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楼下水如天
- 入库:04.13
亚历山大知道远征军指挥部做出了日军残部弹药不多,想来曼德勒截获川军的前线弹药中转仓库的判断。
沉吟了一下。
“不管怎么说,日本人的暴行必须受到谴责!我先汇报上去,至于首相会不会出面,我不敢保证。”
说干就干的刘文辉,拉着周小山,跟集团军司令部一群人,用川军空飞的运输机,拉去了曼德勒。重要的是,把集团军警卫团和周小山的特务营一部分,交给赵沛诗。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陆大终于完整的搬离了永州。
学员们都觉得不得劲。一下子从永州开阔的川军留守处搬到了重庆的防空洞里。
真憋屈。
不搬不行,永州百姓对66军特别迷信。
只要66军出手,就没有打不赢的。
入缅作战胜利的消息传回来。
跟以前一样,无数的永州百姓都跑到留守处捐钱捐东西。
听说留守处变成了陆军大学,一群百姓以为66军被夺了基业,堵着门口骂,遭殃军滚出去。
秦国梁,余欢水劝都劝不回去。
这节骨眼上,万耀煌可不敢说是川军故意给他难看。
有人献策,说是共党煽动,挑唆川军和中央军关系的阴谋,他也不敢用。
康泽,戴笠在四川的势力都抽空了,人家川军主力刚开出四川抗战,你就敢否定人家的依法治川策略?
何况百姓就堵着门口骂。吐一点唾沫,也没干什么过激的事情。
再说,根据协议,他们也该走了。
眼看着中央陆军大学借用了大量汽车,轮船搬家,永州城里的部分百姓甚至放起了鞭炮。
气的万耀煌搬走了原本属于66军的不少东西。
秦国梁看着冯天魁办公室他没敢动,就由他去。
陆大别看牌子大,辗转办学艰难的很,抗战时候穷的一比,桌椅教具都不齐全。
再说,郭勋祺,朱玲,周小山都是陆大的学生,据说罗家烈,苏海,楚天舒也会在合适的时候被抽调回来入学。
让学校占点便宜,以后见面不至于很尴尬。
只是卓清影看见周小山办公室搬空了,有些心疼。
跟赶来的郑竹梅,沈虹,还有楚天舒和罗家烈的家眷一道,都在打扫,恢复自己爱人以往的办公室。
“清影,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让他们看,你看着就好了!”
卓清影正在跟几个药厂的下属一起过来忙碌,不知道什么时候,沈虹和郑竹梅站到了身后。
周小山的副官办公室给陆大一个教员在用,人家也有学校的勤务兵打扫。
不算太脏。
桌子,椅子,身后三民主义的牌匾不见了。
秦国梁找了几套相似的,士兵们刚搬进去,卓清影想起周小山办公桌上是有玻璃板和桌布的,换了桌布,都觉得不是原来的样子。
“别这么挑剔,你们家小山还在前线指挥作战……”
看着沈虹说着说着,就要打自己嘴巴。
卓清影一把把他的手拉住。
“没事,小山百无禁忌,他从来不在意这些,他经常说,祸害活千年,国府好多人都在诅咒他给他延寿。”
缅甸传来胜利的消息,昨天他们三个女人带着川军好些家眷,在永州出川将士陵园给冯天魁上香。
“这入缅作战也太耗费弹药了,我们两年生产的弹药,他一仗就干了快一半了,幸亏有英国人兜底,要不光靠我们生产,还不得缺成什么样子!”
成品仓库被搬空,沈虹看着前线发来的消耗,刺激受大了。
现在看见谁都哭穷。
甚至入缅作战的子弹壳收集回来,也吩咐运到云南分厂省一点路程。
其实她恨不得把军工厂搬到保山去,在最前沿支撑远征军。
“三位夫人好!”
“余主任,你可不能这么叫,我的地位当不起跟虹姐,梅姐并立!”
秦国梁和余欢水检查了一圈,看见周小山办公室这边热闹,也走过来了。
“国梁,谢谢你,这件办公室,寄托了我和梅姐的感情。刚才我在魁哥办公室,还想起当初小山把魁哥气的跳脚的场景!”
“可不是,老实孩子没出息,我们家秦烈就是太老实,成就比小山差远了!”
“秦烈可不能算是没出息,你不能套用逻辑,你们家照儿倒是胆子大,摔第四架飞机了吧,我听说李司令都怒了,发了一个电报给小山,让她回来教一年教练机!”
