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飞扬作为安乐公主亲自选派参与案件审理的人,怎么感觉立场好像和安乐公主不一致啊。
柳飞扬自然知道裴任远心中在想什么,于是低声对着裴任远说道;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裴大人咱们换个地方交谈如何,拙荆随下官一起到了这长安城,闲不住,开了家酒楼,不知道大人能否赏光到酒楼一聚?”
裴任远一听是到柳飞扬自己家开的酒楼里面谈事,顿时也是放下心来,柳飞扬释放出来的善意,他也不能无动于衷,况且后面审理崔缇和郑谙两人还需要通力合作。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驳了柳飞扬的面子。
“那就叨扰了,本官也想去尝尝柳大人家的手艺,之前就有人说柳大人的厨艺是一绝,可惜本官与柳大人并不熟识,倒是没有机会尝到。”
见到裴任远一口答应下来,柳飞扬也是心情不错;
“这有何难,一会儿下官亲自到厨房烧两道拿手好菜,让裴大人品尝一番,也不知道是否能够入得了裴大人的口味。”
“哈哈,那本官可就不客气了!”
裴任远朗声笑道,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眼光,都非常好奇这两人在谈些什么,竟然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裴大人都能够开怀大笑。
不少人都暗中佩服柳飞扬的手段,要知道他们这些人看到裴任远这样的监察御史都是绕着走的。
柳飞扬和裴任远也不管其他人如何看他们两人,两人自顾自的一路谈笑着朝宫门外走去。
后面有人马上就去向安乐公主报告了。
而宗楚客看到这两人关系如此融洽,有些不好的预感,不过现在也没有多少手段可以使,只能是待会儿派人到柳飞扬府上给他带些话,让其好好办事了。
柳飞扬和裴任远是通过大门正大光明的直接走进天下第一楼的,而临淄王李隆基和刘幽求则是通过酒楼的暗道直接到达酒楼后院的。
所以柳飞扬和裴任远两人到达包厢的时候,临淄王李隆基已经等候多时。
裴任远一看到临淄王李隆基顿时大惊,要知道虽然他对临淄王是有些好感,可是也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过。
“下官拜见临淄王,王爷万安!”
柳飞扬也在一旁正准备开口,临淄王李隆基直接一摆手;
“两位大人不必多礼,本王也不绕弯子,这次前来正是为了崔缇和郑谙两人的案子而来。
裴大人之前收到的材料也是本王派人送到大人手上的。不知道裴大人对此案的看法是怎样的?”
裴任远当然知道临淄王李隆基现在也是整个大唐朝堂炙手可热的人物,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于是马上表明态度。
“回王爷,对于崔缇和郑谙这种罔顾国法的恶贼,本官当然是毫不留情,依法查办了。只是不知道柳大人是怎么想的。”
裴任远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也想知道柳飞扬到底是如何打算的,毕竟他对于柳飞扬此人还是不甚了解的。
如果此人是个笑面虎的话,那他可就要吃大亏了,这会儿正好借着临淄王的话试探柳飞扬一番。
“裴大人不必担心,其实整件事情就是我和临淄王在背后策划的,目的也是直接搞掉崔缇和郑谙两人,这两人实在是太过于嚣张,已经将整个大唐的选官体系折腾得不成样子了。”
柳飞扬的话虽然让裴任远感到了一丝心安,但是同时心中也有些不爽,原来他才是被人利用的那一人,这种感觉相信放在谁身上都会很郁闷的。
裴任远脸上闪过一丝不甘的表情,虽然是一闪而逝,但还是被柳飞扬捕捉到了。
“裴大人是否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了,而心有不甘,也许心中对我还有些怨气,觉得我在背后操纵一切,搬弄是非。”
柳飞扬没有提到临淄王李隆基,实际上提不提都关系不大,裴任远心中必然是对两人存在不满的。
裴任远也不否认,而且他性格耿直,也不善于虚与委蛇。
“难道柳大人还希望我感恩戴德,庆幸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裴任远丝毫没有掩饰自己话语中的愤怒与不甘。
“当然,裴大人当然应该庆幸自己现在还有利用价值,如果连利用价值都没有了,那才真正说明裴大人已经是大唐朝堂可有可无的人物了。恐怕到了那个时候,裴大人的人生应该也走到尽头了。
如今大唐朝堂上面派系林立,目前主要有三大派系,韦后和安乐公主派系,太平公主派系,再有就是临淄王派系。这三大派系明争暗斗想必裴大人 也是有所耳闻的。”
“当然,本官虽然不参与党争,但是身处这样的环境,某些消息有些时候想不知道都不行,柳大人想说什么还请明言。”
