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
  冬去春来,转眼之间,便已经到了春天。
  “启禀可汗,今年滴水未降,作物无法灌溉百姓生存艰辛,请可汗向天祈雨。”
  吐谷浑博士松多拉齐,伏在冰冷的地板上向伏允禀报着民间的灾难。
  “旱情如此严重?那河里可有水流?”
  伏允从小生活在高原之上,知道高山的最高处会有天水流下,哺育着吐谷浑的儿女。
  “回禀可汗,各姿各雅山上仍有天水流下,但是相较于往年少了很多。”
  “如果继续干旱下去,我们的作物将无法萌芽,子民和牛羊也都会饿死,我族将面临无法抗拒的灾难。”


第222章 黄河断流
  “设坛祈雨!”
  伏允很无奈的答复着松多拉齐,这已经是第四次祈雨了,然而老天仍然很吝啬,一滴雨水也没有降下。
  况且伏允对此压根也不怎么相信,只不过想要以此来统治族人而已。
  “启禀可汗,臣有一计,可缓解当今旱情。”大司马桑哥真错走出队列,朗声说道。
  “大司马请讲。”
  国情危机,只要有办法伏允都会恭听,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的主意。
  “依末将所见,各姿各雅山上的天水和泉水就够我吐谷浑使用。”
  “吐谷浑夜间寒冷,子民无法劳作,所以一半的水源浪费到下游,我们只要把浪费的一半利用起来,就可以解决眼前的危机。”
  桑哥真错一遍描述着一遍用手比划着挖坑叠堰,脸上神采奕奕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不可!截流水源乃是逆天的罪行,可汗万万不可采取此等卑劣的手段。”
  松多拉齐听到桑哥真错的想法直接怒斥道:“你这是在陷可汗于不仁不义之中。”
  “难道看着我吐谷浑的子民饿死就是仁义吗?既然此举不行,还请博士贡献良方!”桑哥真错白了一眼松多拉齐回到了队列中冷哼一声。
  松多拉齐很无奈的站在队伍中间,他要是有办法就不会在这请可汗祈雨了。
  “诸位可有其他意见?”
  伏允一只手托住下巴,陷入矛盾之中。
  “臣以为可以截流!”
  “臣附议……”
  一通扰攘之后,宫殿里大部分都选择了截流续命,只有少数人站在松多拉齐这一侧。
  “既然诸位意见统一,本王就采取桑哥的意见,截流水源,保我子民。”
  其实伏允心中也很是赞成桑哥真措的建议,虽然看上去有违道义,但实际上却比求雨要有用的多。
  而此时,他并不知道他这个愚蠢的决策在不久的将来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桑哥,这件事情就交由你去督办吧。”
  “属下领命!”桑哥真措再一次白了一眼松多拉齐,小声讽刺道:“保守派难成大器。”
  由于旱情紧急,桑哥真措立刻投入了截流的工作中。
  卡日曲河谷前面有五个河道,他就设立了五个水堰,约宗古列河谷有一条河道,他就下令全部拦截。
  蓄水堰很大,足够截住晚上流出的大部分水源。到了白天这些水就会被引导缺水的地方一日一日周而复始。
  ……
  大唐……
  议政殿里,房玄龄面色焦急。
  “启禀陛下,自去年十月以来,陇右道、关内道、河东道等多地未见雨水,干旱日益严峻。”
  龙椅上的李世民无力扶额,干旱一年水涝一年,就没有消停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搞得他这个皇帝都不想再干了。
  “增派兵力,开渠引水,灌溉农田。”
  “禀陛下,浊河水日益减少,仅泾河渭河还有些水源,上游的河道趋近干涸。”房玄龄一脸忧愁的回答道。
  “什么?你再说一遍?”
  李世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记忆中黄河水从来都是源源不断的往下流,从来没有过干涸的迹象。
  就是前几年超大干旱的时候也没有过,今年旱情才刚开始就遇到这种情况,简直不可思议。
  “臣说的是,浊河上游水源趋近干涸,仅泾河渭河上游些许水源可用。”
  为了减缓李世民的压力,房玄龄调换了汇报的次序。
  朝堂上仍然一片哗然,自古以来黄河水就没断过,如今怎么能干涸呢?
  “臣以为其中必有蹊跷!”
  魏征说道:“不如派人溯源而上,查明情况。”
  李世民捻着胡须点点头。
  “此事甚为重大,务必查清。李绩,你来督办。”
  “遵旨!”