“秦家祖上八辈子积攒下来的德行,都被她一个耗光了。四次被击落,三次在前线,居然都能死里逃生!”
“还毫发无损!”
秦国梁恨不得李卿霞明天就取消秦照的飞机资格。
一家人没病都吓出病来了。
好不容易陆大移交了场地。
秦国梁张罗着让留守处的老伙夫做几道鱼,沈虹和郑竹梅都觉得新鲜,跑去厨房了。
余欢水笑着问卓清影。
“缅甸战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小山有没有可能回来看看?”
“余主任,惦记人家男人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余欢水一愣,顿时笑容满面,这几年在66军工作非常愉快,这里人和气,爱说笑,气氛轻松。
“惦记小山的人多了去了,山东的徐司令,罗政委,常参谋长都发电报给延安,让我转达对小山的祝贺,说远征军打的太漂亮了,日本人狼狈的从中国战场调兵,无形中拉开了防御,打掉的鬼子日本人也不能及时补充,对十八集团军下一步的进攻方略,支持太大了。”
“情报秦烈都跟我说了,日本人在两广,在华南,华中,东北抽调兵力,就是不敢在华北抽调,这是为什么,无非是华北有我十八集团军在?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是你家小山吧?入面作战的川军消耗才几个团战力,鬼子死了多少?秦军长哪里的战报我看了,也汇报上去了,小山从到保山开始,每一步都蕴含深意,牢牢的控制战争节奏,连首长都夸他打的好!“
“对了,还有个事情过几天,大米粒坚的军事观察小组会到延安,刘紫曼英文不错,是接待的备选人选!”
“你是想问小山合不合适吧,自己发电报!”
刘紫曼和周小山作为战友,一起在对日战场拼杀,同生共死,这一点连卓清影都嫉妒。
这问题无论周小山怎么回复,她都不想去受那个刺激。
她相信自己丈夫有分寸。
“行,我发就我发,延安的首长让人统计了所知道的日军从中国战场抽调的所有兵力的情况,让我发给小山,让他再结合自己的情报,别再计算日军这批增援助部队数字上有所疏漏,打仗的事情,来不得一点马虎!”
“余主任,替我帮小山谢谢首长!”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不赞成
重庆的蒋某人大手一挥,大量的中央军朝着大理,保山,普洱集结。
郑洞国,陈克非等十几个师都在朝着云南行进
搞的云南王龙云非常紧张,。
让刘文辉,周小山感到好笑的是先头部队不敢跨过边界。
根据三国四方新达成的协议,入缅的中国军队,都归属邓锡候的远征军司令部指挥。
陈书农在保山问郑洞国什么时候向远征军司令部报道,他愣是没敢吭声。
人家是来接受大米利坚租借法案的援助的,是来跟史迪威将军学习现代战争作战的,不是来给你们川军当炮灰打仗的。
一切的一切都在等待。
等着日本人出牌。
陈诚,张文白守在曼德勒送走了邱清泉,根本不知道罗亮和楚天舒在暹罗和缅甸边境,截获了暹罗军队和日军车队送往掸邦高原的食物弹药补给。
接到重庆的命令,两人头都大了?
硬着头皮找到在曼德勒山上闲逛邓锡候,周小山。
“晋康,侍从室发来一封电报,征求你的意见?”
蒋某人那点心思,陈书农把电报发回来,周小山就猜出来了。
川军再次表现出强悍的战力,并且学会了保存实力,这让人很没有安全感。
十多万中央军入缅作战,动用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伤亡居然比二十万入缅的川军还要大。
战果和缴获还不如川军。
侍从室有理由怀疑邓锡侯,周小山在部署的时候别有用心,拿最精锐的中央军消耗。
希望二次入缅的中央军单独编成,不负责缅甸,马来西亚,暹罗的战时。
怕邓锡侯一下子把他花了大价钱用租借法案装备的中央军给拿去打光了。
“这件事,你们更史迪威沟通过没有?他是大米粒坚派来执行租借法案的执行人”
“史迪威油盐不进,委座和高思谈的!”
邓锡侯听完不住的摇头,侍从室这群饭桶参谋,真没有小山看到透彻。
大米粒坚的战略重心,一直没有放在亚洲。
先欧后亚是人家国会的决策。
欧洲战场没有打完以前,他们不会给亚洲盟军提供太多武器。
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也是他们担心亚洲盟友没有能力买单。
租借也是借,借了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