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玉女无瓜!
他的登基大典,关她什么事?
“请称呼本皇为翊皇。”李翊强调道,他早就跟李世民断了关系,还是哪门子的皇兄?
“好的,皇兄。”
李翊:“……”罢了,他不跟这个小丫头计较。
“卢国公,你若是还想继续合作的话,你知道该怎么办。”这些事情不需要他来费心。
人既然是程咬金带来的,那便让程咬金自己解决。
程咬金:“……”
一脸无奈地摸了摸鼻子,他到底是做错什么了?
“皇兄,你要去哪里?”见李翊要走,李丽质连忙问道。
不等李翊回答,便想追上去,程咬金却及时拉住了她。
“哎呀我的公主,你这是干什么呀?”
“跟皇兄联络感情啊!”李丽质一脸认真的回答。
她不想嫁给长孙冲是真的,想跟李翊友好相处也是真的。
所以她对程咬金抓住她的事情,不是很理解。
“这事急不得,你要逼的太紧,翊皇就会怀疑你的目的和用心了。”
经过程咬金一提醒,李丽质倒是反应过来了,乖乖的跟程咬金离开了行宫。
几日后,便是李翊的登基大典,他们不着急离开,可以留下来观礼。
“哎,不得不说这幽州比大唐发展的好得太多了。”程咬金感叹道。
内心却想着,若是李翊没有离开长安,大唐也会是这样吧。
真是可惜……
……
“单贤,你让人去查一下长乐公主跟长孙冲是怎么回事?”
李翊回到书房后,处理完政务,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李丽质的模样,便对一旁的单贤说道。
五年前的事情虽然没有要了长孙无忌的命,但他也从此失势,李世民不应该为了笼络他,而让李丽质跟长孙冲联姻。
长安城内世族贵勋多得是,比长孙冲强的比比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世民非长孙冲不可?
“臭小子,朕听说丽质那丫头来了,人在哪啊?”
单贤刚走,李渊就急冲冲的走了进来。
离开长安五年了,如今好不容易来个亲人,他自然想见见。
李翊白了他一眼,“如此惦记,干嘛还赖在我这里不走?”
“哼哼,谁赖在你这不走了,分明是你那小皇后的师父舍不得朕,不让朕离开而已。”
李渊说得理直气壮,如果不是眼神中带着一丝心虚的话,保不准李翊还能相信几分。
可现在,李翊别说一个字,就是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相信。
“出宫了,你自己去找吧,最好你也离开我幽唐的地界。”
李翊说完,又补充道:“你好歹也是大唐的太上皇,整天赖在我这里算什么?小心有人弹劾你叛国。”
李渊闻言,像是被踩着尾巴一样,顿时吹胡子瞪眼的说道。
“什么叫叛国?朕可是你皇爷爷,朕想在哪里就在哪里,谁都管不着。”
话虽这么说,可李渊心中明白自己留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这小子可比他爹厉害多了。
短短五年的时间,幽州已经天翻地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都不会相信,如此太平盛世,有生之年,他能见到,也知足了。
第176章 稚奴的条件
长安!
“什么?长乐她竟然去了幽州?”
立政殿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听到禀报之后,纷纷面露震惊。
同时也想不明白,这丫头好好的,怎么一声不吭就去了幽州。
“观音婢,你说长乐她……这到底是为什么?”李世民想不明白的同时,也有些伤心。
难道他真的做得不好么?
先是父皇去幽州借粮一去不返,整整五年了,都没有回来,甚至连个口信都没让人传给他,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行啊。
现在长乐又一声不吭地去了幽州,这让李世民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感受到李世民的情绪,长孙皇后连忙出声安慰:“二郎,你别多想,长乐那丫头向来贪玩,这次她也是因为好奇,才会跟卢国公一起去看看。”
“待她回来,臣妾再好好教训她。”
这些年她经常见到李世民愁容满面,内心也不由得跟着心疼。
两人年少夫妻,她深知自己嫁的人有多么的骄傲,这五年来发生的种种事情,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而她……
也因为当初做的那些事情满心的后悔和懊恼。
如果一开始,她就对李翊好点,将她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弥补他,而不是充满算计,事情也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这都是她的错啊。
李世民紧紧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叹息一声,然后安慰道:“朕无碍的,倒是你,刚满月不久,太医已经叮嘱过了,让你少操心,多休养,这些年你的身体可是大不如从前了。”
看着眼前这个面色苍白,眉眼中带着病态和焦虑的女人,李世民满眼的心疼。
自五年前李翊大闹皇宫,反出长安之后,她就整日的陪着他操心,他什么时候睡觉,长孙皇后就跟着什么时候休息。
不仅如此,她还得亲力亲为的为他做膳食,并且还为他诞下了一子二女,李世民甚至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观音婢在,他该如何度过那些难熬的日子!
