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楼下水如天
- 入库:04.13
“你怎么跟郑竹梅说的?”
“我说她要不跟我下山,我回头就去收拾郑冲。”
冯天魁眼睛都瞪大了,你敢收拾老子儿子?
“你小子?”
突然,他有觉得不对,指着周小山,问罗家烈。
“你告诉他的?”
“你少冤枉参座,那天你跟我喝醉了,亲自告诉我的。”
“狗屁,就你那个酒量,你醉了八回,老子都没醉。”
“司令,真不是我说的。”
冯天魁觉得见鬼了,军阀混战,他自己朝不保夕,才有了把亲生儿子托给他舅舅的计划,此事绝密,除了罗家烈,六十六师没人知道,罗家烈守口如瓶十几年,对当时的副官周小山很一般,差点打发到基层连队去,绝不对在这小子面前出卖自己。
难道真是自己说的?
这可能吗?
这件事,自己可是准备烂在肚子里。
“沈虹在我办公室,你去找她,说清楚要她出来负责军械所的事情,晚上宴请陈先生,你小子得去做鱼。”
“人家北方人,靠着海港吃海鲜,龙溪里的淡水鱼,没滋没味的,还吃不惯辣椒。你推荐什么全鱼宴啊。”
“老子就喜欢吃你做的鱼,怎么啦。你敢不去?”
“去,去,去,谁让我在你手下讨饭吃。”
看见冯天魁暴怒的样子,周小山很开心。
一溜烟,就跑到了他的办公室,沈虹还在望着外面的龙溪发愣。
“二夫人好。”
“周副官,你实话告诉我,让我管家,是冯天魁的主意,还是你自作主张?”
沈虹也不是省油的灯。
司令部和冯天魁接触下来,也明白了,肯定是这小子自作主张的。
害自己白高兴了。
“我做主的。我只是觉得,二夫人看着很亲切,又很有能力,闲置在冯府,非常可惜?”
“冯府有能力的,怕不止我一个人吧?”
“但是冯府让我看着亲切,顺眼的,就只有你一个。”
沈虹冷笑,老娘要你一个副官,看的顺眼,亲切?
永州城里说冯天魁这个副官,满肚子花花肠子,连平津的记者都敢调侃,好色之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难道对老娘起了心思。
“不瞒您说,我和司令,还有天津的陈先生,从平津拉了一批设备,想回来做点事。司令部人手不够,派不出得力的代表,我推荐了你。”
“老娘不去。”
“二夫人,别后悔哦?”
“我,后悔?”
“司令很在意这些设备的,六十六师,加上两个独立旅,每月训练,弹药,枪管,手榴弹消耗都是笔天文数字。”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二夫人不是四川人吧,四川的婆娘,要管住男人,要么管住他的胃,要么,管住他的钱袋子?”
“你不去慈云寺找郑竹梅,来找我算什么?我算什么牌面?”
周小山不赖烦的摆了摆手,难得跟她们说了。
“行,行,行,为好不得好,反而被狗咬,当我没说。二夫人自便。”
他非常郁闷,怎么冯天魁的老婆,都特么一个德行,敬酒不吃吃罚酒。
上赶着就根本就不是买卖。
正准备离开,突然,冯天魁陪着陈敬方夫妇,卓敏之夫妇走进来了。
“来来来,给你们介绍下,我二夫人沈虹。”
“沈虹,陈先生,卓先生夫妇,可是学问大家,晚上一起吃饭?”
沈虹刚准备说话。
周小山阴阳怪气的声音冒出来了。
“司令,二夫人说身体不适。”
“魁哥,没有的事,晚上我一定做好东道主,陪好几位女眷,那天我们在明月楼,已经见过了,高教授风趣幽默,女中英豪,我一见面就非常欣赏。”
第一百七十九章 肝疼
冯天魁看着周小山无奈的摊手,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你小子也有搞不定的事?
你还真别拿沈虹当傻子,这女人精明的很。
在沈虹哪里碰了个钉子的周小山,把头转向了陈敬方。
“陈叔叔,高阿姨,卓叔叔,永州龙溪河往上走,那片滴翠峡谷,漂亮吧?”
