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和师父一家相处的时间不多,可是刘铭却觉得师父这一家也都是奇人,郑玄虽然是经学大师,可是说话却不古板,风趣得很,不是那种道德君子。
而郑益恩就更有意思了,他今年才三十岁不到,郑玄快四十岁才有了这个独子,郑益恩读书不太成器,却有一手好厨艺,也乐于下厨。
剿匪、打人、做好事、蹭饭……一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
原野,篝火!
刘铭、太史慈、徐盛,还有十余骑,此刻都围在篝火旁边,一边烤着干粮,一边聊天。
“少使君,咱们这是过郯县了,再往西边走,就到兰陵了。”徐盛看着地图,然后说。
“没事,我二叔正在那里练兵呢,安全得很。”刘铭笑道。
心里想的却是,东海下邳那些安全的地方,地图自己都差不多全部点亮了,接下来把郯县以西的地方再点亮的话,那么刘备实际控制的徐州区域,刘铭就全部在全球地图上点亮了。
虽然刘铭的堪舆技能只是初期,点亮的只是山川、河流这些最基本的资料,可是用在军事上,已经足够了。
这种事情,只有刘铭自己去做,别人都帮不了。
不过刘铭倒不觉得苦,四处走走,了解一下民情,多向下看看,总归是有好处的。
现在天下十三州一部的大汉土地上,还算平稳的地方不多,徐州就是一处。
可是因为前任刺史陶谦管辖不是很有力,所以徐州也是盗贼四起,刘备上任之后,情况好了一些,可是那些不是城市的地方,乡野之间,不好的情况,依旧很多。
刘铭这一个月来,不断的往荒郊野地跑,把那些作奸犯科的,小偷小摸的,欺行霸市的,全部都打击得苦不堪言。
这些人你要说大恶,那是没有的,可是小恶却是不断,而偏偏这些人,往往让正常的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更加的不幸福。
“我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勿以恶小而为之。”刘铭笑嘻嘻的就剽窃了自己便宜老爹的未来名言。
当然,打打这些苍蝇,对刘铭来说就是顺手的事情,就别说身边跟着太史慈徐盛这样的猛将,他身边那十几名亲兵,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之士,打击这种地痞流氓,再简单不过。
被打击的这些人,要么洗心革面,要么罚做苦役,要么逃去琅玡投奔臧霸——
大部分人选择了洗心革面,少部分人跑去了琅玡投泰山群贼,对于这种选择刘铭也不阻挡,宁愿当山贼也不洗心革面吃碗干净饭的,还是走了算了吧,徐州内部需要的是安定。
对于这一点,臧霸倒是很满意,毕竟他确实没什么野心,和刘备达成协议之后,还总是有人前来投奔,这让泰山贼的其他头领们也很高兴,觉得臧霸和刘备达成协议是很明智的事情,臧霸这个大头领的位置,就更加的稳固了。
而琅玡国的良民们,臧霸也不打算为难,他们愿意留在琅玡国继续自己耕种的,就留下,琅玡国的士族豪强基本上都死光了,老百姓耕地,交一半收成给泰山贼,已经比之前过得舒服多了。
如果他们想要投入刘备的治下,臧霸也不管,毕竟泰山贼里没有行政的专才,人多了,也不好管理。
就这样,青徐之间这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反而保持了平稳,徐州内部的生活,就更加的稳定了。
第35章 理想主义的光彩
“那些蟊贼们,做的事儿倒也不大,可就是看着那么恶心,这一路来,少使君做的事儿,可是让老百姓纷纷称赞啊。”刘七赞叹了一句。
“不错,虽然都是小事,可是普通民众他们真的知道什么大义吗?天下兴亡,和他们关系似乎也不大。
他们关心的,只是今天晚上碗里能不能多一把米,明天在集市上,能不能多扯一尺布。”刘铭叹息道:“我们要多向下看,下面,才是根基。”
太史慈默然点头,他其实也是官吏世家出身,尽管豪气任侠,然而却没对民众有更多的思考,毕竟他的思维是世家寒门这一阶层的,对最下面的贫民,很少有什么思考的地方。
而这一个月来,走遍了下邳、东海各地,看到了最底层的那些贫民,很多只能说是活着,可是他们却很高兴。
“刘使君收的粮税少,我们一天两顿,可以有一顿干的了。”
“少使君赶走了那个总是偷鸡摸狗的流氓,我们过年可以多加块肉了。”
“之前的陶使君也挺好的,可是他手下那些丹阳兵,老是来骚扰地方,现在倒是几乎不来了,日子也更好过了。”
太史慈并不觉得他们的日子有多么幸福,可是他们却总是觉得自己很幸福。
这让太史慈开始感觉到,让这些民众感到幸福,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还是有黄巾。
“张角是个野心家。”
刘铭一边用一根棍子拨着篝火,一边道:“黄天当立,是要他自己当皇帝,可是若不是太多老百姓连活着都不能做到,又怎么可能张角这个装神弄鬼的家伙一朝举旗,就天下响应呢?”
