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年轻
建安七年,新年之时,舒县张灯结彩。
大汉骠骑将军领扬州牧合肥侯持节都督徐荆扬三州的皇叔刘备之子,徐州牧武阳侯刘铭,同时迎娶前乌程侯孙坚之女,现乌程侯讨逆将军领吴郡太守孙策之妹孙尚香,以及平东将军平陶侯领青州牧吕布之女吕玲绮,两位大小姐同为平妻,不论大小,号吕夫人、孙夫人。
这个事儿当然是个大事,镇守各地的重要将领当然不会亲自前来,却也都派人送来了贺礼,北海的赵云、琅玡的太史慈、彭城的高顺、下邳的张飞、寿春的关羽、豫章的周瑜和鲁肃,都遣人送来了重礼,而两位新娘子的两家人自然也到了,吕布带着严氏魏氏貂蝉一同来了,孙策也带着大乔一同前来,舒县张灯结彩,热闹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里,刘铭也算是好好的过了一个蜜月,穿越过来之后,他就几乎没有清闲的时候,现在用了足足六年的时间,终于在大汉的东部打下了一片基业,现在也算是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所以这一个月里,刘铭过得很滋润。
没事一起和两位夫人弹弹琴,练练剑,写写字,虽然他不会弹琴只会听,武艺虽高,剑法却烂,字就更不用说了,那叫一个惨不忍睹,不过因为这个,刘铭发明了鹅毛笔,这种比毛笔书写更快捷的,更适合写简体字的,被很多士族鄙视为贩夫走卒才用的笔,却因为携带方便取材简单制造容易,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始风行全国。
度过蜜月之后,刘铭就要开始自己的事情了,本来想把两位娇妻留在舒县,然而不管是吕玲绮还是孙尚香都坚决表示不同意,然后证明自己能够跟着刘铭,去哪儿都行,哪怕是上战场,刘铭也知道自己这两个老婆都是很勇猛的那种,家学渊源不说,还一个个从小习武,武力按照数值算的话,没有九十,也有八十,在战场上打几条大汉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想想接下来自己反正不是到处去打仗,刘铭也就算了。于是乎,在他的亲兵队伍里,就多了两个眉清目秀的亲兵,白天一同行动,晚上睡在一起的那种。
接下来他要去的地方,是豫章。
现在的豫章,是刘备势力的水军大本营,从这里出发,顺着修水往西,就能到荆南的重镇长沙,顺着长江北上,就能到荆北的重镇江夏,这两个地方,也是荆州水军的两大重镇。
于是鲁肃对付江夏,周瑜对付荆州,这几年来,大仗没有,小的水仗几乎天天都有。
江夏那边是荆州的将领黄祖,这人几乎就是江夏的土皇帝,虽然听从刘表的吩咐,可是想要让他带兵离开江夏或者让其他势力进驻江夏,那他是不同意的。
不过他倒算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麾下的水军也很能打,加上和刘表有旧交,刘表也就对他相对放任了。
而长沙那边,就是刘表麾下仅有的指挥得动的军力了——他的从子刘磐,勇猛无畏,麾下的长沙军也颇有战斗力,一直以来对豫章的威胁,也是很大的。
历史上刘磐在长沙确实很猛,让孙策孙权都有点受不了,孙权把太史慈调到豫章才压制住他的气焰,对于缺乏良将的荆州来说,刘磐也算是一员上将了。
刘铭带着陆逊等五名年轻人,先是来到了柴桑。
这里现在是豫章的重镇,旁边就是彭泽,这里让水军习练,正是好地方,鲁肃这几年就在这里,训练水军,伏波中郎将蒋钦是他的副手。
“少使君来了,未能远迎,还请恕罪。”鲁肃对刘铭道。
“子敬先生不用多礼,这数年来,子敬先生演练水军无数,功劳不小。这次,我是给你送人才来的。”刘铭笑道。
“我这里只愁人不够,不愁人太多。”鲁肃笑了起来。
“伯言,义封,子璜,你们三人,留在子敬先生这里,子敬先生,义封子璜都是文武双全之人,在你这里当能够得到极好的锻炼。
伯言则是机灵变通,腹有良谋。子敬先生你是稳重之人,急智却并不算特别出众,伯言当可与子敬先生你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伯言,子敬先生忠直严谨,虽无急智,却有王佐之才,你当学习子敬先生的大局观与稳重,方能在将来有所成就。”刘铭对陆逊道。
“伯言自当谨记。”陆逊年轻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激动,刘铭这么说,可谓是给了他极高的评价,哪怕陆逊从小就认为自己非同一般,也难免感到激动。
毕竟刘铭虽然只比他大了一岁,然而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少使君,能这么夸奖他,陆逊知道,自己扬名天下,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鲁肃则是点了点头,他是清楚刘铭识人的本事的,既然说这个年轻人可以和自己取长补短,那么这个年轻人,就一定不一般了。
看着这几人都如此年轻,鲁肃也不由得感到了一些急迫感——
天下虽然大乱,可是却也给年轻俊彦们足够的出头机会,他如果还不建功立业的话,就老了!
