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楼下水如天
- 入库:04.13
反正水泥,钢材,砖瓦都是自己生产的,成本不高,豪华的进口建筑材料,别说运到四川太艰难,何况陈敬方没那么多钱。
刘湘的到来,让两人喜出望外。
其实他们今天不是为自己事情来的,是为唐山工程学院。
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学院,都是铁路专业的大学,合并为交通大学。
归属民国铁道部。
国民的铁路建设不多,尤其是工程类的,找不到项目,就跟苦逼了,只能盼望高大上的铁道部养活。
他们听说四川很多矿场的小火车,如火如荼。
第二百九十三章 曲线救校
连北平铁道学院都派了好多师生到四川,协助勘察,建筑矿场小铁路,唐山工程学院当然坐不住了。
何况唐山那地方,塘沽协议以后,就是非军事区,遍地日伪警察,没有国民党的兵,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在何梅协定之后,冀东事变完全成了日本人的地盘,不断的移民。
唐山工学院打了无数报告,就想搬迁,偏偏铁道部好像不愿意他们来永州。
这时候,今年大学生招考工作结束了,让平津所有大学,跌破眼镜的是,今年报考学生人数最多,生源最好的,不是燕大,辅仁,也不是清华,居然是北洋大学。
而且报考北洋大学的学生,成绩最好的一批,都提出要求,指定要就读永州分校。
他们要去四川,永州分校不仅教学实力雄厚,而且风景如画,身边的六十六师军纪严明,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北平两所私立大学顿时坐不住了,想联系陈敬方,别说联系不上陈敬方,连他老婆高凤翔都联系不上,一家人全去了欧洲。
想起当初,一起联名告状,让教育部找刘湘的麻烦,平津十几所大学,在联合在报纸上谴责川军,这下子瓜了。
不好意思直接联系川军,也不能无动于衷。
曲线救校也是可以的。
今天也来了七八个人,都是教授或者学者出身的学校领导,不仅交好林,梁二位,甚至和高凤翔也有来往的,跟着唐山工程学院的人,托林,梁二位先生,探探六十六师以及刘湘的口风。
“交大迁川,我们是欢迎的,像林梁二位这种,在学术界,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独具魅力的教授,来永州,重庆,四川人脸上也有光彩。刘湘能力有限,但是你们看上迁川的地方,只要选择定下,土地的协调,周围关系的沟通,治安的绥靖,算在我身上,只求你们多招收四川学子。”
刘翔如此大气,在座的教授眉开眼笑。
“谢谢刘总司令。是这样的,唐山工程学院并北平铁道学院的交通大学,以及中法,中国三所大学,都看上了滴翠峡,想开设分校。”
“哎呦,这难办了,滴翠峡的地,已经给陈敬方先生了,他给平津大学预备的分校地址,这个要人家本人同意,他奔波欧洲各国,经常无法联系。”
刘湘无奈的摊开手臂。
几位教授全部笑了起来,都看着林徽因。
“是这样的,刘总司令,我和思成,看上了滴翠峡身后的李家崖,哪有有一片山崖,在永州到巴中规划小火车的旁边,其实跟滴翠峡同属于一片石灰石地质,根据带路的老乡介绍,我们实地查勘,山间有个洞口很小,里面的洞穴空间很大,巨大的溶洞大厅,对应的方向就是李家崖,山崖的崖壁后面,极可能是一片大溶洞,我们想,能不能把石壁炸开,如果里面确实是溶洞,不仅建筑防空的成本低了很多,甚至飞机来临时候的安全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好啊,我们就炸开看看?六十六师的大炮轰不开,要不要我去协调飞机?”
