货就是一个彻底的倒霉蛋,背锅侠而已。
  尚可喜、耿仲明、毛承禄、苏有功、陈光福等将领,以校官的身份,进入了辽东军事学院高级班进行脱产学习,而东江军五万四千余人马,经过裁撤老弱、伤残、缩编成三个旅,两万七千余人,部队番号分别是全家军第五十八旅、第五十九旅,以及第六十旅,与全家军第五师,成立全家军新编十八师,以全家军乔孟恩担任少将师长。
  第十八师,调往吕宋,准备在吕宋整训三个月,作为南下棉兰老岛的主力师,与此同时,关宁军士兵和其家属,也大都分批迁徙至吕宋、台湾、琼州府,分散安置。
  辽西的人口锐减一百三十余万人,这些人留下的空缺,则让辽东百姓以及关内新移民填充,这个名目被全旭称为“腾笼换鸟”。
  在崇祯八年十二月上旬,全旭准备离开了北京城的武威侯府返回辽东。
  崇祯打着探望八妹的旗号,前来武威侯府。
  临行时的时候,居然带着太子和坤兴公主。
  崇祯皇帝比两个月前更加憔悴了,人也瘦得几乎脱了形。在支开了朱微媞和周皇后之后,崇祯望着全旭道:“朕这段时间一直在反思,这个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那么陛下想清楚了吗?”
  “没有!”
  崇祯非常光棍:“这满朝文武,朕治不住他们!”
  全旭坐下来笑道:“陛下,可还记得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自然记得,战国时期,列国征战,血流漂杵!”
  “没错!”
  全旭接着道:“周天子拥有西六师,东六师,共十二师,天子直系军队为十二个师,然而当时,大诸侯最多可以保留两师,而小诸侯只能保留一个师,在这种情况下,诸侯并没有挑衅周天子的本钱,列国也能保持着基本上的和平,国家也可以保证稳定,可在周昭王时期,楚国楚国的不断强大,开始蚕食江汉地区的诸姬封国,威胁周王朝南方地区安全,于是周昭王时期三次兴兵讨伐楚国,但是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第三次还死在汉江上。在周昭王死后,周朝失去了西六师,全国开始失控了。”
  崇祯隐隐有些明白:“你是说,在建奴造反,朝廷胜少败多,朕就对天下失去了控制?”
  “其实并不是,局势失控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陛下,这个根子埋在了英宗皇帝身上,当年土木堡之败,朝廷二十万大军尽没,那个时候,其实已经失控了!”
  全旭淡淡的道:“二十万精锐大军,又有靖难元勋之一的英国公张辅,也先区区三万人马,能打赢大明二十万精锐吗?”
  崇祯正准备辩解,全旭打断了崇祯的话道:“陛下想说准备不充分……或者组织不当,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大明那土木堡之前,文臣还有声音,还能光明正大的议事,在对朝廷政策有自己的发言权,但是,在那个事件之后,文臣开始凌驾皇权之上,大明已经埋下了现在的因果!”
  崇祯盯着全旭:“朕信任你,可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陛下真正信任臣吗?”
  全旭淡淡的笑道:“你还是真正信任的是文臣,信任他们,你知道建奴是怎么起来的?你怎么关宁军是怎么起家的吗?你知道晋商通敌卖国,文臣在里面充当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你知道关宁军为什么通敌卖国吗?”
  凭心而论,祖大寿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像后面他一样,他一个只属于边关男儿的千古名将英雄梦。纵横辽东数十年之久的李家铁骑在清军的攻击之下覆没,关宁军收拾李家铁骑的余烬,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之下崛起,祖大寿逐渐高升,成为关宁军的四大名将之一。
  然而问题是,那些文臣在干什么?
  一次次出卖了明军,其中也包括了关宁军,祖大寿真正的脱变是在历史上的大凌河之战之后,他发现自己就是一颗可怜的棋子,于是他开始脱落了。
  因为发现,他只有堕落了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他不再敢离开关宁军的老巢宁远城。
  全旭给崇祯敞开心扉,告诉很多崇祯之前并不知道,或者说他不相信的事情,大明错就错在无底线的透支政府的信用。
  在大明随便问一个百姓,他们不相信当官的是好东西,对官员阶级彻底失去了信任,对于朝廷失去了信任。
  崇祯犯了多少个错误,全旭一直没给他说,说了,就怕崇祯恼羞成怒,现在全旭也不担心了,他的隐匿也没有意义。
  现在大明所有的官员都知道全旭开始图谋大明的天下,不少文官或者是科举不得志的人,涌向辽东。
  虽然全旭不用科举取士,他在辽东以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基础教育,大学毕业了以后,才能成为预备官员。
  读书人一看,好嘛,这简直就是府试、乡试、会试的翻版嘛。
  至于考试的内容,大明以理学八股文取士,全旭以科学、格物、取士,会写文章只是一部分成绩,想要从中学考上大学,必须学会数学、物理、生物、社会学、格物学、几何,这种知识既庞又杂,对于读书人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事。
  反而更加公平一些,几篇文章取士,其实这种读书,更加枯燥,也让人想要崩溃,理学盛行几百年了,能出的题目都已经出现了,只要能考上举人,那么水平相差几乎非常相近,科举考试有一定的运气成份。
  这不像理科,答案是一就是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文章的好坏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等全旭与崇祯聊了两个多时辰,中间换了三壶茶,最后,崇祯皇帝掏出一份圣旨,只见这份圣旨上,既有崇祯的玉玺,也有内阁首辅温体仁的签押、也有兵部、礼部尚书的联名,这说明这是一道正式的圣旨。
  圣旨的意思是,加封全旭大明渤海国王,安东都护府大督护,开府仪同三司,世袭罔替等等。
  崇祯此时也知道,他既治不住满朝文武,也治不住全旭,朱慈烺将来想要坐稳江山,必须获得全旭的支持。
  打压全旭,现在成了一个笑话,对于全旭只能笼络。
  如果太子可以得学到全旭治理地方、行军打仗的本事,那么他有机会夺回大权。
  临行的时候,周皇后这才知道崇祯把太子送给了全旭。
  周皇后有些不舍,可是她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崇祯这个皇帝已经坐在火山口上,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好在是,全旭把关宁军收拾了,大明可以不收辽饷,崇祯还有可以卧薪尝胆的机会。
  周皇后对眼圈发红的太子道:“你就跟在渤海王身边好好学习,一定要听他的话,认真学,这对你将来有好处,知道吗?”
  朱慈烺眼泪都要下来了:“母后,儿臣舍不得你……”
  周皇后怜爱的抚摸着他的头,说:“母后将来有时间了会来看你的,好不好?”
  小孩子容易骗,朱慈烺用力点了一下头。
  他虽然舍不得母后,但也知道,身上的责任。
  全旭封为渤海王的时候,全旭撇撇嘴道:“陛下,这个王,臣不喜欢,能不能换个封号?”
  崇祯盯全旭:“你想要什么封号?辽王?”
  “不不不,渤海太小,辽王也太小!”
  全旭道:“封国号为商吧!”
  崇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计较,他已经破格给全旭封王了,又是送太子,这既是人质,就是为了卧薪尝胆。
  “准了!”
  崇祯九年元月十六日,全旭正式成为商国王。辽东政务院改为商国政务院,全家军则更名为商军,全家军总参谋部,更名为商国总参谋部。
  全记银行,更名为商国银行。
  朱微媞为商国王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