裴任远心中已经猜到了某种可能,因为临淄王就在旁边坐着,而且心态平和,并没有其他王爷那种架子。
“裴大人快人快语,我也不绕弯子,我想邀请裴大人加入临淄王的阵营,咱们一起为大唐的明天而奋斗。”
柳飞扬说道此处竟然有些激动,这种激动表情还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流露。
这一点临淄王李隆基和监察御史裴任远都感受到了。
裴任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反过来提了一个问题;
“就目前的朝堂格局而言,临淄王并不是最优的选择,韦后,太平公主的势力可以说都比王爷更强大,我似乎找不到理由选择最弱的势力加入。
王爷见谅,下官向来就是这样直来直往的性格。”
裴任远说完,还对着临淄王行了一礼,这样说不管怎么样都有些打脸的意思在里面。
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没有关系。
面对这个非常刁专的问题,其实临淄王李隆基也非常的不解,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困扰他很长时间了。
因为自从第一次在定昆池诗词大会上,他就感觉到了柳飞扬对他的善意。
他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这种善意是不是一种错觉。
后来的江州之行让他证实了中善意的真实性,而且和柳飞扬之间的联系也越加紧密。
不过直到现在他还是不明白为何柳飞扬就选择了他。
“裴大人想要理由,其实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字「正统」。我大唐帝国自从高宗晚年则天女皇主政开始,就一直陷入了一场牝鸡司晨的梦魇之中。”
“则天女皇雄才大略,主政天下倒也是四方太平,国泰民安,这一点自然轮不到我来评说。”
“可是裴大人看看如今的朝堂算什么,皇帝不主政,任由韦后和安乐公主把持朝政,把偌大个朝廷搅得是乌烟瘴气,老百姓也是名不聊生。
这两个野心勃勃的女人有没有能力治理天下,现在已经摆在了大家的眼前,这样的势力我相信正直如裴大人肯定是不会与之为伍的。”
“而太平公主呢,能力可能是有一些,但是除了会耍一些阴谋诡计之外,治理天下的本事还真没有发现多少,天下不是谁都能够治理好的。
退一万步讲,裴大人真的希望大唐帝国再次出现女主天下的局面,再说了太平公主难道真有则天女皇那样的雄才大略?”
“再来对比一下临淄王,王爷虽然现在势弱,但是这都是暂时的。首先,王爷的父亲相王李旦那也是高宗和则天女皇的子孙,血统纯正。
其次,当朝皇帝中宗的子嗣除了安乐公主之外其实已经基本上都被废掉了,这一点想必裴大人也是清楚的。
而临淄王这边,宋王,彭城王,巴陵王等都是朝中的要员,手中也是掌握着很多的力量。
这些力量随时都可以化为临淄王的助力。
另外临淄王对老百姓怎么样,上次赈灾的事情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一些,想必裴大人也能够明白。”
柳飞扬说到这里,不再多说,而是在一旁的席位上坐下。
对面的裴任远也在仔细的思考着柳飞扬的话语,以前没准备站队,倒也没有考虑这么多。
刚才柳飞扬这样分析之后,仿佛自己的选项好像也不多,甚至是别无选择。
第171章 联手
裴任远心中盘算着临淄王李隆基在一场争斗中到底胜算如何,自己加入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许久之后,裴任远总算是下定了决心,然后对着柳飞扬与临淄王李隆基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他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至少目前在对付郑谙和崔缇这条战线上两方算是暂时达成了一致。
“好,既然我们算是暂时达成了统一战线,下面我想和裴大人就崔缇和郑谙两人的所犯的事情和裴大人交换一下意见,咱们需要提前准备好预案。”
柳飞扬一个没注意,后世的一些词语就冒了出来。
“统一战线?预案?柳大人难道认为这件事情还会有什么变数不成,咱们手中的证据可是已经足够将这两人问斩了。”
裴任远虽然不太明白柳飞扬说的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但是也猜了个七七八八,不过对于柳飞扬说的提前准备方案的问题,他还是有些不解。
“我们当然得准备好一套说辞了,要是换做其他人裴大人按章办事当然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这两人是谁,前任的吏部侍郎,位高权重不说,还有雄厚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