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公明哥哥在山上,俺实在离不开。”
“要不还是叫公明哥哥一块东征,这山头…给道长来守,不就好了?”
也不知李逵是当真也喜欢张青,还是因为不能一同出去杀个痛快,而心下不乐。
总之,李逵那张黑脸,此刻是一脸可惜,拉着张青,也不愿放手。
只是李逵再是想下山去,只要宋江不下山,这李逵也只能在梁山之上待着。
张青也是与李逵好言道:“不管是下山东征,还是留在山上守护,都非容易之事。”
“梁山可说是我兄弟们的第二个故乡,铁牛兄弟,你是责任重大,千万不可把我梁山给丢了!”
第二故乡?
李逵心里品了品这四个字,当即立刻就拍着胸脯保证道:“张青哥哥,你放心便是,俺必给兄弟们守好了这山头!”
只是说着心里到底还是期望出去,忍不住又跟着一句道:“只是哥哥在外头杀的痛快了,可千万也别忘记了俺,俺还是很有力气,可为哥哥杀那些鸟官的。”
张青自是连连点头答应,只是心里却也为李逵些许悲哀。
要是宋江能把持本心,真是一直领着梁山,那宋江也是自己的好同志。
怕就怕...
留了宋江在梁山上,日子一长,其也还又他思。
只不过,如今宋江脑袋上还顶着自己这带头大哥,就算有些其他思量,也不好自己做主。
也是为难的他了。
...
即是决断了要下山,张青也不犹豫,分别了留守梁山的众人,便是带的两万大军,举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向东阿杀去。
东阿,乃古城。
自春秋时期置邑,始皇称东阿,至今已有千年。
政和五年,郡升为大都督府,靖康二年,改为东平府,东阿均属之。
所以就在这年头,还没个东平府,那水浒里说的宋江与卢俊义分别攻打东平府与东昌府,来定谁是梁山之主,算是小小的魔改了一番。
就那东昌府的名称,直到明代,才有东昌府的称呼。
然虽说东平府的名称是有些偏差,东阿地方,却有两个梁山的“老朋友”。
一个是双枪将董平,一个是没羽箭张清。
水浒上说,这董平乃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当下虽没这东平府的名称,根据戴宗来报,却有其镇守东阿城。
至于张清,说是东昌府守将,如今虽然东昌府的名称该还在几百年后出现,然张清却也阻挡在梁山东征的必经之路上。
这两人,不说降伏,至少都是要杀过去的!
...
“诸位兄弟,可有人相识那董平?”
知晓东阿守将乃是董平,本着谨慎原则,张青还是召集了大将来商议。、
却有花荣应道:“却有听过那董平名号,闻说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人称双枪将。”
“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
“更有听闻,其在箭壶中插的小旗上都写着: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按照董平在书中说的,其外貌、才能极高。
可惜董平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为太守程万里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董平,就杀了程家老老少少,也算是个十恶不赦之人。
只是当下,梁山的一众人,倒是还不知道董平是个心狠人物。
听了花荣的介绍,却见边是的鲁智深直呼道:“这朝廷里的,是个人都说什么万夫不挡之勇,洒家听这董平,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却还能是个勇将?”
鲁智深的话,算是刻板印象了。
纵观历史上,这风流勇将,不知多少,又不是人人都是五大三粗的,才能当的一方大将。
何况张青更清楚,那董平不管人品怎么样吧,打可是真的能打。
《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董平的绰号不叫“双枪将”,而叫“一撞直”。
别看这绰号不咋样,却是浅显易懂。
形容急于冲锋,愿打头阵,勇猛无敌!
而且董平更兼体能超群,从天色方明和梁山军交战,一直打到下午申牌之后。直在梁山军中左冲右突,杀出一条路来,那体能简直赛过马拉松!
这等强人,可不容轻视。
却听张青道:“既然花荣兄弟有所耳闻,不管是名不副实,还是有真切本事,咱们都不好轻视了。”
“下山的初战,只能胜,不能败,不容半点有失!”
