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楼下水如天
- 入库:04.13
同样是装备M2重机枪,意大利45mmBrixiaM35轻型迫击炮,德国GrW34迫击炮,马克沁,六十六师专门有一匹马伺候装备。
甚至有大量马匹拖拽弹药。
而他们只能士兵扛着出川,太眼红了。
甫系川军现在是全国一流的装备,包括六十六师在内川军三个精锐兵团,配置差也差不到那里去,淘汰的装备都给了川军其他部分。
第三百六十三章 横刀立马斩东洋
连冯天魁原来的二百多门火炮,除了留了一半训练,比较轻便的迫击炮也翻新送给了邓锡候的二十二集团军。
自动化火器比例太高,怕的就是弹药跟不上补给。
这些枪支刺刀见红,一点都不方便。
他们两个军团扩编招募的新兵,全部当成了骡子在用,原来打防空洞的那个宜昌的杂牌师跟部分川军保安总队的兵都分光了,都准备用来扛弹药,哪有六十六师这么省事,直接上马背。
六十六师的军械,是针对日军甲种师团配置了,其实日军自动火器比例极低,一个甲种师团,才三百多轻重机枪,还不如六十六师,周小山甚至有能力把自动火器的比例再进行提升,可是后勤负担不起,潼关城外依托土匪窝建设的兵站,已经把锄头,铲子之类的战壕工具运过去了。
永州警备旅,广元警备旅,也陆续将一千多万发子弹,运到兵站的仓库。
甚至犹太人的医院,永州医院,跟北大医学院,联合成立战地医院,就在潼关兵站旁边,在永州警备旅一个团的保护下,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山西战场跟山东战场的伤兵了。
其实周小山并不怕日军的火炮,日军的一个火炮连队,都是48门火炮,五花八门,榴弹炮,九二式步兵炮,重迫击炮都有,凑够四十八门,就是一个联队,为了这四十八门火炮,日军编组了两千多人联队,两千左右的马匹,都是拉弹药,抗炮弹,甚至护卫火炮的。
各种火炮类型,射程层次不齐。
没法组成密集的炮群进行覆盖式打击。
跟六十六师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六十六师五个旅,每个旅五十门德国81口径迫击炮,全部被要求集中使用,甚至师属炮团是八十门迫击炮。
这炮重量轻,移动方便,不仅可以同时分设几个阵地进行联合炮击,集群火力打击,还可以迅速撤离。
赵子云那个爱齐射炮群的,在得到德国人炮兵教材的翻译资料后,深深的影响了冯天魁。
郭勋祺和潘文华,冯天魁曾经在炮群的设置方式上,下过大功夫。
师属炮群跟几个旅属于炮群集中使用,事半功倍,可惜就是这个迫击炮射程差了点,只有两千四百米,比不上九二式步兵炮两千八百米的极限理论射程。
周小山只觉得打起来消耗不得了,虽然进口了几十万发炮弹,好几千万发子弹,时间一长,永州肯定完不成甫系川军三个军的子弹,炮弹补给,更没法接济在前线的用完几个军需仓库储存的六十六师。
更何况刘湘还让永州的兵工厂支援其他川军和地方军阀。
管不了这么多了,先把狗日的日军打疼再说,他今天昂首挺胸,跟着郑冲,封萍,以及作训处参谋一起,站在了士兵队列的第一排。
看着六十六师军容,挺满意的,清一水的寸头短发,士兵中自己就有剃头匠,既没有打发胶,也不需要去山西洗剪吹。
再说,去了山西住窑洞,住民居多雅致,散发出浓浓的醋香,住什么别墅。
刘湘拿着周小山给他写的讲稿也挺满意。
昨天给周小山出了一道题。
李家钰,唐式遵通电抗日,都仿照日本人西乡盛隆写了一首诗。
李家钰写的是:男儿仗剑出四川,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唐式遵写的是: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刘大帅很不满意,我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传世诗篇如星河璀璨,抗战出川,什么不好学,学日本人,小气的日本人知道以后,肯定会骂川军文化底蕴浅薄,只会抄袭。
一边通知两人跟报馆,不准再登载,一边给周小山下任务,帮自己写首诗为川军壮行。
看看人家小山,都不隔夜,昨天熬夜时候就交到自己手上了,不仅潘文华,李家钰赞不绝口,连贺国光看完以后,也觉得写得好,不是抄袭的,没坑。