太史慈默然。
“当年强秦东出,席卷天下,横扫六合。那是何等的盛世和武功!然则始皇帝之后,陈胜吴广,两个连兵器都没有的人,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强大的秦,就这么亡了,不是陈胜多么智谋深远,也不是吴广多么能打硬仗,而是因为,天下苦秦久矣。”刘铭继续道。
“但是现在天下,人心还是向汉的。”太史慈道。
“是啊,人心向汉。世族、寒门,读过书的,有忠义之心的,人心确实向汉,可是老百姓呢?
我们向下看的这些人呢?他们知道什么叫人心向汉吗?他们在乎的,只是碗里是不是多一把米,集市上是不是能多扯一尺布。”
“我们当然可以说他们短视,不明天下大义,可是和一个可能明天就断粮的人谈大义,不觉得太虚伪了一点吗?”
太史慈沉默,徐盛沉默。
亲兵中的一人,突然泪流满面,扑在刘铭面前,连磕了三个响头。
“刘十三,你这是……”刘铭也不由得一愣。
“少使君,我就是贫民出身,当年只要能多一把米,我父,我母,都能活下去啊。当年要是地痞流氓没有抢我们家的那只鸡,我那小妹,也能活下去啊。”刘十三一边磕头,一边嚎啕大哭。
“你这样的人,很多。桓、灵以来,黄巾董卓以来,遍地流民,以前能活得下去的,现在只能勉强活下去,以前能勉强活下去的,后来就活不下去了,这就是乱世,乱世人不如犬,人想要活下去,做什么都可以,我只是希望徐州,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刘铭扶起了刘十三,叹息道。
然后他站了起来,拔剑,开始练剑。
月光之下,剑光如水,十四岁的少年,沉默的在练剑。
慢慢的,他开始吟哦。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好诗!”太史慈忍不住击节叫好。
“这诗不是我写的。”刘铭扔掉了手中的剑,有些意兴索然:“我写不出这么好的诗,可是我终生,不会屠杀无辜。”
太史慈和徐盛相互望了望,有些不明所以。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四句,是曹操《蒿里行》里的名句,这时候曹操应该还没有写出这首诗的全部,毕竟袁术现在还没有称帝,蒿里行可是专门用一句写了袁术称帝这事儿的。
然而刘铭却鄙视曹操,《蒿里行》对千里无人烟,展现出了极其痛惜的情绪,可是在实际中呢?曹操一声令下,就杀了徐州五十多万人!
那都是无辜的民众,不是敌军。
人头不是韭菜,割掉了不会马上就长出来,刘铭不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好的那种人,可是在乱世,他更珍惜每个人的性命。
战场上,各为其主,拿起武器上战场,就要有被敌人砍掉头颅的觉悟,可是普通的民众,他们的劳作,供养着诸侯纷争,却在乱世中,最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刘铭知道这样是不对的,所以他也不打算做这样的事情。
“向下看!向下看!看看那些人!向下看!向下看!都是和你一样的人!”
对着旷野,刘铭突然高声喊了起来,他喊得直白,喊得粗鲁不文,然而却是此刻他情绪的最好展现。
“向下看?和我一样的人?”太史慈喃喃的念叨了几句。
是的,那些人,也许在身份上,和太史慈这些官吏世家出生的不一样,可是归根结底,不都是人吗?
皇族和世族不一样,世族和寒门不一样,寒门和豪强不一样,豪强和贫民不一样。
不一样的是身份,一样的是……
“我们都是人,所以我们都会死。一刀砍下,都是大好的头颅。乱世中,也许不杀人不能活下去,可是到最后,能够活得最好的,一定是能活人最多的人。”
刘铭沉声道:“我父行的是仁道,我也将会把仁道进行下去,哪怕这是一条最坎坷的道路,我们也会走下去。”
“我也会走下去。”太史慈英朗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