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楼下水如天
- 入库:04.13
“不知道这娘们哪根筋搭错了,看见我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我又没对她做什么!”
“我老婆有个妹妹,在永州师范,也就是北洋分校读书,要不要介绍给你?”
“别扯了,我心烦着呢?参座正好也在,帮我参谋参谋!”
周小山提起水瓶,帮两人把茶水沏上。
看着两人坐下来,才开始说。
“我给你们说,我们师,大帅帮忙换装了三分之一的冲锋枪,又有了一百多挺M2。这些都是消耗弹药的大户,未来一年,还要装备意大利迫击炮作为连排一级的支援火力,旅或者团属跑营,要装备德国迫击炮。”
“真的?”
楚天舒一下子站起来,这武器装备下来,怕是中央军未来的德械师,也只配给川军甫系精锐提鞋。
秦国梁是知道内情的,还跟着一起试炮,点了点头,楚天舒兴奋的嗷嗷叫,周小山急忙把这疯子拉住。
“你们想过没有,这些全部是弹药消耗大户,真要这么配比,几千公里出川,全国各地转战,弹药怎么办?后勤怎么供给的上来?我们至少要扛着两千万发以上的子弹出去。没到潼关,就得把人累死。”
“也是,我看了陈先生带回来的炮管数量了,如果全部生产出来,我们六十六师至少可以装备三百到四百门,这一颗德国81口径的拍击炮,就是3.5公斤,算7斤,如果出川抗战,一门炮五十个士兵帮忙抗弹药,除去衣服,棉被,枪支等个人必须携带的物资,最多带两发,每分钟二十五发的射速,五十个士兵扛一百发转战千里,可以打四分钟!”
卧槽,秦国梁把帐这么算,吓了周小山跟楚天舒一大跳,千里迢迢的扛着重金买来的迫击炮,出川打四分钟,疯都疯掉。
偏偏秦国梁说的是事实,出川抗战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士兵除了吃的穿的睡的,每人额外十多斤的负重,已经很夸张了。
轻重机枪的机枪手,意大利迫击炮的掷弹手,除了必须携带配发军械的弹药,弄不好也要求人帮忙抗弹药。
“小山,论我说,当初中央军缴获的马匹,跟西北交易的驮马,就不该给李家钰!”
“李家钰那边是必须要给的,而且不能要回来,即便我们出川抗战,也不能打那些马匹的注意,人家李家钰也投入了三千马匹,正在全力查勘航路,哪里是绝对不能动的,这是抗战大局。蓝田玉派去的人汇报,仅那边大铜矿,一年挖掘,提炼八百吨以上的铜料,这代表着一亿多颗的子弹,运出来的钢铁更不用说,可以让重庆跟永州钢厂的钢材产量翻两番!“
明白了,不管是楚天舒,还是秦国梁,都明白周小山的意思了,还是要去弄马。
“我算过,我们要是依靠现在的汽车转运子弹到宝鸡,再到潼关,应付我们出川山西的抗战局面,我们至少要带一千万到两千万子弹出发,这还不算炮弹,手榴弹,炸药,地雷!”
打仗就是打后勤,打弹药补给。
秦国梁跟楚天舒都是军营里泡了十年的,这些常识,他们脑子里过一遍,就大概可以明白。
“士兵随身携带,长途出川,根本带不来多少物资,我们一百多辆汽车,也支撑不了我们打一次大型战役,唯一可能支撑长时间抗战的方式,就是军队驮马化,人家一个日军甲种师团,工、骑、炮、辎各一联队,光汽车就超过八百辆,别说同时拥有的马匹数量超过八千,而他们一个师团却只有两万八千人左右的编制,我们现在多了两个警备旅,士兵超过六万,才六千多马匹,其中四千还都是骑兵用的!”
两人都读了不少日本的军校教程,对甲种师团的编制情况也很了解。
永州的汽车数量本来就不多,根本不可能跟日军一样,比对人数装备八百或者一千多辆。
大牲口才是最适合川军的。
日军一个骑兵联队,马匹才一千多一点,可是辎重联队,重炮联队,一个联队拥有马匹两千多。
战场的上马匹最大作用,不是骑兵,是驮军械的。
照周小山的说法,六十六师的驮马,要配上万匹左右,这简直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恒发洋行第二次去西北,收入比第一次都少了不少,今年他们肯定不会组织马队去了,毕竟很多物资,西北需要消化。
“所以,我想趁着,今年冬天,现在还不太冷,去把马步芳抢了!”
周小山盯着青海那个混账军阀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坐下的丑事,六十六师这帮人几乎都知道,打他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
何况要弄大量马匹,只能去打青马和宁马的主意。
“疯了,西北现在可是大冬天,那么冷,山口上全是西北风,连商行的马队都不敢去!”
