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九宫格夫妻)


“是。”
“对了,陈家现在,是你在做主么?”
“臣,可以做陈家的主。”
“哦,朕打算建立汝南郡工业产业集团,就以你们陈、许两家庄园为基础,把这些生产资料都搬到平舆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你觉得有没有问题?”
“臣自然没有异议,只是……都搬迁过来的话,平舆城会不会有点小?想找到这样大的一块空地,怕是也不太容易,作坊需要的工人也不少,这些人的衣食住行等”
“那就把平舆城给我拆了,重新规划,重新建,这些,就不用你来操心了。”
陈到一脸震惊莫名。
然后道了一声:喏。
果然是有大动作啊!
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大动作刘协还真的是来到汝南之后才突发奇想想明白的,他,之前一直被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概念困扰了太久了,很大程度上也是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王莽的影响。
都说王莽的改革是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延续性,他此前也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现在看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却发现纯属放屁。
王莽改革中所谓的盐铁专营部分纯粹是在模仿汉武大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豪强并起,庄园经济已经取代了小农经济导致朝廷无法直接掌控基层单位,被迫从基层生产中退出,这和生产力发展有个毛线的关系。
事实上从秦汉到晚晴,生产力发展真的很多么?(亩产增加一点五倍左右,工商业最主要影响是多了棉花和茶叶),而从晚晴到建国,这一共才多少年呢?
生产力发展只能说是事情的一个小截面,除了这个小截面本身,后世的制度建设事实上大多时候都还是挺有建设新意义的。
所以刘协决定,还是尽量将后世的制度往这个朝代来套吧,套不进来的地方就尽量去改,尽量去修修补补呗。
公私合营,就是这么来的。
通过政治权利收编生产资料,维护生产关系,再通过合并这些生产资料建造国家资产,建立大资产集团,引导全国经济。
虽然稍稍有点卖官售爵的嫌疑,但是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毕竟只是售爵,不是卖官,而且还不收现金,应该也不会破坏爵位的尊贵性,嗯……汉文帝也卖爵位,不是也没耽误他成为后世君王学习的楷模典范么。
而将汝南的主要生产资料迁移至平舆,就是他要做的第二件尝试了:工业大城市。
庄园经济的命脉不是在于人口么?人多了会像李家一样走向崩溃,人少了会像荀家一样发展不起来。刘协固然没本事让全国人口像耗子一样的生,也不可能狠心用刀子来减少国内人口数量。
那就挪呀!
把人口,尤其是做工的工业人口尽量的都挪到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上去,如此一来,则乡野之间人少地多,再多建立一些乡镇企业作为节点,打破他们对生活、生产资料的垄断,这庄园经济不就瓦解了么?
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因为聚拢的人口太多,这不就符合人数太多的关窍了么。
如此,朝廷完全可以在大型城市上投入饱和的行政力量,进而通过大型城市来控制周边乡野地区。
事实上,即使刘协不去刻意引导,大城市到了隋唐之后也同样会应运而生,比如扬州、开封、登州、苏州等,都是历史上因商业而催生出来的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工业与商业都很发达。
这其中真正的催生因素并不是生产力,而是发达的水运系统,因为水运发达了,所以城市里建设的大型商业作坊才可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分发下去,即使算上运输成本,其售价相比于庄园经济小作坊弄出来的东西也依然有价格优势,如此,则庄园经济自然就毁了,乡野的老百姓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耕种上,人口也就会慢慢的提升。
所以古代生产力发展史,其实也未尝不可以理解成一部水利航运发展史,所以,杨广着实功不可没啊!(作者一家之言,纯属自己胡琢磨的,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大家看个乐呵)
汉朝肯定是没有如此便利的航运条件的,不过说实在的,中原地区的水系还是挺发达的,只需稍加规划,挖凿运河并不难。
杨广能做的事,凭什么我不能做呢?
