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火炮多少钱?”
耿仲明非常清楚,一门三千重的红夷大炮,需要银子两千五百两以上,这是出厂价格,像这种火炮,别以为轻了就会便宜,威力不弱于佛郎机的十二磅野炮,价格肯定在五六千两银子以上。
“不贵,八百两!”
“什么?八……八百两?”
“没错,咱们是自己人,要不是我的工匠发的工钱高,每天管三顿饭,而且一年冬夏四套衣服和四双鞋子,这个价格只会更便宜一些!”
其实,全旭真正的投入成本就是炮管,在后世以五千九百块钱每吨的价格购买的,整个炮用料八十多公斤,就算是一百公斤,成本只有五百九十块,再加上车轴、炮尾梢、炮车轮,全旭将成本事实上乘以二十了。
耿仲明扑通一声跪在全旭面前:“全……全爷,您真是我们东江镇的大恩人,我代帅爷谢谢您。”
“五十六门,配送铁弹三千枚,马马虎虎算你们四万两银子,这不算贵吧?”
“不贵!”
“谁要是说贵,那生个儿子没屁眼!”
“五千支长枪,两万柄破军刀。”
雁翎刀已经被全旭抛弃了,他选择的是威力更大的破军刀,破刀军就是戚家军军刀与苗刀、唐横刀三者的结合,既是唐横刀的双手刀,又有苗刀的锋利,戚家军军刀的弧度和美感。
“铠甲两万套!”
耿仲明有些为难道:“全先生,这个,价格倒是非常公道,可是我们怎么运走?”
“早就给你们想好办法了!”
全旭笑道:“从水路走,我给东江镇打造的第一艘内河船已经造好了!”
由于是采取拼装式双体设计,与普通从铺设龙骨的那种船相比,生产效率更快,毕竟,一艘船的空间有限,哪怕工匠再多,也派不上用场。
全旭则采取了后世的模块化设计,各种部件,分别建造,统一进行组装,非常尴尬的是,全旭没有靠海的港口,也没有可以直接制造船的船坞。
只能在漳水河岸边,进行建造,沿着漳水河,可以进入黄河,然后在山东境入海。
此时,漳水河岸边,一个庞大的工地上,一前一后,两条看着不大,却非常修长的船正在进入最后的拼装。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虽然在世界前列,不过,中国船的特点就是方,以福船为例,长宽比为2.86。既,假如船二点八六米,宽就是一米。哪怕是后世的庞然大物的福特航母,长宽比也在四点八六以上。
相较而言,全旭让人打造的这艘双体船更加修长,长宽比例在十六,简直就像后世的赛艇一样。
这主要是考虑速度。
在众人的目光中,不可思议的目光中,纤夫们将两艘船并排在起。
一座建筑用的塔吊,在一台柴油机的驱动下,缓缓吊着一块庞大的木板,横在两艘船上。接着,工匠们赶紧上去校正位置,然后插入榫卯固定。
随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扣在两艘船上,这艘怪异的船就组成了一艘船。
全旭指着这两船道:“我给这艘船取名叫飞鱼,一千料船,把这些装备装着,再带着你们二百多人离开,完全不成问题。”
明中叶的两本造船名著《南船记》及《龙江船厂志》都列了400料战座船之详细尺寸及船图。该船的排水量约为260公吨。400料的可容体积当为4,000立方尺(明尺)。此可折算为130立方米。因一立方米之载水重为一公吨。故该400料船之排水量约为可容量之两倍。
耿仲明有些疑惑:“这船太怪了吧?”
“甭管怪不怪!”
全旭笑道:“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经过三天的准备,飞鱼号最后装上风帆,装载着刘兴祚、毛承祖以及两百四十余名东江军将士扬帆启程。
在耿仲明离开的时候,全旭额外的送了毛文龙一件杀器,原始版本的燃烧弹。
全旭最初以为遇到一个可以开采的中原油田,结果发现,中原油田的开采难度太高,几乎可以称为世界最难开采的油田之一。
后世中原油田基本放弃了这里的开采,不如买油便宜,而且除了口意外的自喷式油井,全旭没有找到其他的油井。
那么就非常尴尬了,他几有几百吨的原油,扔了吧可惜,购买炼油设备,还没有设备值钱。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全旭就利用了原油的附着性,掺入汽油,加上溶解的橡胶溶液,制造了简易版本的凝固汽油燃烧弹。
这种燃烧弹采取陶罐罐体,分为三十斤装和五十斤装两种,当然,人力是无法投掷的,只能采取投石机,或者就在从山顶往下砸。
用火箭引燃。
在耿仲明看过燃烧弹的威力后,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干)丧(得)心(漂)病(亮)狂。
站在这飞鱼号上,耿仲明有些不解的望着刘兴祚道:“全先生与建奴有仇吗?”