今天四个人,带着一帮教授,都被六十六师安排去游龙溪,作为天津两所大学的分校预备选址,也在那片峡谷附近。
未来为了防御日本飞机轰炸,永州的工厂,学校,和城区,决不能建设在一起。
哪里风景秀丽,又有天然溶洞,可以躲避敌人飞机。
是周小山认定的械修所或者化工厂最佳位置。
早在收复巴中开始,就置换当地的土地了。
这几位一商量,就拍板学校定在哪里了,周小山想起另外几个备用作为机械厂,子弹厂的地方,肝疼。
“真的很漂亮,青山绿水,翠竹环绕,要一辈子在哪里教书,简直幸福死了,那里几个溶洞也好大。好几个洞口,里面每一个大厅都可以轻松容纳好几千人,出入很方便,天然的防空洞。”
不仅女人都是感性的,高凤翔一眼就喜欢上了哪里,陈敬方和卓敏之,都觉得可以把几个大学的分校,一起建设在附近。
“既然你们满意,就是高桥镇滴翠峡了,其实小山本来准备拿去做械修所的地方,干脆让你们了。”
这帮教授挺挑剔的,冯天魁选了五个点,他们都希望再看看,周小山迫不得已,拿出了备用地点。
选择满意了,冯天魁就是开始雇佣建筑队了,反正当初刘成火过来的溃兵,六十六师挑剩下的也没有驱散,保安团组织起来,在城里干一些建筑活混饭吃。
先弄几个教学楼和宿舍,拍一个连的警卫。
陈敬方他们赞助的个大学校的学生,以及这些教授带来的学生,就跟着天津派来的校长办理学籍,然后转为北洋大学就读。
“小山,我给你说,大公报那个记者刘紫曼,你得好好谢谢人家。”
“怎么了?”
“天津全乱了,很多实业家,寓公,看见大公报,把永州形容成了世外桃源,都想迁川,一些犹豫了半天,没有跟来的,肠子都悔青了,津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议论这个事情,你不是让我去北洋机械厂跟几个机械类工厂挖人吗?这下子好了,一下弄了两百多人,等联系好火车票,跟你送货的那个组一起回来。”
“那太好了。”
“人家刘紫曼还跟我打听过你,后来听说你没满二十,人家就没兴趣了。”
陈敬方跟人混熟了,少爷做派也就显露无疑,他喜欢拿周围的人开玩笑。
哄堂大笑。
周小山很囧,刘紫曼很会打扮,衣着得体,气质出尘,游走在新闻场上,独有一番魅力。
一路回来,虽然没有单独接触,但是双方玩笑过后,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
当初他还怕人家人亲日间谍,托陈敬方,大卫查了她好多文章,发现她居然有亲共的倾向,多半是常德胜他们请来的,才不动声色的同意她一路随行。
人家单身,还比自己大了五岁多。
两人一路相处,除了几次当众调侃,都没有太亲密的接触。
“小山,到时候人家离开四川,你得送份厚礼过去。”
听着冯天魁吩咐,周小山连忙答复应该的。
“别说津门,就是上海,江浙,也有人跟大帅联系,能不能同样的免税和保全的政策,投资实业矿产,甚至迁川。”
冯天魁乐呵呵的笑着,比他更高兴的是刘湘,刘湘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工商实业中全国瞩目的人物。
自从回到重庆,宾客盈门,高朋满座,都说的迁川实业的事情。
甚至贺国光也吩咐康泽,最近不要刺激川军,大公报记者随行迁川团,刘紫曼几乎给金木水火土五行军阀,都做了个人专访,几乎所有大小军阀都在报纸上承诺,把迁川的实业家,当兄弟伙,否则执行袍哥家法。
大公报更是整版报道了刘湘和他手下潘文华的精锐川军。
贺国光生怕这些人,把重庆行营整编川军的阴私手段,喷到大公报上了。
晚餐很热闹。
虽然陈宏,黄文远,张继先他们去了重庆。
棉纺厂,印染厂,成衣厂分散也在重庆的郊区嘉陵江畔落户。
但是永州还是有很多实业家落户的。
孙永亨坚持在永州落户带动了一批的小实业,皮革厂,鞋厂,陈调甫先生的油漆厂,津门的一家电线厂,也派人来这里设置分厂,据说看上这里的铝矿了,准备联合六十六师开采。
津门水泥厂,甚至全面考察了六十六师的水泥厂,提出注资入股,说一二四旅管理粗放,浪费严重,质量一般,派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六十六师管理。
其他的厂子无一例外的就是,规模很小,或者产品品类独特。
产品市场,需要面对全西南乃至湖北湖南的,全部去了重庆。
让周小山非常高兴的是,范先生发来了电报,南昌一个电池厂,派人入川,已经到达重庆了,准备来永州看看,南江和永州在二者之间,挑选一个地方建厂。
天津那个寓公,有的,在这里投资了小型厂矿,有的跟着黄副参谋长去了巴中,哪里有些无主的土地,公告完成以后,准备拍卖,他们可以买一些做地主,但是要严格照六十六师收租的标准执行,因为佃户全是六十六师迁过去的军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