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神仙弟子的身份被曝光 (花落心微凉)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花落心微凉
- 入库:04.13
工业,农业,商业,这是推动整个大唐,社会发展的三个动力,缺一不可。
若是没了农业,你们有再多的钱,能买到吃的吗?”
众人听完,思考了片刻,纷纷点头。
若是没有农民种地,他们还想吃什么。
若是没有工匠,制造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很多时候,就没有得心应手的东西,用来使用?
众人听完,再次点头。
就比如说,那行军打仗,制作出来的各类盔甲武器,哪一个,不是工匠打造的?
农业,工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商业促社会的繁荣。
我们在长安城,也可以吃到东南地区,特有的,新鲜东西。
而那南方地区,那些百姓都是以这些东西种植为生。
除了缴纳税收之外,他们手中,还存着很多东西,要进行贩卖。
也就意味着,百姓辛辛苦苦一年,所有的东西,都会积累在自己的手上。
到了最后,成为了一堆烂泥。
而如今,我们有了南方的商人,可以在当地百姓手上,进行收购。
卖到北方,让南方的百姓把他们的手上的产品,变换成了钱财。
而我们北方的百姓,可以品尝到南方的东西。
这样一前一后,整个国家才能够更加的相互交流起来,才能彻底的融为一体。
就像之前,大唐与吐蕃战争发动了商战一样。
若是商业搞好,他的威力,也不次于千军万马。
众人听完,无不激动的流泪。
紧接着,迎来了雷鸣般的掌声。
第415章 经商之道
“王公子,好啊,好啊。”
所有人,都是既得利益者,听到王宇这么一说,这可真是为众人说话。
所有人,无不欢呼,若这事情,真像王宇说的这样。那么,大家可真是,太高兴了。
“但是,农业,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律法,工匠有工匠的律法,商人,也要有商人的律法。
比如说,所有商人,不允许发战争财,不允许发灾难财。
前些日子,巴蜀发生地震,我大唐商人,却发着国难财。
人家巴蜀,已经发生了地震,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有些商人,却把粮食,价格直接提升了,不下10倍。
因为垄断了整个巴蜀的粮食,所以那里的百姓,想买粮食。
就得花,比平时高出10倍的价格,进行售买。诸位,若是这件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们感觉气愤吗?”
只见众人思考了片刻,小声的嘀咕起来。
话说,经商不就是这样,低买高卖吗?这里,大家倒是,没感觉到有什么气愤。
“所以说,诸位今天所讨论的律法,就是要把这个商业,给它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好。
让大家按着这些法律进行交易,商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而不是社会的一颗毒瘤。
做生意,在讲究利润的同时,也要讲究良心。
不要想着,只赚黑心钱,到了最后,这钱没有赚到,反而,会丢了身家性命。”
众人听完,再次点头。
他王公子说的这些话10分的有道理呀,赚钱是赚钱,但是钱,要赚的明明白白。
要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赚这些钱。
“我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朝堂要振兴商业的决心。同时,也要处罚,那些不法商人的决心。
只要你们,按部就班的,跟在朝堂的身后,这钱,这社会地位,你们都会有。
但是,想要跟朝堂作对,只有死路一条!”