“二郎你别担心臣妾,臣妾好着呢。”
长孙皇后笑了笑,夫妻二人相互安慰,难得片刻温情。
“父皇,母后,儿臣知道皇姐为何离开。”突然一个圆乎乎地小脑袋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间的空隙钻了出来,然后眨巴着亮晶晶地眼睛说道。
“哦?你知道?”李世民有些笑地看着这个小家伙,好奇的问道。“那快与父皇说说?”
小家伙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一圈,一副纠结的模样,“想要告诉父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儿臣有个条件。”
“嗯?稚奴有什么条件?说出来听听?”
“稚奴,不许跟父皇无礼。”见自己的小儿子真要讲条件,长孙皇后连忙阻拦。
李世民哈哈一笑,抬手阻止了长孙皇后,“观音婢,你让他说,朕也想听听稚奴会跟朕讲什么条件?”
“那父皇答应吗?”小稚奴眨着眼睛看向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答应!”
在他看来一个小孩子能提什么条件,况且他也很是喜欢这个幼子,便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
得到肯定的答案,小稚奴那双圆溜溜的眼睛顿时一亮,“好耶,那稚奴今天晚上可以跟母后睡了。”
李世民:“……”他什么时候答应过这件事?
“稚奴啊,你的条件……”
“我的条件就是跟母后睡觉啊。”小稚奴说完,连忙又补充了一句,生怕李世民反悔似得,“那个父皇啊,皇姐听到了您跟母后的谈话,她这是逃婚了。”
长孙皇后跟李世民对视一眼,都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
“臣妾当时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竟然让长乐听见了,这丫头,要是不愿意也可以跟咱们商量的啊,竟然一声不吭的就跑了。”
长孙皇后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是啊!”
李世民无奈地叹息道,长乐这样分明是不相信自己跟她母后啊。
只不过当着长孙皇后的面,他并没有说出来,“罢了,就由着他吧,幽州有父皇在,总归是会护着点她的。”
“天色不早了,你快休息吧。”李世民说完,转身离开,临走时,还拎走了一心算计着要跟长孙皇后睡觉的小稚奴李治。
出了立政殿,李世民却没有直接回寝宫,连夜让人传了杜如晦和房玄龄以及高士廉过来。
这李翊都要登基当皇帝了,他怎么还能睡得着啊。
“圣人,这幽唐的发展势如破竹,即便是咱们不愿意,怕是也阻拦不了啊。”
房玄龄率先开口道,仅仅五年,两地之间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以大唐如今的能力,跟幽唐对上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高士廉也叹息了一声,“当初以为五年之约为我大唐争取了时间,只待时机成熟,咱们便能收复幽州,却不想,这五年竟是给李翊的一个缓冲。”
大唐跟幽州对比之下,真是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真是可惜了李翊这个人才啊,若是他还是大唐的皇子,那么如今的大唐,谁还敢来惹?
李世民:“……”好办的话,他找他们商量什么?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法子?”
众人摇了摇头,杜如晦上前一步说道:“圣人,以微臣之见,咱们最好还是与李翊合作。”
李世民长叹一声,大唐如今就这样了吗?
需要仰仗着别人的鼻息过活?
他不甘心啊。
他心中想要的盛世大唐还没踪影,倒是李翊竟然先他一步,达到了他渴望的高度,可终究那与他无关啊。
李世民沉默。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说什么。
若非五年前突厥入侵,大唐跟李翊达成协议,李翊为了抵御突厥推迟了登基事宜,只怕他早就是名正言顺的帝王了。
如今幽唐,民心齐聚,百姓归幽,李翊称皇已经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