“应该……没有吧!”
“可是,他对建奴为何有如此恨意?”
“是啊,要不然如此丧心病狂的武器,没有这么大的恨意,肯定是造不出来的!”
为了给毛文东送粮食和装备,全旭又雇佣了十几艘一百石的小船,这样的小船在内河还可以航行,无法出海。
不过,三百枚三十斤装的燃烧弹,五百八十枚五十斤的燃烧弹,被全旭免费送给了毛文龙。
……
罗世明有些幽怨,因为家丁兵好不容易扩充到了二千人马,又被全旭抽走了五百人,成立了全家庄镇巡检司。
这个巡检司巡检是全干,副巡检就是全旭的大舅哥汤宝和。
城管大队大队长是徐彪,现在的城管大队经过扩充,增加到了两百人,以本地人为主。
家丁兵被全旭又进行了改编。
家丁兵此时的成分,以百分之八十都是辽东籍,这容易形成地缘形式的小团体,此时的全旭有粮,有人,扩充兵源不成问题。
他在全家庄镇的范围内,又招募了八百余人,总共人马共计两三千百余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一些出色的人员,渐渐进入子全旭的视野。
像一期之中的马应虎、蒋百胜,二期里的戚元弼,胡仁玉,陈春光、陈永顺表现相当出色。
全旭对家丁兵进行了重新整编,他抛弃了连这个建制,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了区别朝廷军队,他反而采取了隋唐时期的府兵团这个建制。
团,既为战术单位。
每团下辖四个哨,每个哨下辖四个队,每队下辖两伍。
成立第一炮兵团,下辖四个炮兵哨,每个哨拥有一零五野炮,八门。反正这种火炮与迫击炮差不多,正常操作三个人,紧急操作一个人也行。
一个伍,五个人伺候一门一零五野炮。
共计三十二门一零五野炮。
作为大炮主人的传人,全旭也有着深刻的火力贫瘠恐惧症,一个炮团不够,那就再来两个。
第一七八章 伸手就砍手伸脚就剁脚
于是,全家军光炮兵就是三个团。
第一、第二、第三野炮团,共计九十六门一零五毫米的野炮。
如果满桂等总兵官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哭死。
哪怕作为登莱镇,作为大明抵抗辽东的海路基地,可以从吴桥孔有德等投靠满清,可以看出,登州镇其实只红夷大炮二十门,轻型火炮三百余门。
然而问题是,全旭打造的一零五野炮,虽然是类似于虎蹲炮这种轻便炮,可是,由于材质不一样,威力却相当于红夷大炮。
满桂的大同镇七万多兵马,红夷大炮的数量不足百门,全旭区区两千多兵家丁兵,居然建立了三个炮团。
对于全旭来说,三个炮团其实还是不够的,目前主要缺乏的不是火炮,而是炮兵人才,他手中目前为止,最能拿得出手的炮兵人才,就是出身辽东军的炮兵百总刘全,只有他操作过,红夷大炮,重型佛郎机子母炮、以及虎蹲炮等大炮。
于是,这个刘全被全旭提拔为炮营铳领,兼任第一炮兵团团长。
最让刘全比较气愤的是,全旭居然提拔了刘红贵和乔孟恩两个娃娃当团长,更加儿戏的是,炮兵营三个团,十二个哨长,几乎都是十四到十六岁的少年。
刘全找到全旭,想要换掉刘红贵、乔孟恩这两个娃娃团长,又不愿意让什么刘红贵担任炮营参谋长。
只不过,刘全注定是无功而返。
参谋长制度,则是全旭的无奈之举。
他的起点太低,不像其他将领,有着家族可以培养的忠诚职业将领,最初跟随全旭的人,都是吃不上的灾民、流民、了不起像马大成这样的大名本地农民。
几乎九成九都是文盲,虽然有识字班培养,可惜这个识字班,对于大龄人士,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难度,有些家丁兵军官,宁愿挨鞭子,也不愿意识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旭只好把少年家丁兵给利用起来,他们的心智不如成年人成熟,体力不如成年人,然而,胜在聪慧好学,也有一颗上进之心。
毕竟,全旭以企业治家,治军,采取了保底的基本工资基础上,还有绩效工资,训练好,学习好,一样可以多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