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相公……”
“怎么了?”
“我……”
“干什么?别吞吞吐吐?”
全旭更加狐疑的望着三娘道:“咱们有事说事,别藏着掖着!”
三娘的眼睛慢慢红了,她更加不安。
全旭有些急了:“三娘,你说不说?”
“我不说了!”
三娘急忙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全旭伸手拉住三娘的手:“别走,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
三娘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来。
全旭的直男癌犯了,他的脸色冷了下来:“不说就算了!”
三娘看出全旭在生气,她有些急了:“相公,我……我说,我说,你别生气!”
“说吧!”
“我……我弟弟四喜,你能不能……也……也……分给他一套房子!”
三娘说完这话,脑袋垂到自己的双膝之间,不敢正视全旭的目光。
“就这……”
“嗯!”
“当然可以!”全旭笑了笑:“放心,我给他一套面积最大的!”
全旭有些不理解三娘为啥不好意思说,姐姐帮助弟弟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当然,全旭并不了解明代的女人。
她们的思维方式与后世那些扶弟魔完全不一样,在这个年代,“嫁出去的女儿就等于泼出去的水!”
只要成亲以后,就要与丈夫同进共退。
就像一些需要联姻的家族,明明知道丈夫在对付娘家,她们只能求饶,却不能直接通风报信。
求饶可以,通风报信却等于背叛。
三娘看着全旭毫不在意的样子,终于松了口气。
活动板房其实还有很多缺点,然而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方便。
从早上天刚刚亮开始,这些灾民,不他们已经是全旭的佃户了,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根本就不管,连吃饭喝水的功夫都是跑着去。
毕竟,这涉及了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到了中午时分,短短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的时间,众人已经将前左右跨院搭起了足足六十四套房子,这些活动板房才用掉小半。
那些密密麻麻的棚户区被随即拆掉,不平整的地面也被填平。
随着前院的房子建好,众人却没有立即入住。
而是等待着全旭分发。
按照全旭的要求,每户门头上被袁世卿写上001,002。
罗世明就是001,那么对面的同样一套九二点九八平方的房子则是002,也就是成了袁世卿的房子。
当全旭将钥匙递给袁世卿的时候,袁世卿也激动的哆嗦着手,缓缓接过钥匙,作为一个读过几本书的人,袁世卿多少有点矜持,读书人的矜持。
其实,袁世卿这个所谓的读书人,连秀才功名都没有,只能勉强算作生员。
“宗第,跪下!”
袁世卿的眼睛微微通红,朝着全旭鞠躬。
袁宗第则朝着全旭连续磕了三个响头。
接着,就是003。
全旭将房子分发给郭富贵,他是一个木匠,有两子一女,带着媳妇,全家五口人。
郭富贵接过钥匙,表情非常夸张,他嚎嚎大哭,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向全旭磕头。
接着就是杜亮,随着六十套房子分完,全部的三口以上的佃户就完全安置了。
这个时候,男人和女人一起干活,孩子们则承担着搬家的工作。
整个大院充满了欢声笑语。
望着佃户们开心的笑容,房子一座一座拔地而起。
全旭的心情非常不错,他非常有成就感。
下午的搭建速度更快了,主要是搭建的只是六十平方的小户型,工作量与大户型不能同日而语。
就在众人忙着搭建房子的时候,官道上远远的走来一行人。
卢象升卢大知府骑着一匹白马,身边带着十几名扈从。
明朝的知府与宋州知州不一样,明朝的知府没有军权,不过卢象升却掌握着司牢司,这职位就相当于后世的地方法院和监狱的职能,当然这个时候,看管监狱的可不是武警,而是直属知府衙门的牢城巡防。
按照府路州的规模不等,设立狱卒从三五百人到一百人不等。
狱卒也算是准军事化组织,不仅仅要承担衙役无法缉拿的凶犯,悍匪,还要保护监狱的安全。
这些狱卒身穿着明军制式的胖袄,提着雁翎刀或长枪,跟着卢象升来到金堤。
当距离金堤全氏大院还有五百多步的时候,杨陆凯的目光变得呆滞起来。
“卢大……大人!”
卢象升顺着杨陆凯手指的方向望着,只见全氏大院建立一座座白色的平底房屋,这一幢幢房屋,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壮观。
“这……这怎么可能?”
