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九宫格夫妻
- 入库:04.13
现在他已经不指望着把袁术和玉玺带回去了,只求把军队可以尽量完整的带回青州就可以了,嗯,现在数量上还算有优势,琅琊之地山水相间,吕、张二将光凭骑兵的话优势会越来越小,只需再退一点用不了多久他们的补给也会受不了,自然也就会退去。
郭图在心里如此给自己打气。
迷迷糊糊的,也就是拂晓时才稍微小憩了一会儿的郭图,早上起来强行打起精神巡营、激励士气,远远的就看到滚滚骑兵卷起滚滚尘烟尤远而来,虽是骑兵,仪仗却是齐全,一面迎风招展的皇旗重重地刺穿了他的心里防线。
刘协!
大汉天子亲自来了!
就见那郭图痛呼了一声,就几乎要站立不稳,这个心啊,拔凉拔凉的啊。
不过片刻之后,就见营门之外来了一员白马白袍小将,将手中一物高高抛出,呼喊道:“逆贼袁术首级在此,尔等肖小一举一动皆在我圣天子预料之中,还要负隅顽抗么?”
郭图闻言,更是心如刀绞,营中士气已经全面濒临崩溃。
强行打起精神问道:“来者何人?”
白袍小将冲着营寨上的郭图高高拱手道:“族叔有礼了,在下乃大汉光禄大夫郭浮,你我虽未见过,却也是你族侄,族叔,如今我阳翟郭氏女已经进宫贵为贵人,受宠天下皆知。”
“我郭氏子弟大多任于宿卫,最早一批羽林现在南阳多为军中将校之职,我郭氏家学小杜律已经依天子之令,近乎完整的并入到了建安大典,为万世之法,从此法家一道,以我郭氏为尊。”
“族叔,你此行作为军师,损兵折将,又折了袁绍长子袁谭,便是完整的带着部队回去,那袁绍老贼也必不会给你什么好果子吃,为小妹恩宠,为我郭氏常青,侄儿斗胆,请你要么就立即归降,要么现在就抹了脖子报效了你的主公,休要螳臂当车,牵累家族!”
说罢,郭浮打马便走,根本就不给郭图回话的机会。
嗯……自从赵云来了之后,军中许多人都看得出天子对此人似有另眼相看,为了他把王子服都给罢了,大家也都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从那以后许多小将就都喜欢穿白袍了。
天子喜不喜欢白袍不确定,至少确实是挺帅气的。
而郭图,在郭浮留下了这样一番话告辞离去之后,却是彻底的傻了,感觉身边的手下看他的眼神都乖乖的。
“你们干什么,你们不要这样看我,我,主公对我恩重如山,我就是死,就是从这高台之上跳下去,也绝不会背叛主公的!”
顿了顿道:“没什么可怕的,天子手中的都是骑兵,这琅琊境内到处都是山,他们骑兵是没什么用的,何况我们手里还有水军,我一定会把你们都带回青州的。”
说完,郭图愤愤的就回了营寨。
然而没多大一会儿,郭浮的这些话语就都传遍了全军。
大家也这才想起来,这郭图,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天子外戚啊!
这天子是怎么知道咱们一路南下救援袁术,并早早的安排了埋伏的呢?十之八九就是这郭图告的密吧!
于是这郭图明显就感觉到军中的氛围愈发的古怪了。
而另一边,控制着水师的汪昭听了这郭浮之言,表面上惊恐莫名,心里却是大喜过望。
背锅的有了啊。
“原来如此,原来这郭图,就是咱们这边的叛徒啊,唉,主公啊,少主啊,咱们怎么就忘了,他是外戚了呢,唉~弟兄们,那郭图肯定会降,咱们保全自己为上,还是……先撤吧?”
手下中将也是人同此心,于是,一声令下,这将近一万名的水师,就在郭图等路上兵将目瞪口呆的注视之下,扬帆起航了。
而郭图,脑瓜子嗡嗡的时候,手下几个副将同时找到他表示,那啥,你要想降就降,不用担心俺们不同意,谁敢阻拦你投降,咱们兄弟剁了他。
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州之变
郭图投降,刘协在众将士的拥趸之下,又带着近一万名的俘虏回师郯城。
还不等想好这些俘虏怎么安置,可就突然收到种辑的所谓前线军情:
夏侯渊已经率领泰山兵攻破了青州的治所临淄,目前正在与吕旷、吕翔两兄弟在乐安一代对抗僵持。
而趁此良机,种辑已率臧霸等泰山贼寇,目前已攻略北海国全境,东莱全郡传檄而定,目前正在进攻齐国。
不出意外的话,是以济水为界,青州东部的北海国、东莱郡、齐国已经尽归朝廷所掌握了,至于乐安、济南、平原三郡国,至少目前还掌握在袁绍的手里。
刘备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居然还主动上表,表示愿意领兵去攻打平原,他在平原素有威望,说不定可以兵不血刃的就把这地方给拿下了呢。
这仗打的就跟做梦似的,莫名其妙就一直打仗一直胜,屯田之兵压根就没有征辟,却一直赢,俘虏就像是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多,自己这边的将士却几乎连点损耗都没有。
偏偏所有人都还一致认定这一切都是他早有谋算的,你说气人不。
这打的都是什么神仙仗啊!
