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戚元弼道:“那还用说吗?一群乌合之众乱哄哄的去冲击纪律严明的军阵,只能是送死!”
  “看来你也很清楚纪律的重要性啊。可是你知不知道纪律的本质是什么?”
  戚元弼低头不语。
  全旭的声音陡然抬高八度:“是服从,无条件的服从。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是由一群服从命令的士兵组成的,他们以服从为天职,不管军官下达什么样的命令,哪怕是错误的,他们也会无条件的服从,哪怕这道命令可能会让他们全部战死!这样的部队,才是真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钢铁雄师!!”
  戚元弼有些不服气,他还不敢反驳。
  “每个人有性格都不一样,有的懦弱,有的好斗,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好惹事生非,有的冷静,有的鲁莽,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叛逆心理,想让他们无条件的服从军官的命令,只能磨平他们的棱角,抹杀他们的个性。”
  全旭望着众军官道:“你们看到这么多的条条框框,连你们穿衣吃饭都要管,也许会觉得很无聊,但是正是这些条条框框,让每一名士兵在无形之中养成无条件服从命令的本能,什么是本能?就像我们吃饭喝水一样,不会因为天黑,吃饭就能吃到鼻子里,不会看不见,把水灌入眼睛里,因为这是我们已经养成了本能。”
  就在识字班的营房之外,透过窗户,刘兴祚和毛承禄认真的听着全旭的所谓识字班的培训。
  “光知道服从命令还不够,战场上锐箭如雨,刀枪如林,一个人再怎么勇猛,没有人与他并肩作战,他也很快就会死掉,因此,团队意识就变得至关重要了,什么是团队意识?很简单,大家前进你也跟着前进,大家后退你也跟着后退,看到战友有危险就想办法给予支援,这就是团队意识。”
  全旭叹了口气道:“你们的队列训练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训练了九个月,队列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团队意识,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走路的时候迈出同一只脚,吼出同一句口号,走到哪里都是一条直线,置身其中,你会发现自己与周边所有人是一个整体,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全旭拿着粉笔,转身在黑板上用写着:“军队是一个整体,炮兵、火铳兵、长枪兵,弓弩兵、刀盾兵,轻骑兵,甚至帮忙转运物资的辎重兵,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份,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有大麻烦,甚至全军覆没!一个只懂得横冲直撞的家伙在战场上是活不长的,只有依靠团队,你才能战胜敌人,并且活下来……”
  听到这里,刘兴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什么?”
  毛承禄有些疑惑。
  “这个识字班,其实就是全先生之前说过的军官讲武堂,专门培养把总以下的将领。别说咱们东江军,就是放眼整个大明,军中将领大都不识字!”
  毛承禄也明白过来:“原来是这样,全先生原本训练几百名家丁兵,只是为了摸索讲武堂的培养办法!”
  刘兴祚点点头:“全先生这批家丁兵不错,强龙手下无弱兵。”
  “全先生是一个知兵的!可不会什么酒囊饭袋都要!”
  刘兴祚道:“我一直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天才,但是看了全先生编写的练兵教材之后,我不得不相信了。他编写出来的东西有很多都与比我多年领兵的感悟不谋而合,不过,比我想得更到位,更准确,读完他写的东西,我也是受益匪浅呀!”
  全旭的生活紧张而充实,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到了收获的季节。
  其实,全旭不着急,有人比他更着急。
  全旭的庄稼长势一直是大名府最好的,卢象升一直高度关注着全旭的粮食收成情况,特别是在全旭种植了超过九万余亩的新农作物。
  能不能完成税收任务,这就是看全旭的了。谁让全旭是卢象升任命的粮长呢?
  就在全旭陪着二娘在院里子散步的时候,袁世卿过来禀告道:“全爷,卢大人来了!”
  “快请啊!”
  “他没来咱们家,去了田里!”
  “二娘,你在家里好好休息!我去去就来!”
  全旭来到玉米地前的时候,顿时吓了一跳,大名府知府衙门的随员,十个县一州,大小官员足足上百人抵达田边。
  卢象升听说全旭种植了大量高产农作物,就带着众人过来参观,甚至连了知府衙门里专门统计税收的小吏,测量这些新农作物的真实产量。
  全旭的田地是没有分亩的,而是整块整块的耕种,可是此时,那些小吏们,把全旭的田地分成了若干块,从一亩、十亩、二十亩、五十亩、一百亩不等,需要用不同的数据,来测算真正的亩产产量。
  卢象升看到全旭带着人过来,上前兴奋的拉着全旭的手道:“东升,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众官员也看着全旭,全旭摆摆手道:“那就开始吧!”