众人纷纷称是,自不敢怠慢分毫。
又有秦明当先请战道:“那董平如此厉害,哥哥便让我先去会会他,”
秦明一请战,边上众人也不甘落人与后,纷纷欲要拔得头筹。
正是张青欲要点将之时,却见史进忽然在边上说道:“哥哥,小弟旧在东阿城里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染,唤做李瑞兰,往来情熟敬我。”
“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
“约时定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便扒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
张青这才想起,当初宋江打东平府时,也有这么一出。
只是史进却不知“婊子无义”,对李瑞兰深信不疑,不想那李瑞兰却怕引火上身,与李公、虔婆商议报官,反将史进送入大牢了!
第173章 我是这意思!
只是张青虽然知道结局,却很难对史进明说啊!
咋说?
总不能说你那姘头靠不住吧?
虽然都是自家兄弟,可这也不好明言。
思量半晌,张青才与史进开口道:“史进兄弟,往日你往常做客去时,是个好人,在那妓家出入,自是不妨。”
“如今咱们上的梁山,官府接连来剿,自己晓得是替天行道,然在他人看来,也是做了歹人。”
“你可当真吃准了,那李瑞兰还能为只你好了?”
史进本以为,自己拿了这主意,必然叫张青大喜,直会应下自己这主意。
哪想的张青虽然没拒绝,话里意思,却是要叫自己想明白了。
只是仔细想想,哥哥确实说的也很有道理。
这自己看看确实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那在李瑞兰的眼里,还不定是怎么样的土匪。
“那哥哥意思,此事便罢?”
张青听的正要点头,不想边上公孙胜却跟上道:“史进兄弟,大王又哪里是这意思?”
“既然能有机会入城,怎地也该试上一试。”
“只是史进兄弟入城之后,不可说自己出自梁山,就算他人来问,也要隐藏住自己身份。”
“如此才好便宜行事,不被人给轻易卖了。”
史进听的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原来哥哥是如此思量,倒是小弟愚钝了。”
说着也是朝着公孙胜拜谢道:“亏了道长指点,且叫哥哥与道长放心,入了那城里,我便随机而应,不叫人察觉。”
史进与公孙胜的一问一答,却叫张青把想说的话给憋了进去。
本来他想的,既然原本说的史进入城,要被其那老相好给出卖,自然是不好再让史进去送了。
哪曾想,这公孙胜倒是思量的更深一步。
若是叫史进隐瞒自己梁山身份,混进城里,那倒是有可能,一改历史的。
不过这也怨不得张青想不到。
这人嘛...毕竟都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
张青虽然是个“先知”,但也恰恰容易被自己的先知先觉给局限了。
虽然张青也有意无意,在抛开这方面的影响,然到底也非那么容易。
当下,张青在心里是又反复提醒了自己,面上却坦然受了史进那崇拜的目光。
直呼道:“大郎,我正是这意思啊!”
“你若当真觉得那李瑞兰可靠,却也能去的。只是千万不要提及自己梁山身份,只当还是寻常模样,去寻她就是。”
史进朝着张青拱了拱手,随即收拾金银,安在包袱里。身边藏了暗器,拜辞起身。
临走前,张青又吩咐一句道:“兄弟善觑方便,我且顿兵不动。”
...
且说史进转入城中,迳到西瓦子李瑞兰家。大伯见是史进,吃了一惊,接入里面,叫女儿出来厮见。
李瑞兰生的甚是标格出尘。
有诗为证:万种风流不可当,梨花带雨玉生香。翠禽啼醒罗浮梦,疑是梅花靓晓妆。
见得史进来,也极为惊讶,只把人引去楼上坐了。
又向外四下望了望,见无人所见,这才问史进道:“一向如何不见你头影,怎地今日倒是来了?”
说着也是目下低下几分,低声问道:“听的你在梁山泊做了大王,官司出榜捉你,此事可是真切事?”
要是不得张青与公孙胜的叮嘱,这史进当下,定然是要给傻乎乎的给应下了。
好在这番得了两人叮嘱,史进心下一转,便是叹息道:“我在那华州里犯了些事,被梁山人所救,本是救命之恩。”
“只是我史进身后好歹也是史家庄,哪里能当真抛开一切,往梁山上去。”
“其人邀我上山,我未答应,只是又没的其他好去处,这才拿了钱财,寻你处来了。”
这话也是真真假假,李瑞兰自然也辨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