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以忍?
好了,现在的宁夏军就成了第六旅的发泄对象。
华阳社唯有没有弄清楚的是,公平军其实就是全家军,在建奴岳托没有遇到全家军的时候,全家军一样是没有经过血战,没有见过真正的战场。
但是,长期的训练,让他们神经已经变得像钢筋一样粗大,让他们的身体像牛一样强壮。
“跑啊!”
宁夏军没有等到公平军的步兵上前,他们已经崩溃了,士兵们朝着长城方向一路狂奔,那速度,愣是让以跑步见长的公平军望尘莫及。
要说宁夏军不能打,估计没有人相信,要说他们不能跑,罗世明可以吐他一脸屎,娘的,比铁脚板的全家军速度还要快。
这场战斗直到天黑这才彻底结束,公平军取得了绝对的大胜,炮兵击毁五门红夷大炮,两门重型(两千五百斤)佛郎机子母炮,缴获碗口铳、虎蹲炮近六十门,火铳五百余支,俘虏将近一千人,斩首七百余人。
而公平军的伤亡不足百人,这一战,公平军,也就是全家军第六旅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门红。
洪承畴在烽火屯开始休整,驻扎了下来,贺虎臣统计部队,损失小三千人,当然,这三千人不是全死了,也不是全被俘虏了,而是有很多一部分人趁机脱下军装,逃走了。
洪承畴望着贺虎臣道:“贺总兵,你也看到了,这股子贼军似乎不一般,本督准备调兵过来,你以为如何?”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贺虎臣躬身道:“愿从洪总督吩咐!”
“那些贼寇扔有后方,迟早必成祸害,不如让他们尽最后一点余力!”
洪承畴一般情况下笑眯眯的,风度翩翩,可是他却是一个超级狠人,居然用投降的流寇充当炮灰,前来消耗公平的炮弹和铳子。
利用公平军杀掉这些流寇,既可以省下来养活他们的粮食,也可以刷刷政绩,简直是一石三鸟。
洪承畴的命令,贺虎臣自然没有意见,因为他发现这股子悍匪不好惹,弄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洪承畴采取这个办法,也是在糊弄华阳社。
狗一般的人,居然指使自己一个堂堂封疆大吏。
到了五天之后,也是四月二十七日,投降的流寇被洪承畴组织起来,给他们发一把破刀,或者长枪,驱赶着他们向怀远镇城进攻。
古代攻城,除非是有内应,否则进攻的一方是很少把城门作为主攻方向,因为防守一方都把城门作为重点防御的对象,那里火力最密集,而且往往还会用石条和沙袋将整个城门甬道塞死,就算撞倒了城门也没法通行。
如果防守方闲得蛋疼,在甬道再加装一道暗闸,在恰当的时机突然放下,攻城进里的敌军马上就成了瓮中之鳖,只有被虐杀的份。
如果进攻一方将城门作为突破口不顾一切的猛攻,要么是拿城墙实在没办法了,要么就是已经找到了破绽。
这些流寇则属于第三者,借刀杀人。
洪承畴借着公平军的手,开始杀戮流寇,只要这些人都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再造反了,他的这个三边总督就可以做得不动如山。
最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由于人多,别说火炮,就算是火铳也无法组上流寇为主的讨贼军进攻。
带带一个上午,五千余人送到了这个血肉磨坊里。
看着这些青壮被杀死在城墙下,罗世明愤愤的道:“明军将领是白痴吗?攻不下来还要攻?”
“他不是白痴,相反聪明着呢!”
陈应苦笑道:“洪承畴只是想借刀杀人,咱们承担杀人的恶名,他却可以稳定后方!”
“姓洪的真是太狠了!”
罗世明感叹道:“都说读书人心眼多,特别是坏心眼,这个洪承畴,心眼也太坏了,好处都让他占光了!”
“不一定!”
陈应笑了笑:“我们或许可以让他鸡不成蚀把米!”
