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我真没想和公主谈恋爱 (三星堆)


  其实李世民非常讨厌长孙无忌这种说教的语气。
  但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从谏如流和大肚能容。
  李世民只能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我不同意长孙大人的说法。”然而这时,孙明也有话要说。
  李世民顿时心头一乐,心想这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自从孙明救了太子一命之后。
  李世民一直在心里琢磨要不要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
  加之以前李世民对孙明的了解也仅限于他的医术和文采。
  现在正好借此机会,考察一下他对天下大事的理解和想法。
  李世民冲孙明点点头:“大家都是各抒己见而已,无论你有何种想法都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得到李世民的首肯之后。
  孙明目光犀利地盯着长孙无忌说道。
  “首先,君子远庖厨出自孟子,其本意是说心怀仁慈的君子应该原来制造杀戮的地方,并不是说君子不应该下厨房做饭。”
  “长孙大人不仅不求甚解,望文生义,而且还以此来抨击陛下的言行,此非忠臣之道也!”
  “陛下!”
  听了孙明的这番话后,长孙无忌顿时急了,他急忙上前向李世民表达心迹:“臣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哎……辅机!”李世民摆摆手,云淡风轻地说道:“都说是各抒己见而已,你也别太较真了。”
  “陛下,我……”
  长孙无忌都无语了,看来陛下是在故意敲打自己啊!
  李世民一抬手,示意孙明继续往下说。
  “其次,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长孙大人自视为正人君子,一直远离庖厨,想必是不懂如何烹小鲜的。”
  “噗……哈哈哈!”
  听了孙明的这番话,李世民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孙明还真是口齿伶俐,机智过人啊!
  表面上说长孙无忌不懂如何烹小鲜,实际上却是在嘲讽他不懂如何治国。
  而且他还引经据典,角度刁钻,让人无法辩驳。
  此时此刻,长孙无忌的胡子都差点被气歪了。
  但是,孙明的话说到这里却还没说完。
  “最后,陛下刚才所言似有考察孙明之意。”
  “而长孙大人身为吏部尚书,不仅不为陛下举贤任能,反而嫉贤妒能,阻止陛下检拔人才,实在有失为臣之责!”
  “孙明!你竟敢……”
  此时此刻,长孙无忌彻底被气糊涂了!
  他刚才只是随口说了孙明一句不太好的话而已。
  没想到孙明就开始大放厥词,从各种角度把自己抨击地一无是处。
  若是让这样的人入朝为官,以后大唐的朝堂恐怕就没他长孙无忌什么事了。
  为了挽回形势和面子。
  长孙无忌突然十分谦卑地说道:“现如今我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与功劳。”
  “我等臣子只是遇到了明君,所以忝列其位而已。”
  长孙无忌一边把李世民吹到了天上,一边又把自己谦卑到了泥土里。
  他以为凭这样就能扳回一局。
  但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孙明突然语气冰冷地说了一句:“是谁说大唐现在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


第58章 这就是所谓的安居乐业?
  “是谁说大唐现在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
  轰……
  此话一出。
  现场所有人几乎都同时愣住了。
  公然在朝堂之外谈论这种话题,无论如何都是大忌呀!
  更何况还是当着皇帝李世民和百官之首长孙无忌的面。
  这无疑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啊!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敢说话,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此时此刻。
  李世民的脸上也是神色微变。
  因为一直以来,他都以为大唐在自己的治理下已经变得四海升平,繁荣昌盛了。
  现如今大唐四周的强敌都已经被灭的差不多了,而且大唐现在的户籍人口比他刚登基的那会儿翻了一倍还要多。
  这难道还不是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象征?
  然而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
  就在刚刚。
  他最引以为傲的两件事,竟然遭到孙明这小子的质疑。
  “放肆!好你个孙医官,竟敢非议国政?”长孙无忌立刻上前指责道。
  “自从陛下即位以来,先后灭突厥、平铁勒、收柔然,横扫漠北;然后又举兵西征,吐谷浑王伏顺举国投降;大唐四周再无强敌,如何不能说是四海升平?”