杨陆凯三天之前刚刚来到这里,他还给全旭送了粮长的告身与地契,可以肯定三天之前,除了一道围墙,全氏大院只有九间房屋,以及数十座矮小的木屋和地窝子,看上去无比寒酸。
在卢象升看来,全旭应该还有存货,他并没有说实话。
眼下灾民如潮,分散在大名府城外的灾民聚集点至少上百处,如果全旭想要照顾人手,他手中拿着粮食,别说上千人,上万人都愿意给他干活。
如果真有数千上万人,盖起这么几十幢房子并不奇怪。
卢象升仿佛明白了过来:“没什么不可能的,只要有钱!”
第二十三章 关上门不许走掉一个
当卢象升骑着白马,带着扈从,向全旭的大院前进的时候。距离老远,就被一名眼尖的军大衣发现,急忙向罗世明汇报,接着,罗世明向全旭汇报。
此时的全旭,正在主屋里,与三娘准备吃麻辣火锅。
在冰天雪地中,唯有麻辣火锅,才是真正的美味。
全旭从后世带过来的食材非常丰富,有新鲜的生菜、香菜、油麦菜、莲藕、娃娃菜,当然还有牛肉卷、羊肉卷、大虾,和生蚝、扇贝之类的食物。
“什么?”
全旭一脸震惊的望着罗世明:“卢大人来了?”
“是,现在马上要到门口了!”
“三娘,快,把这些青菜端下去,白菜和萝卜留下,只留下肉!”
全旭非常清楚,在大明朝的冬天,能买到肉食不奇怪,奇怪的反而是这些新鲜的蔬菜,全旭也懒得去编谎言欺骗卢象升,直接藏起来反而是好事。
三娘和丫丫急忙收起准备好的蔬菜,全旭则朝着大门口走去。
只是,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是想藏就可以藏住的。
比如,此时的佃户们正在按照全旭的要求,组装一幢非常庞大的活动板房。
这其实就是工地上,用来充当食堂活动板房,毕竟工地的民工很多,面积小了不行,这幢活动板房的占地面积,至少有五六百平,拥有两层楼那么高,以U型钢材做支架,以整块整块的泡沫板拼装而成。
卢象升到来的时候,这幢活动板房的U型钢支撑架已经搭了起来,形成了两层楼的房屋框架结构。
虽然没有现代吊车和起重机,却也没有难住这个时代的聪明工匠们,他们用十几米长的树杆做为支撑架,搭起了两座人力吊塔车。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古代人在守城的时候,用来防守的拍杆。
外形大致像一只巨大的称,称杆则充当活动的吊臂,称重的部分,其实就是配重物。在守城的时候,只要发现敌人的攻城车,就把吊着千斤巨石的吊臂伸过去,放下巨石,砸碎敌人的攻城车,然后用力拉回滑轮上的巨石,而且还可以重复使用。
这一百多名男女老少,进行的合理的分工,十几名军大衣登上屋顶,其他一起动手,他们将将一块一块活动泡沫板吊在五六米高的屋顶,然后拼装在一起。
他们在卢象升的眼中,用了短短不到一刻钟时间,就铺好了两三百平方的屋顶。
虽然这个房子,仍旧是一座棚子,四面透风。
可是,在卢象升眼中,这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卢大知府对这种活动板房产生了好奇。
“卢大人,驾临寒舍,有失远……”
卢象升摆摆手,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座大楼的支撑架:“这是铁?”
全旭还没有来得及回答。
杨陆凯伸手向U型钢上面弹了一下,U型钢发出悦耳的金铭声,他的声音颤抖起来:“大人,这是钢,至少百炼钢!”
卢象升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非常惋惜的望着长达六米的U型钢支撑架,有些说不出来的不忿。
钢在明末的价格非常贵,贵到每斤钢铁可以买五十斤大米的地步,如果以大米两点五元的零售价,明末的钢差不多相当每斤一百二十五元。
这么贵重的钢,却用来建造房子,简直可以说是用黄花梨打造马桶一样败家。
卢象升的脸色出现一抹温怒:“全旭!”
“在!”
“你这是什么意思!”
“哦!”
全旭不以为然的笑道:“他们都没有地方住,所以……就盖了这些房子给他们住。”
卢象升不反对全旭尽力安置灾民,可是他却反感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