第三七四章 物竟天择强者为尊
怀远镇虽然有高炉可以炼钢,也有平炉可以把钢铁进行进加工,打造成兵刃,或者刀枪,却没有火药工厂,无法生产火药。
面对这些流寇俘虏的人海攻势,公平军的火药肯定会被耗尽的那一天,一旦失去了犀利的火炮和火铳,公平军就会弹尽粮绝,最终成为洪承畴手中的蚂蚱。
他要用这些饿得皮包骨头的流寇来消耗公平军的火药和子弹,陈应决定玩一种玩法。
翌日的进攻在太阳升起之后,同样开始,那些流寇拿着简陋的武器,在宁夏军的驱赶下,开始向怀远镇城外面的营垒发起进攻。
这是例行式的公事,洪承畴就是把这些投降他的流寇,借着公平军的刀子,把他们杀光,同时,既可以削弱公平军的战斗力,同时也可以把流寇这个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这样的战斗,非常轻松,洪承畴也感觉非常惬意。
当然,他连观看的心情都没有,而是观看着公平垦荒的田地。
“贺总兵,你有没有发现这里的土地特别肥沃?”洪承畴看着无边无际的田地,长势非常喜人,甚至比宁夏、延州的田地长势要好得太多了。
当然,这些田地,将来都是他的,这里所有的收益,也都是他的。
“发现了,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洪承畴弯腰,从地里抓了一把土壤,他认真的分辨着,有草木灰、骨粉,牛粪、马粪?
“咦,公平军怎么有这么多牲口?”
事实上,也不是公平军拥有的牲口多,由于他们没有机会获得化肥,要想保证收成,只能采取土办法,用骨头(含有磷),一旦把骨头砸碎,放在土壤里,庄稼就可以比普通田地庄稼长得好。
百姓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是却知道骨头,无论是人骨头,还是动物的骨头,种田很有用,当然,还知道粪便是一件非常宝贵的肥料。
在与林丹汗结盟之后,双方大开互市,公平军除了向林丹汗以及麾下的部落购买驽马、战马、牛、羊、骆驼之外,还利用煤球和煤球炉向蒙古人换了大量的马粪。
对于蒙古人而言,马粪就是他们的燃料,如果不储存足够的马粪,冬天他们也会被冻死,当然,马粪的燃烧值太低,想要满足一家五口人做饭和取暖,一天至少要烧一大车。
但是,煤球最多五块就足够了,而且相对而言,煤球干净,卫生,没有异味,不像马粪,臭烘烘的,恶心死人。
当然,还是蒙古人吃过的羊骨头、牛骨头等等,这些东西,在蒙古人眼中,本来就是废物,却可以向公平军换来煤球,特别是骨头,交换比率非常喜人,一斤换一斤,不像牛粪、马粪,通常都是一车才换五块。
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用上了煤球炉,想带着走也非常方便,关键是烧的煤球少,储存几百上千块,两三辆大车装着,就足够烧一个冬天,太划算了。
然而,公平军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马粪、牛粪,还有各种骨头,他们把骨头砸得碎片,放在石磨里磨成粉,在下雨的时候,将骨粉撒入田地里。
尽管没有化肥,可是公平军开垦的荒地,依旧比其他地方的良田的庄稼长势还要好。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过来:“禀告洪大人,那些流寇败了!”
“这么快?”
“让马科再派三千人上去!”
洪承畴望着贺虎臣轻笑道:“就是说嘛,那些贼寇活着就是浪费粮食,才多大功夫,三千人连半个上午都没有坚持下来!”
关键是,洪承畴与贺虎臣都没有听到炮声和枪声,他们甚至不值得公平军开枪。
怀远镇城上,罗世明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事实上,公平军压根就没有开枪,或者开炮,他们把做好的窝窝头,菜团子,朝着这些流寇阵中扔去,这些流寇们马上停止冲锋,任凭后面的宁夏军如何驱赶,他们都是蹲下来,捡起地上的窝窝头或菜团子。
这种菜团子几乎没有粮食,就是用苜蓿草与其他野菜一起用水煮熟,然后放在面汤里涮一下,用手捏成团团。
面汤作用,其实就是为了可以粘合菜叶,不至于散掉。
尽管如此,可是在被得洪承畴刻意饿得双眼发绿的流寇降军士兵们看来,这简直就是救命的口粮。
大约三百颗窝窝头和菜团子,就让三千余名流寇俘虏直接崩溃了,当然他们没有跑,而是转而投降了公平军。
公平军将士引导着这些流寇俘虏,从南边的阵营穿过后营,抵达怀远镇北面的空地上,这些手无寸铁的流寇们,公平军也不担心他们想要搞事情。
反正公平军骆驼骑兵们,一个冲锋就可以轻松解决他们。
这个时候第二批进攻的流寇也冲上来了,为首的是一名非常骨架粗壮的妇女,她扛着一柄铡刀作为兵器,看着莫约三四十岁的样子,身高不弱于男人,她朝着罗世明扯着嗓子喊道:“公平王,在下延州樊赛花,给我三百石粮食,俺们的命就是你的了!”
或许感觉三百石粮食有些多,樊赛花有些心虚:“一百石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