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看着这个情报,长长的叹了口气。
明明知道这个结果,可是结果来的时候,他依旧心里不是滋味。
可是,全旭无官无职,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
卢象升带大名府万余青壮北上勤王,那个时候,已经到了崇祯二年岁末,那个时候,京师两府十几州县已经沦为废墟。
噪杂的声音外面的大街上传来,全旭登上上阁楼,望着街道上,这是无数百姓闻讯逃亡,拖家带口,大人叫,小孩子哭,一副末日景象。
京师一直没有被攻克,这些现象说明,百姓对大明王朝没有信心。
全旭的神色有些难看。
三娘道:“相公,咱们要不要回大名府?”
“局势还没有恶化到那个时候!”
“可是,一旦局势坏到那个时候,恐怕再想走也走不了!”
三娘有些着急:“影卫那些人,恐怕不是建奴的对手!”
赵率教死后,全军崩溃,当然,全旭半卖半送的装备,也落在了后金的手中,这是肯定的,无缝钢管打造而成的火铳,远远比普通火铳更坚固,气密性更好,同样的装药情况下,射程更远。
哪怕多加五成的火药,也不会炸膛,想要让这种火铳炸膛,不是不可能,至少需要加装五倍的火药。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京师周边各县都被抢劫一空,光有记载的良乡、固安皆补被屠城,滦州、永平也被屠城,动手的是阿敏。
尽管对于大明的文武百官没有好感,但是百姓是无辜的。
全旭没有资格带领百姓坚壁清野,也不没有办法,组织百姓撤退。
让全旭无动于衷,他又坐不到。
“沈良材,通过全干让他来见我!”
……
虽然说,良乡晋州会馆被屠杀的消息,因为后金破关吸引了官府和朝廷的主意,其实,这也并非是晋商不愿意声张,主要是,这里面有五十几名真鞑子,他们的装扮太明显了。
一旦引起注意,他们的麻烦才更大。
就算如此,不代表没有人注意这个案件。
至少锦衣卫北镇抚使刘侨却让人秘密调查,并且提走了顺天府的所有卷宗。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一群小吏认真翻看着所有的资料,其中一名百户方铁生躬身道:“奇怪……”
“什么地方奇怪?”
“这些尸体有五十多具是建奴!”
“建奴?”
“对,虽然说他们面目全非,认不出来,但是,他们的发鬓却是经常剪成的,绝对不是伪装的!”
刘侨起身道:“走,去看看尸体!”
北镇抚司衙门停发的尸体只是一部分,刘侨掀起一个尸体的盖尸布,只见这具尸体,全身上下没有任何伤痕,当然,额头正中,一个血洞除外。
“这是什么造成的?刺?还是针?”
刘侨就在准备盖上盖尸布的时候,突然一个黄橙橙的东西滚落下来,方铁生虽然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却猜测到这应该是破案的关键。
虽然说,方铁生并不知道这些弹壳,可,刘侨却知道。
他在大名府见过,当时全旭就是用一支奇怪的大物,喷射出一条火龙,将整面墙射成了碎片。
虽然冲锋枪的子弹与轻机枪的子弹不一样,外观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可是,刘侨却敢肯定,这一定是全旭做的手脚。
全旭不仅仅有能力,关键是,他还有动机。
全旭的银行押运银子的钱都劫了,以全旭的性格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
“更加奇怪的是,会馆那么护卫,居然全无反抗。”
方铁生皱起眉头道:“全部被人在睡梦中杀死,难道说这是被人下了毒?可是,这手段,未免太暴烈了,连仆从、下人、丫鬟全部都没有放过。”
刘侨的脸色有些变了。
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在全旭眼中,晋商这些人勾结后金,就等于是当了汉奸。
既然是汉奸,那就不是人。
根本就没有心理负担。
你杀个鸡的时候,会考虑鸡的感受吗?
吃条鱼,会考虑鱼的感受吗?
