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捞钱 (我爱白斩鸡1955)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爱白斩鸡1955
- 入库:04.13
“主君,现在天色已晚,已经来不及投宿了,且找个能避风的地方生火吧!”
关羽也是一脸无奈,连忙劝道;
“这荒郊野外,天寒地冻的,可是会出人命的。”
王安也是被吓得不轻,只能佯装镇定,点头应和;
“好!先找个地方……”
说罢还暗自嘀咕了一句。
“天寒地冻倒是不怕,可别招来狼群。”
可荒郊野岭的,哪里来什么避风的地方,无奈下, 一行人只好沿着原路来的那条小溪,随便寻了个土坡,就躲在坡下,算是能勉强遮风。
王安现在很后悔,为什么没把徐灵这小子叫来。
有徐灵探路,又何至于此!
不过终究满腹怨气也敌不过腹中饥饿,众人升起了六个火堆后,便纷纷烤起了薄饼。
“什么味道?”
强忍住没去喝一旁河水的冲动,王安撕下那硬邦邦的薄饼,刚要放进嘴里,就闻到了一股怪怪的味道;
“禀主公,好像是那边传来的,要不我去看看?”关羽嗅了嗅鼻子,便站起来向王安提议道。
王安随便摆了摆手让对方自去,也没在意,这味道虽怪,却也未必多么难闻。
对比起来,手中那干瘪瘪的薄饼,在没有开水送服的情况下,似乎更让王安难受。
虽说这大汉的河水应该是天然纯净无污染,可来自后世的王安依然不敢去喝这些生水。
不但自己不喝,还强行下令让所有人都不许喝。
他可不想手下有人在半路上染上了痢疾,甚至是疫症!
就这样,王安勉强咽下那块薄饼后,这才想起关羽去的时间有点久,于是向一旁的胡车儿问道;
“云长何以迟迟未归?”
胡车儿在王安身边待久了,似乎汉语也越发流利,见王安问起,连忙操起一口山西口音回答;
“主公,关大人之前骑马往那边去了。”
就在胡车儿话音刚落之际,关羽就已经打着火把,策马回来了,同时带回来了一个让人反胃的消息。
“探查到什么了吗?”
王安见对方脸色不是很好看,于是问道;
“禀主公,是弃婴。”
关羽拱手回答,脸色依然十分难看。“就在山坡不远处,有一处乱葬岗,横七竖八躺了一地的婴儿尸体。刚死的,死了没多久的,死了许久的,加起来应该有十多具。有不少已经被野狗、黄鼠狼等啃食,露出皑皑白骨,甚是可怖!”
王安听罢,胃里顿时涌起一股酸水,差点就要吐出来了。
瞪了瞪关羽,心里暗自腹诽。
没事你说得这么详细干嘛!
我这还怎么吃得下!
王安自问也不是没经历过大战,死在他面前的敌人也有好几个了。
可那是在战斗中死了人,却不是这种荒郊野外遇到乱坟岗,看着一顿陈尸烂肉那般恶心。
而且不但恶心,还渗人!
此时,恰好一阵冷风吹过,王安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第81章 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反了,益州的百姓就不会反?
其实,王安也不是不知道如今百姓生活的艰难,在衙门里的这段日子,已经不止一次听手下人谈论过各地的弃婴、溺婴之事。
归根到底,一是古代没有节育措施,更不可能打胎,只能生下来后才决定是否要养活;
二是古代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观念;
三是官府的鼓励生育政策早已名存实亡;
而最重要的是,百姓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不抛弃亲生骨肉,又能如何?
想到这,王安的心情也变得沉重。
“这里荒郊野岭的,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弃婴?”
关羽:“主公,我看十里外有火光,方才策马前去查探一番,那边是个里,有100来户人家。”
“100来户人家,何以会有十多名弃婴之多?”
王安听罢,惊愕不已,连忙追问;
不过出乎王安预料,一时间,竟无人开口回答。
“禀主公,恕在下直言……”
良久后,才有一名护卫说道;
“属下在5年前从青州逃难来此时,家乡那边就已经如此了。”
“什么?5年前就已经如此?”
