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别,别,别!三夫人有事说事,司令的家事,不归我管!”
  “听说,你从平津拉回来很多产业,能不能,你找魁哥说说,让我们去帮他照看照看?”
  周小山沉思了一下,扔她到水泥厂,王茹烟肯定不会就范。
  金阳哪里养鸡场,养殖场,伐木场,木箱厂倒是兴起很多,管理人手也不够,周小山实在不想让她去碰。
  王茹烟悄悄挪动着椅子,紧靠在身边来了,鼻子闻到胭脂味了才发现,吓了一大跳。
  “三夫人,如果就是这件事情,我可以给司令说,具体,还得司令做主?要是没有其他事,我先告辞!”
  王茹烟叹了口气。
  她一副可怜兮兮的眼神,把周小山望着。
  “好吧,就是这个事情,麻烦周副官费心了,事成以后,我一定会重谢周副官!”
  “不用谢,我们都是司令的兵,谢谢司令就好了!”
  今天王茹烟,一身的香味,闻着就让人血脉喷张,最后差点靠到身上来了。
  周小山狼狈的起身跑了。
  身后留下一串银铃一样的笑声。
  刚拐出几个巷子,到了大街上,周小山就被保安团刘有财叫去了。
  冯天魁害怕周小山给自己带绿帽,居然在临龙溪那个制高点的阁楼里,一眼就能望到龙溪茶楼的几个院子。
  至于吗,一个女间谍,让大头兵爽爽不好吗?
  你这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
  还好意思盯着我。
  “王茹烟那婆娘,打扮的花枝招展,她跟你说什么?”
  “嗨,说什么司令待她不好,冯府日子很苦闷,看着司令从平津弄回来一些产业,想去帮司令经营,我要是帮忙给司令开口求情,一定感谢我什么的!”
  冯天魁自己也笑起来。
  要论几个姨太太,除了每月月例钱,他还真的谈不上对她们好。
  他都闹不明白,这几个间谍一边表面顺从,一边拉拢自己,图什么。
  可是王茹烟这么对周小山说,拉拢的意味,不言自明。
  明知道是这种事情,自己还是去找那个刺激,冯天魁也觉得自己的问题,好无聊!
  “根据你的猜测,顺子对比了以往盯梢王茹烟和昌邦布铺的盯梢,发现个情况,他给你说没有?”
  “说了,城东王家的澡堂子,那个看门的老头,跟王茹烟接触完以后,又去了李家开的胭脂铺子,最后胭脂铺子里李成林那个家伙,跟昌邦布铺的周掌柜有联系!”
  “好长的情报链条啊,就是为了不暴露身份,山羊那个直接在大烟馆子联系的一比起来,粗糙的没法见人!”
  “没准那个老头,还有胭脂铺子,都是为了掩饰身份用的临时幌子,这年代的人,给点钱,就可以干活!”
  “这倒是,王茹烟很可能可以直接指挥昌邦布铺潜伏的日本特务!”
  “师座有想法?”
  “你小子在承德搞了一出禁烟,我也想在永州禁烟!”周小山一下子明白了,老蒋搞的新生活运动,有一条就是不提倡抽大烟的恶习,他手下的特务,居然还开起了大烟馆子。
  冯天魁想让康泽跟重庆行营难堪。
  周小山已经通过顺子知道了,不过前一阵,高仰止的事情,证据还在冯天魁手上,又去弄?
  有那个必要吗?
  电视剧上这证据是换的封萍,可现在封萍没有被捕,他留在手上做什么?
  永州,的确早就该禁烟了!
  周小山还是蛮佩服冯天魁的,虽然六十六师不经营鸦片,可是烟馆,鸦片运输,都是重税。
  说白了,烟馆每年都要缴纳保护费。
  壮士断腕,出尔反尔,是需要勇气的。
  “我建议你,把蒲先生请来,帮瘾君子戒毒,不管他们是什么缘由染上的毒瘾,终归是受害者。这次禁烟,只针对烟馆,针对货物,不对人!所有烟馆都要拿出一个标准,最好老板也处罚他们去捐点水泥修路!”
  “不对人,白白放过那帮特务?”
  “先抓起来,拍个照片,把证据坐实,到时候看看大帅跟重庆行营的反应!”
  冯天魁哈哈大笑!
  “请蒲先生的事情,让人去就是了,这几天就把这大烟馆子做了,老子看着这些大烟馆子宾客盈门,就像是看着你在讽刺老子,让楚天舒去办?”
  这下子轮到周小山笑喷了。你这是让人家楚天舒,把康泽往死里得罪啊!