剑拔弩张又何妨,华夏何曾惧豺狼。
众志成城担国难,横刀立马斩东洋。
万里山河皆热血,神舟遍地好儿郎。
何惜百战穿金甲,纵死不敢愧炎黄。
他果断命令冯天魁,把亲手书写的这首诗,挂在了礼台的身后。
在所有人的掌声中,刘湘走上了礼台。
“巍巍东方,黄河汤汤,唯我中华,源远流长。龙之苗裔,是为炎黄,华夏文明,至此方张。恶邻小国,不自思量,残暴不仁,国土沦丧,巴蜀锦绣,男儿自强,修我戈矛,共赴国殇。”
最后几个词,刘湘几乎用进了力气,吼出来的。
数万将士齐声附和,巴蜀锦绣,男儿自强,修我戈矛,共赴国殇。
数十万百姓也跟着齐声附和,巴蜀锦绣,男儿自强,修我戈矛,共赴国殇。
特娘的,情绪上来的时候实在不习惯,用种四个字一起的文绉绉的讲稿说话。
刘湘激动的把周小山的演讲稿扔在一边。
“作为川军总司令,曾几何时,哪怕在梦中,也希望,渴望,梦想见到这样威武雄壮的川军队伍,这样精锐之师,无敌之师,今天,我要感谢冯天魁将军,他让我如愿以偿。”
刘湘对着冯天魁,举起了右手,然后对着誓师的将士转身,六十六师将士,跟着冯天魁,整齐回礼。
一边继续说话的刘总司令,依旧没有把敬礼的右手放下。
“再次谢谢冯天魁将军,更要谢谢川军的将士们,不愧我天府儿郎,不愧我巴蜀好汉,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日夜操练的你们,北出汉中,翱翔战场,我有信心,你们是无敌的,是可以承载四川人,中国人的希望的,是一定会把鬼子赶出中国去的!”
“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刘湘的发言,热血沸腾,无数将士,他带头,举起敬礼的手臂,捏紧拳头,整齐的冲向天空。
连贺国光和康泽,也是一脸动容,跟着刘湘的拳头,一起冲向天际。
士兵,百姓的呼喊声中。
看着刘湘看了过来,周小山立刻给赵德海的乐队打招呼。
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小型的合唱队。
刘湘要进行曲,周小山哪里记得什么适合川军的进行曲。
歌曲的搬运工都找不到仓库。
他脑海里只有TheMass,这首歌是2003年“Era”的法国现代乐团创作的。
曲调均源自于发现于德国的中世纪法国宗教音乐,亨德尔中的曲目
一些人将其误传为德国军歌,传入中国以后,很长时间有了一个让人误会的名字,德国第一装甲师进行曲。
狂风暴雨。
枪林弹雨
踢踏着敌人的尸体
刺刀闪亮
乘风破浪
报国家奋勇杀敌
刺刀闪亮
乘风破浪
报国家奋勇杀敌。
艰难跋涉
千里跋涉
生命和祖国一体
胜利噢
会胜利哦
要胜利要胜利。
胜利哦
会胜利噢
会胜利噢
第三百六十四章 看不懂
这首歌非常适合做军队的进行曲,低吟的吟唱,带着一种骨子里的倔强,李德海拿到曲谱就惊呆了。
虽然难度大,李德海的带着六十六师合唱团也排练了好久。
总算是不负周小山所托。
台上台下的川军将士,很多人都举起手臂,跟着一起低吟附和。
一定会胜利。
川军一定会胜利。
六十六师一定会胜利。
曲罢,二十万人围绕的集合场,雅雀无声。
冯天魁这个有前科的,一上讲台就容易闹笑话。
搞不好还去学韩复榘。
刘湘毫不犹豫剥夺了他发言的机会,只让他宣布开拔命令。
本来还想对家乡父老说两句,无奈的冯天魁在台上下达了部队开拔的命令。
“周小山!”
“到!”
“陈虎!”
“到!”
周小山,陈虎走上前,挺身敬礼。
被刘湘的讲话鼓舞,冯天魁用力的吼出声来。
“命六十六师直属连,工兵营为川军开道,一二二师楚天舒!”
“直属连遵命。”
“工兵营遵命!”
“一二二旅楚天舒到!”
楚天舒虽然当了半年多的旅长,还是上校军衔,跟他一样的是,六十六师三个旅长都是上校,重庆行营有规定,对于少将以上的任免,必须要南京军委会批复。
六十六师几个旅的番号国府都不想承认,更别说几个旅长的少将军衔。
“一二二旅紧跟工兵营,一二三旅紧跟一二二旅,师直属警卫团,通讯团,炮兵团,机炮团,辎重团,汽车团,骑兵团等直属部队居中,一二四旅,一二五旅,一二六旅,永州警备旅其余部队照部队番号顺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