王安听罢,越发惊疑不定。
“非但如此”那名护卫继续说到,“如果遇到灾年或者大疫,更是整乡整里地崩溃,无人能幸免。”
小人当初家乡遭了蝗灾,几乎整个乡的人都逃散了,小人这才逃到杨县当了山贼。
“后来被主公所败后,又有幸被关大人选中,才当起主公的护卫。”
护卫说罢,小心地看了看王安,生怕对方知道自己过去的身份,会有所不喜。
却不料王安默然良久后,猛地站起,嗤笑一声,自嘲道;
“倒是我见识浅薄了。”
众人见此,纷纷下跪请罪,口称属下该死。
看着跪满了一地的手下,王安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却是一言不发。
他没想到这个天下居然已经崩坏到这种程度了。
难怪太平道能趁势而起,难怪未来会群雄并起,三国争霸。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难道就不知道要让自己过得好好的,能继续奴役这些贱民,就起码要让这些贱民活得像个人的道理?
王安摇了摇头。
不,无论是汉灵帝还是朝堂上的那帮豪门士族,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比谁都要清楚这个道理!
只是这些人都已经彻底地腐朽堕落了。
他们不想、不愿意、甚至是不能去改变这个现状而已。
面对这种局面,王安心里开始迷茫了。
难道我躲到益州去,就真的可以躲过这场黄巾之乱吗?
离洛阳最近的三河都尚且如此,那远在西南的益州又会好到哪里去?
其他地方的百姓都反了,益州的百姓就不会反?
开什么玩笑!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如今这种局面,自己哪怕躲到益州也无用!
一旦张角登高一呼,无论是河北,还是中原;
无论是荆州,还是益州,最终都定会天下景从。
该死!
我之前想差了!
王安握紧了拳头,想大骂一通,却不知道是要骂当今天子,还是宦官,还是那些豪门士族,或者统统一起骂。
逃不了的!
既然这样,我又当如何?
将来的路在何方,我又如何才能保存自身。
此刻,王安心乱如麻,陷入了迷茫。
王安这历史小白不知道的是,在184年张角起事时,益州的确没有黄巾军。
不过在188年,第二次黄巾之乱时,益州黄巾渠帅马相、赵祗起兵,攻杀绵竹县令李升,聚众万余人,最后还杀了益州刺史郤俭。
正当王安思忖间,一股阴风吹过,却夹杂着一些呜咽声,听得人头皮发麻。
“谁!”关羽一把抽出腰间长刀,怒喝道。
胡车儿则迅速挡在了王安身前。
其余护卫虽然心中惊恐不安,可见关羽、胡车儿两人都这样了,便也跟着纷纷拔刀警戒。
不过众人等了良久,却没有再听到任何动静。
“我去看看!”
有护卫自动请缨,摸黑探了过去,不一会就回来了。
“禀主公,那边有淫祀……”
所谓淫祀,就是指不合礼制的祭祀,在民间多为拜祭一些不被官方认可的东西。
王安听罢,本想不理,可想着来都来了,也起了些真正存问风俗的想法,便领着一行人往祭祀的地方走去。
很快,众人来到了一处空地上。
只见这里围着200多人,多是青壮,应该是来自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
因为天色已黑,而且众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场地中央的那人在讲话,所以一时间也没人注意到王安这一行十几人。
只见场地中有一高大壮汉,身高九尺,长相粗豪,头戴黄巾,手持竹杖,正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
“太平道!”
一旁的关羽看清此人的打扮后,那丹凤眼里闪过一丝寒芒,低声向王安问道;
“主公,是否要拿下这妖人!”
王安摆了摆手:“不急,且听听此人在说些什么。”
——只听这太平道人粗着嗓子说道——
“乡亲们,只要入我太平道,大家就是兄弟姐妹。以后谁家的亲人生病了,我们有符水,可帮他治病!只要你诚心信教,就能药到病除。
底下众人听罢,纷纷交头接耳,有些人开始意动。
此时,恰好有一名青年背着一个老头从人群中走了过来,对那太平道人恳求道。
“大师,我父亲怀了重病,请救他一救吧!”
——只见太平道壮汉微笑着说道——
“只要你愿意入我教,我便能救你父。”
——青年听罢连忙点头——
“我愿意!”
“好!”壮汉朝身边的一个泥偶一指,“你把这方黄巾裹在头上,并诚心朝这神像拜上一拜,就算是入了我教。”
“记住,叩拜时一定要心诚,心不诚则我的符水就会无用,也就救不了你爹。”
年轻听罢,先是小心地把老头放在地上后,这才接过黄巾,麻利地裹在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