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青徐之地的十四万正规军,除了驻守在一线的这九万人之外,剩下的,就是驻守北海的赵云麾下两万人,以及吕布和陈登各自率领的一万五千机动兵力了,吕布负责的是在青州的协防,陈登负责的则是在徐州的协防。
曹操在青徐之地动用了十五万大军,剩下的五万则是他亲自率领,以曹纯曹休许褚为将,荀攸郭嘉贾诩为参军,从颍川出发,过汝阴,威逼寿春。
寿春关羽那里有足足四万人,如果不是曹操亲自率领的话,也没有自信可以压制住这样的虎狼之将。
所以曹操还是履行了他的职责,足足二十万大军,分四个方向,以兵力的优势,牢牢的牵制住了刘备在青徐以及淮南的大军。
这几个位置只要他压制住了,刘备的驻军就不敢动。
这也是刘备地盘上的天然劣势了,和三大势力全部接壤,现在刘备治下两个半州,青徐的八个郡,就有五个郡和敌方接壤,扬州的九个郡,也有三个最重要的郡和地方接壤,单独面对任何一个对手,他们都不会虚,可是这三个强大的对手一旦联手,他们的人马就会在各处要地被牵制住!
没有足够的兵马,就算他们内部的交通极其发达,调配起兵马来更加的简单,可是没有人,怎么调配?
所以荆州在江南的战线上,是有着绝对兵力优势的!
二十万打十万,一倍的兵力优势,这就是蔡瑁的底气所在。
第309章 赵云
当徐州、扬州两地的战线同时拉开的时候,北海的赵云,就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战斗了。
赵云是个谨慎的人。
三国演义里总是把赵云形容成一员猛将,实际上他个人的战力固然强悍,然而实际上却是忠诚勤勉,极其谨慎的一个人,正是因为这样,早期在刘备的麾下,他才不起眼,后来才逐步的可以独当一面,正是因为他这样的特点,才不会显得一开始就很耀眼。
现在在刘备麾下也是一样。
现在刘备麾下的名将堪称无数,关羽张飞太史慈徐晃孙策这五虎将之外,能征惯战的将领也是无数,所以在顺利的取下吕布故地的时候,北海这个重要的防御重镇,军内也是很多人都在猜想,会用什么人来镇守这里。
张飞当时在下邳,太史慈在小沛,这两个位置都是徐州的门户,不可轻动,所以军中大部分认为应该是孙策镇守在北海,抵御袁绍的压力,也只有小霸王,能够在这样的位置上,承受得住来自袁绍的一波一波的压力。
而高顺张辽这种从吕布麾下投过来的出色将领,应该是抽调到其他地方去镇守,也有可能是把太史慈换过来。
可是刘铭在让高顺去小沛驻守,接替太史慈之后,却没有让太史慈驻守北海,保护他的故乡东莱,而是在琅玡一带驻守,北海的重任,交给了刚刚提拔为中郎将的赵云来担任!
虽然没到一军皆惊的地步,可是却也是引起了不少的讨论,赵云虽然在取东武和守东武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击杀了敌将吴敦,从而从骑都尉晋升到了中郎将,可是刘备军中除了五虎将之外,老资格的中郎将起码还有七八位,怎么就轮到他了呢?