  随着春天的加深,旱情越来越严重,上天仍然没有赏赐半点雨滴,河内道俨然一片赤地千里,黄土漫天的景象。
  道路上的流民也逐渐多了起来。
  李世民站在一口水井旁,不停地摇动着辘轳,希望能从井里提上些许或清或浊的水来,结果再一次让他失望,别说水了,就是半点湿气都没有。
  这已经是他今天尝试过的第二十口井了。
  “陛下,再想想别的办法吧,这天上不下雨,河里水位下降,井里自然是没水啊。”
  房玄龄把水桶拉到一边,带着灰尘的手抚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办法?还能有什么办法?井已经挖的这么深了。也不知道李绩那边是什么结果。”
  李世民象征性地拍拍手上的尘土,叉腰站在原地,看着周围的一片荒凉心里很无奈,就连一直风调雨顺的长安都变成了这个样子。
  是他这个皇帝不合格吗?
  “微臣的意思是……”
  “好了,不要提这个。”
  房玄龄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世民堵了回去,他知道房玄龄想说求李翊帮忙。
  但是大唐皇帝不要面子的吗?当爹的随随便便去求儿子吗?这时候不是该当儿子的主动来表示孝心才对?
  若是李翊在此,肯定会冷冷地说一句:你在想屁吃!
  越想这些李世民越生气越难过,倘若那段时间他能对李翊好一些,李翊就不会离开,倘若多给他一些信任,多给他一些解释的机会,他们也不会变成这样。
  如果李翊还在大唐,这样的干旱有算得了什么。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捶胸顿足喊了一声:“回宫!”
  见李世民发怒,房玄龄知道陛下是误会他了,连忙解释道:“陛下,微臣的意思是让人去打探一下,看看翊湖还有没有水。”
  当初翊皇也不知道使了什么神仙手段,将安居村的土地和百姓都带走了,留下了一片湖泊,被百姓命名为翊湖。
  五年前可是起了大作用,帮忙缓解了关中旱灾。
  李世民摇了摇头,叹息道:“已经让人去了,这五年那片湖泊的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也不断缩小,加上还有灌溉关中的土地,即便是有水,怕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如今的问题。”
  李世民站在顺义门极目往西望去:“李绩去了十天了吧?”


第223章 战?还是不战?
  从李绩出发之后,李世民就掰着手指头算日子,过了几天他比谁都清楚。
  可他还是问了出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一个结果,还是要一份安心。
  “回陛下,整好十天,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也快回来了。”房玄龄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回答道。
  “吐谷浑那边山高路险,希望他能早点平安归来。”李世民叹息一声,无不担忧地说道,虽说让李绩去查探水源断流的原因,可毕竟涉及到外族部落。
  加上李绩带去的人并不是很多,这才让李世民无比担忧。
  ……
  两日后,李绩站在议政殿上,全身上下被尘土包裹成了泥人。
  “陛下,吐谷浑的可汗伏允可真他娘地是个小人,竟然从上游截断了浊河的水流,才导致大唐断水。”
  “竟有此事!”
  李世民面色凝重,握紧拳头重重地砸在龙椅上。
  “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
  “末将在!”
  “朕命你率精兵十万进军吐谷浑。”
  “末将领命!”
  段志玄起身要退下的时候朝堂上响起了反对的声音:“陛下不可啊,大唐百姓食不果腹,此时无力征战啊。”
  李世民怒道:“难不成不打这仗,我大唐就能改变现状吗?再不打,百姓们都要被渴死了!”
  这些年他已经忍气吞声很久了,再这样下去,岂不是人人都觉得他大唐软弱可欺,谁都能来打他们?
  “吐谷浑逆天而为,我大唐必替天行道。”
  “可是……”文官们相对保守,但凡听说打仗,就出声劝解。
  而这一点,恰恰是武将们最讨厌他们的地方,就凭着一张嘴,红口白牙,净睁眼说瞎话。
  “你们动不动就这不能,那不能,不打咱们大唐的江山是怎么来的?”
  “陛下原本就是一代枭雄,这天下也是陛下戎马半生换来的,就是你们这些整天逼逼叨叨,不能这,不能那,突厥打进来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去劝劝?”
  “一个个的跟个怂包蛋一样,就会耍嘴皮子。”程咬金向来看不惯这些文官,听他们一说,顿时就怼了起来。
  当然,这其中必然也有李世民的功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