除了陆逊朱然全琮之外,刘铭还给鲁肃这里留下了五百少年兵以及丁奉,让他们在这里接受锻炼,虽然他们都还年轻,可是已经在徐州训练了一年多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足够让他们变成出色的战士,现在就是要用实战来训练他们的时候了。
“这些少年兵……子敬先生你该用的时候就用。不过,尽量不要让他们损伤了!”
刘铭能做的最大努力,也不过是这个罢了。
战场上刀枪无眼,就算再强大的军队,在进攻弱小的对手的时候,也是会有折损的,任何人都只有一条命,没有人例外。
可是不在真正的战场上锻炼过,他们又如何能成长为未来刘备军的中坚力量呢?
精兵,从来不是养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而出色的将领,也必定要在真正的战场上,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
少年兵,现在到了要在战场上积累经验的时候了!
第265章 周瑜和吕蒙
在柴桑待了几天之后,刘铭就率领剩下的人,来到了南昌。
这里是周瑜这个水军左都督的地盘,在柴桑,负责军事的是鲁肃,负责政事的是张昭,而在南昌,负责军事的是周瑜,负责政事的,就变成了顾雍了。
顾雍是当年蔡邕被贬到吴郡时候的弟子,他本来就是吴郡大族顾家的人,为人沉静,有大将之风,少言寡语,却言无不中,非常之低调。
刘铭拿下曲阿的时候……他是曲阿县长。
当时刘铭破城之后,顾雍稳住了城内的情况,并没有让民众慌乱四处奔跑而受到伤害,让刘铭的军队很快就稳住了城内的形势,然后顾雍就挂印离开,后来是孙策知道顾雍是个人才,把他又请了出来,一开始是在会稽当一个大县的县令,很快就展现出了他在治理州郡方面的才华,会稽太守张纮举荐了他,加上豫章这边虽然有张昭治理,然而豫章实在太大了,张昭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所以顾雍过来,在南昌协助周瑜,在后方做得井井有条,让周瑜都非常的满意。
不过有意思的是,顾雍的长子顾邵今年才十八岁,就已经很有才学,现在在张昭的手下当一个书佐,据说做得很不错。
而张昭的长子张承,则在顾雍的手下当一个记室,文案工作做得也很不错。
这两个二代还都是从招贤馆里通过了考核,然后分别分配下来的,只不过比较巧合的是张昭的儿子在顾雍手下当差,顾雍的儿子在张昭手下当差,一时之间传为美谈。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刘铭只是笑了笑,这种事情肯定是无法阻止的,江东的家族们没有别的选择,他们转变也许会比所有人都快,在新的官僚提拔体系里占据优势,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只要是通过正常的考核进去的,确实是人才,那就无所谓。
官员的权力,可以用体制来控制,好的政治体系,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江东新力量的出现,足以证明,刘备的地盘上,已经出现了一条新的人才选拔的通道。
士族们很多时候,也是很识时务的。
而且他们还可以慢慢的,来改变这样的方式。
曹操提出过唯才是举,然后呢?等到曹丕上台之后,马上就被弄出了一个九品中正。
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只要一代人。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可以推动,那么推动起来,是很快的。
就好像刘铭现在推动的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没有人会认同。
可是他有力量,有刘备的支持,所以轻而易举就推动了。
当然,如果没有好的效果,马上就会遭到更激烈的反扑。
不过这一点,刘铭并不担心。
军队都在他和刘备的手上,这是最大的力量。
在南昌,刘铭见了一下顾雍,和顾雍聊了聊,这人果然和传闻中的那样,不苟言笑,少言寡语,不过偶尔几句话,总是能够说到点子上。
“少使君,各地招贤馆固然很有效,然而标准并不统一,时间也不统一,最重要的是,选拔上来的人才,并不一定符合空缺和职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