刘铭对此当然不会解释,作为上位者,对人事的安排没必要解释得那么仔细,不过徐庶在私下里,却问过赵云。
“在那个位置上,没有比赵子龙更合适的人选了。诸将之中,武力能比得上他的,还是有一些,可是个人武力出色之外,还会用兵,能防守,忠诚谨慎,绝不冒进,可以按捺住自己立功之心的将领,就只有他一个了。
北海这地方非同小可,是我军新得之地,群众基础远不如徐州和扬州,同时和下邳小沛距离较远,琅玡之地运输不便。
很多时候,将领要单独面对来自袁绍的压力,除了要驻守在北海抵御进攻之外,还需要将战火控制在一个不至于闹得很大的地步上。想要做到这几点,非赵子龙不可。”刘铭如此回答。
对这样的回答,徐庶虽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不过想想其他的将领,确实很难做到这一点,尤其是那种“面对挑衅要坚决打回去但是不能扩大”的要求,至少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就做不到……
又能打,又要忍,还要小心谨慎。
徐晃也许能做到,可是他在庐江,任务更重。
孙策性如烈火,要进攻没问题,要防守,就不会做到那么恰到好处了。
太史慈也是一个好对象,不过他驻守北海的话,背后就是家乡东莱,难免会影响到他的判断。
张辽高顺都是新收之将,继续守在北海这样的地方的话,那并不符合刘铭的用人要求。
所以想来想去,似乎还真就只有赵云才符合。
赵云本人对此倒是很淡然,虽然在加入刘备军之后,他提拔的速度已经是很快了,一下子就升到了中郎将,可是以他的性格,本来就不是会得意忘形的那种。
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青徐之地驻扎在前线的诸将,都受到了曹操的进攻,太史慈、黄盖、高顺、张飞……
而在后方的陈宫陈登以及吕布,都已经率领麾下的将士在靠近前线的地方,随时准备四处支援,毕竟这一线的防守力量九万人,面对接近自己一倍的进攻力量,还是很吃力的。
对此赵云看得很清楚——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他是没有援军了。
整个北海,需要他率领麾下这两万儿郎,好好的守住。
哪怕之前传来的情报是曹操和刘表联手了,好像没袁绍什么事,他也依旧提高了警惕。
在北海,他已经待了有一年了,当然也不是光杆司令一个,除了两万精锐之外,他身边还有三名副将,分别是前淮南降将李丰,江东猛将陈武和并州骁将魏越,这种打散了的组合,也算是刘备军中的一个特色,将各种出身的将领都分散在各地,一来避免结党,二来也让他们安心一些。
如果诸将各有部曲的话,这种做法当然不太合适,可是在杂号将军都最多只能带五百亲兵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就没什么问题了,反正士卒都是通过调配的。
手下有这三名将领,赵云当然也会人尽其用,在北海,重要的城池除了他驻扎的平寿之外,就是最靠近前线的剧县,以及把守着平寿侧翼的朱虚,再加上在平寿后面一点,拱卫后方的营陵。
北海再大,在前线的位置上,最重要的,就是这四个县。
所以赵云让魏越带三千人守在剧县,陈武带三千人护卫朱虚,李丰在勇力上不如魏越陈武,却更全面一些,运送粮草什么的也算是勤奋忠心,所以派他率领三千人驻守营陵。
剩下的八千人由他率领,驻守在平寿。
这四个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拱卫着整个北海。
赵云对整体防御,一刻都没有放松过,四县之间,道路纵横,任何一处的环境,赵云都是熟记于心,只要在这一片地方,就算是一倍的敌人,赵云也自信能够守得住。
就别说各县的城墙都是加高加固过的,防守器械充足。
虽然其他地方打得热闹,北海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陈武魏越都派人来问,是不是分拨一部分军队去琅玡那边协助一下,都被赵云断然拒绝了。
“我等任务就是驻守北海,天大的事,都没这个重要!北海除了是半个青州的门户之外……也是徐州的门户!”赵云如是回复这几个不安分的副将。
第310章 袁绍的机会
“阿瞒这次倒是直爽,说开战就开战。”
邺城,大将军府上,相貌堂堂,极有威仪的袁绍,看着面前的一封情报,满意的道。
“主公,曹司空也是朝廷重臣,此时又是我军的盟友,此处又非私下,如此称呼,不太妥当。”刚直的田丰立即拱手道。
“元皓说得是,是孤不稳妥。”袁绍点点头。
沮授站了出来:“主公,既然曹司空和刘荆州都已经出兵了,那么刘备的注意力,应该都已经被吸引过去了。我军在青州的行动,也要开始了。”
“不错,鞠义将军率领他的部下,进入齐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吧?再加上张郃的清河兵,拿下北海,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可都是本将军麾下的精锐啊!”袁绍大笑了起来。
“主公,鞠义将军虽然堪称我军的第一大将,然而性格刚愎,不善和其他人合作。
张郃将军为副,我担心二人之间会出现矛盾,还是让张郃将军作为第二梯队,让阎柔去协助鞠义将军为好。”沮授想了想之后道。
“鞠义一直跟着孤,他的性格,孤是清楚的。张郃也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阎柔还要在幽州安抚鲜卑,军师就放心吧。”袁绍不悦的道。
沮授叹息了一声,退了回去。
“正是,对麾下诸将的性格,又有什么人能比主公更熟悉呢?军师与其如此担心张郃将军和鞠义将军发生冲突,还不如用心将作战计划更好的安排啊!”郭图尖声笑道。
“军师尽责罢了,郭公则又何必出言讥讽?”审配怒道。
眼看双方又要吵起来,袁绍做了个手势:“够了,大战在前,与其吵架,不如多想想其他的!公则,兖州一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