所有人吓得,浑身一哆嗦,急忙点头。
“王公子,我等一定会跟在朝堂的身后,为朝廷做事,为百姓做事。绝对不会做那些伤害百姓的事情,也绝对不会做那些,大发国难财的事情。”
说完了这些,众人又开始商议了一些其他的细节。
每一个商人,都说了一些,他们身上发生的难事。
王宇一一给他们解答,经过一整晚的研究,一个以大唐钱庄为根本的大唐商会逐渐完成。
此商会,是以朝堂为背景,以大唐钱庄作为支撑。
所有的经商者,必须得前去官府进行备案,由官府,给他们发放,经商批文。
每一个人,做什么生意,全部都会写在上面。
就像后世那种营业执照一样,上面详细的记载自己的地址,以及各类信息。
这样一来,官府要是查阅的话,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审查。
同时,如果没有得到官府的营业执照批文,你想要私自经商,这就叫违法。
营业执照批文,价格非常的低,每一年都要前去官府,审查一遍。
在审查的同时,交纳一定的审查费,只要是在大唐境内,任何一个官府都可以。
这样一来,效率达到更高,而有了这些营业执照批文,在整个大唐各地做生意,一路畅通无阻。
众人一听,纷纷欢呼,这也太秀了。
等待王宇,把这个事情,跟李二说了一番。
李二听完,直接下了命令,按照这个要求,前去做。
大唐前庄,是由朝堂专门有人,进行看管,而大唐商会,也有大唐钱庄,统一进行管理。
第2天,长安城官府,开始忙前忙后,为这些商人置办营业执照。
第3天,给他们签字画押,而每一次办完之后,这官府,也会获得一些营收。
而他们,有了这些营业执照,就意味着受到了官府的保护,受到了朝廷的管束。
这些商人做起生意,更加一路顺风,一举多得。
长安城,皇宫。
“王小,朕也听说了,你最近搞的这些个东西,我也安排下去了。只是有一点朕不懂,这农工商,这三者怎么能平起平坐呢?
这商人,有钱,他们就会上,若是如此的话,我整个大唐,所有人,无不前去投机取巧。
只是想要经商,这天下,岂不大乱?”
李二并不是埋怨王宇,但是也希望,他能给他一个解释!
“老李,其实你说的这件事情,在我们那,早就已经发生过了。这样的经验,是经过几千年总结而来的。
所谓市场经济,朝堂扮演的,就是那一双无形的大手,为整个大唐,设定法律进行保护。
那些商人,让他们前去做,即将。
如果说长安城发生了粮食问题,整个长安,粮食不够了。
而周边的城池,粮食却多得多,你认为那些商人会不会把周边的粮食,运到长安城进行贩卖?”
李二点了点头!
这些商人,当然会来到长安城进行贩卖,这一个一个的,肯定想要大赚一笔。
“没错,赚肯定是要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设定律法,不允许他们随意涨价。
你可以涨价一点,但是不能长得太过分。
这样一来,从根本上,就杜绝了这些商人,想要祸害我大唐百姓的心。
因为粮食的问题,涨个一倍,还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涨的太多,那可就是跟朝堂的律法做对,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同理,周边的商人,如同的鲨鱼一样,闻着血腥味儿,毫不犹豫的冲了过来。
因为商人太多,导致,整个长安城,粮食太多,他们为了贩卖。
所以,只能把粮食的价格直接降低,直到最后,降到粮食短缺之前。
其实,之所以我敢这么做,也是因为,如今大唐的粮食越来越多了。
每年,都能达到丰收,如果在粮食短缺的年代,像这种事情,是不能实施的。”
“可是,王小子,你说了这么半天,这跟那商人,投机取巧。我大唐其他的百姓,若是都不想种地,都来经商,这该如何是好?”
第416章 科举前的准备
“我问你,我大唐军队10万人,你能保证,这10万人,每一个,都是将军的料吗?”
“这?”
只见李二,笑着摇了摇头。
人各有志,每一个人的能耐,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天生就是将军,而有的人,这一辈子,也只能当一个大头兵。
“这不就得了,即使你把这个机会,给这些老百姓。想要经商的老百姓,也不会那么多。
因为有的人,只适合一辈子种地,你让他经商,只会让他们赔的,裤衩子都没了。
而有的人,就适合经商,我把农业,工匠,商人,全部达成一个平等。
这是为了促进整个大唐,社会氛围,向前发展。
若是农民,不想种地,想要经商,可以呀,但是你得有那个本事。
如若不然,可能就会碰的,血肉模糊。
整个大唐的市场,就这么大,蛋糕就这么大,不是每一个人,想吃,都可以吃得到。
而咱们能做的事情,就是进行把控,这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整个天下,你说呢?”
李二听完,无奈的叹了口气。
如今这么一搞,倒是也行,就是怕明日上早朝的时候,那一群文武百官,又得抨击自己了。
“放心好了,老李,你要明白,所有人都是既得利益者,只要不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