这下,连他自己都相信这是所谓的天命所归了。
当然,种辑的奏表倒也并不只是单纯邀功的,首先他信中十分明确的说明,臧霸等泰山贼士气并不算高,纯粹是被他碰瓷,给碰出来的。
眼下青州东部好打的地方都已经打完了,他们也都有了不少的缴获,再打下去就是硬仗了,臧霸等人都不想打硬仗,只想赶紧回徐州看看自己被分到的田是什么样的。
只想赶紧回家把地给种上,不误春耕,嗯……不误春耕是不可能的了,但至少还能种点瓜果。
毕竟他们虽然也被屯田了,但老百姓都是不好忽悠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这个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种辑认为,其实只需要让他们切实的看到自己被分到的土地,这士气就能够稳定,只要能挺到秋收,朝廷确实不收缴他们的税赋,下次打仗保证就能士气高昂,但现在,泰山贼切实是已经不堪大用了,请求天子准许他们回徐州休整。
这一点当然没什么问题,刘协还特意叫来司马懿一块商量,司马懿也认为,占点便宜就得了,如果进一步得寸进尺,极有可能就会演变成与袁绍的全面战争。
朝廷与袁绍之间必有一战,而这一仗打得越晚,其实就越有利。
这也很好理解么,朝廷所占据的司隶地区、南阳地区、豫州、兖州、乃至徐州地区都是天下之精华,无论农业基础还是经济基础都是天下之冠。
只不过是因为连年战乱,人口流失极其严重,加上曹操这些年东征西讨,朝廷中枢疲敝不堪,这才导致他们远弱于袁绍。
当然也是曹操和朝廷这两年发展的太快了,快到来不及消化和吸收这中原地区的精华。
朝廷一方,就相当于一个原本很强壮的人,结果失血过多了,需要时间来回血,而袁绍呢,相当于原本没那么强壮的人,现在却几乎满血。
从这个角度来说,原本历史中袁绍不听沮授之言,执意决战,也真未必就是错的,沮授所谓的轻骑骚扰之策,其实可行性并没有特别高,这两块地盘之间隔着黄河呢,哪那么容易让你骚,曹操手里握着朝廷大义,俩人到底谁骚谁还不一定呢。
而眼下这个时空就更上如此了,南阳,徐州,都在屯田,朝廷原本就没什么粮秣了,拿下徐州,刘协又圣母心发作把下邳存粮全都给赈了,即使是军屯之兵,那也要等到秋收以后才好用的。
所以司马懿的意思是,哪怕是青州已经到手的地盘全都不要了,吐出来,也一定要保证等咱秋收了以后再打,千万不能再增兵去刺激袁绍了。
刘协深以为然,却问道:“可是你说袁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等到秋收以后么?”
司马懿闻言笃定地道:“袁绍,恐怕比我们更不想现在打。”
“一来,他刚刚剿灭公孙瓒,大部队从幽州刚回来,将士们都很疲惫,河北地区气候比中原地区更冷,春耕的压力只会比我们更种,误了农时的将士再不种地,怕是就连瓜果也种不了了。”
“二来,幽州的地盘刚拿下,人心未附,怎么也得让他消化,而且他刚刚才杀了自己的头号大将麹义,军心必然不稳,他需要时间巩固军心”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出师无名,他总不能,以大汉大将军的名号,来与您这位大汉天子对垒沙场吧。”
“说白了,袁绍,上,没有真正名正言顺的大义,他所谓的四世三公,在面对天子您这位天下正统之君的时候又算得上什么呢?他若是执意要与朝廷为敌,这是他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否则,他也就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接这逆贼袁术了。”
“对下,莫说是对乡、亭一级,便是对县、乃至于郡,他又何曾真的掌控呢?您与大司马兴屯田抑豪强,您的政令在朝廷所控辖区至少可以再每一个县都能畅通无阻,这样的动员之力,岂是他袁本初可以相提并论的?”
“当然,臣的谋略比天子犹如萤火比皓月,这些问题,想必天子您早就是明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