第一五八章 你来做这个巡检
  这次收割玉米,全旭到没有动用家丁兵,而是直接让城堡建筑工地临时抽调工人,这些农民出身的工人们,种庄稼都是专业的。
  在袁世卿、华山虎的组织下,众人排着队来到玉米地前。
  此时的玉米杆其实并没有完全干,玉米还有一定的水分。
  全旭率先走到玉米地前,伸手撕开一个玉米棒子,将玉米棒子掰下来。
  卢象升也亲自跑到玉米地里,亲手掰了一个玉米棒子。
  众官员惊呼:“好大,好大,这一只就是一斤多吧!”
  全旭转身望着身后的百姓道:“你们按照我这个样子,把玉米掰下来,每个人一天三顿饭,再赏二十斤玉米,你们要是有地,可以自己种!”
  众人欢呼起来,开始冲进地里干活。
  人多力量大,干活的速度也快。
  前面的人负责掰玉米,然后放在麻袋里,全旭向明末倒腾了不下上万吨粮食,仅仅麻袋就多达十万只。
  后面的人则拿着锄头,把玉米秸秆砍下来,堆放在一起,然后用大车,把玉米秸秆拉出去。
  全旭指着玉米秸秆道:“卢大人,这些玉米,全身上下都宝贝,别看这种玉米秸没啥用了,其实还可以烧火做饭,当然,这样会比较浪费,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当饲料,喂牛、喂马、只要是食草的动物,都可以用这个来喂养!”
  卢象升的眼睛一亮:“可以喂马?”
  “当然,效果非常不错!”
  全旭指着玉米杆道:“这么说吧,这样的玉米杆十斤相当于五斤豆料,你想想,可以省下来多少粮食?”
  全旭大院可不是原来的全旭大院了。
  这段时间,全旭和三娘不在大院里。
  二娘听全旭说过,玉米的叶子需要隔一段时间就摘下来,可以当饲料,红薯秧苗也可以喂猪。
  在全旭和三娘离开的时候,二娘管理了全旭大院的经营运转。
  特别是女人坊这段时间,生意依旧火爆,简直就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她让人采购了五百余头小猪,两千多只羊,以及上万只鸡鸭,大牛小牛共计一百六十头多头,马则多达二百匹。
  就放在松树林那里充当养殖场。
  三万亩地的玉米叶,数量实在太多了。两千多只羊和牛马,根本就吃不完,二娘就按照全旭所说的什么青储法,把这些新鲜的玉米叶存放起来。
  卢象升的眼睛一直盯在那些玉米棒子上面:“没摘多少颗,就装了一麻袋。”
  全旭指着玉米道:“这个玉米,比咱们的五谷杂粮口感稍次,当然,玉米含有糖量有些高,多吃的话,容易发胖。”
  “发胖好啊!”
  卢象升笑道:“胖是福气!”
  玉米收割其实相对比较容易,不过却非常辛苦。
  然而,明末的百姓却是出了名的能吃苦,为了二十斤玉米,他们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很快第一块地就被收割完毕。
  几名小吏将装在麻袋里的玉米进行过称。
  袁世卿则带着一群全旭大院的账房跟着一起统计。
  “甲号田一亩,十九麻袋,共计一千九百五十三斤六两!”
  听到这个数字,卢象升的眼睛瞬间就直了:“多少?”
  “一千九百五十三斤,已经减去了麻袋的重量!”
  卢象升一脸难以置信:“这么多?”
  “乙号田二亩,四十一麻袋,共计四千零七斤八两!”
  “丙号田五亩,八十七麻袋,九千六百四十四斤五两!”
  “丁号田十亩,一百九十三麻袋,两万零六十七斤五两。”
  “甲一号田五十亩……”
  ……
  卢象升此时的心情相当激动,大名府的税收就可以超额完成了,这可是政绩啊!
  随着越来越多的玉米被收获下来,摆在路边的玉米已经堆成了小山,甚为壮观。
  此时的众官员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魏县县令方逸夫擦擦额头的汗:“太吓人了,亩产最少一千九百多斤,多的达两千二百多斤,一亩地顶人家十几亩的产量!”
  其实,全旭并没有向众人解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