“到西宁还是有大路的,就是因为天冷,很多中央军,西北军的关卡,才敷衍了事,我们才能秘密行军!”
“你觉得多少兵合适?”
“要弄马回来,沿途还要开路,有时候还要趁着夜色过关,士兵太少不合适,至少要两个团!”
六十六师一个团一般是两千多人,但是有四个团是加强团三千多人的。
“两个团还是太少,我建议至少一个旅,我们一二二旅怎么样?我想跟马步芳过过招!”
秦国梁无语了,楚天舒这小子,就是个战犯。
说起打仗,根本不用动员,比谁都兴奋。
“你们两个别声张,这是要司令拍板,别羊肉没吃到,搞的一身骚气,小山,没有其他人知道你这个想法吧?”
周小山摇头,秦国梁立刻招呼两人不准再讨论,晚上他去找师座。
刘湘跟着康泽,贺国光在办公室扯皮,两人都希望他回重庆,可是刘湘就是不想回去。
后来终于冯天魁打了圆场,第一,同意六十六师进驻广元。
贺国光立马不干了,说防区是军阀的手段,不能开历史的倒车。
这家伙说他不是去收税的,只是进驻,保护投资企业,连城都不进,而且兵也派去了,贺国光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是第二个条件,郭勋祺进驻宜昌,两个月接一批物资转运,贺国光就疯了。
尤其是刘湘告诉他,这批物资是犹太财团迁川的设备。
急的两人立马汇报了南京。
南京那边吵翻了,好多人主张扣下入川的物资,尤其是宜昌转运的时候。
可是一听说物资跟轮船都是大鼻头老外的,部分喊的热闹得,又不敢承担后果。
康泽跟贺国光也没辙,只能在永州等消息,眼睁睁看着刘湘开着汽车去莲花别院休息去了。
这批物资,他还真不怕国民政府敢查扣,首先船只都是英国跟法国国籍的,其次,七八条船上,技师,难民带上家属一共两万多大鼻头老外。
连船只的雇佣,都是大卫带着一帮子老外自己干的。
涉及入川的小型轮船来转运,货场就不能捏在人家手里。
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甘心
陈敬方委托运输的时候,雇佣的船只为了走苏伊士运河,还有进长江,吨位都在一万一下,里面的设备,货物,都分散混在了犹太人自己买的设备,家当里面。
光犹太人自己厂子设备,就是三十多个,据说还有两个医院,两个生产电报机和电话的电子厂。
这批人,法国,英国,瑞典,德国,欧洲好几个国家的国籍都有,吓都吓死国民政府这帮人,连贺国光听完了详细的人员和设备组成,也建议南京不要阻拦,唯一的破绽,就是宜昌转运小型轮船,货场上的军火,容易惊动国民政府。
周小山陪着刘湘吃完晚饭,这两人又来了,莲花别院一阵扯皮。
刘湘虽然同意回去,他还是觉得自己没在永州住够,要等这设备平安过了宜昌,这两家伙急的跳脚。
刚从刘湘别院出来,被冯天魁一把拉住,去了他的别墅。
周小山一看,罗家烈,秦国梁,楚天舒,全部都在他卧室外的作战室里面。
听完秦国梁那个打四分钟,吓了冯天魁一大跳。
瞪大了眼睛,看着地图。
马匹确实是个大问题,刘湘配了冲锋枪以后,加上原有的轻重机枪,六十六师自动武器比例太高了,机枪一响,可不是黄金万两,而是水泼一样的子弹消耗,别说每个士兵需要携带大量的子弹,手榴弹供应自己使用,六十六师根本不可能能腾出五十个士兵去帮一门炮扛炮弹。
那个意大利迫击炮,虽然榴弹可以拔了保险当手榴弹用,可是手榴弹不能不带。
两种支援火炮射速非常高,打起来就是打后勤,出川抗战,哪怕到山西,山东,光汽车运输就跟不上补给。
没有弹药,烧火棍都不如。
中国境内的公路,路面都没经过硬化,汽车根本扛不住折腾。
虽然周小山建议,把当初剿匪拿下的山寨,沿着北路出川的道路,建设成为兵站,提前运输部分弹药出去,但是就潼关往外走的一段路,扛枪支弹药,也够六十六师受的。
马匹多才是硬道理。
“我虽然不愿意打内战,可是马步芳这个人,声名狼藉,奴役百姓,在青海还把人口分三六九等,只重用回族的马家人,真是比马麟差远了,以前跟恒发洋行的商队,还有过摩擦,再说,六十六师的马匹,确实是我们出川抗战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