只要能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不要好大喜功,急于速成,修运河也不一定就会闹出人命,甚至就连钱也未必就能花得很多,说不定还能赚钱呢。
河水流经之地,两岸下田立变上田。
土地财政这种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现代人,他可太熟了。
于是,当全国各地的两千石以上高官齐聚平舆,商讨上半年税务工作,以及各新降之地的财物状况之后,刘协作为天子,终于正式的说出了自己的宏大构想:
“朕打算以五年为期,在中原之地大建城市,兴修水利,并将此命名为‘第一个五年计划’”
“首先,在地方上,在州、郡、县之间,再设立一个全新的行政级别,我将之叫做‘市’,取举州之精华汇之于一县,这个县,就是市了,市之长吏为市长,秩比两千石,同郡丞。”
“一州之内,将会设立一个市,比如这豫州,便是以这平舆城来屯工了,我打算以许、陈两家之家业,迁两族之人为基,在此地成立汝南工业集团,将铁、工、酒、麻、漆、纸等产业全部搬迁到平舆来,市外严格执行盐铁合营之策,一应矿藏开采出来后必须来平舆进行转运。”
“一年,一年之内集全国之力,要将这平舆城重新修建,使之成为平舆市,而五年的时间,朕要在中原之地上建设五座大城市,分别是豫州的平舆、并州太原、徐州郯城、青州平原市、兖州濮阳市,至于冀州的邺城要不要升级为市,此事就交给魏公自己定夺就是了,既封其为国公,总要给他相应的职权。”
说罢,就见满屋子的两千石以上高官无不是面面相觑。
信息量有点大啊。
“当然,要建大城市,就必须要有大的河运,另外再在中央另设一新部门,叫做水利河运处,长吏秩比九卿,专门负责大汉十三州之水利工作,头五年的工作就是测绘天下水文,以及为五大城市做配套的水运体系。”
却是杨彪终于忍不住皱眉,道:“陛下,这么大的工程,怕是每年都要动用劳工百万之巨啊,这……会不会太过劳民伤财了?朝廷最快也要等到秋收之后才能有余粮、余工,洛阳也还没有建完,如此大的动作,恐怕有伤仁道啊,”
没等说完,刘协就打断道:“我不是文帝。”
“啊?这……”
“我不是文帝,也不是武帝,他们俩一个攒钱,一个花钱,我就不一样了,我寻求的是赚钱之道,太尉以为,修建运河、建造城市,真的只是纯粹赔钱的买卖么?非也,非也啊。”
“老臣愚钝,还请陛下详解。”
“且不说,兴建城市本来就是为了集中工业力量做大事,通过规模效益可以使商品大幅度的降低价格,货卖天下可赚得许多钱财,就说这建城、修河本身,也同样可以赚钱。”
“汝南工业集团成立之后,整个豫州的生产资料算作爵位强制赎买,并入汝南工业集团之内,豪强之家再以爵位入股汝南工业集团,这些豪强的家里是不是要派遣族中嫡系进城?不进城,他们连股东大会都无法参与,那就真成了没收了。”
“这么多人迁入城中,是不是就得住人,是不是就得造房子?咱们把城市分为工业、行政、商业、居民、富豪、五个区,城中居大不易,小而分散的居民住宅区,可以以宿舍的形式,当做职工福利的一部分提供给工人居住,但是高档的富豪区的房子就肯定得他们花钱买了,当然,也要修得漂亮一点,可是平舆城就这么大,好的房子,尤其是能彰显身份地位的好房子当然都是珍惜资源,你懂我意思么?”
杨彪想了想道:“那也没必要建造了,直接卖地就行了。”
刘协想了想:“也行,更省事儿,直接搞土地财政。”
“另外,修建运河之后,大河两岸立时变成上等良田,参与修建运河的附近百姓,说白了还是在为自己干活,朝廷再免他们三年税赋,这难道不是造福于民么?”
说完,刘协自己洋洋得意,这种招数作为一个现代人或多或少也知道点。
然而杨彪却皱眉道:“恕我直言,陛下,您这么做,相当于用房产来剥夺豫州这些豪强们数代人的积蓄,这不还是在掠夺民财么?这与陛下您之前所说的新政,似乎……”
刘协再次打断道:“你想说这和我的新政一样换汤不换药?他们还是会反对朕?”
“没有人敢反对您陛下,但是陛下,本次会议中,各地区的上计已经汇总了,新政在地方上,推行的进程并不乐观,陛下固然可以亲自来一趟汝南,携无上威仪将两个世代两千石世家予取予夺,但是陛下您总不可能将天下十三州都走一个遍,此策执行起来……恐怕……”
刘协闻言,笑了。
而且是很开心很开心的笑了。
这是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觉得,依托于现代的知识,有些时候他的智商真的是在这些三国精英之上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