  “再者不论大唐境内何处发生灾荒,陛下必定拨款拨粮救济,忧民之心古今难觅。如今大唐户籍人口已经翻倍,这难道不是百姓安居乐业?”
  长孙无忌表面上是在指责孙明,其实则是在拍李世民的马屁。
  “辅机,你先不要再说了。”李世民抬手阻止,同时摆出一副从谏如流的姿态。
  “你就让他说,朕倒要听听大唐现在如何不四海升平,百姓如何不安居乐业的!”
  他声音低沉,语气严肃,就算是聋子也听得出李世民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不过孙明并不在意,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
  “陛下灭突厥、平吐谷浑,的确让大唐边境暂时安定下来,但距离四海升平,孙明以为还差得很远。”
  “朕灭突厥,平定吐谷浑,还只能算是暂时安定下来?”李世民的眉头更加紧锁。
  “陛下对突厥和吐谷浑的处置都是降而未服,服而未化。”
  “眼下大唐军势正盛可能没什么,一旦将来形势有变,他们便会死灰复燃。”
  “前段时间归义王叛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嘶——
  一听孙明这话。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之前归义王逃走的时候他们也想过很多原因。
  但却从未在自身问题上思考过这个问题。
  事实上……
  孙明这些话也不是凭空捏造的。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安史之乱后,中原动荡不安,突厥人就立马趁机复国了。
  “嗯……”
  李世民托腮沉思了一会儿,觉得孙明所言确实有些道理。
  “那依你之见,怎样才能彻底收服突厥和吐谷浑,使其永远不再生叛?”长孙无忌板着脸问道。
  李世民也往孙明的边上凑了凑,显然对这话题来了兴趣。
  孙明清了清嗓子:“突厥和吐谷浑本质上都是游牧部族,没有固定的居所和生活物资来源是导致他们屡犯边境的根本原因。”
  “要想彻底收服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如果草原上的百姓能随时拿手里的牛羊换取他们需要的生活物资,谁还愿意天天打仗,过刀口舔血的日子啊!”
  “嗯……”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听得点头如捣蒜,因为他们也觉得孙明这话似乎有些道理。
  “好吧,那四海升平就暂且不说了,但老百姓安居乐业这点总是真的吧?”李世民目光悠悠地问道。
  他最引以为傲的功绩已经被孙明否定了一条,总不能另一条也被否定掉吧!
  自己作为皇帝,难道不要面子的嘛?
  “并不是!”
  然而孙明并没有给李世民面子。
  “这些年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之事时有发生。”
  “一到冬季,没有粮食及御寒之物的百姓只能饿死。”
  “加之朝廷为了征讨高句丽,竟派人到民间高价收粮,与百姓争食。”
  “难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冻毙于野就是所谓的安居乐业?”
  “还是说陛下和长孙大人眼中的百姓仅仅指的是那些豪强士绅,而不是广大吃不起饭、穿不起貂皮的贫苦百姓?”
  “可是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的户籍人数翻了一番也是事实啊!”长孙无忌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呵呵——”
  孙明淡定一笑。
  “如果朝廷不打仗,不与民争食的话,百姓户籍人数到现在何止只翻一番?”
  孙明这些话有如一个个响亮的巴掌,狠狠地打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脸上。
  此刻李世民的脸上火辣辣的。
  他生平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羞愧和耻辱。
  他现在很想大发雷霆。
  但孙明刚才说的那些话句句在理,而且还是他自己要求人家说的。
  要是现在对他发怒,只会显得自己小肚鸡肠,不能容人。
  再说了,孙明这些话朝中的文武大臣肯定是不敢说的。
  这样很容易导致自己被下面的人蒙蔽双眼,看不见真正的民生疾苦。
  总而言之。
  李世民现在对孙明是又爱又恨,强忍着不让自己爆发出来。
  夜色之中,三人都沉默了。
  只有篝火上的羊肉串还在不停地冒着油花,滋滋作响。
  沉默了许久之后。
  李世民突然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啊,朕没想到民生竟然还如此疾苦。”
  “既然如此,朕决定将东征高句丽的计划延迟。”
  “回头告诉程咬金,筹粮之事以后再说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