第二四五章 以利诱之
崇祯二年十月初九,阴霾。
全旭站在广宁门里的阁楼上,望着青光色的天空。
现在的历史已经不是他熟悉的历史了,没错,这一点全旭自从挽救毛文龙以后,就有了察觉。
袁崇焕的死,其实是一个意外,这真不是全旭的本意。
隐隐约约,街道上传来哭泣声,吵闹声。
全旭的这巷院子,位于广宁门的曹家巷,距离广宁门大街至少上百米,这么远的距离,哭声还能传来,显然,街道上混乱已经不小了。
大明的国都被敌人兵临城下,其实并不是第一次,然而这一次,敌军仍在四百多里远,京师居然开始有了出逃的人群。
特别是平辽将军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求援遵化,不幸阵亡的消息传来,朝廷也没有遮遮掩掩,引起了百姓极大的恐慌。
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所能得到的信息,又往往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即便建奴已经洪山口、大安口和龙井关,并没有一路南下,也没有西进,只是在攻打遵化。
进一步的消息尚没有传来,大部分人仍然无法准确理解其中的涵义,有愿意走的,更多的则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举家逃离决定的人,心中惴惴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全爷,海伦娜小姐求见!”
沈良材苦笑。
全旭一个人想静静,偏偏海娜娜缠得他没有办法,只要代为通传。
“让她来吧!”
“全公子,我来找你做一笔生意!”
全旭笑了笑道:“你没有本钱,我跟你做什么生意?”
“你跟我过来看看!”
全旭跟着海伦娜来到她居住的院子,只见院子里停放着一辆马车,与普通马车不同的是这辆马车,刚刚造了一个雏形,没有上漆,所不同的是,这是四轮马车。
海伦娜兴奋的拍了拍马车笑道:“没有见过吧?这是四轮马车,车身更长,更宽,漂亮吗?我亲手设计的!”
“你设计的?”
海伦娜得意的笑道:“有四个轮车,可以装载更多的人员和货物了,就算是在我们威尼斯城邦共和国,这样的马车也还不多见呢!”
“是不多见,你们不就是一百多个小岛屿组成的城邦吗?马车在那里有什么用处?”
其实,四轮马车中国古代也有,不过却不能灵活转向,四个窄窄的铁箍木轮装在车架上,由三到四头牛拉着,转向问题是靠四头牛凭力气大生拉硬拽解决。
确切的说是靠车辙解决转向问题,车轮子把路面压了很深两道沟,车轮就在沟里滚动,秦始皇搞车同轨得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方便。
跟两轮马车相比,四轮马车的车身可以做得更长,更大,装更多东西,跟得更稳一些,不过那个转向系统却比较复杂,不大好搞。
中国古代除了秦朝以外,其他朝代就没有大规模修建通往全国的驰道,四轮马车一直没有推广起来。
古罗马时代,由于罗马的交通设施非常发达,大道平坦,四轮马车曾盛极一时,但是随着古罗马的衰落、灭亡,那些交通设施被荒废,四轮马车也消失了,直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才重新出现。
中国一直很缺马,马车一般是贵族才有的福利,小老百姓有个驴车坐坐就算不错了,不能转向的四轮马车在中国也就没了市场,至于运输,用独轮小车就能凑合了。
看着全旭不稀罕的样子,海伦娜有些失望。
她是从通州上岸以来,发现大明居然没有四轮马车,所以就利用全旭府的木料以及工匠,打造了一台四轮马车。
欧式的四轮马车,说是四轮,其实是两辆两轮马车拼装在一起,转向的装置,其实在大明已经不算秘密了。
就像一阴一阳两个磨盘,中间也没有润滑之物,全靠轴套硬磨,虽然可以转向,比较费力,也算不上灵活。
如果轴套生锈之后,那么问题就严重了。
海伦娜眨着大眼睛:“全公子,咱们合伙开一个马车工厂,我出技术,你出资本,咱们五五分账?”
“你长得这么美!”
“谢谢夸奖!”
海伦娜甚是得意。
“那就不要想得这么美!”
全旭现在心急如焚,才没有心思跟海伦娜掺合这些破事。
看着全旭有些闷闷不乐,海伦娜气得跺脚。
不过,全旭急着召见全干与陈应,现在他想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等到晚上的时候,陈应和全干来到东暖阁里。
全旭望着二人道:“事情紧急,长话短说!玄鹰卫秘密招募一些外围成员,散布消息,就说,后金大军杀过来了,所过之处,所有粮食抢光,房屋烧光,女人、男人全部抢光,注意,一定不要暴露,只要声势造起来,马上撤退,不要留下马脚!”
“没问题!”
全干点点头道:“这事抓紧,马上去办!”
“好!”
全旭望着陈应道:“你这边招募人手,在周边诸镇购买粮食,布帛,雇佣大量人手,工钱可以出高一点,让他们马物资运到大名府,不,大泥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