  “你问问他,看他愿不愿意,我觉得楚天舒要是知道那家烟馆,是蓝衣社康泽别动队的背景,当场就会刚起来!”
  冯天魁突然想起刘湘给自己打的电话。
  “对了,北洋大学,来的那个副校长,跟大帅详谈融洽,大帅觉得南开来的人,位置太低了,也有些高傲!大帅原本想把师范的文科给南开,理科给北洋,征求了北洋大学的意见后,北洋大学甚至愿意,再派一批教授运送教学设备到四川,专门招收四川学子,他干脆决定把永州师范,整体并入北洋大学,成为北洋大学永州分校!”
  “大帅英明,这样合并,对两个学校,都有好处!”
  “北洋分校沟通了教育部,那边只承诺教授薪水,其他不管。大帅还愿意负担北洋大学永州分校的一切开支,托人在上海,给分校定了一批各类书籍!我问高凤翔先生,她们这帮迁川的老师,教授,学生都很满意,不去重庆读重大了,全部在永州,教授,或者就读北洋大学分校!”


第一百九十二章 救人比杀鬼子重要
  他有点可怜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了。
  怎么派了个傻子来四川。
  估计他这个时候,还在埋头在金陵建设南开中学,准备小学,中学,大学全面铺开,为实现教育振兴中华而奋斗。
  7.7事变以后,整个华北,江浙一带的大学,一团乱麻。
  国土沦丧,战争带来的恐慌,让这些学校,手足无措。
  部分学校提议动迁,可是迁多大的规模,哪里能安置,迁徙的经费怎么来,是国府牵头还是各顾各,一团乱麻。
  国民政府的犹豫,无能,腐败加剧了局面的恶化。
  直到37年7月25日,日军悍然对天津的平民设施展开攻击。
  在炮火中,私立南开大学,成为抗战历史上,第一所毁于战火殉难的学校。
  整个民国的大学教育系统,在蔡元培先生的呐喊下如梦初醒。
  国民政府迫于巨大的压力,下令国有国立的大学南迁,而私立的,比如南开,中法,教会的比如金陵女校,燕大,辅仁,就不在其中,等于被老蒋全部抛弃了。
  但是私立的大学也不甘心在沦陷区啊,谁愿意做搬家遗弃的狗,既然长着腿,也跟着南迁。
  起初迁徙的目的地是长沙跟西安。
  可是这些大学,到了两地以后,又随着战事不顺,进一步西迁。
  流动的课桌成了一时间的风景线。
  西安的迁汉中,长沙的迁昆明。
  那么多学生,老师再次出发,从长沙到昆明,除了绕道越南,缅甸的,大部分都是徒步,从长沙经贵州走到昆明的。
  清华,北大,南开从北京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加上南迁的脚步,比红军长征还走的远的多。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的撤退,一塌糊涂,可以说,旱的的旱死,涝的涝死。
  提前有准备的,就能抢占资源,比如南京的中央大学。
  从迁徙开始,南京到重庆,没有损失师生不说,只用短短几个月就复课了。
  不仅因为他们有南京政府的特别对待,关键他们校长罗家伦很睿智。
  在三五年时候,他就到了一次重庆,认为山城适合防空,也适合必要的时候,中央大学立即迁川。
  卢沟桥枪声响起,罗家伦当机立断,第一时间联系了民生公司,不仅学校试验器材,学生,老师,完好无损的到了重庆。
  他的校工也很厉害,徒步一年多,连学校养的鸡,鸭,牛羊,一起赶到了重庆。
  罗家伦在重庆看着自己学校的眼熟的牛羊背上驮着鸡笼鸭笼,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
  更过分的是,中央大学执行的坚壁清野太彻底了,他们学校用于医学研究,学生解剖的尸体,也从南京拉到了重庆。
  周小山上辈子查到这个资料时候,真觉得见鬼了。
  抗战死人无数,民生公司为了救难民,救物资,卢作孚把头都挠秃了。
  死人哪里没有?
  你把尸体从南京拉倒重庆,究竟是浪费运力资源,还是脑壳有包。
  中央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好可怜,在南京解剖的尸体是这几个,辗转几千里到了重庆,还是这几个。
  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国内一共有一百所出头的大学,光教授都是两千多,学生达到了四万。
  自己一趟平津之行,就希望这电视剧的世界,这些个学校,不要像历史上一样。
  太依赖不靠谱的国民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还成为无头的苍蝇。
  至少滴翠峡哪里至少可以容纳十来所大学,永州可以成为他们西迁避难的目标。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周小山觉得这样也好,南开人家是要跟北大清华一起合并成为西南联大的,自己不能随随便便改变历史,把人家桃园结义的兄弟拆散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