几位都笑起来,军阀果然是军阀,动不动就飞机大炮。
“不用,调集炸药,让工程队打炮眼就好了。”
这个决定有意思,周小山巴不得不要占用陈敬方的三所大学校址,在七七事变之后,中日抗战全面爆发,这三所预备分校。
那将成为上海,平津各大学在历史迷雾中的一盏灯塔。
指引着他们立刻迁川。
上赶着不是买卖,周小山可不想建设太多,准备的太周全,这群人就会没有危机感,大军压境,搬迁时候还磨磨蹭蹭的。
虽然六十六师有砖瓦厂,水泥厂,炼钢厂,人工成本也很低。
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多了去了。
既然你们主动来的,现在迁川损失肯定非常小,周小山还是觉得自己该给陈敬方发个电报,不要把三所正在修建的大学轻易许诺出去了,提前迁川的都自己建设学校,不到危机时刻迁川的,一律自己来解决搬迁费用跟建设。
但凡来永州的,我们欢迎,可是支持,扶持,过了那个村,没那个店了。
最多在建设材料跟工程队帮忙进行协调。
刘湘来了兴趣,跟着这帮学者,教授,开着几个车,还一起到了李家崖。
不亏是日后名满天下的大建筑家。
林梁二位好眼光。
景色别致,交通方便,还利于防空。
周小山也觉得这个地方好。
后背紧靠一个石灰岩崖壁,又不是特别高和险要,舒缓的山坡上几户错落的农户门前,一条小溪流过。
跟滴翠峡之间,在山丘峡谷之中,还有一条阡陌小路相连。
石灰岩的山体很厚,很坚固,有大型的天然溶洞做防空洞,不管是坚固程度,还是通风保障,绝对比在地面挖掘的要好,要更安全。
外面挨着永州到巴中的公路,未来还会有小火车从学校不远的地方穿行,交通方便。
“这个月,我都会在永州,你们尽快把山崖炸出来看看,如果确定这里合适,就定下来在这里,如果不合适,需要重新选择,你们不要怕,来莲花别院找我,找不到找小山也可以,总之,不管平津,上海哪所大学搬来,我代表川军都表示欢迎。”
看着工程队调过来,根据几位专家的意见,开始打炮眼了。
刘湘也知道,这事情一时半会干不完。
邀请几位教授一起晚餐,几位教授一做起事情来,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专注的绘图,刘湘也不想打搅他们,干脆挥手作别,自己回莲花湖了,留下几个兵,让他们有结果立刻通知莲花别院,根据这里情况,大家再来商讨。
来了兴致刘湘,让周小山陪他到处转悠,不仅去看了永州钢厂,机械厂,化工厂。
听的蛮认真的,一边看着工人在机械上操作,一边了解过程目的。
看见机械厂在生产汽油桶,他有点错愕。
这油桶好结实,怎么看起来比进口的油桶更厚重。
原来标准石油拉来的炼化设备开始安装了,过几天,川军就能用上自己产的汽油了。
兴奋起来的刘湘,拉着罗家烈,周小山,去了巴中,他要亲眼看看油井和生产过程。
他们前脚到了巴中,刚看完正在调试设备的标准的炼油厂。
准备去南江,人家贺国光和康泽撵到了巴中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被骗的好惨
湖北宜昌,原本是万耀煌的十三军的驻地,十三军前身是鄂军夏斗寅部,33年万耀煌接任军长以后,一直跟随薛岳追缴红军,在贵州封堵红二方面军以后,又奉调北上,十三军在陕北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
可是为了保护中央军设在宜昌的检查站。
顾祝同不知道从哪里调来了一个杂牌师,开去保护检查站,住在宜昌原二十五军驻地。
这个师在宜昌扰民,恶心到了极点。
据说连汉中得到消息的二十五军也很不满军纪废弛的杂牌师。
川军为民除害真会挑时候。
在宜昌过着悠闲日子的这个师,昨天夜里,被出川的川军端了,川军船只,昨夜擦黑才出的三峡,轮船野码头靠岸,士兵下船步行,早上传回来的消息,川军十几个师的人马,突然出川占领了宜昌。
征用过往船只。
川军集体出川了,刘湘,杨森,邓锡候,李家钰,孙震各部齐聚宜昌,大有挥师武汉,响应两广,直捣南京的架势。
南京的电报,命令,跟雪片一样砸像永州。
都是问责贺国光和康泽的。
顾祝同甚至打电话,问讯需不需要薛岳从陕北调兵。
这下子可把在永州的贺国光和康泽,吓了够呛。
被骗的好惨,刘湘不是说两广事变不参合吗?
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莲花别院,留守副官居然说他跟着周小山去了巴中。
两人马不停蹄的赶往巴中。
“你们找我没用,这件事,与我无关。南京政府让我二选一,当省主席,不是想新任命川军总司令吗?找他去。”
刘湘人畜无害的笑容,气的贺国光吐血。
南京逼迫刘湘二选一的想法,太天真了,别说自己控制不了川军,就是几十年在四川经营的刘湘也不敢说控制川军。
康泽一下子毛了。
“刘湘,你这是什么态度,川军准备造反?”
“什么态度,你们在宜昌设立检查站是什么态度?盘剥我四川过往船只,商户,欺负我们四川人,是什么态度,任意扣押我川军军械又是什么态度?几百家商行把状都告到重庆了,真以为重庆崽儿好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